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吉日嘎拉,这是我们从业生涯中印象最为深刻经历之一。八天八夜,行程三千多公里,采访了近40人。有一天因写稿仅睡了半个小时。虽然采访强度有些大,但每当想起吉日嘎拉,心里只有一个字,“值”!从接到通知,开始马不停蹄的采访、写稿,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经过不断积累、沉淀,想谈谈自己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几点思考。
一、带着一颗敢于怀疑的心,不断求真
在采访前,心中一直有这样的疑问,报道中的吉日嘎拉和生活中的他一样吗,有没有被人为拔高,他是农牧业局长,为什么会去扑火,如果他是英雄,和他一起扑火的人不算英雄吗?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心中的谜团一点点解开。这不是吉日嘎拉第一次直面生死,洪水中他第一个跳下水帮助牧民转移物资,大雪中他为送贫困学生回家,自己的车被困零下40度的雪天里,为帮助贫困老人住上危房改造后的房屋,他自己垫钱。在西乌旗有一支半专业扑火队伍,就是各单位、企业的应急小分队组成的……
如果一个人说好不算好,40个人都说好,并能说出吉日嘎拉为民的点点滴滴,甚至是普通路人,那这个人确实是干出了许多事,这才是让百姓爱戴的理由。“以记者的职业精神证明了他人性中的光辉之后,就要坚信不疑”,这是一位老记者告诉我们的话。我们也是以记者兼听众的身份,不断求真。而作为记者把这些如实呈现,才能让他的事迹真实可信可感。
二、明确主题,突出时代感
典型人物的报道一定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众多典型事迹中挖掘他身上的精神根源,全面展示他背后的故事。
我们为什么报道他?我们的结论是吉日嘎拉不愧为“三严三实”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紧要关头他总是冲锋在前,他走访过的牧民都有他的电话,有事随时打给他。他与妻子分居十几年,刚刚团圆,幸福却未及回味…… 我们用多个故事展示他身上闪烁的精神,努力挖掘他身上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东西;另一方面,抓住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他如何处理。比如说他如何对待上访户,如何化解矛盾,作为基层干部他如何因地制宜抓好工作等等。
三、 从人性化角度提炼典型细节
细节,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采访时,记者要仔细观察能够反映典型人物性格特点的眼神、面部表情、动作等等,写出来的报道才能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实、生动、自然。
1.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发现、捕捉、提炼最能打动人的典型细节,以细节感染人、打动人。
《为了草原多幸福》开篇就用一连串细节,抓住听众的耳朵:吉日嘎拉拎着30多斤的灭火器,赶在最前面打火;中午赶赴火场前,吉日嘎拉怕大家没吃午饭饿肚子,塞在每人手里一块糖,写满十多项待办事项的4月21号那篇日记再也没有翻过那一页……”几个细节连在一起,让人读来百感交集,心灵颤抖。
2.写人物要突出个性,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使人物报道可听、可亲、可信。
第一个特点是“细”。 吉日嘎拉在他的一本红色日记本里详细地记录了高日罕镇概况,以及1348户每一户家庭的情况。他的56本日记,按照工作类别,比如扶贫、棚圈建设等等分为20多个类别,每个重要的地方他都用粉色笔涂重。西乌旗旗长朝鲁说:“2014年我去高日罕镇搞调研,吉日嘎拉给我印象特别深,他自从进办公室的大门就不停地给我介绍镇里的情况,这个干部是哪毕业的,什么学历,家是哪的,特别清楚。”这些细节充分展示了吉日嘎拉工作的细致。
第二个特点是“忙”。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笔墨展现,同时还用西乌旗农牧局办公室主任苏米亚的话来展现:“2015年3月27日,吉日嘎拉从高日罕镇镇长调任西乌旗农牧业局局长。在这短短27天里,他下乡7次,每次傍晚回来都直接回到办公室,仔细整理一天的笔记和第二天需要办理的事,直到深夜。”
第三个特点是“勤”。在西乌旗交通局局长敖宝玲的记忆中,已经记不清为了高日罕镇的路,吉日嘎拉找过他多少次,只记得没有人比他跑得更勤。
第四个特点是为民办事的“实”。因为没有过河桥梁,从翁根嘎查到高日罕镇10分钟的路,牧民要绕行一个多小时,有时买菜都得穿着水裤过河去买。吉日嘎拉一下跳进河里,边蹚水边给西乌旗交通局局长敖宝玲示范……作者运用了多个细节描写表现吉日嘎拉勤于工作、细致朴实、为民办实事、敢于担当的一个基层干部形象。
四、还原本真,矫正“典型非常人”的误区
《为了草原多幸福》文中用多个例子,表达吉日嘎拉一心为民、在生活中幽默细腻、从小受到父母教导,乐于助人的一面,比如他二姐说他每次一回来就跟小孩放假似的特别高兴,每次回来我就想给他做点啥好吃的呀,其实他特别不会照顾自己。他为了同事能和分居两地的妻子团圆去和领导说情….
