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和他的学生们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y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立师范大学第二任枝长孟轲先生在黑板上写下“人之初。性市善”六个大字。并在“性市善”三字下面加了小黑点,以示强调。第三任校长荀子却唱反调。说:“性市恶。”从此后,孔孟的粉丝和荀子的粉丝各执一端,吵了几千年。由于荀子说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很不中听,此后官方就有意封杀荀子,包括他的理论。
  
  荀子这个人,我们跟他好像都不太熟。如果不是在中学语文课里有一篇《劝学》,他都快被历史遗忘了。笔者小时候认字不多,总是把这位老先生念作荀子。后来,有人说这人是荀子,就问是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么?这个历史伟人,确实很冷很低调。低调得像空气一样,你尽管每天都呼吸吞吐着它,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论资历、论能力,荀子都堪称儒学三大家之一,但他没有与孔孟并列,坐在神坛上面吃冷猪肉,两宋以后,他的地位竟然被程朱等后进小子超越,被挤出儒坛三强。多亏1949年解放后,人民群众又发掘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唯物主义理论,多年潜水的荀老先生终于得以浮出水面。
  尽管官方极力打压荀卿,但历代帝王们又一直遵循荀卿理论垂拱而治,省去了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麻烦。清末达人谭嗣同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什么是“乡愿”?孔夫子说是“德之贼”,即那种皮里阳秋、八面玲珑,做事没有原则只有利益的和事佬。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国政治,朝代换了一茬又一茬,皇帝轮了一拨又一拨,但这种乡愿式的御民方式没有大的改变。
  乡愿这个概念是由孔夫子提出,荀夫子提供理论支撑的。它先是一个儒家概念,荀夫子却使用一招“乾坤大挪移”,将其转换为一个法家概念,成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同义词。鲁迅的《狂人日记》说得很明白——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秦以后的历代帝王和文武百官们统统采用“儒表法里”的治国法宝。所谓儒表法里,就是表面上推行儒家仁义爱民的治理模式,实际上挥舞的是法家严刑峻法的大棒政策。
  这种先进的治理模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长期博弈总结的经验教训。战国时代,中原各国崇尚礼乐治国,貌似和谐,一派歌舞升平、河清海晏的太平景象,但被商鞅变成“法”国的强秦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于是,秦家班就迷信“法”力,强调“法”术,对老百姓刻薄寡恩,严厉管制,却也不过15年就GAMEOVER了,被几个老实巴交的最没实力的农民带了个头起了个义,强大的秦帝国就跟周老虎似的不堪一击,如土委地了。如果这是一部战争片,可以说秦人还来得及亮剑,就迫不及待缴械了,秦农(陈胜吴广是农民代表)之战,应该只是个序幕,后面的刘项大战才是精彩纷呈的正剧呢。刘邦胜利后,觉得儒治国不行,法治国也灭得快,就选择了第三条道路——道家的无为而治。就这么无为了几十年,汉武帝又觉得不妥了,这样的皇帝当起来没劲。于是,就想出了“儒表法里”这么一个绝招,这个绝招一用就是2000年,确实够绝的了。
  扯了这么多宏观层面的政治话题,想必读者诸君也比较不喜欢这类谈资,不过,上述话题都跟本文主人公荀先生有着莫大的关联,这些后事不得不说。荀况,不仅仅是个儒学大宗师,还是个隐身上线的法家大宗师,同时也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教出了史上最强的两个法家学生——韩非和李斯。就世俗的、狭义的成功观而言,荀况无疑是最为成功的老师。
  开山祖师孔先生有教无类,狂收门徒,采用人海战术,所谓弟子三千,能完成“博士”学位的贤人多达七十二名。但,即使是最最有名的“贤人”如颜回、子路等等,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不过一“闲人”罢了,他们没有留下什么有影响的思想言论或文字作品。荀子对这种大肆扩招、广种薄收的粗放型教育模式,颇不以为然,他要另起炉灶,开拓一条全新的教育路子。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荀子不等不靠,不守株待兔,决定主动出击,在国际范围内挑选冠军苗子。
  荀子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神奇教练。其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传奇。他诞生于赵国,学成绝世功夫后就出国了。他来到齐国,被齐襄王延为上宾,表扬他“最为老师”,可见荀老师确实与众不同。读者诸君注意到国君称呼的变化没有?春秋时期都是齐×公秦×公的,战国时期几个大国领导人纷纷称王了,跟周天子同级了。呵呵,到了后来,秦×王赢政觉得“王”也不过瘾,直接萃取“三皇五帝”里的两个字,称皇帝了。此是后话,不提。在齐国的合同期满后,荀子来到秦国,没找到好苗子,他走了;来到了燕国,没找到好苗子,他走了:来到了魏国,没找到好苗子,他走了……
  他决定去韩国,他可不是哈韩族,也没看过韩剧。这个韩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韩赵魏三家之一,不是当今朝鲜半岛的KOREA,这两个韩国写法一样,但差了五点四万公里。韩国王室有个伢子,叫非,非常的非,这可是个百年不遇的好苗子哟。这个学生,荀况收定了。好事成双。而且,一师一生的配置,未免太浪费优质资源了,也不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规律。荀老师决定给韩非找一个伴。他又在国际上打探,来到了楚国,发现李斯也是冠军的料,就招至门下。从此后,两个终生的朋友兼敌人,在一个老师的“荀荀”善诱下,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的绝对冠军。
  具体的教育过程,荀老师也没写个教案,我们已无从考证了。总之,我们晓得韩非子,为秦王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李斯,则从实践层面,帮助秦王建立起一支高效的文官管理队伍,成长为帝国史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任丞相。这二人构建的新型政治模型,管了中国20个世纪,不得了。
  
  补注
  
  三皇五帝:“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开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中国远古的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影响力比较大的说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项。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国内做大的势力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其他文献
马铃薯晚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病害也甚为严重。常年病发区可造成大面积减产30%以上。在介绍马铃薯晚疫病侵染规律、分析致病因的基础上,探索试验用10%杜邦增威赢绿悬浮剂防
选择五种作用方式不同的杀菌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病株率用克露处理、抑快净处理增产效果较好,克露处理增产140kg/667m2,甲霜·
哈利波特式的老土眼镜,灰色连帽衫,19岁的FelixFinkbeiner看起来跟普通的男生没什么区别,然而,他已经是为了减缓地球变暖,在130多个国家种了140多万棵树的地球保护者了.而且,
以2000~2009年山东省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为材料,运用简单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果穗秃尖长呈下降趋势。性状改良效果明
我们现在致力于建立并逐渐完善的是有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这一体制的尽快完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必要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不仅能大面积提高中低产田的粮食产量,也会获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主要简述禄劝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年垫江县在充分利用冬闲田、冬闲土种植马铃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进行大胆尝试,效果不错。
现在阅读已经不仅仅是在纸上进行的一项活动,它可以在电脑上,在电子书上,在平板电脑上……在将来,阅读还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活动吗?也许它会改变,随着我们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不像“阅
发展绿色农业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锦州”是我市干部和群众长期实践得出的共识,是全市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
为解决好微耕机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设和完善推广服务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