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姿武旦张淑景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at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约两米的高台上“云里加官”翻下,手拿双枪走上两圈“旋子”,连续十几个“串前桥”接几个“搂翻上”再加一个“三险砸人”…… “掏”“踢”“双托”“连踢三抢”“前桥踢接后桥踢”满台飞枪的“打出手”……身扎大靠足蹬厚底“起霸”“刀、枪下场”这些高难度动作都由一位英姿飒爽的武旦演员流畅地完成,台下叫好声接连不绝。舞台上的张淑景怎一个帅气了得!
  舞台下的张淑景温婉秀气,身量娇小,一身运动装衬托得她和悦质朴。这位出生于河北的农家姑娘以她超人的坚韧和刻苦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功夫,成为北京京剧院青年武旦中的佼佼者。
  “草台班子”磨出舞台经验
  1989年,张淑景考入石家庄地区艺术学校学习河北梆子,出色的身体条件加上从小喜欢英武帅气的武旦,如愿被分配到武旦的行当。两年后,河北省艺术学校和西安市艺术学校前来招生,张淑景均考出了优异的专业成绩。西安艺校的主考老师在考试结束后跟张淑景说,希望她能去西安,学校会把她当重点培养。古都西安对于年仅13岁的孩子来说充满了诱惑。张淑景只身去了西安。西安艺校京剧班是给陕西省京剧团作定向培养的,校舍也在京剧团里面。张淑景到了那儿才知道当地最火的是秦腔,老百姓特别喜欢。而京剧受其影响很大,师资力量薄弱,行当也不齐全。靠着从小练就的基本功,张淑景开始了自我严格要求的练功之路,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练功。班主任王俊鹏老师通过组织学生排戏传授京剧知识,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他带着学生们南下温州搭班演出,断断续续有两年时间。
  张淑景说:“那两年对我来说非常珍贵,各种各样的演出条件虽然很苦,但是非常锻炼演员的舞台经验和应变能力。”在温州,武戏是很受欢迎的,当地时兴有钱的老板包场给老百姓免费看戏,戏台就搭建在寺庙里。各种舞台条件不一,甭说灯光音响了,台毯往往只有薄薄的一层,遇见小舞台,高度也很有限,一些“打出手”的表演很受限制,多人开打的场面更是转不开身。有限的条件是对武戏演员的极大考验。更有甚者,第二天要演出一场从未排过的戏,今天要抽出一切时间跟老师学戏、背词……第二天就要熟练地拿出整场戏。温州的方言对张淑景他们北方人来说,无异于外语,一个字都听不懂!而当地的一些老人也听不懂普通话。神奇的是:他们竟能听得懂戏,看戏还很有专业的水准,“如果唱得不对,他们会来后台给我们提意见,哪个地方谁谁谁不是这样唱的……让我们觉得很神奇。”
  在温州的演出一天两场戏,一场戏足足三个半小时,由于观众很喜欢看戏,稍微短一点时间都不行。张淑景他们中午演完第一场干脆不卸妆,一天七八个小时演下来,体力几近透支。最让人揪心的是当地的打擂台风俗。
  在同一个场地搭左右两个舞台,请两套班底演出同样的剧目。观众同时看两台戏,比较出哪个舞台更精彩。为了赢得更多的叫好,打擂台时往往要演一些特技,有时甚至超出了平时练习的难度,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下高”(从高台上翻下来),本来平时演出是两张桌子的高度,一看对手架起了三张桌子,就只能硬着头皮摆四张桌子。那次张淑景打擂台,平时练习是两张桌子,临上场老师要求她从三张桌子上翻下来。三张桌子的高度相当于一层楼了,张淑景站在上面往下一看就眼晕,害怕得不得了!可她才是十几岁的孩子,从来很听老师的话,再怕也只能闭着眼翻下去。这一下去,本来是背向观众,向后下腰,手先着地,然后是胸脯。可她的胳膊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从三张桌子上翻下来冲击力太强,下来时她当场觉得胃被拍得“贴到了后背”。在剧烈的疼痛中,张淑景咬牙往下演,后面是收尾,有一个“自刎”后“僵尸”的动作,直挺挺地往后躺下去,结果这一震,胃又恢复了原位。
  那两年给张淑景对舞台演出的把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虽然演出很累,生活上也很多不便,好在每天的演出能有一点收入,从最初的18元一天涨到38元。孝顺的张淑景也都寄给爸妈了。再苦再累,在张淑景的回忆里也是值得的,“那时候年轻,觉得一切苦累都能承受。有时候去山水好的地方演出,我们每天很早起来去山上喊嗓子,能看见松鼠什么的,空气很好,心情也很好。”