文中也引用了吉日嘎拉母亲的一段叙述:“1973年出生的吉日嘎拉从小就是一个热心、善良的孩子。很冷的一个天,有一个邻居家的老太太在马路边等车去西乌旗,他把大娘请到自己办公室,他说大娘我给你找辆车,随后,找了辆认识的车把老太太送走;他平常就可幽默了,给我打电话,韩大夫你干啥呢,电话里头,呵呵,我就有时候听不出来他声音,给他爸打电话就说金主任你干啥呢,就这样可幽默了;只要时间允许,他就周五乘坐通勤车回到旗里,连夜驾驶自家车去锡林浩特市探望生病的妻子……”三妹娜仁高娃也不会忘记,儿时的冬天,哥哥吉日嘎拉总是将自己冰冷的小脚放在怀中。
这些日常生活的表述,把生活中吉日嘎拉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拉近了他与受众的距离,让人听上去更亲切、自然,可听性强。
五、善用加减法,处理好取舍关系
深入细致的采访是写好典型人物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接下来就是要确定主题,取舍新闻素材。当我们采访完毕,已积累了20多小时的新闻素材。感觉好多情节都很感人,但最终我们还是经过不断筛选,选出了能够鲜明反映主题的几件事,凡是与主题无关的我们大胆去掉,与主题有关的我们多着笔墨,做足做透。
在写吉日嘎拉这篇报道时,我们掌握了大量感人的故事和细节,但只精选了洪水中第一个跳下水帮助牧民转移物资、跳下水为牧民救羊、帮助独臂小伙申请贷款做手术等五六个故事。细致描写,不惜笔墨,用最感人的细节表现主题,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六、善用景物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在《为了草原多幸福》里,作者運用了多个场景描写,比如说“四妹妹萨仁高娃在整理哥哥的遗物时,在他随身携带的物品里看到了那瓶贞芪扶正颗粒,不由得一阵心酸。这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在吉日嘎拉的遗物里,老父亲阿拉坦巴拉看到了那个暗红色的日记本。四年前,吉日嘎拉刚任西乌旗高日罕镇镇长时,这还是一个崭新的本子,如今,封面的一角已经磨损,被吉日嘎拉细心地用胶布粘住。”“在西乌旗宝日格斯台革命烈士陵园的石头上雕刻的几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我们是活着的你们,你们是死去的我们’”……
多个景物细节反映了吉日嘎拉一心为民的情愫以及他与百姓血肉相连、把百姓当亲人的朴实情怀。
除此之外,人物报道记者要做到换位思考,作为普通人,你能否这样做,当你和他感同身受时,他就在你心里复活了。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编辑:徐 峰
一、带着一颗敢于怀疑的心,不断求真
在采访前,心中一直有这样的疑问,报道中的吉日嘎拉和生活中的他一样吗,有没有被人为拔高,他是农牧业局长,为什么会去扑火,如果他是英雄,和他一起扑火的人不算英雄吗?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心中的谜团一点点解开。这不是吉日嘎拉第一次直面生死,洪水中他第一个跳下水帮助牧民转移物资,大雪中他为送贫困学生回家,自己的车被困零下40度的雪天里,为帮助贫困老人住上危房改造后的房屋,他自己垫钱。在西乌旗有一支半专业扑火队伍,就是各单位、企业的应急小分队组成的……
如果一个人说好不算好,40个人都说好,并能说出吉日嘎拉为民的点点滴滴,甚至是普通路人,那这个人确实是干出了许多事,这才是让百姓爱戴的理由。“以记者的职业精神证明了他人性中的光辉之后,就要坚信不疑”,这是一位老记者告诉我们的话。我们也是以记者兼听众的身份,不断求真。而作为记者把这些如实呈现,才能让他的事迹真实可信可感。
二、明确主题,突出时代感
典型人物的报道一定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众多典型事迹中挖掘他身上的精神根源,全面展示他背后的故事。
我们为什么报道他?我们的结论是吉日嘎拉不愧为“三严三实”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紧要关头他总是冲锋在前,他走访过的牧民都有他的电话,有事随时打给他。他与妻子分居十几年,刚刚团圆,幸福却未及回味…… 我们用多个故事展示他身上闪烁的精神,努力挖掘他身上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东西;另一方面,抓住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他如何处理。比如说他如何对待上访户,如何化解矛盾,作为基层干部他如何因地制宜抓好工作等等。
三、 从人性化角度提炼典型细节
细节,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采访时,记者要仔细观察能够反映典型人物性格特点的眼神、面部表情、动作等等,写出来的报道才能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实、生动、自然。
