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立师范大学第二任枝长孟轲先生在黑板上写下“人之初。性市善”六个大字。并在“性市善”三字下面加了小黑点,以示强调。第三任校长荀子却唱反调。说:“性市恶。”从此后,孔孟的粉丝和荀子的粉丝各执一端,吵了几千年。由于荀子说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很不中听,此后官方就有意封杀荀子,包括他的理论。
荀子这个人,我们跟他好像都不太熟。如果不是在中学语文课里有一篇《劝学》,他都快被历史遗忘了。笔者小时候认字不多,总是把这位老先生念作荀子。后来,有人说这人是荀子,就问是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么?这个历史伟人,确实很冷很低调。低调得像空气一样,你尽管每天都呼吸吞吐着它,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论资历、论能力,荀子都堪称儒学三大家之一,但他没有与孔孟并列,坐在神坛上面吃冷猪肉,两宋以后,他的地位竟然被程朱等后进小子超越,被挤出儒坛三强。多亏1949年解放后,人民群众又发掘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唯物主义理论,多年潜水的荀老先生终于得以浮出水面。
尽管官方极力打压荀卿,但历代帝王们又一直遵循荀卿理论垂拱而治,省去了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麻烦。清末达人谭嗣同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什么是“乡愿”?孔夫子说是“德之贼”,即那种皮里阳秋、八面玲珑,做事没有原则只有利益的和事佬。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国政治,朝代换了一茬又一茬,皇帝轮了一拨又一拨,但这种乡愿式的御民方式没有大的改变。
乡愿这个概念是由孔夫子提出,荀夫子提供理论支撑的。它先是一个儒家概念,荀夫子却使用一招“乾坤大挪移”,将其转换为一个法家概念,成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同义词。鲁迅的《狂人日记》说得很明白——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秦以后的历代帝王和文武百官们统统采用“儒表法里”的治国法宝。所谓儒表法里,就是表面上推行儒家仁义爱民的治理模式,实际上挥舞的是法家严刑峻法的大棒政策。
这种先进的治理模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长期博弈总结的经验教训。战国时代,中原各国崇尚礼乐治国,貌似和谐,一派歌舞升平、河清海晏的太平景象,但被商鞅变成“法”国的强秦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于是,秦家班就迷信“法”力,强调“法”术,对老百姓刻薄寡恩,严厉管制,却也不过15年就GAMEOVER了,被几个老实巴交的最没实力的农民带了个头起了个义,强大的秦帝国就跟周老虎似的不堪一击,如土委地了。如果这是一部战争片,可以说秦人还来得及亮剑,就迫不及待缴械了,秦农(陈胜吴广是农民代表)之战,应该只是个序幕,后面的刘项大战才是精彩纷呈的正剧呢。刘邦胜利后,觉得儒治国不行,法治国也灭得快,就选择了第三条道路——道家的无为而治。就这么无为了几十年,汉武帝又觉得不妥了,这样的皇帝当起来没劲。于是,就想出了“儒表法里”这么一个绝招,这个绝招一用就是2000年,确实够绝的了。
扯了这么多宏观层面的政治话题,想必读者诸君也比较不喜欢这类谈资,不过,上述话题都跟本文主人公荀先生有着莫大的关联,这些后事不得不说。荀况,不仅仅是个儒学大宗师,还是个隐身上线的法家大宗师,同时也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教出了史上最强的两个法家学生——韩非和李斯。就世俗的、狭义的成功观而言,荀况无疑是最为成功的老师。
开山祖师孔先生有教无类,狂收门徒,采用人海战术,所谓弟子三千,能完成“博士”学位的贤人多达七十二名。但,即使是最最有名的“贤人”如颜回、子路等等,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不过一“闲人”罢了,他们没有留下什么有影响的思想言论或文字作品。荀子对这种大肆扩招、广种薄收的粗放型教育模式,颇不以为然,他要另起炉灶,开拓一条全新的教育路子。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荀子不等不靠,不守株待兔,决定主动出击,在国际范围内挑选冠军苗子。
荀子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神奇教练。其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传奇。他诞生于赵国,学成绝世功夫后就出国了。他来到齐国,被齐襄王延为上宾,表扬他“最为老师”,可见荀老师确实与众不同。读者诸君注意到国君称呼的变化没有?春秋时期都是齐×公秦×公的,战国时期几个大国领导人纷纷称王了,跟周天子同级了。呵呵,到了后来,秦×王赢政觉得“王”也不过瘾,直接萃取“三皇五帝”里的两个字,称皇帝了。此是后话,不提。在齐国的合同期满后,荀子来到秦国,没找到好苗子,他走了;来到了燕国,没找到好苗子,他走了:来到了魏国,没找到好苗子,他走了……
他决定去韩国,他可不是哈韩族,也没看过韩剧。这个韩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韩赵魏三家之一,不是当今朝鲜半岛的KOREA,这两个韩国写法一样,但差了五点四万公里。韩国王室有个伢子,叫非,非常的非,这可是个百年不遇的好苗子哟。这个学生,荀况收定了。好事成双。而且,一师一生的配置,未免太浪费优质资源了,也不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规律。荀老师决定给韩非找一个伴。他又在国际上打探,来到了楚国,发现李斯也是冠军的料,就招至门下。从此后,两个终生的朋友兼敌人,在一个老师的“荀荀”善诱下,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的绝对冠军。
具体的教育过程,荀老师也没写个教案,我们已无从考证了。总之,我们晓得韩非子,为秦王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李斯,则从实践层面,帮助秦王建立起一支高效的文官管理队伍,成长为帝国史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任丞相。这二人构建的新型政治模型,管了中国20个世纪,不得了。
补注