  在温州认识一位马春玲老师,推心置腹地对张淑景说:“你条件这么好,老这么搭班下去不行,你还是应该多学戏,多找好老师。你姐姐在北京,你不如去北京找找老师,多学几出戏。”一番话点醒了张淑景,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北京京剧院的“苦练标兵”
  张淑景的四姐在北京戏曲学校学戏,就带她找了北京戏曲学校的孙毓敏校长。孙校长找了几位老师,对张淑景进行了面试,当场表示留下她参加学校的假期培训。可张淑景还是西安戏校的学生,跟北京戏校都是同等学历,要来北京学习的话,需要西安那边出具介绍信。这介绍信可谓千难万难,对于优秀的人才,谁都不愿意放手。最后张淑景问新任班主任左文麟老师:“如果我是您的女儿,您会怎么安排她呀?”一句话让班主任动情,放她来了北京。1995年暑假,张淑景来北京戏校参加集训,就在这次集训中获得了全国中等艺术学校戏曲教学大赛个人二等奖。紧跟着学了《虹桥赠珠》《盗库银》《昭君出塞》等几出戏,还在戏校的“蓝岛杯”大赛中获得了表演奖。1996年,学校排新戏《白蛇传奇》,张淑景饰演青蛇一角,在没有B组演员的情况下一口气演了70多场。张淑景在北京戏校可谓顺风顺水,拿奖排戏样样出彩。然而面临毕业的她又陷入了人事关系的困境。
  毕业后,张淑景的人事关系理所当然转到了陕西京剧团,京剧团叫她回去排戏。张淑景找到孙毓敏校长,把事情的原委一说,孙校长说:“你要不就留在这儿吧。一个是这边需要,再者留在北京肯定机会多一些,西安毕竟是以地方戏为主。”孙校长找到张百发副市长批了8个名额的调令,将几个跟张淑景面临同样问题的学生调进北京戏校。然而拿到调令后,孙校长就出国了,她回来时正值春节前夕,戏校有十件大事等着她处理。可调令是有时间期限的,过了期就要重批。孙校长果断地把张淑景的问题当作头件大事来办,带着文化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亲自去了西安。回顾那件事,张淑景依然难掩崇拜之情:“孙校长很有能力的,在我心目中没有她办不了的事。”虽然有北京市长的调令,西安那边还是不愿意放人,最后孙校长拍板给了西安3万元的培养费。孙毓敏校长带着张淑景的人事关系回北京,那天正是除夕。张淑景感激地说:“这件事关系到我的一生,我特别感激孙校长,我会感激她一辈子。”   1997年,张淑景跟北京戏校的应届毕业生一起被分配到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当时青年团的团长是张四全,用张淑景的话说:“张团是一位实干家,跟我们一起摸爬滚打,他是唱武戏的,特别懂戏,也特别会要求,那几年我们团的武戏力量非常棒,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张四全团长帮张淑景加工了《盗库银》,根据她的特点设计了很多高难度动作,如十几个“串前桥”接几个“搂翻上”再来个“三险砸人”,尤其是最后一个“三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三名演员配合得严丝合缝,才能在同一个时间在同一个点上呈现出三层的效果,时间差一点都会造成危险。有一次张淑景上面的那位演员发挥失常,“窜猫”翻得矮了一点,身体拍了张淑景的胃一下。这直接造成张淑景“倒插虎”向后翻手伏地时唇鼻抢在了地板上,当场就留下了一个口红印。功夫不负有心人,《盗库银》这出戏以高难度的动作技巧给张淑景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也成了她的一部代表作。这出戏还帮她赢得了2001年全国青年演员展演的一等奖,以及2004年第四届京剧节武戏擂台赛的银奖。
  张淑景笑言2001年是她的丰收年,这一年她获了四个奖:除了全国青年演员展演的一等奖,还获得了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另外凭借《草原母亲》中“金花”一角获得第三届京剧节表演奖,此外还获得了北京京剧院的“苦练标兵奖”。这个奖的设立其实跟张淑景有关。李恩杰院长当时是京剧院的党委书记,他习惯每天早上来练功厅转转,发现张淑景每天早上必定来练功。李院长就提议设立一个奖来鼓励大家练功。张淑景理所当然获得了“苦练标兵”称号。
