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须读书等14则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fn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成长须读书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读书有三境界一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
  以书为师,造就听话型教师。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通过读书,可以明确现代教育观念,了解一线工作实际,学习别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尽快进人教师角色。以书为师,对教师是一种补充和滋养,对书的消化与吸收,能使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以书为师,教师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往往会出现“别人田中的柑橘,变成自家园里的苦枳”的情况,这让教师无所适从。所以,以书为师的教师,读的大部分是专业书和工具书,具有典型的功利性质,其最佳效果也只能是使教师成为一名熟练的教工,因此读书还要更上一层楼。
  以书为友,造就对话型教师。教师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也对一些问题产生困惑,对教育、对生活有了自己的深刻体验,产生了自己的独特情感。通过读书,了解别人的工作实际,享受别人的幸福,解决自己的困惑。书成为教师的知心朋友,心灵与之交流,能树立自己的工作理想,获得坚定的工作信念。以书为友的教师,所读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和对自己有帮助的书,从中得到多方面的营养,不仅能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呈现一溪活水,也能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他们不仅能享受教育,也能享受生活,在教育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向与价值。所以,以书为友的教师,最终必定会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优秀教师。
  以书为敌,造就质疑型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一定风格后,还需要更开阔的眼界,需要对当前教育现实和教育理念进行积极反思,从而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找到教育规律。通过读书,他们才能继承,才有了创新的基础。对书中的一切,他们都执不疑的态度,进行批判性思考,研究解决的办法。以书为敌的教师,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跳出书本而读书。他们立足于现实,瞄准教育的未来,他们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导航者。这时。反思型和科研型的名师、教育学者甚至教育家就诞生了。
  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由初为人师到合格教师到优秀教师到名师、学者、专家,需要的是积累和坚持。把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把教师分为几个类型,只是从形式上的区分,便于论述和引起大家的重视。教师要成长、要进步,多读书是途径之一。
  (《新教育》曹后生/文)
  
  艺术型孩子应尽早培养
  
  科学家根据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现象,即人类脑功能活动的特点,把人划分为三种类型。
  艺术型艺术型的人脑功能活动的特点是具有直接印象的鲜明性、知觉和记忆的形象性、想像的丰富性。
  思维型思维型的人脑功能活动特点是倾向于分析和系统化,倾向于比较概括与比较抽象的思维。
  中间型中间型的人,有的两种系统发展平衡但水准较低,有的两种系统发展平衡而水准较高。尤为重要的是,教育中间型的孩子时,父母应按照科学的方法,挖掘孩子的潜能,打破两种系统的平衡,使孩子被埋没的潜能得到发展。
  在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属于中间型;艺术型和思维型的人是少数,有的基本被埋没。并未表现出类型代表者的特点。从学习绘画、音乐中,可以考察一个人在脑功能及生理功能方面显示的能力类型的差异。对于明显艺术型的孩子,父母应及早给予较多的艺术熏陶。
  (《家庭保健报》)
  
  聪明人不多
  
  有人要萨尔贡把城里的傻子数一下。
  萨尔贡说:“那可是一桩数不清的事,如果你们非要我数的话,我就数数聪明人。那个容易得多。”
  
  推论
  
  教师:“数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是不容置疑的。例如,一个人盖间房需要10天,10个人一起干,一天就能完成。”
  学生:“照这样推算,一艘轮船横渡太平洋需要10天,如果10艘轮船一起开航,一天就可以横渡太平洋了。”
  教师:“对了。‘科学是不容置疑的’嘛!”
  
