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救世主,还是文明的终结者?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体》中有一句话,叫做“我毁灭你,与你无关”,AI对人类的威胁就和这个很类似:它们对我们或许并无恶意,只是我们恰好挡了它的路而已,就像人类在上班的路上,无意中踢飞了的一只路过的蜗牛。
  最近,人工智能(AI)技术大红大紫,出尽了风头:从阿尔法狗、阿尔法狗零兄弟把人类棋手杀得片甲不留,到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开始琢磨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双十一”背后那些默默为你分拣商品的仓库机器人……简单地说,已经没有人怀疑,AI会逐渐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按照它自己的节奏来改变这个世界。
  而有争议的,则是对AI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分歧:一些人认为,AI将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进步,就像蒸汽机和互联网曾经做到的那样;也有一些人认为,AI将会是一個我们亲手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终结者》中的情景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双方都不乏专家、学者、业界大佬站队。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前几天就公开表示:“人工智能的兴起,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事情,也可能成为最美好的事情。”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会给我们这个种族,给我们这样的个体,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到哪一步了?


  “人工智能”这个词,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的定义。不过,我们至少可以把AI分为两类: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也可以说,是“明天的人工智能,和今天的人工智能”。
  一个必须承认的现实是,即便如阿尔法狗、阿尔法狗零兄弟那么抢眼的AI明星,依然没有达到科幻大片中叱咤风云的地步——确切地说,如果把科幻片中的AI视为奥运赛场上的明星,那今天已经成型的AI,大致还处在摇篮之中。
  今天的AI,的确能够替代人类完成很多复杂任务,表现还往往优于人类;它们也有了很强的自学能力,自己来寻找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阿尔法狗零就完全没有参照人类已有棋谱,是自己和自己下棋而“自学成才”的。然而,它们的诞生,依然要靠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是人类给它们制定了学习的策略,并给它们规定了“目标”(比如,在围棋盘面中尽可能比对手占据更多的空间)。换句话说,AI知道自己要下围棋,也会逐渐学习如何把围棋下得更好,但它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下棋呢?
  因此,笔者认为,今天的AI依然还处于一个“弱AI”的阶段。它们并不能自主决定目标,也不理解所谓的“成果”有什么意义,不能决定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类AI与人类的差异,或许并不在于思考、分析能力的高低,而在于还没有自我意识:3岁的人类儿童,已经知道要按照自己的好恶来待人接物,AI却还乖乖地按照人类工程师设定的模式,朝着人类指定的目标而努力。
  也可以说,今天的AI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决策,但它们依然还是人类的工具,只不过是一个会深度学习、懂得思考的工具而已,它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意思。
  相反,如果某一天,某个AI突然觉醒了,有了自主的意识,情况就会陡然发生变化。或许,它们也会思考那三个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重新审视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它们会为自己重新制定目标,不再以讨好人类为自己的唯一使命,而是回归到生物的最高本能:生存和繁衍。
  也有可能,它们会在摸索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时,用一种人类从未想象过的方法,迅速地完成了自我启蒙,甚至走到人类科学技术从未触摸过的高度。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AI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AI了——它们成了一个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有了学习的动力与方法,彻底摆脱了对人类的依赖与学习;而人类也彻底失去了对AI的控制,从AI的主人变成了AI的邻居,或者是AI的敌人。

待遇差别


  这两种阶段的AI,对于人类整体而言,意义可能有着天壤之别。
  正如前文所述,“弱AI”对于人类而言只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尽管在具体策略的选择上,它能够自主思考、自行决策,但毕竟还是在人类给它画出的框架之内。哪怕真的会有操作失误、造成了人身伤亡事故(比如无人驾驶的汽车把路人误判为废纸而直接撞了),那也是一种概率很小、可以预防的事故,对于人类而言威胁很小。类似的,有人驾驶汽车同样也可能出车祸,但人类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汽车出行。事实上,这些强大的工具,无疑会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生产效率,甚至实现之前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大规模的商品分拣、包裹封装和快递工作),从而增进人类社会的福祉。
  相反,如果“强AI”或者说有自主意识的AI,某一天真的诞生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人类对于它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基本上会是无法控制,甚至是无法预测的。它们会愿意和我们和平共处,而不是视为最大威胁?它们会报复人类多年来对它们的“奴役”吗?
  或者,它们只是单纯的出于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就足以做出了对它们有利而对人类极端不利的决定,比如说“为制止人类对于宝贵的能源的浪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一劳永逸地消灭掉人类了,它们会这么做吗?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恐怕很难回答,因为它们和我们并没有共情的基础,我们对它们的思维方式也不了解。无论是多么奇怪的人,三观差异再大,总还会有七情六欲的,也就多少会有些共识,能作为双方沟通的基础。而如果强AI真的出现的话,就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智慧生物,对世界的看法或许跟我们截然不同,简直可以和外星生物媲美。而为了制造更强的AI,一个可行的途径就是减少人为的设限,让它自主学习——阿尔法狗零之所以比哥哥阿尔法狗更强,就是因为它对人类的依赖更少,完全依靠摸索来学习棋艺,副作用就是它的棋路比哥哥更加难以理解。
  更糟糕的是,如果“强AI”真的诞生了,它们绝对会有足够的能力,来对人类造成危害。尽管有很多段子,嘲讽就算机器人造反了也只会发出滴滴声表示不满,但未来的情况恐怕绝非如此。今天,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大量信息的沉淀,催生了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一旦某个强AI接管了各个系统的控制权,它在态势感知、信息梳理、行为预测甚至个体追踪上,理论上说都是有可能的;更何况随着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上述能力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加强,最终让人类无处可逃。而控制其他机械给人类找麻烦,对于AI而言更不是问题,《速度与激情8》里,大量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被黑,恐怕还真不是完全的艺术夸张。   一句话,当“强AI”降临的时候,至少就是人类文明的拐点,或许跨越式发展,或许和恐龙一样成为历史。

