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学科要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入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教学为美育开辟了用武之地,美育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美育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熠熠生辉的教学效果。
现实教育活动当中,美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诸如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作家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把自己内心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反映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这些独特的心理感受或隐或现地表露在字里行间,教师应如向导一般带领着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漫步,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美的升华。今天的中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是比较肤浅和有限的。如: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人物的外表上。他们感受不到穿着破烂衣服、顶着麻袋的梁生宝那近乎怪异、吝啬的举动中所蕴含的人物精神境界的崇高,想象不出黄老妈妈在女儿牺牲后佯装疯狂等一系列行动中所折射出的人物内心世界的博大和深挚。今天的中学生离那段逝去的历史并不遥远,但他们缺乏了解那段历史的机会。尤其是与今天的生活现实相比,他们更不会想到昨天曾是一个什么样子。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创造机会让他们去了解我们曾经的历史,了解我们的前辈为了祖国的未来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从他们的外貌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人物的伟大和崇高。这种伟大和崇高的人格就是美——一种壮美,一种历史赋予的深沉的美,他是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象征。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伺机诱发”,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切实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寓智于美,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孜孜以求地遨游——美神叫他们顿悟、开窍;寓德于潜,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他们“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教师要寓思想教育于课文学习之中,寓情感陶冶于知识的传授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知、情、意、行熔于一炉,使学生在精神品质、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这样的美与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所欣赏的美是有较大的差距的。小提琴大师梅纽因认为:“要成为一个有所创造的人,就必须具备儿童看待事物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有一双对事物感到新奇的、没有被习惯、概念、见解和解释所蒙住的眼睛。”这种心态使得青少年特别容易接受艺术的教育。同时,由于青少年心理中的因果概念缺少稳定性,他们头脑中非逻辑的、神秘的因素使他们极容易相信许多“假”的东西,甚至倾向于接受“类”神话的事物。当然,这种“信”与“受”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可能是良性的,但如果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也极容易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对社会造成伤害。这就需要社会上的一切力量联合起来,共同为他们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这其中,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更是极其重要的。但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美育的职能正在于此。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鉴赏这些崇高美,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中学语文的课文结构中,各种类型的美在不同的文章中都有体现。比如体现社会美的课文:《七根火柴》中卢进勇和无名战士的形象,《梁生宝买稻种》中梁生宝朴实的农民形象,《坚强的战士》中林红的革命者形象,《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吴吉昌的形象。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反映出他们对理想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就是人物的价值所在,它正体现了一种广阔的社会美。关于自然美,用李泽厚的观点,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友好和睦、相互依存;二是把自然景物和景象作为欣赏、欢娱的对象,人的栽花养草、游山玩水,乐于景观,投身于大自然中,与之合为一体;三是使人的身心节律与自然的节律相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虽然不可能给中学生讲这样高深的美学理论,但却可以通过课文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影响。比如:通过写景状物的散文的教育,使他们感受到自然山水的辽阔和壮丽,让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辽阔和壮丽和谐共处、相互依存,让他们投身于自然,接受自然美的洗礼和熏陶。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以夸张和惊人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作者用一个“挂”字划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之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诗人用“挂”、“落”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给人以震撼,这就是自然美!再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大草原美景,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草原图景。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伸展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从四面低下来,罩住了浩瀚的草原,如此风光使人心胸开阔、情绪酣畅。在苍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如此开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一派蓬勃的生机。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尽情展现,如同草原一样的壮美。学习这样优美的诗歌,学生还不会受到美的教育吗?