  教育部:师德成为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
  
  9月10日是我国第24个教师节,师德成为今年教师节的关键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表示,师德将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与重要考查内容。
  教育部近日正式公布刚刚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备受关注的“保护学生安全”首次列为中小学师德规范。另外,“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规定第一次写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部要求,作为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教育部师范司负责人表示,新师德规范也属于行业规范,学校有权可以把师德状况和教师的晋职、评优与职务聘任实行挂钩。
  《北京晨报》
  
  读书九诀
  
  一心——荀子在《劝学》中云“君子结于一”,意思是说,读书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
  二分——梁启超提出,把每天所读之书分为两类,一类需精读。一类供浏览。
  三余——三国魏人董遇曾提出读书“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其意是说,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
  四各一读书时,手边要备好字典、典故书籍、卡片和记录用笔这四种工具。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五到——鲁迅提出读书要“五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六蔽——孔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七录——明末张博在读书时,常常先抄一遍,再读一遍,然后烧掉抄稿,如此重复七遍以后,书中一切便熟于心了,人称“七录”读书法。
  八面——宋代苏东坡读书,把每本书分数次读,每次钻研一方面问题,自诩为“八面受敌”读书法。
  九思—-《论语·季氏》日:“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念。事思敬,疑思问,忿恩难,见得思义。”此谓读有字之书或无字之书时。要反复多方面地思考,方可有得。
  (《上海老年报》)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美国青少年成长专家肖恩·柯维认为杰出青少年应该具备七个习惯:
  一、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确认你的使命和生活目标。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排出优先顺序,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四、双赢的想法,抱着人人都能成功的态度。五、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真心诚意地倾听。六、协作增效,协同工作成就更好的业绩。七、磨刀不误砍柴工,定期让自己得到休整和充电。
  问题青少年的七个习惯则是:
  一、被动反应,将所有问题都归罪于其他人,自己则是个受害者。对自己的生活不负任何责任。二、不定目标,不考虑将来,不设想后果。三、大事永远为小事让路,重要的事情留待最后去做。四、争强好胜。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如果眼看着即将失败,一定要把那些人 一起拖下水。五、先夸夸其谈,再假装倾听。如果真想听别人的意见,就应该诚恳倾听。六、千万别合作。其他人都很怪,何必要和他们共处?七、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不学习、不锻炼,远离一切能激励自己的事物。
  很显然。这些习惯正是招灾邀难的好法子。然而,我们很多人却经常沉溺于其中而不自知。
  (据《中国教育报》)
  
  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最新一期的台湾《康健》杂志介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员杰伊吉德通过研究发现,为什么孩子总是缺乏学习主动性。他用13年时间扫描扫了1800名青少年的大脑,结果表明,孩子们大脑中负责组织想法、权衡行动的前额叶皮质区还未发育完全。因此,许多青少年无法预见行为的后果。如无法明白今天的好成绩对未来有什么帮助。于是,由于缺乏内在激励机制,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就变弱了。自然,为人父母者不能替孩子读书,唯一能做的就是教导他们把学习和良好的情感体验连接起来,学会从内心寻找激励自我的动机。
  
  让孩子自订目标及达成目标的方法
  让孩子想想长期和短期目标,试着让他们自己订计划。不过,孩子可决定什么时候执行或终止计划。当然,父母要对孩子的计划进行约束,添加上一些条款,如每天按时回家、先做功课、学习时不得分神等。计划本身不是一定让孩子达到某个目标,而是看能否成功遵守计划,坚持到底。如果坚持下来,孩子就会感受到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让他们看到了自己有自发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兴趣,建立好习惯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工作到忘我,时间过得飞快而愉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宴验室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哈里提到,如果人从小就体会过为兴趣而忘我的滋味,就会感到快乐,并一直主动寻找这种乐趣。因此,让孩子从爱好出发,如让喜欢解数学题的孩子多做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他们的忘我精神和征服欲。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主动地去体味这种感觉了。
  
  理解孩子的强项和弱项
  如果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但英文成绩优秀,家长不要强求他们把两门功课都学好,而应该抱着“优势更优,弱势成绩平平就好”的想法。正像有位老师为了鼓励那些有美术特长的孩子,让他们正面感受到被喜爱、被信赖,于是就在家中挂满了这些孩子的图画,让他们产生成就感。同时,这位老师还经常赞赏这些孩子将来一定会在绘画上取得成功。这样就会让孩子们更主动地去发挥优势。此外,他们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弱项太差,同样会拼命学习。
  (《生命时报》)
  
