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有较大影响的典型报道,是加强新闻宣传效果的需要,也是新闻工作者乐于为之追求、为之奋斗的愿望。一个新闻单位,只有上上下下都树立了强烈的策划意识,典型报道才能更有预见性和计划性。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倘若没有事前的计划和准备,便很难把事情办成功。典型报道的策划亦是如此。几年来,我们许昌日报社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及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不失时机地唱好典型报道这个重头戏。
要积极主动搞好典型报道
要提高党报的宣传质量,首先应在抓好重大典型报道上下工夫。我们抓新闻改革,强调“短、快、多、活”,强调让鲜活的、群众爱看的短新闻充满版面,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忽视抓“重”,一张党报一年到头写不出几个有分量的典型报道,那么就难免会给人以浮浅和轻飘的感觉。“轻”、“重”失衡,不是我们也不是读者所愿意看到的现象。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有“轻”有“重”,“轻”“重”得当,以“重”带“轻”的风格。作为党报的总编辑,应该着重抓好报道和典型报道的策划。
典型报道是党报特有的优势和强项。因此,聚精会神地抓好典型报道,把重大主题报道当做“精品工程”来抓,这不仅是提高党报宣传质量,提高党报总体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党报与其他新闻媒介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要精心组织策划典型报道
一个抓得比较好的、成功的典型,必须有一个好的主题、有一个好的计划,能够出一批好的稿子,推出一批好的版面,这些都离不开精心策划。
在典型报道打响以前的总体策划,我们认为主要应解决三个问题。
一、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策划不能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因此需要对与典型报道有关的背景资料、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有透彻的了解。典型报道要抓准问题,能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在策划时更要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深入调查。
二、提炼主题,力求突破。策划要做到定主题思想、定报道基调、定报道规模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确定主题、提炼主题。这是策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预见走势,周密计划。思维要超前一些,预见要远一点、全面一些,运筹帷幄,未雨绸缪。要安排好时间布局,分阶段进行,环环相扣,波澜迭起;安排好空间布局,照顾区域平衡;安排好报道形式、新闻体裁的布局,调动多种新闻手段为典型报道服务,使整个报道看上去多姿多彩。
实践证明,只要精心策划好了,典型报道也就成功了一半。
策划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如《许昌日报》关于禹州市西街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报道就是如此。我们的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后,拿到不少该村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策划。但是这样的策划毕竟还是比较粗浅的,掌握的材料不是第一手的。策划源于实践,但不是把实践当做橡皮泥,按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乱捏,而是应该遵循实践的客观规律。策划是对实践的理性思考,还要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修正、完善。于是我们当总编辑的亲自深入该村,采访了村干部、村民,并与县、镇的有关部门领导座谈,吸收了许多中肯、宝贵的意见。经历了“采访——策划——再采访——再策划”的多次反复,使这一典型的系列报道相当成功。其中的一篇《文明花开满街香》在《河南日报》头版头题刊登,《人民日报》也配评论刊登,该文被评为河南省新闻类“五个一工程奖”,宣传后该村还被定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
策划要注意把握时机。一个典型报道能否成功,把握机遇十分重要。许继集团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公之于世后,省委组织部及多家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都准备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果断提出:要抢先他们发表,让花先在墙内香。于是,我们立即组成许继改革专题报道组进行突击采访、组稿,很快“许继改革”的系列报道见诸报端,抢在了省委组织部和各大报的前边,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把握时机十分重要,但要掌握好火候。如果时机还没有成熟,过早地推出报道,宣传效果也不会理想。如实际工作滞后,没有形成火候,光靠新闻宣传“孤军深入”,毕竟难成气候。
“把握时机”还应与策划有机结合起来。预先策划只是根据中央和市委的重要精神、重大部署以及工作大局,大体上有个框框,具体要搞个什么东西,要等实际生活中“冒”出一个什么事,一个什么苗头,一个典型的、生动的、有说服力的事例,紧紧把握住,然后进行具体的策划,这样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典型报道要精心写
典型报道最犯忌的是所有的稿子都四平八稳,平淡无奇。一篇好稿,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出一批好稿,是组织策划典型报道的必然要求,也是抓好这一“精品工程”的基础性工作。
深入实际,扎实采访。典型报道,因其自身的典型,情况复杂,写作要求高,因此采访必须细致扎实,这是不言而喻的。高质量的采访是高水平宣传的前提。《许昌日报》对许昌市村民自治这一典型的成功宣传,是与记者艰苦深入的采访分不开的。我们带领3位记者曾4次到许昌县、鄢陵县与市民政局进行采访,走访了县、乡领导与村民50余人,为挖掘其深处的素材,还同村民自治搞得好的村的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有些村民交上了朋友。其间每次采访回来,我们都对材料进行消化,终于写出了反映许昌市村民自治的长篇调查报告《他们是大地的主宰者》,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的反响,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表彰。
多动脑筋,深入思考。在典型报道的采访、议论、分析、酝酿与写作的过程中,都应深入地思考,这种思考。必须顾及上下左右,方方面面,必须追溯事物的过去,审视其现在,展望其将来,揭示它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趋势,并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使思考更深、更新一些,挖掘出主题的深层意义和新闻的深层价值,力求给人们以新鲜的启示。
