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饼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时候时常“盼病”,道理很简单,纯粹是为了多多获得母爱。作为母亲最心疼的小儿子,偶尔身体不适,吃饭没有胃口时,妈妈就会颠着小脚来到套间,从纸缸里小心翼翼地挖出一小瓢大麸面,为我煿我最喜欢吃的千层饼。
  那时候细粮高贵,好年景每人每年也只能分上三、四十斤麦子。头麸面只能用作待客、年节和走亲戚做饽饽用,能吃上用大麸面做的千层饼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母亲煿的千层饼堪称美食,大麸面是浅褐色的,母亲煿出的千层饼表皮却是焦黄色的,外脆里软、饼层薄如纸,足有十几层。吃到嘴里的烙饼总是不肯在口腔里多呆,迫不及待地过关度卡、直达胃肠,以至于我一度怀疑,美食都是些长着腿的家伙。所谓狼吞虎咽,并不是因为人的饕餮,而是食物跑得太快,争先恐后,我们才不得不如此。当然,每次食用前我不会忘记让母亲先尝。她老人家总是象征性地咬上一小口尝尝生熟咸淡:“嗯,熟了,熟了,咸淡合适,快吃吧,凉了就不脆了。”然后,慈爱地看着她的小儿子美美地享用。当我吃完后吧嗒着小嘴回味时就后悔了,后悔吃得太快,后悔没有细嚼慢咽,多品味一会儿这香脆可口的味道。母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说:“等日子过好了,妈妈给你煿头麸面的饼,让你吃个够。”我期待着这一天,心里暖暖的、美美的。
  母亲的煿饼技术是家传的。过去外公家开着药铺,同时还开着大车店和馆子,家境很殷实。聪明能干的母亲不光女红了得,十几岁就能缝衣裤、做鞋袜,帮助外婆打理后厨也是一把好手,包子、饺子、面条、烙火烧、煿饼样样饭食拿得起、放得下。
  真正目睹母亲煿饼的全过程,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当兵回家探亲时。那时尽管还是人民公社大锅饭,但温饱已不成问题,生产队分的麦子比我小时候多得多。探家回来的第二天,妈妈兑现了我小时候的承诺,为我煿头麸面的千层饼。
  煿饼的技术关键在调面,调面的秘诀一是烫,二是软。烫者,即面烫一半,水温要求在七八十度,手试很烫,但不会烫伤。一次性加足水,用筷子顺一个方向快速搅拌,这样才能保证既不把面燙熟,还能搅出面筋,煿出来的饼吃起来有劲道、口感好。软者,用母亲的话说是揉面成饼后“能托到锅里就行”。面揉好了要饧一会儿。这时母亲抓紧时间,把粗盐粒、花椒、花生、芝麻用擀面杖在面板上压成适当的碎粒备用;然后把面分成三块,说:“咱今天做三种不同口味的千层饼”。
  揉好的面先用擀面杖擀成薄饼,然后画着圆圈淋上花生油,均匀地撒上少许擀好的细盐粉,第一张加撒粗花椒粉,第二张加撒花生碎、第三张加撒芝麻碎,然后将面片从一边提起,卷成圆柱,再将圆柱盘成圆盘,用擀面杖第二次擀成枵厚均匀的面饼。母亲说,第一次面片越薄,煿出来的饼层就越多。
  煿饼前先擦锅。锅烧到温热,加上少许花生油再切上几片鲜姜在锅里翻炒擦锅,直到锅温提高姜片开始卷缩。处理后的锅就成了顺滑自如的“不粘锅”,以保证饼的完整性;用过的姜片盛在碗里,趁热加上点酱油和少许米醋,用其就着吃饼,别有一番风味。
  最精彩的是母亲的摔饼技术。第一张饼在锅里基本定型后,母亲会快速将它在锅里转上几圈,将其推到一边,依次完成第二张、第三张饼的操作。最后形成一锅三饼,三足鼎立的局面。母亲徒手从锅里提起一张饼,两手交替着转上几圈,抖上几抖,再准确无误地反着摔在原来的位置,每张饼这样反复摔上几次。平着摔完,还要立着摔,饼在母亲的手里成了一个小飞轮,快速转动着,饼的下沿和热锅接触,但饼的重量大部分还是在母亲的手里。她说,摔饼的劲要使得合适,大了,饼容易碎;劲小了,饼不开瓤。
