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实现专业课教学过程的整合及优化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j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以计算机为核心,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可以使二维的平面演示转化为三维的实体动感形态,产生前所未有的直观性,它使课堂教学由静态到动态,变抽象为形象。
  实践证明,正确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怎样才能使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以优化教学过程呢?笔者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
  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表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突破难点
  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讲清楚,若用电脑模拟,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汽修专业课汽车构造的讲解,由于学校实训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书本上了解,理解不深刻,记不了多少时间就忘记了。但是如果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演示,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视频或FLASH动画来描述结构或者运行过程,会得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发动机构造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动画效果,把静止的图片变成了能够运动的二维或三维动画,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更为直观,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形象化。
  三、模拟实验
  电工基础中的有些实验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控制实验的过程、速度,调整教与学的进度,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模拟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可使学生的思维具体化。同时能自主控制运动过程的展示节奏,必然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规律。
  四、演示整合
  实际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例如,物理实验的复习,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电脑模拟,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其他文献
高一新生入学后, 各科老师都会结合新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者作为一名物理老师, 写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一、预习或预学——学生应提前做好跨台阶的心理准备  在初、高中的物理学习之间存在着一个必须跨越的台阶, 如何帮助学生跨越这个台阶呢? 应让学生提前热身,如果准备上高中, 应该马上着手预习高中课程, 跑在学校时间表的前面, 或开学后提前预习, 这样才能够降低初高中物理学
【摘要】课程改革提出的“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 不仅关注学生的发展, 也给教师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组副组长叶澜教授用三句话概括出了新基础教育的核心: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 把创造力还给教师, 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课堂将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打开新教材, 无论从教学内容选择
为了深入研究木质素磺酸钠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特性,采用Langmuir-Blodgett(LB)膜天平成功地将木质素磺酸钠Langmuir膜以Y-型膜转移到固体石英玻片上,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对其
在图书装帧设计过程中,显示器显示色彩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者对设计方案准确进行色彩判断和调整.在实际工作中,设计者往往把重点放在设计方案的创新和构思上,对显示器是否
<正> 2002年10月上旬,接到《出版科学》的一封约稿信,大意说,2003年3月,是《出版科学》创刊十周年,希望作者们能写些与编辑学及出版学有关的文章,以纪念这个日子。近十年来,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出版单位积极探索融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有代表性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别以NaOH、氨水、四甲基氢氧化铵为碱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水热法合成了Ti-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SEM、XRD、TEM、FT-IR和BET等手段对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晶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