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南某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组在生产运行中,跨越振动区运行期间不时触发有功低频振荡现象,对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强迫振荡、扰动源定位及负阻尼等理论,分析了水力、机械等因素对低频振荡的影响,得出发生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为水轮机跨振动区时停留在涡带工况区域,尾水涡带产生压力脉动,并且振荡符合强迫振荡机理。通过仿真优化励磁系统参数对抑制机组有功低频振荡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得出对励磁系统PSS参数进行优化可有效抑制混流式水轮机低频振荡现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某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组在生产运行中,跨越振动区运行期间不时触发有功低频振荡现象,对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强迫振荡、扰动源定位及负阻尼等理论,分析了水力、机械等因素对低频振荡的影响,得出发生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为水轮机跨振动区时停留在涡带工况区域,尾水涡带产生压力脉动,并且振荡符合强迫振荡机理。通过仿真优化励磁系统参数对抑制机组有功低频振荡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得出对励磁系统PSS参数进行优化可有效抑制混流式水轮机低频振荡现象。
其他文献
介绍了配电网低压运维现状,阐述了基于物联网的低压台区多功能监测装置的构架及原理,设计相应的应用系统,最后结合实践效果进行分析。
为了对滇中引水工程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度和合理配置,开展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时空分布研究。基于受水区内8个雨量站的60 a降水数据,采用云模型、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协同克里金插值法探究受水区降水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少;夏季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且8月份稳定性最差,冬季降水量小但降水均匀。年际降水量以9.92 mm/(10 a)减少,年降水量存在突变性和周期性波动,突变点集中在1982—1992年,在研究时段内降水量经历了3个周期
山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提出山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难点与建设策略研究。当前,山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山区网络覆盖率低,建立配电通信网难度大;山区配电网架薄弱且存在缺陷,成为山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障碍;山区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落后,难以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野外环境较差,导致山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施工困难。针对以上建设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以此完成山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难点与建设策略。
调相机运维检修呈现“作业多、范围广、强度大”的特点,目前全国调相机站无运维一体化作业车,备件及工具器运输距离远,导致维护检修工作时间延长,效率低。研制了一种500 kV调相机站多功能运维作业车,解决辅助业务设备设施运输问题。经现场测试和经济效益分析,该作业车可有效减少运输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调相机运检一体化及国内调相机智能运检技术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主要介绍了溧阳抽水蓄能电站AGC全厂斜率模式,并阐述了全厂斜率模式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设计方案。
运用紫外成像仪对电晕放电进行检测时,由于放电量、检测距离和试验仪器设置等因素均会对局部放电位置的快速定位产生影响,因此在试验室中模拟电晕放电,研究检测距离、增益设置与局部放电量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增益设置为140,可在较宽检测距离范围内测得更多“有效”光子平均数;电压较低时,可适当增加观测距离或适当增加试验电压值;电压较高时,在安全距离允许范围内检测距离越近越好。
针对一起雷击事故造成的某110 kV变电站35 kV母差保护动作事件,通过对本变电站35 kV母线、二次回路及保护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对继电保护动作过程和事故录波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本次母线保护装置动作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和整改措施,以便更好地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戴维南电池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离线参数辨识。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一种高效并且简单的算法,在平衡全局优化能力和局部优化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结合目前电力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供电可靠性指标关联、比对模型,结合JAVA开发技术和UI设计技术,设计并研发了供电可靠性管理自动核对与校验系统,以实现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自动比对、自动计算、自动汇总,并自动生成月度报告等功能,以提高供电单位可靠性管理水平,保证可靠性管理考核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针对服务器群Linux操作系统加固作业频繁、人工作业风险的问题,基于基线安全设计一种便携式Linux操作系统基线安全加固工具和加固系统程序。该工具通过U盘挂载加固程序,实现Linux操作系统加固作业的便捷操作,有效提升加固作业效率并降低加固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