1.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发现、捕捉、提炼最能打动人的典型细节,以细节感染人、打动人。
《为了草原多幸福》开篇就用一连串细节,抓住听众的耳朵:吉日嘎拉拎着30多斤的灭火器,赶在最前面打火;中午赶赴火场前,吉日嘎拉怕大家没吃午饭饿肚子,塞在每人手里一块糖,写满十多项待办事项的4月21号那篇日记再也没有翻过那一页……”几个细节连在一起,让人读来百感交集,心灵颤抖。
2.写人物要突出个性,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使人物报道可听、可亲、可信。
第一个特点是“细”。 吉日嘎拉在他的一本红色日记本里详细地记录了高日罕镇概况,以及1348户每一户家庭的情况。他的56本日记,按照工作类别,比如扶贫、棚圈建设等等分为20多个类别,每个重要的地方他都用粉色笔涂重。西乌旗旗长朝鲁说:“2014年我去高日罕镇搞调研,吉日嘎拉给我印象特别深,他自从进办公室的大门就不停地给我介绍镇里的情况,这个干部是哪毕业的,什么学历,家是哪的,特别清楚。”这些细节充分展示了吉日嘎拉工作的细致。
第二个特点是“忙”。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笔墨展现,同时还用西乌旗农牧局办公室主任苏米亚的话来展现:“2015年3月27日,吉日嘎拉从高日罕镇镇长调任西乌旗农牧业局局长。在这短短27天里,他下乡7次,每次傍晚回来都直接回到办公室,仔细整理一天的笔记和第二天需要办理的事,直到深夜。”
第三个特点是“勤”。在西乌旗交通局局长敖宝玲的记忆中,已经记不清为了高日罕镇的路,吉日嘎拉找过他多少次,只记得没有人比他跑得更勤。
第四个特点是为民办事的“实”。因为没有过河桥梁,从翁根嘎查到高日罕镇10分钟的路,牧民要绕行一个多小时,有时买菜都得穿着水裤过河去买。吉日嘎拉一下跳进河里,边蹚水边给西乌旗交通局局长敖宝玲示范……作者运用了多个细节描写表现吉日嘎拉勤于工作、细致朴实、为民办实事、敢于担当的一个基层干部形象。
四、还原本真,矫正“典型非常人”的误区
《为了草原多幸福》文中用多个例子,表达吉日嘎拉一心为民、在生活中幽默细腻、从小受到父母教导,乐于助人的一面,比如他二姐说他每次一回来就跟小孩放假似的特别高兴,每次回来我就想给他做点啥好吃的呀,其实他特别不会照顾自己。他为了同事能和分居两地的妻子团圆去和领导说情….
文中也引用了吉日嘎拉母亲的一段叙述:“1973年出生的吉日嘎拉从小就是一个热心、善良的孩子。很冷的一个天,有一个邻居家的老太太在马路边等车去西乌旗,他把大娘请到自己办公室,他说大娘我给你找辆车,随后,找了辆认识的车把老太太送走;他平常就可幽默了,给我打电话,韩大夫你干啥呢,电话里头,呵呵,我就有时候听不出来他声音,给他爸打电话就说金主任你干啥呢,就这样可幽默了;只要时间允许,他就周五乘坐通勤车回到旗里,连夜驾驶自家车去锡林浩特市探望生病的妻子……”三妹娜仁高娃也不会忘记,儿时的冬天,哥哥吉日嘎拉总是将自己冰冷的小脚放在怀中。
这些日常生活的表述,把生活中吉日嘎拉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拉近了他与受众的距离,让人听上去更亲切、自然,可听性强。
五、善用加减法,处理好取舍关系
深入细致的采访是写好典型人物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接下来就是要确定主题,取舍新闻素材。当我们采访完毕,已积累了20多小时的新闻素材。感觉好多情节都很感人,但最终我们还是经过不断筛选,选出了能够鲜明反映主题的几件事,凡是与主题无关的我们大胆去掉,与主题有关的我们多着笔墨,做足做透。
在写吉日嘎拉这篇报道时,我们掌握了大量感人的故事和细节,但只精选了洪水中第一个跳下水帮助牧民转移物资、跳下水为牧民救羊、帮助独臂小伙申请贷款做手术等五六个故事。细致描写,不惜笔墨,用最感人的细节表现主题,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六、善用景物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在《为了草原多幸福》里,作者運用了多个场景描写,比如说“四妹妹萨仁高娃在整理哥哥的遗物时,在他随身携带的物品里看到了那瓶贞芪扶正颗粒,不由得一阵心酸。这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在吉日嘎拉的遗物里,老父亲阿拉坦巴拉看到了那个暗红色的日记本。四年前,吉日嘎拉刚任西乌旗高日罕镇镇长时,这还是一个崭新的本子,如今,封面的一角已经磨损,被吉日嘎拉细心地用胶布粘住。”“在西乌旗宝日格斯台革命烈士陵园的石头上雕刻的几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我们是活着的你们,你们是死去的我们’”……
多个景物细节反映了吉日嘎拉一心为民的情愫以及他与百姓血肉相连、把百姓当亲人的朴实情怀。
除此之外,人物报道记者要做到换位思考,作为普通人,你能否这样做,当你和他感同身受时,他就在你心里复活了。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编辑: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