多加修改,“磨”出佳作。俗话说:“好稿不怕百回磨。”典型报道更要去“磨”。如我们组织采写的许昌县农村文化大院、许继企业改革、许昌市村民自治的典型报道我们都亲自动手写作、修改,并且几易其稿,有的甚至编委会、业务骨干等“几堂会审”。这几个典型报道之所以能在全国打响,我们的深刻体会是:要使典型报道真正成为精品,没有一点“磨”的精神是不行的。写纯事件性新闻要抢速度,没有太多的时间精雕细刻,写非事件性新闻相对地说不受时间制约,比较从容一些,一定要细琢细磨,精益求精。
(作者为许昌晨报总编辑)
编校:杨彩霞
要积极主动搞好典型报道
要提高党报的宣传质量,首先应在抓好重大典型报道上下工夫。我们抓新闻改革,强调“短、快、多、活”,强调让鲜活的、群众爱看的短新闻充满版面,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忽视抓“重”,一张党报一年到头写不出几个有分量的典型报道,那么就难免会给人以浮浅和轻飘的感觉。“轻”、“重”失衡,不是我们也不是读者所愿意看到的现象。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有“轻”有“重”,“轻”“重”得当,以“重”带“轻”的风格。作为党报的总编辑,应该着重抓好报道和典型报道的策划。
典型报道是党报特有的优势和强项。因此,聚精会神地抓好典型报道,把重大主题报道当做“精品工程”来抓,这不仅是提高党报宣传质量,提高党报总体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党报与其他新闻媒介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要精心组织策划典型报道
一个抓得比较好的、成功的典型,必须有一个好的主题、有一个好的计划,能够出一批好的稿子,推出一批好的版面,这些都离不开精心策划。
在典型报道打响以前的总体策划,我们认为主要应解决三个问题。
一、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策划不能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因此需要对与典型报道有关的背景资料、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有透彻的了解。典型报道要抓准问题,能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在策划时更要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深入调查。
二、提炼主题,力求突破。策划要做到定主题思想、定报道基调、定报道规模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确定主题、提炼主题。这是策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预见走势,周密计划。思维要超前一些,预见要远一点、全面一些,运筹帷幄,未雨绸缪。要安排好时间布局,分阶段进行,环环相扣,波澜迭起;安排好空间布局,照顾区域平衡;安排好报道形式、新闻体裁的布局,调动多种新闻手段为典型报道服务,使整个报道看上去多姿多彩。
实践证明,只要精心策划好了,典型报道也就成功了一半。
策划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如《许昌日报》关于禹州市西街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报道就是如此。我们的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后,拿到不少该村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策划。但是这样的策划毕竟还是比较粗浅的,掌握的材料不是第一手的。策划源于实践,但不是把实践当做橡皮泥,按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乱捏,而是应该遵循实践的客观规律。策划是对实践的理性思考,还要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修正、完善。于是我们当总编辑的亲自深入该村,采访了村干部、村民,并与县、镇的有关部门领导座谈,吸收了许多中肯、宝贵的意见。经历了“采访——策划——再采访——再策划”的多次反复,使这一典型的系列报道相当成功。其中的一篇《文明花开满街香》在《河南日报》头版头题刊登,《人民日报》也配评论刊登,该文被评为河南省新闻类“五个一工程奖”,宣传后该村还被定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
策划要注意把握时机。一个典型报道能否成功,把握机遇十分重要。许继集团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公之于世后,省委组织部及多家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都准备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果断提出:要抢先他们发表,让花先在墙内香。于是,我们立即组成许继改革专题报道组进行突击采访、组稿,很快“许继改革”的系列报道见诸报端,抢在了省委组织部和各大报的前边,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把握时机十分重要,但要掌握好火候。如果时机还没有成熟,过早地推出报道,宣传效果也不会理想。如实际工作滞后,没有形成火候,光靠新闻宣传“孤军深入”,毕竟难成气候。
“把握时机”还应与策划有机结合起来。预先策划只是根据中央和市委的重要精神、重大部署以及工作大局,大体上有个框框,具体要搞个什么东西,要等实际生活中“冒”出一个什么事,一个什么苗头,一个典型的、生动的、有说服力的事例,紧紧把握住,然后进行具体的策划,这样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典型报道要精心写
典型报道最犯忌的是所有的稿子都四平八稳,平淡无奇。一篇好稿,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出一批好稿,是组织策划典型报道的必然要求,也是抓好这一“精品工程”的基础性工作。
深入实际,扎实采访。典型报道,因其自身的典型,情况复杂,写作要求高,因此采访必须细致扎实,这是不言而喻的。高质量的采访是高水平宣传的前提。《许昌日报》对许昌市村民自治这一典型的成功宣传,是与记者艰苦深入的采访分不开的。我们带领3位记者曾4次到许昌县、鄢陵县与市民政局进行采访,走访了县、乡领导与村民50余人,为挖掘其深处的素材,还同村民自治搞得好的村的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有些村民交上了朋友。其间每次采访回来,我们都对材料进行消化,终于写出了反映许昌市村民自治的长篇调查报告《他们是大地的主宰者》,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的反响,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表彰。
多动脑筋,深入思考。在典型报道的采访、议论、分析、酝酿与写作的过程中,都应深入地思考,这种思考。必须顾及上下左右,方方面面,必须追溯事物的过去,审视其现在,展望其将来,揭示它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趋势,并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使思考更深、更新一些,挖掘出主题的深层意义和新闻的深层价值,力求给人们以新鲜的启示。
多加修改,“磨”出佳作。俗话说:“好稿不怕百回磨。”典型报道更要去“磨”。如我们组织采写的许昌县农村文化大院、许继企业改革、许昌市村民自治的典型报道我们都亲自动手写作、修改,并且几易其稿,有的甚至编委会、业务骨干等“几堂会审”。这几个典型报道之所以能在全国打响,我们的深刻体会是:要使典型报道真正成为精品,没有一点“磨”的精神是不行的。写纯事件性新闻要抢速度,没有太多的时间精雕细刻,写非事件性新闻相对地说不受时间制约,比较从容一些,一定要细琢细磨,精益求精。
(作者为许昌晨报总编辑)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