如此优美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还有一些反映艺术美的篇目。如:《阿Q正传》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和极富个性特征的细节刻画,突出了其悲剧之美;《连升三级》中具有讽刺滑稽之美。柯岩的《周总理,你在那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诗中那种“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真挚感情,足以让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产生发自内心的共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听老师朗读时,对于那种沉痛之情却往往无动于衷,有的学生在听到深情的呼唤时竟然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这种情形实在令人痛心。可是我们能仅仅把责任完全推到学生的身上吗?责怪他们吗?不能啊!因为我们的学生距离那个时代已经比较遥远了,对于那种感情没有认同的基础。如果我们在教学此诗之前,让学生先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音像资料,再现当年肃穆悲戚的场面:国旗半降,哀乐低回;江河垂泪,万民哭泣。这是人民的哀悼,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人民的哀悼。这样,学生的感情就会被打动、被激发出来,心灵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去教读此诗,学生也会像诗人一样,对总理寄以深切的哀悼,进而从“江水沉凝,青山肃立,万木俯首,星月不移”的肃穆悲壮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如此种种,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正确地把握和引导,使学生接受丰富的美育教育。
要做到这些的确很难,但作为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努力去实践之。
语文教学为美育开辟了用武之地,美育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美育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熠熠生辉的教学效果。
现实教育活动当中,美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诸如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作家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把自己内心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反映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这些独特的心理感受或隐或现地表露在字里行间,教师应如向导一般带领着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漫步,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美的升华。今天的中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是比较肤浅和有限的。如: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人物的外表上。他们感受不到穿着破烂衣服、顶着麻袋的梁生宝那近乎怪异、吝啬的举动中所蕴含的人物精神境界的崇高,想象不出黄老妈妈在女儿牺牲后佯装疯狂等一系列行动中所折射出的人物内心世界的博大和深挚。今天的中学生离那段逝去的历史并不遥远,但他们缺乏了解那段历史的机会。尤其是与今天的生活现实相比,他们更不会想到昨天曾是一个什么样子。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创造机会让他们去了解我们曾经的历史,了解我们的前辈为了祖国的未来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从他们的外貌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人物的伟大和崇高。这种伟大和崇高的人格就是美——一种壮美,一种历史赋予的深沉的美,他是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象征。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伺机诱发”,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切实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寓智于美,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孜孜以求地遨游——美神叫他们顿悟、开窍;寓德于潜,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他们“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教师要寓思想教育于课文学习之中,寓情感陶冶于知识的传授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知、情、意、行熔于一炉,使学生在精神品质、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这样的美与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所欣赏的美是有较大的差距的。小提琴大师梅纽因认为:“要成为一个有所创造的人,就必须具备儿童看待事物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有一双对事物感到新奇的、没有被习惯、概念、见解和解释所蒙住的眼睛。”这种心态使得青少年特别容易接受艺术的教育。同时,由于青少年心理中的因果概念缺少稳定性,他们头脑中非逻辑的、神秘的因素使他们极容易相信许多“假”的东西,甚至倾向于接受“类”神话的事物。当然,这种“信”与“受”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可能是良性的,但如果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也极容易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对社会造成伤害。这就需要社会上的一切力量联合起来,共同为他们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这其中,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更是极其重要的。但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美育的职能正在于此。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鉴赏这些崇高美,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中学语文的课文结构中,各种类型的美在不同的文章中都有体现。比如体现社会美的课文:《七根火柴》中卢进勇和无名战士的形象,《梁生宝买稻种》中梁生宝朴实的农民形象,《坚强的战士》中林红的革命者形象,《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吴吉昌的形象。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反映出他们对理想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就是人物的价值所在,它正体现了一种广阔的社会美。关于自然美,用李泽厚的观点,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友好和睦、相互依存;二是把自然景物和景象作为欣赏、欢娱的对象,人的栽花养草、游山玩水,乐于景观,投身于大自然中,与之合为一体;三是使人的身心节律与自然的节律相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虽然不可能给中学生讲这样高深的美学理论,但却可以通过课文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影响。比如:通过写景状物的散文的教育,使他们感受到自然山水的辽阔和壮丽,让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辽阔和壮丽和谐共处、相互依存,让他们投身于自然,接受自然美的洗礼和熏陶。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以夸张和惊人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作者用一个“挂”字划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之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诗人用“挂”、“落”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给人以震撼,这就是自然美!再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大草原美景,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草原图景。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伸展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从四面低下来,罩住了浩瀚的草原,如此风光使人心胸开阔、情绪酣畅。在苍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如此开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一派蓬勃的生机。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尽情展现,如同草原一样的壮美。学习这样优美的诗歌,学生还不会受到美的教育吗?
如此优美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还有一些反映艺术美的篇目。如:《阿Q正传》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和极富个性特征的细节刻画,突出了其悲剧之美;《连升三级》中具有讽刺滑稽之美。柯岩的《周总理,你在那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诗中那种“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真挚感情,足以让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产生发自内心的共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听老师朗读时,对于那种沉痛之情却往往无动于衷,有的学生在听到深情的呼唤时竟然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这种情形实在令人痛心。可是我们能仅仅把责任完全推到学生的身上吗?责怪他们吗?不能啊!因为我们的学生距离那个时代已经比较遥远了,对于那种感情没有认同的基础。如果我们在教学此诗之前,让学生先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音像资料,再现当年肃穆悲戚的场面:国旗半降,哀乐低回;江河垂泪,万民哭泣。这是人民的哀悼,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人民的哀悼。这样,学生的感情就会被打动、被激发出来,心灵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去教读此诗,学生也会像诗人一样,对总理寄以深切的哀悼,进而从“江水沉凝,青山肃立,万木俯首,星月不移”的肃穆悲壮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如此种种,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正确地把握和引导,使学生接受丰富的美育教育。
要做到这些的确很难,但作为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努力去实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