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纲》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其特点如下:第一,学科的基础性;第二,属性的多元性;第三,性质的辩证性。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有知有趣的情景,加强直观思维的训练,我以为目前仍不失为最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诗歌意境
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诗歌的教学是一大块。诗歌重在“意境”的理解,显得比较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则令人耳目一新。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运用多媒体,就能创设多种“情景”:首先,用一幅包括花、鸟、虫、鱼的春景图展现春天的多姿多彩和盎然生气。接下来体味诗歌的意境,展现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风景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并提示学生运用想象和联系,进行情感体验,并且按照诗歌的“起”“承”“转”“合”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到一起。这样,学生在欣赏西湖美景中学到了诗歌中写景的美妙。在欣赏时既理解了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他们对诗的兴趣和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
二、运用多媒体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曾做过这样的小试验。
首先,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挂图:“画面上是一株玫瑰花,开有九朵三种颜色的花朵。另有三只蝴蝶,一只白蝴蝶停落在一粉红色花朵上,一只黑蝴蝶在几朵大红的花朵上展翅飞舞,似乎在选择落脚的花朵。一只花蝴蝶在一朵紫红色花上正要停落。” 我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①仔细观察挂图,将画面内容记录下来。②用两句话描述所见景色。三分钟后取下挂图,要学生回答问题:1、画上有几朵玫瑰花?2、玫瑰花有几种颜色?结果只有三个学生答案正确,其余初一的学生只能回答:“我看到了三只蝴蝶”或“我看到的蝴蝶是三种颜色”。
接下来利用多媒体展示:①一株茂盛的玫瑰花生长在学校花园的长青柏旁边,周围是绿绒绒的草坪;②镜头由下往上对准盛开的玫瑰;③三只蝴蝶的动态表现。
学生在观察之后,兴致勃勃。在课堂上写出了三百余字的写景短文。
只要坚持运用多媒体指导写作,对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初中语文第三册《紫藤萝瀑布》原是高中阅读教材,难度教大。①初中的学生对“十年动乱”并不了解;②经过十年动乱,人们心灵深处的隔膜不理解;③文中所喻含的“生命”的哲理更难理解。要教好这篇诗文,传统的方法要使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是较难的,然而,运用多媒体,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1、处理课文背景
展示“文革”的一些图片;“走资派”“学术权威”游街的镜头,“打”“砸”“抢”使学校破败、停课的镜头等,充分展示人们思想上的冷漠与隔膜,进一步分析人们内心世界的感受与企盼。
2、解题
“紫藤萝”是花,花的象征意义往往是事物的美好,生命的美好,而这样的文章恰恰是“以花喻人”。象征“生命的暗流”无可阻挡、生命的“个体”流程的有限与生命长河的永无止境的辩证关系。运用多媒体加几幅图的文字描述,“瀑布”的寓意就十分明了,加上教师的点拨,课文的难点,就会“降难”为易,迎刃而解。
四、运用多媒体能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
语文老师也有教学的困惑。譬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月球上的足迹》等科学小品文,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某种科学现象很难见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无助。运用多媒体图象则不然,它可借助科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使学生看明白。
如《神奇的极光》一文,可运用多媒体将极光区域极光带、极光弧、极光幔、极光片、极光芒等图象展现出来。
这样,应能使概念性知识图形化,抽象的术语具体化。传统教学要讲清楚这些知识点,但凭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要使每个学生都懂,那是困难的,运用多媒体,即使语文老师的表达能力有限,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
总之,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内动力,可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所以,应熟练运用,形成习惯,使其在教学领地发挥它的绝对优势。
(作者单位:414100湖南省岳阳县第二中学)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诗歌意境
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诗歌的教学是一大块。诗歌重在“意境”的理解,显得比较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则令人耳目一新。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运用多媒体,就能创设多种“情景”:首先,用一幅包括花、鸟、虫、鱼的春景图展现春天的多姿多彩和盎然生气。接下来体味诗歌的意境,展现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风景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并提示学生运用想象和联系,进行情感体验,并且按照诗歌的“起”“承”“转”“合”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到一起。这样,学生在欣赏西湖美景中学到了诗歌中写景的美妙。在欣赏时既理解了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他们对诗的兴趣和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
二、运用多媒体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曾做过这样的小试验。
首先,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挂图:“画面上是一株玫瑰花,开有九朵三种颜色的花朵。另有三只蝴蝶,一只白蝴蝶停落在一粉红色花朵上,一只黑蝴蝶在几朵大红的花朵上展翅飞舞,似乎在选择落脚的花朵。一只花蝴蝶在一朵紫红色花上正要停落。” 我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①仔细观察挂图,将画面内容记录下来。②用两句话描述所见景色。三分钟后取下挂图,要学生回答问题:1、画上有几朵玫瑰花?2、玫瑰花有几种颜色?结果只有三个学生答案正确,其余初一的学生只能回答:“我看到了三只蝴蝶”或“我看到的蝴蝶是三种颜色”。
接下来利用多媒体展示:①一株茂盛的玫瑰花生长在学校花园的长青柏旁边,周围是绿绒绒的草坪;②镜头由下往上对准盛开的玫瑰;③三只蝴蝶的动态表现。
学生在观察之后,兴致勃勃。在课堂上写出了三百余字的写景短文。
只要坚持运用多媒体指导写作,对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初中语文第三册《紫藤萝瀑布》原是高中阅读教材,难度教大。①初中的学生对“十年动乱”并不了解;②经过十年动乱,人们心灵深处的隔膜不理解;③文中所喻含的“生命”的哲理更难理解。要教好这篇诗文,传统的方法要使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是较难的,然而,运用多媒体,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1、处理课文背景
展示“文革”的一些图片;“走资派”“学术权威”游街的镜头,“打”“砸”“抢”使学校破败、停课的镜头等,充分展示人们思想上的冷漠与隔膜,进一步分析人们内心世界的感受与企盼。
2、解题
“紫藤萝”是花,花的象征意义往往是事物的美好,生命的美好,而这样的文章恰恰是“以花喻人”。象征“生命的暗流”无可阻挡、生命的“个体”流程的有限与生命长河的永无止境的辩证关系。运用多媒体加几幅图的文字描述,“瀑布”的寓意就十分明了,加上教师的点拨,课文的难点,就会“降难”为易,迎刃而解。
四、运用多媒体能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
语文老师也有教学的困惑。譬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月球上的足迹》等科学小品文,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某种科学现象很难见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无助。运用多媒体图象则不然,它可借助科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使学生看明白。
如《神奇的极光》一文,可运用多媒体将极光区域极光带、极光弧、极光幔、极光片、极光芒等图象展现出来。
这样,应能使概念性知识图形化,抽象的术语具体化。传统教学要讲清楚这些知识点,但凭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要使每个学生都懂,那是困难的,运用多媒体,即使语文老师的表达能力有限,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
总之,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内动力,可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所以,应熟练运用,形成习惯,使其在教学领地发挥它的绝对优势。
(作者单位:414100湖南省岳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