三皇五帝:“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开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中国远古的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影响力比较大的说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项。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国内做大的势力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荀子这个人,我们跟他好像都不太熟。如果不是在中学语文课里有一篇《劝学》,他都快被历史遗忘了。笔者小时候认字不多,总是把这位老先生念作荀子。后来,有人说这人是荀子,就问是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么?这个历史伟人,确实很冷很低调。低调得像空气一样,你尽管每天都呼吸吞吐着它,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论资历、论能力,荀子都堪称儒学三大家之一,但他没有与孔孟并列,坐在神坛上面吃冷猪肉,两宋以后,他的地位竟然被程朱等后进小子超越,被挤出儒坛三强。多亏1949年解放后,人民群众又发掘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唯物主义理论,多年潜水的荀老先生终于得以浮出水面。
尽管官方极力打压荀卿,但历代帝王们又一直遵循荀卿理论垂拱而治,省去了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麻烦。清末达人谭嗣同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什么是“乡愿”?孔夫子说是“德之贼”,即那种皮里阳秋、八面玲珑,做事没有原则只有利益的和事佬。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国政治,朝代换了一茬又一茬,皇帝轮了一拨又一拨,但这种乡愿式的御民方式没有大的改变。
乡愿这个概念是由孔夫子提出,荀夫子提供理论支撑的。它先是一个儒家概念,荀夫子却使用一招“乾坤大挪移”,将其转换为一个法家概念,成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同义词。鲁迅的《狂人日记》说得很明白——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秦以后的历代帝王和文武百官们统统采用“儒表法里”的治国法宝。所谓儒表法里,就是表面上推行儒家仁义爱民的治理模式,实际上挥舞的是法家严刑峻法的大棒政策。
这种先进的治理模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长期博弈总结的经验教训。战国时代,中原各国崇尚礼乐治国,貌似和谐,一派歌舞升平、河清海晏的太平景象,但被商鞅变成“法”国的强秦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于是,秦家班就迷信“法”力,强调“法”术,对老百姓刻薄寡恩,严厉管制,却也不过15年就GAMEOVER了,被几个老实巴交的最没实力的农民带了个头起了个义,强大的秦帝国就跟周老虎似的不堪一击,如土委地了。如果这是一部战争片,可以说秦人还来得及亮剑,就迫不及待缴械了,秦农(陈胜吴广是农民代表)之战,应该只是个序幕,后面的刘项大战才是精彩纷呈的正剧呢。刘邦胜利后,觉得儒治国不行,法治国也灭得快,就选择了第三条道路——道家的无为而治。就这么无为了几十年,汉武帝又觉得不妥了,这样的皇帝当起来没劲。于是,就想出了“儒表法里”这么一个绝招,这个绝招一用就是2000年,确实够绝的了。
扯了这么多宏观层面的政治话题,想必读者诸君也比较不喜欢这类谈资,不过,上述话题都跟本文主人公荀先生有着莫大的关联,这些后事不得不说。荀况,不仅仅是个儒学大宗师,还是个隐身上线的法家大宗师,同时也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教出了史上最强的两个法家学生——韩非和李斯。就世俗的、狭义的成功观而言,荀况无疑是最为成功的老师。
开山祖师孔先生有教无类,狂收门徒,采用人海战术,所谓弟子三千,能完成“博士”学位的贤人多达七十二名。但,即使是最最有名的“贤人”如颜回、子路等等,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不过一“闲人”罢了,他们没有留下什么有影响的思想言论或文字作品。荀子对这种大肆扩招、广种薄收的粗放型教育模式,颇不以为然,他要另起炉灶,开拓一条全新的教育路子。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荀子不等不靠,不守株待兔,决定主动出击,在国际范围内挑选冠军苗子。
荀子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神奇教练。其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传奇。他诞生于赵国,学成绝世功夫后就出国了。他来到齐国,被齐襄王延为上宾,表扬他“最为老师”,可见荀老师确实与众不同。读者诸君注意到国君称呼的变化没有?春秋时期都是齐×公秦×公的,战国时期几个大国领导人纷纷称王了,跟周天子同级了。呵呵,到了后来,秦×王赢政觉得“王”也不过瘾,直接萃取“三皇五帝”里的两个字,称皇帝了。此是后话,不提。在齐国的合同期满后,荀子来到秦国,没找到好苗子,他走了;来到了燕国,没找到好苗子,他走了:来到了魏国,没找到好苗子,他走了……
他决定去韩国,他可不是哈韩族,也没看过韩剧。这个韩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韩赵魏三家之一,不是当今朝鲜半岛的KOREA,这两个韩国写法一样,但差了五点四万公里。韩国王室有个伢子,叫非,非常的非,这可是个百年不遇的好苗子哟。这个学生,荀况收定了。好事成双。而且,一师一生的配置,未免太浪费优质资源了,也不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规律。荀老师决定给韩非找一个伴。他又在国际上打探,来到了楚国,发现李斯也是冠军的料,就招至门下。从此后,两个终生的朋友兼敌人,在一个老师的“荀荀”善诱下,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的绝对冠军。
具体的教育过程,荀老师也没写个教案,我们已无从考证了。总之,我们晓得韩非子,为秦王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李斯,则从实践层面,帮助秦王建立起一支高效的文官管理队伍,成长为帝国史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任丞相。这二人构建的新型政治模型,管了中国20个世纪,不得了。
补注
三皇五帝:“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开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中国远古的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影响力比较大的说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项。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国内做大的势力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