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邹祯明先生都是天下无茗茶友会的茶友。知道他对大红袍的琢磨又有长进,受肇激扬先生的委托,对市场上颇有争议的大约袍,我向邹祯明先生请教了相关问题,并多次相约和他在北京马连道茶叶总公司品茶,真是“碧水煮红袍细品神奇龙韵,丹山采肉桂饱领武夷风情”让人颇为受益。
笔者: 请问天行健是什么意思,创意因何而来?为什么会痴迷上浓酽厚重的大红袍茶?
邹祯明: 天之运行,四季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无有的本质就是健,“天”是那样没有条件,没有限制地独自运行不已,表现出完全独立的刚健风格。刚健有为的思想渊源于孔子,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战国时代,在《周易大传》中形成了明确的思想主张,八卦中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精神,构筑了其浩瀚和无限辉煌。“天行健大红袍”故此得名。
本人接触一点《周易》的皮毛。知其为天书,爱其文辞精美,哲理之博大,“否及泰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云从龙,风从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宽猛相济。恩威并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知幽明等众多高深思想,但易中所贯穿的是一种万物不停息的“变”带来了更多美感、震憾。在各种茶叶中,无疑“武夷茶”中的变化多端,让我没有理由不痴迷于其中。
笔者: 大红袍是如何“变幻多端”呢。请你说明白一点?
邹祯明: 大红袍是历史名茶,武夷山独特的宜茶生长条件,有上千个茶树品种,有茶树品种王国的美称。因为当地丰富的品种资源。当代茶圣吴觉农把第一个茶叶研究所选在武夷山。张天福、王泽农、庄晚芳等等,武夷山留下了大师们的足迹。茶叶品名争艳斗奇,引来僧侣道士追逐茶利,寺僧对茶叶的种植加工甚于佛教礼仪,其中“水金龟”茶就是因为天心寺庙和个体茶业主花巨资历朝历代打官司而名扬天下。流民客氓喧宾夺主,本土人从事茶业经营实属罕见,在经营武夷茶的过程中,四海之内外籍人士占绝大多数,富商大户介入运营,香港的、台湾的、闽南的、广东的、北京的等等。无不垂青于武夷茶的芳香,所谓“得茶山者得天下”、天下熙熙来来往往,充满了变化。
笔者: 听说邹氏家族在经营武夷茶的历史中有很好的发挥。请客观地说说这个情况?
邹祯明: 明末清初武夷山下梅村是武夷茶外销集散地,是万里茶路起点,最多时日行300多艘茶船,来往不约。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邹氏家族作为晋商茶叶的生产商,北上山西、张家口至恰克图的中国城;南下粤东,通洋艘获资百万,建宅70余栋。最具代表性的有邹氏大夫第、邹氏家祠、西水别墅、邹氏花楼、陈氏儒学正堂等,民居的砖雕、木雕工艺高超。充分体现了“忠孝持家读书处世,出将入相”的儒学思想,这些居民成为福建古民居的的代表。南宋时朱熹在这里讲学,圣人教化村中名士迭出,村中的古街、古苍、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集市都能见证运营茶叶时的繁忙。
笔者: 很多客人对你们家的“老彭祖”老茶反映不错,听说大红袍越陈越香,味道相当好,我也品过多次,请问有什么依据?
邹祯明: 武夷茶有“3年成药,10年成丹,20年成宝”之说,在福建泉州陈茶走俏,这与当地一直流传的陈茶有“解毒祛毒,消积止泻”的药效有关。史载:马来西亚抗日游击队在药品匮乏的情况下。以武夷茶清洗伤口,为抗日立下功劳。我曾经用10年的老茶治好过牙肿痛。至于消肚胀、去“将军肚”更不在话下,而且有柔顺滑畅的感觉。好像打太极拳,让茶客上瘾。武夷山有明代存储30多年老茶好喝的史料,证明了武夷茶“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之说。就更不用说我国最早出现斗茶时,在武夷地区出现的“龙团凤饼”了,只是现在没有像普洱茶那样去炒作罢了。
笔者: 你经常说大红袍爱“拼”才会赢,拼配才能使不断变化的茶品质基本保持不变,请你对其中的缘由和奥妙谈谈如何?
邹祯明: 在九龙窠由种子发芽而成的6株“母树大红袍”不是一个品种,叶型与发芽期都不一样,6个不同品系的大红袍茶在不同的时期采制后,拼配在一起就是母树大红袍1公斤左右,这本身的来龙去脉就是一个谜。母树繁植不存在代数,商品化大红袍是2~5个品种的茶叶拼配,每个品种都是无性繁植培育的,所以大红袍不能论2代3代或几代。
商品化大红袍的品种特征,不如肉桂、水仙、奇兰那样明显,却代表了武夷岩茶的风格,有岩骨又有花香,挑不出哪方面明显的缺点,符合中国人的中庸思想,是茶中的王者,武夷山大多数厂家都有生产。通常是挖取国际用最好的岩茶拼配,风格上基本一致。
拼配技术越高,每批次的茶品越能达到一致,就越能解决好大红袍数量少的问题,让更多人品到大红袍,同一批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冲泡,受环境、空气、用水、冲泡方法、泡茶人心情等因素影响,品质表现也不一样。如果用级别来划分品质,将导致同一级别的茶有较宽的品质范围,这就是同一个等级的茶,品质和价位相差很大的原因。
笔者: 你经常说天行健大红袍茶有“龙韵”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品鉴呢?