  煿饼的火候不能太大,大了饼会煳;也不能太小,小了饼不成形、不起层。煿饼的柴草最好用麦糠,可以达到不起明火,只保持暗红色的炭火,基本保持锅里的温度恒定。灶上的母亲这时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不时根据锅温高低发出指令:“加草”,我就赶紧往锅底加两把麦糠;“捂火”,我就用小锨赶紧在锅底把快起的明火轻轻地拍打两下。母子俩配合默契。母亲笑着说:“我学煿饼也是从帮你姥姥烧火开始的。”
  “那我就经常给您烧火,将来我也可以成为煿饼高手。等您老了,我煿饼给您吃。”我调皮而又认真地说。
  母亲被我逗得开心地笑了。锅上热浪扑面,我不时心疼地用毛巾为母亲擦拭她满脸的汗珠。
  大功告成,饼出锅了。饼瓤层叠,香味扑鼻,外焦内软,香脆可口,好吃极了。椒盐的麻辣与花生芝麻碎的脆香,风味不同,竞相媲美,唇齿留香。锅里落下少许的花椒、花生、芝麻颗粒,母亲就势加点水烧开,飞上一个鸡蛋花,将备好的韭菜切成三分段,不必下锅,加在汤碗里盛上沸腾着的热汤,再加点调料。蛋清、蛋黄、韭菜三色清晰,色香味俱佳。母亲说这叫三花汤。吃着三味饼,喝着三花汤,就着酱醋姜,这一餐吃得让我终生难忘。
  几十年过去了,母亲九十一岁高龄驾鹤归西已有七年之久。难忘母亲精彩的煿饼画面,难忘令人回味无穷的千层饼,实在是因为难忘母爱,难忘母爱的味道!
  啊,千层饼,凝聚着千层母爱;寄托着我对母亲的千缕思念!
  追忆母亲,令我几度鼻腔酸楚,热泪滴落洇湿稿纸,年过花甲的我又想念母亲了……
  母亲,您在天国还好吗?
  责任编辑:邓雯雯
其他文献
一  我跟你说,谁都有烦恼的时候,想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找人聊聊天,出去散散步,换个环境,调整一下压抑的情绪,心里就敞亮多了。要不就听听音乐,看看电影,转移自己注意力,情绪总会好转过来,不信你试试?  可人到中年的扬州就不行了,他的生活一直就那么水深火热,让别人操心,自己心疼。他虽然长相是个东北汉子,五大三粗的个头,高度视镜的后面,眼神飘忽不定,却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更不像一
期刊
1998年8月1日,嘉鱼县簰洲湾大堤突然溃口,湾内瞬间一片汪洋,高建成等19名官兵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牺牲,六岁的江珊被困树上挣扎近9个小时后获救……这是嘉鱼第一次进入我的视线。  当年,我也加入了抗洪抢险大军,溃堤之时正守在大堤上。洪水像一头猛兽横冲直撞的画面至今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因为水留下的无法抹去的创痛,我悄无声息把嘉鱼从脑子里除了名。  2005年,一个偶然的機会去官桥村八组,那里的
期刊
天赐  最高处的几枚酸枣,熟透了  香狸子够不着,醇香被鹊鸟独享  浑圆的小果便飞行于天空  越过金竹林和蓝潭  被衔到瓦沟子里,果皮尽去,浆汁吸干  露出硬核来  今晨我上房捡瓦,扒开青苔  得酸枣籽一捧  每一枚上都有几眼深黑的凹痕  像众多生灵穿越寒冬,立春后来看我  被我冲洗,反复摩挲  在冬阳下发出黄铜般的古意和微光  经历了老树的顶尖,飞鸟的喙  被炊烟煨热,又被积雪洗净  最后经由我
期刊
时间颂:嘴巴  你把嘴巴嘟成圆形的时间  是我把法令纹收得深刻的时间  是你魔笑睡了我佛哭醒了的时间  你迈入世界大战游戏的时间  是我捡拾吊脚楼下的枯枝的时间  是烈士牙关紧咬词语从身体里淌出的时间  景色在摩挲人的眼睛的时间  是土狗咬住什么什么就是土狗的时间  是山谷中露珠跌落跌成更多露珠的时间  时间颂:书写  你在书写中戳中汉语的时间  是我在搜寻中点击中国的时间  是你绑架我生活的时间
期刊
