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文章结合作者近年教学经验,浅谈了一些教师专业成长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师 观念
引言: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才能更好的从事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发展,落实新课程理念,成为一名创造性的教育研究者,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语文教师不仅具有教师的共性,又具有“语文”的独特个性。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些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认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新课改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实行全人教育,养综合发展的人才。这样就对教师的工作理念和态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设立具有特色的专业教育观,从而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具有指引和导向的作用。教育理念是教师工作的指南针和路标,指引着教师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以往的教育观在某种程度上讲从属于教育实际,由教育现实引导教育观的形成,也就是说,中考应试的实际情况,使得教师的教育观局限于如何培养应试学生的范围之内。新课改下的教育观有了新的内涵,需要教师进行领悟和解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重新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把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打破“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思想禁锢。由于教育观的改变,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也会随之发生转变,由此形成良性的循环和发展。
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上做到游刃有余,语文老师自己就应有浓浓的文化、文学底蕴。而这种语文人的书卷气和智慧便是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陶冶出来的。常读传统文化书籍,常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常与名著中的人物交流,常和伟人大家“对话”,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生活的境界,也让我们在教学中步子走得更稳健,走得更远。语文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反思、探索和交流,对于专业发展观形成清醒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自身成长的方向和途径。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承担的责任,寻找并树立科学的专业发展观。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不足和努力的方向,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提升,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和学习是当前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新课标,领会精神内涵,掌握工作技巧的重要性,并在行为上不断的努力。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使课堂有生命力,使自己的教育理想与学生的心灵相碰撞,还需要娴熟的教学技艺。如果这些技能全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那将是一个相当曲折且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的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的学习途径是多样的。可以阅读相关的教育论著和教育期刊。
三、不断反思,提升专业素质
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反思应当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随笔、教学日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这是我深有感触的经验,从教以来,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成长为一个对教育有一定思考的教师,“反思”是一个重要的经验。多年来我有一个习惯:每一堂课我自己上了下来后,我要认真整理、思考每一个环节,看看哪里做得还可以,哪里还可以改进,然后再把这些体会记录下来。有时听了别人的课后,我会进行二度备课,自己重新执教一次,通过对比,探索某一类型课文的较优教学方法。
四、增强科研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本职岗位上做好基本的教学工作,还应当尝试进行教学研究。新课改下的教师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以往的“教书匠”,“学会学习”成为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完成课堂教学,批发课后作业就可以了。理想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明确工作方向、了解学生特点、掌握教学方式、实施科学评价、创新工作思路、发现问题并能主动解决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把工作中发的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现象背后的规律,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语文教师具备科研能力需要从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打破思想束缚,许多教师认为语文课程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可以进行现象分析、理论模型建构,不适合进行科研,另外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成研究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研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成研究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研究。选取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带头人,引导大家集思广益,协同作战。通过交流、讨论、思辩、统一认识几个环节,得出共识和结论,并将结论进行实验和推广。其次,深入实践。语言教师可以尝试主动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一线工作所接触的实际情况就是最为真实、直观、形象的研究材料。初中语文教师相当于高校研究人员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真实、稳定、丰富、直观的研究信息。得用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资源,把实际工作遇到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就是最为有效的科研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发现语文教学课堂上的问题和现象,如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寻找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就是非常适宜的科研课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同事交流、咨询专家等方式完成自己的任务。
结束语:
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之路是自我成长,只有经过广泛的博览杂采,深入的教学研究,持续的教学反思,才能够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探索最佳的教学模式,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秋.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潘施施. 优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3]高惠彦.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浅探[J]. 语文学刊,2007,24:12-14.
[4]张弘.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0:16-17.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师 观念
引言: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才能更好的从事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发展,落实新课程理念,成为一名创造性的教育研究者,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语文教师不仅具有教师的共性,又具有“语文”的独特个性。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些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认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新课改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实行全人教育,养综合发展的人才。这样就对教师的工作理念和态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设立具有特色的专业教育观,从而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具有指引和导向的作用。教育理念是教师工作的指南针和路标,指引着教师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以往的教育观在某种程度上讲从属于教育实际,由教育现实引导教育观的形成,也就是说,中考应试的实际情况,使得教师的教育观局限于如何培养应试学生的范围之内。新课改下的教育观有了新的内涵,需要教师进行领悟和解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重新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把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打破“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思想禁锢。由于教育观的改变,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也会随之发生转变,由此形成良性的循环和发展。
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上做到游刃有余,语文老师自己就应有浓浓的文化、文学底蕴。而这种语文人的书卷气和智慧便是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陶冶出来的。常读传统文化书籍,常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常与名著中的人物交流,常和伟人大家“对话”,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生活的境界,也让我们在教学中步子走得更稳健,走得更远。语文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反思、探索和交流,对于专业发展观形成清醒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自身成长的方向和途径。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承担的责任,寻找并树立科学的专业发展观。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不足和努力的方向,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提升,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和学习是当前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新课标,领会精神内涵,掌握工作技巧的重要性,并在行为上不断的努力。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使课堂有生命力,使自己的教育理想与学生的心灵相碰撞,还需要娴熟的教学技艺。如果这些技能全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那将是一个相当曲折且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的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的学习途径是多样的。可以阅读相关的教育论著和教育期刊。
三、不断反思,提升专业素质
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反思应当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随笔、教学日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这是我深有感触的经验,从教以来,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成长为一个对教育有一定思考的教师,“反思”是一个重要的经验。多年来我有一个习惯:每一堂课我自己上了下来后,我要认真整理、思考每一个环节,看看哪里做得还可以,哪里还可以改进,然后再把这些体会记录下来。有时听了别人的课后,我会进行二度备课,自己重新执教一次,通过对比,探索某一类型课文的较优教学方法。
四、增强科研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本职岗位上做好基本的教学工作,还应当尝试进行教学研究。新课改下的教师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以往的“教书匠”,“学会学习”成为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完成课堂教学,批发课后作业就可以了。理想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明确工作方向、了解学生特点、掌握教学方式、实施科学评价、创新工作思路、发现问题并能主动解决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把工作中发的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现象背后的规律,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语文教师具备科研能力需要从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打破思想束缚,许多教师认为语文课程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可以进行现象分析、理论模型建构,不适合进行科研,另外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成研究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研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成研究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研究。选取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带头人,引导大家集思广益,协同作战。通过交流、讨论、思辩、统一认识几个环节,得出共识和结论,并将结论进行实验和推广。其次,深入实践。语言教师可以尝试主动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一线工作所接触的实际情况就是最为真实、直观、形象的研究材料。初中语文教师相当于高校研究人员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真实、稳定、丰富、直观的研究信息。得用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资源,把实际工作遇到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就是最为有效的科研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发现语文教学课堂上的问题和现象,如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寻找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就是非常适宜的科研课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同事交流、咨询专家等方式完成自己的任务。
结束语:
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之路是自我成长,只有经过广泛的博览杂采,深入的教学研究,持续的教学反思,才能够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探索最佳的教学模式,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秋.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潘施施. 优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3]高惠彦.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浅探[J]. 语文学刊,2007,24:12-14.
[4]张弘.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