  从1997年毕业分配到京剧院开始,张淑景的刻苦有口皆碑,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来练早功,一直坚持了5年。她说:“我很感谢刘景奎老师。自己练功有时候很危险,像‘下高’什么的,必须有人帮我扶着桌子。刘老师每天早上来陪我练功,足足坚持了5年。我现在三十多岁,依然能从两张多的桌子上翻下来,就是刘老师帮我打下的基础。”5年后大家突然看不到张淑景来练早功了,有人说她获奖了骄傲了,事实上张淑景选择上大学继续进修,每天早上要去中国戏曲学院上课。2004年,张淑景又考入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圆了她从小一心求学的梦想。
  2003年,张淑景拜刘秀荣为师。说起师父,张淑景一脸的崇敬:“我师父不仅青衣戏好,花旦戏好,武旦戏也好。她演《八仙过海》,一套快枪打得非常精彩。我很崇拜她。”张淑景跟师父学了几出刀马旦的戏,像《大英杰烈》《穆柯寨》《十三妹》等。其中《大英杰烈》是一出前文后武的大戏,参加北京京剧院举办的“魅力春天”擂台赛时,张淑景拿出了全部的《大英杰烈》。她说:“这出戏很‘难产’,从2004年学完后就未能与观众见面。我当时想:只要我能演出,就算成功了!这次要不是李恩杰院长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平台,还对我的演出给予了这么多的支持和鼓励,我很难完成这个心愿。虽然我基础不是学花旦的,但我希望在文戏方面也能提高一下,就跟师父学了这出戏。比赛前都没有彩排,这是我第一次演这么大一出跨花旦、小生、武生等多个行当的剧目。演完后,师父和师爹说比想象的要好多了!这出戏师父和师爹为我倾注了很多的心血。”2011年8月,张淑景拿《虹桥赠珠》参加“魅力春天”全国擂台邀请赛,获得了武旦组擂主奖。
  几十年坚持练就一身武艺
  对武戏演员来说,年龄增大,动作难度相应降低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张淑景身体条件算很杰出的,幸运的是这么多年没有受过大伤,小伤却如家常便饭。练“出手”的接抛枪,频繁用腿踢对方扔过来的枪,硬是把脚背踢到肿得走不了路;练接枪,枪尖直接扎在了她脑袋上,伸手一摸一手血。张淑景只觉得脑袋非常疼,一看流血也怕了,但为了不吓到对方,硬是坚持面带微笑;练鞭下场,频繁抛接,经常砸到自己,两只手臂青一块紫一块,手指甲被砸劈流血多少次……张淑景说:“武戏演员最苦的是年龄大了以后更得每天保持练功,演出少了气儿顶不住,演出太多太累身体又吃不消。所以武戏演员就像运动员,到了一定年纪是要退役的。有时候真特别羡慕文戏演员。”现在文戏要比武戏受欢迎得多,演出场次多,文戏演员出去清唱也能有不错的收入。但对于武戏演员来说,外面的邀约就少很多,因为武戏不可能清唱,一扮上就需要服装、道具、容妆、配演等,非常麻烦。
  “其实我觉得普及京剧应该以武戏为主,因为武戏更多是以肢体表演来传达情感,没有语言的障碍,能带动大家很快入门。有时候出国演出,我发现外国人都很喜欢武戏。2002年我们去德国,演出完谢幕好几次。当时吓我一跳,观众都特整齐地跺脚下的地板,我看他们的表情还是蛮愉悦的。下台后,别人跟我们说那是他们表达兴奋的方式。其实武戏也挺好看的。武戏真的很辛苦,艺术生命还很短暂。作为武戏演员,包括武戏的配演,我觉得都是很不容易的。希望通过你们媒体呼吁关注一下。”张淑景由衷地说。
  也许只有那些从小练功过来的人,方能体会这里面的苦。张淑景小时候算是比较开窍的,身体条件也好,但也要通过数量改变质量。每天早上练功,光腿功就有十几种,一口气能走35个“旋子”。练完功上文化课,腿控制不住地抖,肌肉太疲劳了。张淑景现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在舞台上虎虎生风,正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换来的。出身于农村家庭,从小看爸妈非常辛苦地劳作挣钱养活她们姐妹5个,潜移默化地赋予了她超乎寻常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张淑景说:“我看我爸妈为了生计吃那么多苦,就觉得自己吃这点苦真的不算什么。”
  如今获奖累累的张淑景还在继续努力提高进步,她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力完成剧院的演出任务,便是我的规划,这也是我为京剧的传承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
