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进入消化内科实施胃肠检查的96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选择划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48)。常规组使用普通肠镜检查,实验组使用无痛胃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诊疗时间及诊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7.62%,常规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诊疗时间较低,诊疗满意度较高,两组间数据差值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诊疗中的使用,可提升患者诊疗的有效率,缩短患者诊疗时间,且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消化内科;普通肠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的转变,消化内科患者数量不断增加[1]。胃肠镜为检查患者胃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普通胃肠镜检查期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恶心及疼痛反应,对其胃肠镜检查的持续开展会产生不良影响,致使胃肠镜检查中断[2]。为了深入研究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检查中使用的价值,文章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进入消化内科实施胃肠检查的96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胃肠镜检查的具体方式实施对照分析,且将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进入消化内科实施胃肠检查的96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选择划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48)。实验组男女数量比值24:24,年龄范围21-70岁,均龄(41.72±8.61)岁。常规组男女数量比值24:24,年龄范围21-70岁,均龄(41.59±8.67)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距(p>0.05),入选患者均无胃肠镜检查禁忌症,无精神类疾病,了解实验项目。
1.2 方法
检查前指导患者禁食6-8h,常规组使用普通肠镜检查,检查前10min口服10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患者咽部出现麻木感觉后实施胃镜检查。场景检查时,将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直接涂抹在肠镜前部和患者肛门位置,肠镜慢慢置入患者肠道。从上到下对患者消化道黏膜情况进行观察,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不良反应则需要快速停止检查且予以处理。
实验组使用无痛胃肠镜检查,经鼻导管吸氧,检查前10min静脉注射1.5mg咪达唑仑注射液,0.5μg/kg芬太尼注射液,25mg丙泊酚及1mg氟哌利多注射液。在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下置入胃肠镜检查。检查方式与常规组相同。检查期间可以结合患者情况适当增加麻醉药物。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效即为检查顺利完成,生命体征正常,未见不适反应;患者检查期间偶见不适、恶心的症状,即为有效;无效即为患者反应强烈,检查中断(总体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记录患者的诊疗时间。由患者自主评价诊疗满意度,分数范围在0-100分之间,由患者自主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展开数据的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应用t值予以检测,x2为计数资料检测工具,在p值<0.05的情况下,则认定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7.62%,常规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较高(p<0.05)。
2.2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诊疗时间、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诊疗时间较低,诊疗满意度较高,两组间数据差值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内科临床实施普通胃肠镜检查期间,可能会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及疼痛等不适反应,甚至可能会发生心肌梗死、血压快速上升及脑出血等并发症,不但会影响患者胃肠镜检查的结果,且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在常规胃肠镜檢查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麻醉技术,使患者能够处于浅睡眠的状态下[4]。麻醉使用剂量减少,不会对患者神经产生不良影响。麻醉后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能够减少胃肠镜置入期间身体自然形成的阻力,有助于胃肠镜检查活动的顺利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期间患者疼痛反应较小,操作时间较短。
数据比较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7.62%,常规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较高。实验组患者的诊疗时间较低,诊疗满意度较高,证实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使用价值。
综合上述内容,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诊疗中的使用,可提升患者诊疗的有效率,缩短患者诊疗时间,且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在消化内科患者胃肠镜检查中优先使用。
参考文献:
[1]罗志倩.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09):114-115.
[2]袁照钦.浅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117.
[3]王强.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断中的安全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1):120.
[4]李艳梅,徐国明.无痛胃肠镜诊疗术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86-87.
作者简介:贡毅,(1973-04),男,河北晋州市,内科,主治医师;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消化内科;普通肠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的转变,消化内科患者数量不断增加[1]。胃肠镜为检查患者胃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普通胃肠镜检查期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恶心及疼痛反应,对其胃肠镜检查的持续开展会产生不良影响,致使胃肠镜检查中断[2]。为了深入研究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检查中使用的价值,文章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进入消化内科实施胃肠检查的96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胃肠镜检查的具体方式实施对照分析,且将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进入消化内科实施胃肠检查的96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选择划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48)。实验组男女数量比值24:24,年龄范围21-70岁,均龄(41.72±8.61)岁。常规组男女数量比值24:24,年龄范围21-70岁,均龄(41.59±8.67)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距(p>0.05),入选患者均无胃肠镜检查禁忌症,无精神类疾病,了解实验项目。
1.2 方法
检查前指导患者禁食6-8h,常规组使用普通肠镜检查,检查前10min口服10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患者咽部出现麻木感觉后实施胃镜检查。场景检查时,将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直接涂抹在肠镜前部和患者肛门位置,肠镜慢慢置入患者肠道。从上到下对患者消化道黏膜情况进行观察,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不良反应则需要快速停止检查且予以处理。
实验组使用无痛胃肠镜检查,经鼻导管吸氧,检查前10min静脉注射1.5mg咪达唑仑注射液,0.5μg/kg芬太尼注射液,25mg丙泊酚及1mg氟哌利多注射液。在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下置入胃肠镜检查。检查方式与常规组相同。检查期间可以结合患者情况适当增加麻醉药物。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效即为检查顺利完成,生命体征正常,未见不适反应;患者检查期间偶见不适、恶心的症状,即为有效;无效即为患者反应强烈,检查中断(总体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记录患者的诊疗时间。由患者自主评价诊疗满意度,分数范围在0-100分之间,由患者自主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展开数据的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应用t值予以检测,x2为计数资料检测工具,在p值<0.05的情况下,则认定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7.62%,常规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较高(p<0.05)。
2.2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诊疗时间、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诊疗时间较低,诊疗满意度较高,两组间数据差值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内科临床实施普通胃肠镜检查期间,可能会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及疼痛等不适反应,甚至可能会发生心肌梗死、血压快速上升及脑出血等并发症,不但会影响患者胃肠镜检查的结果,且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在常规胃肠镜檢查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麻醉技术,使患者能够处于浅睡眠的状态下[4]。麻醉使用剂量减少,不会对患者神经产生不良影响。麻醉后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能够减少胃肠镜置入期间身体自然形成的阻力,有助于胃肠镜检查活动的顺利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期间患者疼痛反应较小,操作时间较短。
数据比较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7.62%,常规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较高。实验组患者的诊疗时间较低,诊疗满意度较高,证实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使用价值。
综合上述内容,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诊疗中的使用,可提升患者诊疗的有效率,缩短患者诊疗时间,且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在消化内科患者胃肠镜检查中优先使用。
参考文献:
[1]罗志倩.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09):114-115.
[2]袁照钦.浅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117.
[3]王强.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断中的安全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1):120.
[4]李艳梅,徐国明.无痛胃肠镜诊疗术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86-87.
作者简介:贡毅,(1973-04),男,河北晋州市,内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