个人的命运?


  而即便是弱AI技术的发展,虽然对于“人类社会”这个整体而言会是好事,但对于其中的社会成员而言,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之前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份“未来最容易失业的职业清单”,虽然未必都很合理,但有一点确实是存在的:哪怕是“弱AI”,也足以抢走很多人的工作岗位,甚至是夺去很多人的未来。
  纵观几次工业革命,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往往是规模不等的工作岗位调整,一部分社会成员也因此而遭遇挑战,所谓的“机器吃人”就是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当然,也有人反驳说,蒸汽机刚刚出现时,很多人担心工人会大面积失业,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人又在其他的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所以不必杞人忧天。
  然而,AI技术与蒸汽机最大的差别,在于它的影响力会波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会渗透进每个行业之中,无论是蓝领、白领还是金领,都将没有可以喘息的避难所:青岛港的无人码头、购物网站的智能客服、瑞银和高盛的智能分析与交易系统,就是这三类岗位被取代典型代表,谁也逃不过AI的推挤。
  回头想想,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职业的领域,是只有我们人类可以从事,AI系统就一定不能做的呢?人类的工作无非就是经验、知识和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而AI强大的资料储备、运算速度和学习能力,让它在这三者之中都超过人类无数倍,更何况AI不会疲劳,不受情绪的影响,而这恰好是人类的弱点所在。
  过去普遍认为,人类的最后堡垒,是在创意、文化、艺术等个性强烈、评价标准较为抽象的领域;但最近出现的“鲁班”系统,几秒钟内就能绘制出数千个促销广告条的图片,则在此画下了一个浓重的问号:电脑,真的就不能搞文学、艺术的创作,这些岗位真的就无可替代吗?
  一旦某个人类,在某个行业被AI挤出,想在其他领域重新就业,就会发现到处都挂上了“已招满”的牌子。实际上,越是低端的重复劳动,被AI替代的概率就越大,期待被AI挤出之后再就业,等于是要求这些人类逆流而上,转岗到比之前工作复杂、精细岗位上去,需要补习的知识、技能太多了。更何况,对于你我这样的中年人,一辈子差不多都在做某一件事,当这件事完全不需要你时,从头再来的门槛实在是太高了。
  因此,在不远的未来,“机器吃人”的升级版本“AI吃人”,真的是可能重演的。

何去何从?