  希腊:几何学是一门德育课
  
  中国人把现代西方文明的强势之处理解成两个词“科学”和“民主”,这两个东西恰恰都来自希腊。自“五四”以来,中国人接纳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过程十分艰难。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扣住科学和民主后面更基本的“自由”理念。
  对传统中国人而言,“人”是相对“禽兽”而言的,因而人的规定性始终着眼于伦理舫面,“仁义礼智信”成为人之区别于禽兽的标准。对希腊人而言,“人”是相对“奴隶”而言的,因而人的规定性始终着眼于“自由”二字展开。在希腊人追求“自由”的诸多文化样式中,“科学”是最显著的一种。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讲得很清楚,我们所谓的数学并不是用来计算的,我们所谓的天文学也不是用来注视那个肉眼所见的天空的。自由的学术不是用作“他途”的实用知识,而是为着“自身”的纯粹理智活动。
  希腊入学习几何学,是学习如何按照心灵内在的逻辑——后人称之为“理性”——思考和行事,就是在学习如何保有一颗自由的心灵。因此,柏拉图学园门前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因此,几何学对于希腊的青少年而言,既非理科课程,也非文科课程,而是一门德育课、“政治课”。
  (据《中华读书报》吴国盛/文)
  
  要培养“书呆子”和“战略家”
  
  中国衬科院学部委员张海鹏先生认为,现在我们国家亟待培养两种人才:一是“书果子”。也就是说,要培养多数研究人员成为在某一问题研究上的专门家。这些专门家始终处在学术研究的前沿,并烘托起最高的学术殿堂。二是战略思想家。要培养一部分具有广阔视野、宏观思维的战略思想家。这些战略思想家们,能够在某个或某些学科体系上做出创新性的贡献,并引领学科向着新的更高水准和集成的高度发展。
  
  测测孩子的奥数潜质
  
  刚刚结束的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的调查数据显示,暑假期间全国各大城市的中小学生半数以上都会选择各种形式的校外补课。其中奥数是80%学生的必补科目。
  专家建议,奥数并非越早学越好,也不适宜全体皆学,而应作为学有余力的孩子的课外补充,复杂的奥数题目应回归其发现和培养数学单科人才甚至天才的简单初衷。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点了解和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学习奥数。
  第一,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孩子对课堂内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是否属于“吃不饱”、有必要接受培优教育的这一类。
  第二,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先试听几节课,从中了解孩子对一些高于书本知识的内容是否感兴趣、能否接受。
  第三,家长为孩子报班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水平。不要一味攀比难度,应培养孩子对奥数知识方法的理解、消化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专家认为,作为竞赛数学,奥数的思维方式和普通数学是存在差别的。奥数教育对一些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是很好的补充与提高,关键是要选准时间和节点。如果有些低年级孩子连基本运算都没学会,就被逼着学奥数,只能是揠苗助长。
  对于高年级的正在学习奥数的孩子来说,学习的恒心和毅力是很重要的。一道奥数题目,有时要查阅各种资料,要尝试多种方法,可能耍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答案,再加上奥数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学习过程,有时一些有能力学好的孩子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鼓励孩子不要半途而废。
  (《新京报》)
  
  最新发现 幼儿园经历有助提高数学分数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进过幼儿园学习的10岁孩子与那些没有进过幼儿园的孩子相比,前者的数学测验分数似乎更高。他们对10岁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幼儿园的有效性、小学的有效性和数学成绩进行了排列,还考虑了一系列其他因素。结果表明,进入幼儿园比不进幼儿园有益,但进入高质量的幼儿园对中学生时的数学分数有着最大的影响。
  (《科学时报》)
  
  家长不要违背教育规律,更不要盲目相信补课的所谓效果。学习知识还是要循序渐进。
  ——针对小学未毕业就补初中课,哈尔滨南岗教师进修学校一位初中课程的教研员,提醒家长小心做成“夹生饭”。
  要引导孩子回归对小学课本的学习。不要盲目地去上课外辅导班、找家教。
  ——南京外国语学校朱善萍老师认为,上各种辅导班,是舍本求末,反而把孩子的时间浪费了。
  教育的初衷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生活、学习热爱和有信心的人。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周菊芳的教育信条。
  
