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生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硕士生招生规模扩大、培养类型多样化对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硕士生课程已经成为制约其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在改进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从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与国际化运作三个层面促进两类课程体系在各具特色的基础上和谐并存,有助于提升硕士生课程层次,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术型 专业型 硕士生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31-03
  近年来,伴随我国硕士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改革硕士生培养机制、提升硕士生培养质量成为我国硕士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硕士生课程作为硕士生培养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硕士生教育质量的高低。2010年,教育部要求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规模,将新增的硕士生招生计划和缩减的学术型硕士生招生名额全部用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因此,兼顾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硕士生培养类型,克服目前我国硕士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并存的硕士生课程体系,既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趋于本科化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本科化”现象。[1]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也呈现本科课程体系的特征。这首先体现在课程内容趋于本科化上。研究生教育部分课程内容并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特色。[2]其次,课程类型趋于本科化。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与本科课程类似,是根据学科结构设置的,课程类型也基本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程来进行划分。这种课程体系不利于硕士生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进行深入研究。第三,课程授课方式趋于本科化。大多课程以讲授为主,辅之讨论与实验,尤其是政治、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基本是讲授式的,与本科教学区别甚微。第四,课程要求与评价方式趋于本科化。硕士生在课堂上大多仅需要听讲或参与部分讨论,且课程结束大多只需提交课程论文等,学生很难通过课程提升科研素养。
  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结构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情况。其一,英语、政治等公共课所占比例过大,课时较多。其二,忽视专业外语课程。由于专业外语课程是由各院系自主设置的,课程时数偏少且课程组织较为松散,造成研究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专业外语的写作水平难以满足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3]其三,忽视研究方法类课程。这就造成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研究方法传统、手段比较落后,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成果很难体现在研究中的状况,这一问题在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中尤为明显。[4]其四,忽视跨学科课程。一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在跨院系选修课程时存在选修资格、学分转换等障碍;另一方面,由于跨学科课程缺乏详尽的规定与要求,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拓展硕士生跨学科视野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实际效果。
  3.学生缺乏课程权力,课程设置呈现随意性
  课程权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来影响课程行为的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在课程方面造成某种特定的结果。课程权力主要包括课程政策制订中的参与权、课程决策权、课程专业自主权以及课程实施权等。它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的制订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优化过程当中。[5]从我国目前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看,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权力主要垄断在学校、各院系及教师手中,学生普遍缺乏课程权力。同时,课程设置呈现较大的随意性。部分课程根据院系师资或社会的职业需求情况临时开设,违背学术型硕士生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培养目标。
  (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具有学术化取向
  首先,专业学位课程内容趋于学术化。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内容并未侧重实践与操作层面,与学术型硕士生课程雷同,体现不出不同的培养类型应有的差异。其次,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授课方式趋于学术化。专业学位硕士生在第一年修读课程阶段,其课程授课形式基本以系统讲授为主,导致其无法深入一线实践环境,及时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第三,专业学位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趋于学术化。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考核与学术型硕士生类似,大多也以参加课程考试或提交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未能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属于并列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类型,创新性是体现研究生教育本质的关键。而目前我国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内容滞后,较少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实践发展的实际,阻碍学生运用最新的知识、方法、技术指导相关实践,导致其创新原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不利于提升其在相关实践环节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运用创新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选修课程资源缺乏
  由于我国开设专业学位的历史较短,各高校和院系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开设的选修课程资源相对较少,加之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缺乏健全灵活的跨院系、跨学科选修课程机制,导致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内容大多局限于本专业,不利于拓展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跨学科视野,导致其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阻碍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改进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
  由于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向不同,两者在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上都应存在区别。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应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及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其课程设置应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和前沿性;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应重视提高学生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其课程设置应侧重应用性与操作性。针对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分别改进两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推进整个硕士生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改进学术型硕士生的课程设置   改进学术型硕士生课程设置,需要明确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其与本科生课程教学的差异。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及创新能力,与本科教育相比,其更强调研究性。
  1.提升课程体系的层次
  首先在于深化学术型硕士生的课程内容。学术型硕士生课程必须以研究为中心进行设置与组织,以区别于本科阶段以教学为中心组织课程。学术型硕士课程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升其理论素养与研究深度。其次在于丰富学术型硕士生的课程类型,注重跨学科课程、学术前沿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第三,完善学术型硕士生课程的教学环节,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术型硕士生积极开展专业探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
  2.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首先,减少公共外语、政治的授课时数,重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提升学术型硕士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与外语水平。其次,重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开设,提高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三,完善跨学科选课机制,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修读课程,从而拓展其学术视野和知识面。
  3.分散课程权力,规范课程设置过程