邹祯明: 香而不清凡品也,清而不甘苦茗,甘而不活不过好茶,天香、活水、甘清、龙韵,是天行健大红袍的风格,龙韵可以理解为乌龙茶的味道,也就是天行健大红袍产于武夷山虎啸岩景区,这一带独有的“地土香”天行健大红袍独有的品种特征、工艺特征,构成了“厚味且苦、浓香且久”的天香、活水、甘清”综合的一种“龙韵”感受。
很少人能全部掌握和鉴别这些特点,这也是变化带来的不确定,给大红袍带来的无穷魅力。所以玩壶、玩家具、玩此玩彼,茶中可玩者,大红袍也。天香、活水、甘清之龙韵表现得越明显,茶越好。好茶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喜好转移。有人关心哪个厂家、哪个茶农有好茶,这只是相对而言。都是好茶,相比谁的更好,哪个厂家的好茶更多,谁的茶性价比更好。
笔者: 你是经营大红袍的,大红袍名气大,但目前市场占有率都很低。您个人有何看法?
邹祯明: 大红袍要与时俱进,台湾茶原来很多,后来主打十大茗茶,安溪主打铁观音、本山、毛蟹、色种、大红袍必需利用其大名,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主打大红袍这杆旗,另外除了正岩、半岩、洲茶、外山茶这个概念外,武夷山象程墩、大安、桐木,山都很高,这些高山茶如果按武夷山传统工艺来做,十分好喝,很有特点,所以武夷茶中高山茶的概念必需推广,不变的是用晒青、摇青走水、炭火、低温久烘等传统工艺来做非常有特点,这些工艺得认真去传承。如果一味去模仿铁观音等清香型茶,没有真空条件,芳香性物质易挥发。苦涩麻苔若存在,将失去大红袍的风格。
后记:
今天和邹先生聊了很久,长了不少学问。品过的天行健大红袍在嘴里开始回甘,正应了“满口皆芬芳,一壶天行健。都云茶者痴,谁解其中味?”
大红袍不愧为“晚甘喉”之美称。但愿大经袍这种扑朔迷离的茶,让天下茶客在其变与不变的芬芳中找到那口震憾,那个欲喝还休!
笔者: 请问天行健是什么意思,创意因何而来?为什么会痴迷上浓酽厚重的大红袍茶?
邹祯明: 天之运行,四季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无有的本质就是健,“天”是那样没有条件,没有限制地独自运行不已,表现出完全独立的刚健风格。刚健有为的思想渊源于孔子,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战国时代,在《周易大传》中形成了明确的思想主张,八卦中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精神,构筑了其浩瀚和无限辉煌。“天行健大红袍”故此得名。
本人接触一点《周易》的皮毛。知其为天书,爱其文辞精美,哲理之博大,“否及泰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云从龙,风从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宽猛相济。恩威并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知幽明等众多高深思想,但易中所贯穿的是一种万物不停息的“变”带来了更多美感、震憾。在各种茶叶中,无疑“武夷茶”中的变化多端,让我没有理由不痴迷于其中。
笔者: 大红袍是如何“变幻多端”呢。请你说明白一点?
邹祯明: 大红袍是历史名茶,武夷山独特的宜茶生长条件,有上千个茶树品种,有茶树品种王国的美称。因为当地丰富的品种资源。当代茶圣吴觉农把第一个茶叶研究所选在武夷山。张天福、王泽农、庄晚芳等等,武夷山留下了大师们的足迹。茶叶品名争艳斗奇,引来僧侣道士追逐茶利,寺僧对茶叶的种植加工甚于佛教礼仪,其中“水金龟”茶就是因为天心寺庙和个体茶业主花巨资历朝历代打官司而名扬天下。流民客氓喧宾夺主,本土人从事茶业经营实属罕见,在经营武夷茶的过程中,四海之内外籍人士占绝大多数,富商大户介入运营,香港的、台湾的、闽南的、广东的、北京的等等。无不垂青于武夷茶的芳香,所谓“得茶山者得天下”、天下熙熙来来往往,充满了变化。
笔者: 听说邹氏家族在经营武夷茶的历史中有很好的发挥。请客观地说说这个情况?