  爱蹦跳的孩子聪明又健康
  
  从运动医学角度看,凡是有氧运动皆有健身、健脑作用,尤以弹跳运动为佳。专家表示,对孩子施行弹跳训练,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与运动能力来定。比如10个月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尝试站立,此时父母可持着孩子站起来,并用手托住其两侧腋窝。孩子将会借力用两脚频频跳跃;2岁左右的孩子,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可做“兔跳游戏”,即模仿小兔双脚跳跃;3岁以上的孩子则完全能够独立地进行各种弹跳活动,除了跳绳、跳舞外,还可以踢毽子、跳橡皮筋等。父母可根据孩子的爱好。鼓励他选择一种或几种交叉练习,每次10分钟就够了。
  一些父母担心,跳多了会损伤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人在弹跳时,虽然受到很大的外力冲击,但巧妙的人体骨骼关节构造,就像在人的体内安装了一系列缓冲装置一样,这些装置完全能将这种冲击力化解于无形之中,以确保大脑安然无恙。因此,跳只会起到健身、健脑的作用。
  (《中国妇女报》)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经过学生的“亲历”行为。因此,教学“认识方向”一课,教师从儿童视角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的实质和内涵,获得发展。  [关键词]方向 平面图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6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5~
[摘 要]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从链接生活、提质减量、变通改形等方面入手,优化作业资源,增强数学作业趣味性,提升小学生数学作业幸福指数。  [关键词]作业 幸福 实践 多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61  数学作业一直是减负的重要对象,教师需要在数学作业设置上有所改进,既要确保学
小学数学是基础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年级的增高,数学学困生的人数也随之增多,这已成为普遍现象。数学是万花筒,神奇美妙,有着无限的魅力。可是对学困生来说却是一条跨不过去的沟壑,一种对数学的恐惧、厌倦情绪始终缭绕在他们心中,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么,谁该为学困生的形成“买单”呢?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但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从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入手。为此,我设计以下10个项目的调查内容,对我校3
[摘 要]教师在思考如何确定教学难点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更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起点。只有准确了解、把握学生的学情,才能确定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知识结构 原有经验 算理 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34  如何科学、合理地
天气越来越寒冷,不少人的手脚也越来越冰凉,入冬后更是感觉雪上加霜,更有甚者一年四季都有手脚冰凉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状况?  手脚冰凉说明我们的身体缺乏火力滋养。火力来自哪里?气血是原料,原料不够了,火力自然不旺;原料够了,如果仍然不旺,那是燃烧动力不足的问题。手脚冰凉常见于以下原因:  气血不足。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血不足,则推动无力,从而导致手脚
[摘 要]学生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提问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他们会问。  [关键词]以学定教 问题意识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3  教学片断:  教学“长方体
教学背景:  “数学生活化”“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体验、创造,从而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能灵活运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与学中都要以“做”为中心,达到“
翟老师的最爱是课堂。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灵活的教学方法、风趣的教学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创设了充满情趣与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获得快乐,展示了他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彰显了他独具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作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翟老师的课堂教学最大特色是“活”——气氛轻松活泼,环节合理灵活
[摘 要]数学练习是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平台。在组织学生数学练习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逆练习”,即让学生由算式说情境,让学生先计算后操作,并从结果想算式,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逆练习 发展 思维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53  数学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年第6期刊登了《把“数学术语”转换成标准句型》一文,笔者阅后觉得原文有几处不够准确,特写此拙文与原作者商榷。  其一,原文“按20%的利润定价,就是定价比成本多20%”。笔者认为按20%的利润定价是把定价看作单位“1”,利润是定价的20%,即利润率是20%,定价比成本多25%。错误之处是转换前后单位“1”的量不同了,转换前把定价看作单位“1”,转换后把成本看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