  首先,允许并鼓励学术型硕士生参与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硕士生参与课程设置有助于避免课程设置权力垄断于院系,促进课程设置权力的分散下放,使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满足学生的修读需求。其次,保障课程设置过程的规范性。高校及各院系应该根据学术型硕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任务,结合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研究兴趣,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术型硕士生课程,避免按照师资情况与社会需求临时设置课程的现象。
  (二)改进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设置要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实践取向。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于培养学生从事某一类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其特点在于职业性与应用性。
  1.提升课程体系的实践性
  首先,要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来设计课程体系,既避免继续沿用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又避免将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与普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相混淆。其次,在授课形式上,运用现场观摩、案例教学与社会实践等多样灵活的授课形式,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第三,在课程评价方式上,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和灵活的考核形式,注重考查学生通过课程提升实践能力的程度。第四,提高实践课程的理论高度,提升课程的层次,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理论的重视程度,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的授课质量。
  2.增加课程内容的创新性
  课程内容的创新性一是体现在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理论最新发展前沿与热点上,二是体现在课程内容能够结合学科实践领域最新发展的动向上。由此,为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应该将学科专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内容,并及时补充与更新,以提升学生对前沿领域的敏感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研究意识,使其能够迅速将新知识技术运用于实践,提高其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构建规范灵活的选修课程机制
  首先,构建模块型课程体系。模块型课程体系是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常采用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将某一专业应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一部分称作为一个模块,所有模块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横向并列系统。[6]它有助于打破具体学科的界限,将学生未来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整合,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修。其次,各院系应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拓展选修课程的范围,增加选修课内容的深度。第三,鼓励专业学位硕士生跨院系、跨专业、跨类别选课,规范学分互认机制,促进不同院系、专业以及不同培养类别硕士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和谐并存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和谐并存的课程体系需要从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与国际化运作三个层面入手,提升两类硕士生课程的层次和质量。
  (一)提高认识是构建和谐并存课程体系的前提
  硕士生课程体系是由学术型硕士生课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子系统。区别两种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及价值取向,充分认识两种课程体系和谐并存的必要性,是构建和谐并存的硕士生课程体系的前提。首先,提升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认可度和重视度。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差异仅仅体现在培养类别和培养目标上,并不存在层次的差异和质量的高低。其次,明确由于两种培养类型的培养目标不同,要求两种课程体系必须保持自身特色、各有侧重,具有一定的区分度。第三,充分认识两种课程体系共同构成硕士生课程体系,促进两者和谐并存既是由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也是提升整个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
  (二)完善制度是构建和谐并存课程体系的保障
  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及院系应从制度上保障与完善和谐并存的硕士生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促进资源共享,完善课程学分互认制度。学术型课程体系应强调理论课程的比重,而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应偏重实践课程。但两类课程并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应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互通互认。统筹两类课程体系,鼓励两种培养类型的硕士生跨类别选课,促进两类课程资源共享与学分互认,使学术型硕士生通过选修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践课程提升实践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生通过选修学术型硕士生课程提升理论素养。其次,立足创新性,建立课程分类评价制度。学术型硕士生课程评价应注重考查相关课程对于学生理论素养提升的作用,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评价应偏重课程对实践能力提升的效用。同时,两种课程评价都应立足于关注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作用上。这也体现出两类课程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两类课程应该也能够在各具特色的基础上和谐并存。第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师资分类聘用与考核制度。各高校及院系在选聘与考核教师时,应在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根据硕士生的不同培养类别采用不同的师资聘用及考核标准。对于学术型硕士生师资,应关注其理论研究素养及教学能力;而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生师资,应关注其应用性科研能力,如专利发明等。所以,应分类聘用与考核教师,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提升不同类别硕士生课程的区分度及教学质量。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是构建和谐并存课程体系的趋势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在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类型共同发展的时期,促进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是促进两类课程体系和谐并存的关键。首先,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与国外不同类别的硕士生课程体系接轨,借鉴、吸收其课程体系设置的先进模式,并结合我国相关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不同培养目标,提升我国硕士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及可操作性。其次,促进和谐并存的课程体系具备“本校”特色。各高校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办学方向、师资水平、学科特色,设置既体现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不同的培养目标,又兼顾本校研究生培养水平的课程体系,以提升两类课程的创新性为基点,促进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和谐并存。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本科化”的成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3,(5):99-102.
  [2] 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5):68-72.
  [3] 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61-67.
  [4] 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59-63.
  [5] 郭德侠.研究生的课程权力亟待加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33-38.
  [6]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13.
  [责任编辑:陈 明]
其他文献
我国精神病患者的陪护人员多种多样,有亲属、保姆或自愿者,其中,以家属为最多。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青年人士工作繁忙或在外地工作,很大一部分精神病患者的陪护照料工作由家里
大采高综采伴随着一系列的围岩失稳现象,因为采用该技术围岩破坏规律较为特殊,因此,若回采工作面采用大采高综采技术开采,其围岩的稳定性研究至关重要。以潞安集团王庄矿厚煤
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习惯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思维差异的存在原因并通过富有目的的指导和练习,我们可以正面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练习英语进行思维。
[摘 要]本科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部分。客观、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浙江大学在以往终极性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构建符合该校特色的实时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网络平台。  [关键词]教学质量 实时评价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025-02  本科教学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主要对象向不断增长的手机、网民群体转移,高校图书馆服务应对手机等移动设备阅读与搜索做好各种相关服务工作,并搭建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
近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未来可能暴发全球性流感发出警告;世界著名生物医学专家何大一也提醒说:"产生一个新的流感大流行的必要因素都已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