邹祯明: 明末清初武夷山下梅村是武夷茶外销集散地,是万里茶路起点,最多时日行300多艘茶船,来往不约。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邹氏家族作为晋商茶叶的生产商,北上山西、张家口至恰克图的中国城;南下粤东,通洋艘获资百万,建宅70余栋。最具代表性的有邹氏大夫第、邹氏家祠、西水别墅、邹氏花楼、陈氏儒学正堂等,民居的砖雕、木雕工艺高超。充分体现了“忠孝持家读书处世,出将入相”的儒学思想,这些居民成为福建古民居的的代表。南宋时朱熹在这里讲学,圣人教化村中名士迭出,村中的古街、古苍、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集市都能见证运营茶叶时的繁忙。
笔者: 很多客人对你们家的“老彭祖”老茶反映不错,听说大红袍越陈越香,味道相当好,我也品过多次,请问有什么依据?
邹祯明: 武夷茶有“3年成药,10年成丹,20年成宝”之说,在福建泉州陈茶走俏,这与当地一直流传的陈茶有“解毒祛毒,消积止泻”的药效有关。史载:马来西亚抗日游击队在药品匮乏的情况下。以武夷茶清洗伤口,为抗日立下功劳。我曾经用10年的老茶治好过牙肿痛。至于消肚胀、去“将军肚”更不在话下,而且有柔顺滑畅的感觉。好像打太极拳,让茶客上瘾。武夷山有明代存储30多年老茶好喝的史料,证明了武夷茶“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之说。就更不用说我国最早出现斗茶时,在武夷地区出现的“龙团凤饼”了,只是现在没有像普洱茶那样去炒作罢了。
笔者: 你经常说大红袍爱“拼”才会赢,拼配才能使不断变化的茶品质基本保持不变,请你对其中的缘由和奥妙谈谈如何?
邹祯明: 在九龙窠由种子发芽而成的6株“母树大红袍”不是一个品种,叶型与发芽期都不一样,6个不同品系的大红袍茶在不同的时期采制后,拼配在一起就是母树大红袍1公斤左右,这本身的来龙去脉就是一个谜。母树繁植不存在代数,商品化大红袍是2~5个品种的茶叶拼配,每个品种都是无性繁植培育的,所以大红袍不能论2代3代或几代。
商品化大红袍的品种特征,不如肉桂、水仙、奇兰那样明显,却代表了武夷岩茶的风格,有岩骨又有花香,挑不出哪方面明显的缺点,符合中国人的中庸思想,是茶中的王者,武夷山大多数厂家都有生产。通常是挖取国际用最好的岩茶拼配,风格上基本一致。
拼配技术越高,每批次的茶品越能达到一致,就越能解决好大红袍数量少的问题,让更多人品到大红袍,同一批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冲泡,受环境、空气、用水、冲泡方法、泡茶人心情等因素影响,品质表现也不一样。如果用级别来划分品质,将导致同一级别的茶有较宽的品质范围,这就是同一个等级的茶,品质和价位相差很大的原因。
笔者: 你经常说天行健大红袍茶有“龙韵”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品鉴呢?
邹祯明: 香而不清凡品也,清而不甘苦茗,甘而不活不过好茶,天香、活水、甘清、龙韵,是天行健大红袍的风格,龙韵可以理解为乌龙茶的味道,也就是天行健大红袍产于武夷山虎啸岩景区,这一带独有的“地土香”天行健大红袍独有的品种特征、工艺特征,构成了“厚味且苦、浓香且久”的天香、活水、甘清”综合的一种“龙韵”感受。
很少人能全部掌握和鉴别这些特点,这也是变化带来的不确定,给大红袍带来的无穷魅力。所以玩壶、玩家具、玩此玩彼,茶中可玩者,大红袍也。天香、活水、甘清之龙韵表现得越明显,茶越好。好茶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喜好转移。有人关心哪个厂家、哪个茶农有好茶,这只是相对而言。都是好茶,相比谁的更好,哪个厂家的好茶更多,谁的茶性价比更好。
笔者: 你是经营大红袍的,大红袍名气大,但目前市场占有率都很低。您个人有何看法?
邹祯明: 大红袍要与时俱进,台湾茶原来很多,后来主打十大茗茶,安溪主打铁观音、本山、毛蟹、色种、大红袍必需利用其大名,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主打大红袍这杆旗,另外除了正岩、半岩、洲茶、外山茶这个概念外,武夷山象程墩、大安、桐木,山都很高,这些高山茶如果按武夷山传统工艺来做,十分好喝,很有特点,所以武夷茶中高山茶的概念必需推广,不变的是用晒青、摇青走水、炭火、低温久烘等传统工艺来做非常有特点,这些工艺得认真去传承。如果一味去模仿铁观音等清香型茶,没有真空条件,芳香性物质易挥发。苦涩麻苔若存在,将失去大红袍的风格。
后记:
今天和邹先生聊了很久,长了不少学问。品过的天行健大红袍在嘴里开始回甘,正应了“满口皆芬芳,一壶天行健。都云茶者痴,谁解其中味?”
大红袍不愧为“晚甘喉”之美称。但愿大经袍这种扑朔迷离的茶,让天下茶客在其变与不变的芬芳中找到那口震憾,那个欲喝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