  编辑/王文娜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发烧……都是普通感冒的常见症状.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些表现虽为感冒的症状,其实可能隐藏着其他疾病,或者可能会引起疾病.因此,感冒超过一周仍不愈,或
期刊
4月6日的《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专门谈了注意细节方面的内容。开头举了这样一个事例:小区旁边有一家小店,每逢雨天,店主都在门口备好两个水桶,以便人们放置雨伞,既方便顾客,又避免把地面弄湿。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很多,有心观察社会的人都能一口说上几个:我有个朋友到职能部门办事、到繁华商场买东西、到大酒店吃饭以及到公共场所看热闹,在门前摆放摩托车时,他都注意不使自己的车子影响别人车子的进出
期刊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长远发展趋势有一个非常正面的看法,主要是基于四个因素,第一是宏观与监管环境的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率目前大约是全球的两倍,监管环境也正朝着非常正面的方向发展。第二是正在进行中的银行风险管理改革以及银行内控的持续改善。第三是富裕水平的提高带来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第四就是加息带来的息差加大,对工行、建行等国有银行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在我们近期的全球路演中,国际投资人最常问的问题就
天黑了。高过树枝的鸟叫rn落回在低处的巢中。
外资银行在中国转型期的发展    中国银行体系的开放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银行业进行基础建设的阶段,银行体系改革,人民银行从四大银行中分开。第二个阶段是银行作为经济转型的“收银员”,人民币汇率得到了统一,而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允许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第三个阶段是人民币在经常账户下可以兑换,这是在90年代末的时候,像我们这样的银行开始在中国做人民币业务。渣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每年9~12月份的腹泻,以6个月到3岁间的小儿居多。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多数发生在家中,正确的生活护理对治愈至关重要。  患儿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体温在38℃~39.5℃之间,伴随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状,同时还有频繁呕吐,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  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促发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
1928年由张之江创办、南京国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央国术馆”,是近代中国武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近代武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中央国术馆”的成立打破了中国传统
目的:探讨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1例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于剖宫产术后2 h发生子痫昏迷、心搏骤停
脑梗死病人康复是一个缓慢过程,家人对病人要有足够耐心,鼓励其以坚强意志去克服困难.当瘫痪好转时应逐步锻炼日常技能,凡个人生活自理方面,尽可能自己完成,如穿衣、洗脸、吃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