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_287229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将2017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门诊收治的94例眩晕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先就诊的47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47例设为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第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90%(P<0.05);第二,随访5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且不易复发。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2-161-01
  眩晕(vertigo),指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所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以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好比坐舟船。目前,临床上,多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够理想。对此,本文以94例患者,经实践探讨,分析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门诊收治的94例眩晕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先就诊的47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47例设为治疗组。纳入标准:(1)符合《神經病学》n1中关于眩晕的诊断标准。(2)临床上,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重如裹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3)年龄为20-70岁,性别不限。(4)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l)经心电图、经颅多普勒、颅脑CT等检查,排除继发性眩晕症,如颅脑肿瘤、血液疾病等。(2)精神疾病患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4)年龄>70岁,或者年龄<20岁的患者。(5)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对照组,21例男性,26例女性,20-68岁,平均(45.1±6.9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5±0.37)年。治疗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24岁,最大70岁,平均(46.2±6.05)岁,病程5个月一3年,平均(1.4±0.21)年。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可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如口服盐酸氟桂利嗪、静脉滴注倍他司汀等。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药方如下:半夏10g、白术12g、天麻15g、陈皮10g、茯苓15g、甘草6g,痰湿重患者添加南星与苍术,耳鸣患者添加菖蒲与钩藤,痰郁化火患者添加竹茹、郁金,血瘀患者添加当归与丹参。1剂/d,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温服。1个疗程包括2周,2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1.3.1 观察指标
  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同时,经随访,统计患者复发情况。
  1.3.2 疗效评定
  依据《中医病症诊困裤效标准》[2],拟定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指标:(1)显效:1周后,患者恶心、呕吐、眩晕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消失,生活及工作恢复正常,半年内,未复发。(2)有效:治疗10d后,眩晕、呕吐及恶心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仍伴有头闷感,对工作与生活无明显影响。(3)无效:2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不大,甚至有加重的倾向,对日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均录入至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2)检查,0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分析,数据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复发情况
  经5个月随访,统计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眩晕,在临床较为常见,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青少年也可发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及学习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近些年,眩晕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其诊治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临床上,多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如盐酸氟桂利嗪、倍他司汀等,虽可控制病情,缓解病症,但总体疗效欠佳。对此,临床医师开始探讨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眩晕,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特别是肝、脾、肾,治疗时,应坚持化湿祛痰、健脾和胃的基本原则。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湿痰壅遏者,头眩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方中涉及多味药,且不同药功效存在差异。例如,半夏,味辛,性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白术,味苦,甘,性温,主要功效在于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天麻,甘,平,主要作用有息风、定惊。陈皮,味苦、辛,性温,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是其基本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主要功效在于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甘草,味甘,性平,不仅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而且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本研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7% vs 80.9%,P=0.001),且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3% vs 17.1%,P=0.017)。
  综上,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不仅疗效佳,而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月朗,蔡铁如.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33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2):25-26.
  [2]杨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床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0):387-387,388.
其他文献
现今高校在教育领域中数量较多,在对高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高校的财务对其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目前高校预算管理在实
1988年6月~20 01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46例(巨大型2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25例;年龄19 ~63岁.肿瘤位于左侧2 1例,右侧25例.病史3.5个
【摘要】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IS),又称为West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童难治性癫痫综合征,属于典型的年龄依赖性癫痫病症。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精神运动发育落后、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以及反复痉挛发作。本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引发该病的因素多种多样,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以及神经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神经解剖学等临床学科的不断完善,临床研究对于婴儿痉挛症的发病原因
[摘要]目的:探讨将人文关怀应用至产科分娩护理中对产妇护理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产妇9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将人文关怀和常规护理相结合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以及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9%、83.3%,研究组产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
近10年间我科收治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45例,现报告如下。
自1999年6月~2000年6月,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①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标准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