摘要:“九一八”事变前,以织布业、缫丝-丝织业为代表的中国乡村手工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生产工具的改良与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农村手工业产品产量与质量进一步提高,区域外市场迅速扩大。“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及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沦陷区市场丧失,生产基础遭到摧毁性破坏,乡村手工业从技术进步的、以区域外市场为依托的半工业化生产向一般商品生产、甚至向自然经济退化,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的良好发展势
期刊
《朝阳光海岸飞》(刊发于《长江丛刊》2019年2期)是作家肖静以自己独特视角,刻画一位虽饱经磨难却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商界女强人的中篇小说,充分展示出作家在女性文学叙事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介入力量。其包罗万象,信息量大,以女性的婚姻、爱情、事业等为多棱镜,立足于书写一个女性意识觉醒与崛起的历程来反映新时期女性的艰难追梦,通过女主人公林格的成长史、情感史、心灵史的书写突出现代女性的自强精神,女性特有的生命意
期刊
赫城中學有个年轻老师叫黑一明,他上课,极少有学生翘课、打游戏、看漫画书……  为啥?这个黑一明教学能力一般,但惩罚违规犯纪的学生却很有一套,常常能因地制宜想出一些奇招怪招,而且不重复使用。学生们都怕他,以至于有人一提黑一明的名字,被他惩罚过的学生就会感到如有一股寒气直袭后脖梗。  这天上课,黑一明正在讲台上费劲地讲解二次函数,忽然教室里响起了高亢的手机铃声。黑一明停顿了下来,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的
期刊
去大茅山,最应该去的是梧风洞峡谷,而去梧风洞峡谷最值得一看的是那里的水那里的瀑布。梧风洞峡谷是泉潭瀑与森林生态景观的完美结合,那一泓碧水自远处的笔架山倾泻而下,仙女潭、奇石滩、五花海、天鹅潭、河马潭、观音瀑、银河飞瀑、天鹅瀑……似景从天来,穿谷而过,有瀑布,白练如玉;有深潭,青葱如翠,纯得让你一阵阵地激动。  走进梧风洞峡谷,漫步于山林溪流之间,吮吸大自然的精华,确能让人心肺通达、心灵净化。两岸荫
期刊
小婉喜欢吃苹果,每天清晨小婉喜欢站在阳台上,细细地啃一个脆脆甜甜的苹果。小婉觉得所有的水果数苹果最宜人,别的水果可以替代,唯独苹果不可以,就是拥有桃子、西瓜、香蕉,但还是需要一个苹果。就像爱一个人,这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  小婉遇见高原,是在候车室里等车,小婉靠在候车室的排椅上,一边漫不经心地啃着苹果,一边翻看着一本杂志。高原就坐在她旁边,高原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苹果,然后很优雅地拿着小刀
期刊
怕生。小时候,屋门外就是一条村路。每天凌晨,从第一声鸡鸣开始,村路上就有行人经过了。我那时最爱听的,是挑水人家担着水,水瓢在水面晃呀晃,发出的叮当叮当的声音,好像是最本真的音乐,从我的梦中流过。  天明以后,村路上的行人更多了。要是妈妈不在家,每当有行人经过,我都会预先把自己藏起来,悄悄地躲在墙后,只探出一双害羞的眼睛,偷偷看看是谁路过。要是有陌生人要进屋来喝水,我就会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有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