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完美,与自卑和平共处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6406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小就非常自卑,因为我的数学成绩特别差。全班的数学平均分是80分时,我的分数是8分。同学们都觉得我的脑子有问题,老师们也觉得我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我心里很难过,就问我妈怎么办,我妈说:“没关系,我带你去找一些科学的解决办法。”什么解决办法呢?我妈带我去拜访气功大师。我走在路上,心想这哪里科学了?怎么会有人去找气功大师治脑子呢?结果我们到现场一看,有3000多人都坐在那里。我当时有两个感受:第一,我们的城市不大,可是怎么有这么多脑子不好的人?第二,我并不孤独。经过“治疗”,“奇迹”果然出现了。我以前数学是很少及格的,大师对我“发功”后,我的数学就再也没有及格过。
  这是我第一次跟自卑作战,却以惨败而告终。我带着这种低人一等的想法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直到我参加工作。
  为什么参加工作之后,我突然没有这种智力上的自卑感了呢?因为没有数学考试了啊!
  我的工作只要靠四则运算就可以做得很好,再难一点的交给电脑就可以完成。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完全摆脱了智力上的自卑感。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又给我营造了巨大的自卑感———我的发际线开始往后退了。
  最近我看了一则新闻,说最早的一批“90后”开始秃头了。“90后”老是玩手机、玩电脑、熬夜、不好好吃饭,不秃头才怪!我那时候才22岁,一洗头,掉的头发就会堵塞下水道。我试过各种方法,比如拿生姜往脑袋上擦,把醋往头上倒,让整个脑袋弥漫着那种“迷人”的味道。然后什么中药、西药,民间的、官方的,几乎所有治脱发的方子我都试过了,但都没用。我25岁时,发际线已经到天灵盖了,眼神不好的小伙伴开始管我叫“爷爷”了。于是我打算破罐子破摔———直接剃光头!在去理发店的路上,我碰到了单位的领导,领導说:“你不能剃光头,剃了光头会影响企业形象。”我说:“我的头发马上要掉光了,变成纯天然的光头,到时候还是一样啊!”领导就说:“你这个年轻人,该走的弯路一米都不会少,你要向我们学习,把两边的头发留长,交叉盖在头顶上,这样别人就不会发现你是一个秃头了。”我只好从命。我当时在厂区骑单车,风一吹,两边的头发就会竖起来,像海带一样在空中飘动。那种耻辱的感觉,你们体会一下。
  当时,我做了一个很红的播客,名叫“教授易小星”(后改为“叫兽易小星”),总是戴着一个面具。那是因为我的自卑心理在作祟,我担心自己一摘下面具,观众就会说:“啊,原来易小星这个人又秃又胖,好难看。”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只能通过戴面具来跟我的自卑心理作战,那个面具我戴了5年。
  但后来我来到北京转行做导演,发型上的自卑感突然消失了。因为我发现,北京有好多人都是光头。北京是一座很神奇的城市,大家都可以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没有人对你说教,没有人会看你不顺眼,你只要做好自己,不去干扰别人就行。所以我换了一个环境后,再也没有戴过面具。我与之战斗了5年的自卑的源头,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成了快乐的光头导演。但是,2016年,又有一件事情引发了我强烈的自卑感。



  我辛辛苦苦做好了一个系列的剧本,原本定好的男主角突然档期有冲突,我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演这部戏,最后只能自导自演。我要演的角色是一个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但是,我根本不敢站在镜头前,根本不敢去展现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又胖又老又难看。如果当时我完成不了这部作品的拍摄,之前一年和兄弟们的努力就全白费了。所以我决定要战胜自卑,开始减肥,力争从一个油腻的中年胖子变成一个英俊的青年瘦子。
  我的减肥计划是先管住嘴。吃年夜饭时,我端着一碗水煮的青菜,看着大家吃排骨、猪蹄、红烧鱼等各种美食。我爸觉得我是神经病,都30多岁了竟然还要减肥。但是人一旦坚定目标,就比较容易达成所愿。我就是从那天晚上开始管住嘴的,然后连续吃了4个月的“健身餐”,并且连续健身4个月,最终实现了目标。
  大家都说,我瘦下来后精神变得特别好。能不好吗?少了几十斤肉,跑起来特别快,我以特别愉快的心态拍完了那部戏。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虽然我瘦下来了,但并没有变英俊。我跟我的自卑心理作战,又失败了,我只是从一个难看的胖子变成了一个难看的瘦子。不过我对自身形象的自卑感消失了,我没有战胜自己那些自卑心理的源头,但是我变成了一个超级自信的人。