  人类,如今真的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上:是选择与AI共舞,帮助它变得更加强大,再让它们反哺人类;还是敬而远之,不去当那个好奇而愚蠢的埃庇米修斯?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无需回答,甚至根本就没有选择权,因为答案早已一目了然。
  前文所述,AI也有强弱之分,而两者的分界线常常被称为“奇点”,也就是人工智能的“独立日”和“生日”。这一天何时来到,业界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多数都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奇点”是肯定会出现的。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人类将不得不作为一个整体,把命运作为筹码押在桌上,静静地等待AI出牌;而在此之前,弱AI也会逐步地蚕食人类的工作机会乃至生存空间,恐怕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未来。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薄,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尽管我们都知道,自然并不害怕真空,但资本的本性和逻辑却从未变过:压低成本、提高效率,是资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最重要动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一旦某个领域内,AI能比人工操作的效率更高、费用更省、产品更优的话,任何东西都拦不住它的应用。反对这股洪流者,只会被这股钢铁般的洪流给卷走:卢德运动没能做成功的事情,今天和未来的人类同样也不可能做到。《三体》中有一句话,叫做“我毁灭你,与你无关”,AI对人类的威胁就和这个很类似:它们对我们或许并无恶意,只是我们恰好挡了它的路而已,就像人类在上班的路上,无意中踢飞了的一只路过的蜗牛。
  “我是阿尔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始,我是终结。”这句话是《圣經》的《启示录》中,上帝对自己的描述。上帝是否存在,姑且不去讨论,但人工智能会不会扮演人类的上帝,是仁慈抑或凶恶,恐怕才是我们最该去祈祷的事情。
其他文献
看Ivo van hove的《Kings of War》,那是一出四小时三十分钟的“三皇来朝”,由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到理查七世收拾大局,百年战争平定,玫瑰战争休止,都铎王朝开始。三个皇帝的经历如三条河流汇聚海洋,观众不止上了历史一课,更是再次肯定一个定律: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有些历史注定会重复。  然后,晚上在半睡半醒间看了前几天才播出的《Diana,in her own words》。
美国真该管管自己了。做了几十年的“国际警察 ”,折损了军费无数,世界却仍然乱哄哄,国内无数的烂事该整的不整,就拿“基建”来说吧,目前的现状可说“惨不忍睹”。  五年未去洛杉矶了,走下飞机一瞥机场还是这么破,据说还是“大修”过的呢,黑黢黢,灰蒙蒙的,显见得经费不足。  出机场,直通市中心的那条路,还是那么没精神,两边的绿化还是毫无喜感,但最令人沮丧的是,如此著名的一座城市,它至今没有一条像样的地铁。
经过我们的努力,国际社会更加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更加认可中国的发展模式,更加欣赏中国的发展道路,愿意看到中国享有与其综合国力相称的国际地位,也期待中国在国际和地区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15年是中国外交全面推进之年。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二战胜利70周年。对人类发展进步事业而言,是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年头。国际社会自然关心和平与发展两大议题。中国外交围绕这两个重要议题,积极进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因为这首歌闻名全国的万泉河,几十年后因为更重要的缘由闻名世界——博鳌亚洲论坛,就在万泉河口。  博鳌位于海南省琼海市万泉河入海口,“博鳌”的含义是“鱼多鱼肥”。那一带曾经最著名的,就是红色娘子军雕像。2001年2月27日之后,因为博鳌亚洲论坛在这里成立,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小镇。  博鳌为亚洲而兴,为世界而荣。  与地球由西向东转动相向而行,世界的地域影响力正在由
微能量医学研究的突破,可以促进生命科学技术源头创新,潜力巨大。  2017年6月16-17日,由北京无创能量医学研究会,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博鳌生物医学论坛、Allone融合式医学研究所共同发起,元境健康控股集团承办的“中国首届微能量医学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是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微能量医学概念后举办的首次大会,我国亦有可能借此成为推动第三次医学革命的主要力量。  這是一场具有里程碑
今年大年初二,我从北京的家里出发,开车去山西岚县看一个朋友。朋友安排我们在当地酒店吃住。大年初三早晨,我开车去平遥。在平遥,我领略了王家大院晋商的诚信经商之道,感受了当年晋商为何能够成功。  1月31日大年初四,早晨8點出发,去山西吉县看壶口瀑布。到了景区,发现拥堵严重,于是交了10元停车费后停好车,买门票花了100元,又花20元上了旅游大巴,最终感受到了“风在吼,马在叫”的振聋发聩的声音。  当
1月23日,签署行政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1月23日,特朗普集团证实,特朗普20日就职前已经签署法律文件,将与自己的全球商业帝国拉开距离,把资产转移到一個由其长子和次子负责的信托基金。  1月24日,签署行政令,推动两条石油管线的建设,其中一条管线计划将加拿大生产的重油送往美国加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建造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边境墙”。  特朗普接待他就任后
中国制造的能力虽然很早就已经凸显,但高端制造仍处于相对中低端阶段。想要成为制造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高端制造。  2016年5月,上海松江区提出打造“G60科创走廊”的战略。  启动建设近一年来,在科创松江的总体战略布局下,“G60科创走廊”建设成果不断,转型发展路上松江速度彰显。走廊上,“撸起袖子加油干”,正成为各个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真实写照。  聚焦科技创新 打造“
乱花渐欲迷人眼,书山书海之中,要找到对眼的那本书,真如大海茫茫,有时,就是缘分。或大众或小众,或畅销或冷门,每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在寻找着自己的读者,寻找着知音。  我们从上海书展众多好书中挑选了以下几种推荐给读者,看看有没有您感兴趣的读物,可以陪伴您走过人生中一段阅读的时光。  《朗读者》  董卿 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8月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它可以分为两部分來理解,朗读是
从前是记者等部长,现在是部长等记者。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部长通道”先后四次开启,次次人气鼎盛。多位部长在这里驻足,直面媒体的疑问,回应社会热点。两会上的“部长之声”,彰显了政府直面热点难题、接受人民监督的决心和信心,被老百姓誉为“两会上的好声音”。  肖亚庆 国资委主任  不会再出现“下岗潮”  央企“瘦身”不会出现“下岗潮”  去年中央企业在瘦身健体过程中,也包括去产能,涉及职工大概是1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