“性”趣医好“更年心”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这是我们家的隐私,本不该对外人言。可我总觉得隐私长久憋在肚子里会发霉、会腐烂,还不如倒出来,清理掉,自己轻松,对别人也许有点启示。
  双双进入“更年期”
  大约七八年前吧,妻子的脾气越来越坏,与同事的关系很僵。我好心好意地劝她:“要退休的人了,对周围同事不要太绝情,要给人留个好想头。”她倒反唇相讥:“我可不会献媚求宠,笼络女人心,想达到什么目的!”
  不错,我周围的女同事是多一些,与我相处也不错,可我从无丝毫越轨,想不到一些劝慰她的话竟引起了妻子的多心。年轻时,她可从来不这样。后来,我发现她睡觉不好,食欲减退,形渐憔悴。经检查,心脏缺血、心律不齐,再后来她的月经也不规律了,原来妻子已到了“更年期”,有了“更年心”。
  也真怪,没过多久,我也开始变得心情暴躁,并失去了以往的耐心,主要表现在常跟儿女发脾气、思想不集中、坐不住,想写点东西,竟然头脑不清晰,捋不出个头绪来。工作上也丢三落四,有几次险些酿成事故。开始我以为是神经衰弱,后来发现自己血压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我才意识到是真真实实地病了。医生这时却告诉我“男人也有更年期”!对此,我将信将疑。
  家内分居三年
  当时我们的感情生活,几乎降到冰点。既然双双“冷淡”,也就用不着故意加温,特别是当一位中年同事,夜间突然因心脏病猝死,大家都怀疑与夫妻生活有关,这对我们这双双有心脏病的人,触动很大。我和老伴经过商量,干脆就来个“家庭内分居”,也算赶时髦吧。
  晚上看完电视,和老伴道声拜拜,我就上了自己的床。
  打开床头灯,戴上老花镜,看了一会儿报纸,觉得乏味;再翻翻杂志,觉得心烦,干脆看金庸的小说,还是不能进入故事情节。关了灯,总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这一夜我可真的失眠了,因为我“进入”了自己的故事情节。
  想起几十年前的国庆节之夜,毕业生集体婚礼后,同学们把我俩送入洞房,大家嬉闹没完没了,最后一位老大姐站出来用“良宵一刻值千金”帮我们送走了客人。我们的婚姻工程才正式剪彩,破土动工,那是多么缠绵的一夜!
  后来,在桂西的农村,我们孵出了第一个小生命,尽管“瓜菜代食”的年月,填不饱肚子,可只要我们相拥在土炕上,那魂魄颠倒的感觉就会把饥肠辘辘一扫而光。再后来,我被单独下放农村,想回家比偷越国境还难。但我还是甘冒被捉的风险,半夜穿越封锁线,拼死相争那鹊桥之欢。
  千种风情,百般狂热,一幕幕萦绕在眼前,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可今晚怎么了?难道人生情缘竟是如此短暂!感伤的泪痕让我无法轻弹。我不甘寂寞,鼓足勇气,欲寻回丢失的昨天。可老伴的房门紧拴……
  “性饥渴”助长“更年心”
  如此,一夜又一夜、一月过一月,3年的时间过去了。尽管白天一如既往,且在旁人眼里这对老鸳鸯好合如常,可那夜间的孤独、凄苦有谁知?
  也怪,昔日的冷淡,变成了“饥渴”,我强忍着,只为了我们的心脏能减缓衰老,能恢复以往的健康。我看出老伴的心思也是如此。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居并未改善我们各自的状况,划河为界、楚汉对峙,似乎加重了两不相让的毛病;食欲都在减少,睡眠都在变坏,特别是心电图显示,两颗病心在走下坡路。我们只好去请教心脏病、老年病专家,拿回来大包的药,但依然是每况愈下,危情难挽。最后还是一位老年心理学专家,点破了我们的症结所在:这是“情压抑”“性饥渴”助长了“更年期魔怪”,它们联合起来正欲毁掉两颗“更年心”!他给我们开了个处方:“同床好合、重度蜜月。”
  人间重晚情
  我俩半信半疑地回了家。是夜,老伴卧室的门重新开放,在我洗澡的时候,我单人床上的那条被子也搬了家。我腼腆地上了那久违的双人床,比当年第一次入洞房时还羞涩。老伴说了声:“还装什么相!”便随手关了灯……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两颗多虑的心,不仅没有受到伤害,却似乎得到了久旱甘露的滋润,从孤独寂寞中获得新生。可能是共振、共鸣与距离有关吧,两颗贴近的心,都甩掉了各自的失常,走向了规律的谐振。“好合”后的半年来,我们越来越体会到,“更年心”并不畏惧药物,却渴望晚情,惟有情的慰藉、爱的抚摩,才能医好它。
  有道是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我们是真正体会到了。
其他文献
本文对“齐诗”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齐诗”作为秦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影响较大,且其重天人感应、喜以“微言”言“大义”、喜以阴阳五行附会政治
手机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而装载着各种软件和游戏的智能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有孩子的家庭带来新的担忧:孩子玩手机的“瘾”越来越大,问题也接踵而来——视力受损,不爱与人交流,专注力下降……  “音乐教父”罗大佑在1983年创作的《未来的主人翁》中唱道:“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被你们的
期刊
戴维·洛奇(David Lodge),英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戴维·洛奇本人作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之一,在自身的小说创作中有意识的实践了他的理论。他的小说文本,是后现代主
去年我从老公的手机上看到一条已发信息:“亲爱的,明天不用给我带饭了,我要出去见客户。”是发给老公单位的一位女同事的!我气不打一处来,质问老公,你竟然叫别人“亲爱的”?他解释说是开玩笑的,他们单位里要好的同事彼此都这么叫。但我左思右想不对劲,找机会去了趟老公公司,对那女人暗示说,我老公的饭我们自己解决,让她不要再给我老公带饭了。老公也答应没事尽量不和她发消息,免得引起误会。  没想到的是,前两天我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