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新乡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m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食管狭窄是ESD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防治ESD术后食管狭窄的方法.本文就有关ESD术后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防治EDS术后食管狭窄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前主动脉弹性与术后主动脉管腔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且术后进行规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随访的39例ATAA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3个月CTA计算患者术前升主动脉弹性参数主动脉扩张度(AD)、主动脉顺应性(AC)、主动脉僵硬度(ASI),依据术后末次CTA评估患者主动脉重构状态和假腔状态,依据主动脉重构状态将患者分为主动脉重构阳性组和主动脉重构阴性组,依据假腔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给予吸氧、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强心、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B组患者给予rhBNP治疗,C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和rhBNP联合治疗,3组患者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