  从智力上的自卑到发型上的自卑,再到形象上的自卑,我一直在和自卑作战,一直试着改变这一切。但到最后我才发现,我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和自卑战斗,因为上天给我的一切,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也许你和我一样,不够聪明,没有数学天赋,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在数学方面很有造诣的人,但没关系,你可以从事对数学要求不高的工作;也许你和我一样,周围的人觉得你太有个性了,但没关系,你可以换一个没有人觉得你格格不入的环境;也许你和我一样,没有特别好看的外表,但没关系,你可以锻炼身体,让自己身体健康、心态变好。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战胜自卑,因为每个人都不完美,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产生自卑心理,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产生自卑心理。如果要和自卑作战,那么这一辈子恐怕都无休止。如果你跟我一样,也不完美,那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与自己的自卑和平共处,把自卑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
其他文献
试卷密封源于我国唐代。据《隋唐嘉话》记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号,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的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项制度。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于科举,称“封弥”。元朝以后,它叫作“弥封”。明清时期一直沿用此法,直至科举结束。  宋朝时期,曾经有人击登闻鼓,投诉科举评阅试卷不公。后来,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
期刊
1925年3月11日凌晨一点,在北京协和医院病房内,病重中的孙中山先生自知已时日不多了。  人生最后的尽头,先生郑重地请来了一位摯友,将爱妻宋庆龄托付于她,并再三嘱托“吾死后望善视之”。  这份嘱托,既是公事,也是私情,只有最信任的人才能够委以重任。这位被孙先生和孙夫人如此信任的人,就是一代女杰何香凝。  桐华有这样一句话:美丽的女子令人喜欢,坚强的女子令人敬重,当一个女子既美丽又坚强时,她将无往
期刊
紫禁城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亦即给予所有人的无法抗拒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它的建筑形态,还是它的建筑色彩。  正如它的名称一样,紫禁红无疑是它的主色调。紫禁城内所有的墙面,所有的建筑外立面,不厌其烦地一律涂抹成这样的大紫大红。行走其间,触目皆红,说是被淹没于红色的海洋也不为过。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说法,与紫禁城的如此景观不无关系。  而道路的地面,院落广场的地面,房屋的根基,十几万
期刊
有一次我外出回家,发现桌子上的油炸饼少了一块。那是我出门前做的。  不过我马上猜到,是我妈回来过,她一定是在好奇心驱使下,掰了一块尝尝味道,然后皱着眉头嫌弃难吃丢掉。  我妈是厨艺高手,可以带着十几个人整治几十桌流水席的那种,有时还能花样翻新自创新菜。  长大后吃遍天下美食,不再觉得妈妈的手艺惊艳。外面的饭局邀请也多如牛毛。然而,这一刻,我忽然好想吃妈妈做的菜,难以遏制地想吃,突如其来地热泪盈眶。
期刊
那一年,我20岁。在一家知名外企干得好好的,突然想折腾折腾,萌生出要写一本书的念头。  不是因为有钱才任性。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份正式职业,拿着在当时绝不算低的薪水。但我的心,似乎一直没放在这里。我觉得,自己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我向来是行动派,想做的事几乎不能隔夜,否则抓心挠肝地难受。不出两个月,辞了工作,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稿纸、电脑,从超市搬来若干零食、饮料、泡面……也做了些文学青年都做过的梦,
期刊
《永乐大典》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从成书之初的万册巨帙到今仅剩400余册,她的聚散离合也是中华古籍的悲欢缩影。从《文献大成》到《永乐大典》,史上最大百科全书  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靖难”之名,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改元“永乐”。也许是因为皇位来得不那么名正言顺,永乐皇帝就想用别的方式证明自己。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  
期刊
我从来都不是个学霸,学习对我而言太过吃力。  1980年9月,我上小学一年级,距离满五周岁还有两个月。周围的同学都比我年长,最小的也要大我一岁,有些人甚至要大我三四岁。当时,我每天努力不让自己尿在身上就已经精疲力竭了,何谈学习和竞争!  入学测试倒是很顺利,因为我识字,而且不少。但上学第一天是学拼音,我认识的那些字全无用武之地。到今天我都还记得,第一天的课程是学习六个韵母:a、o、e、i、u、ü,
期刊
1967年,苏联各地的人们写给子孙后代的信被装进“时间胶囊”,要求50年后再开启。2017年年末,俄罗斯人履行了前辈的嘱托。半个世纪前看似天马行空的种种畅想,无可奈何地蒙上了岁月的尘埃;细细品味,让人心中五味杂陈。“你们的太空船是不是已经冲出了银河系了呢”  1967年11月,俄罗斯西北部工业城市切列波韦茨的市民聚集在城市的中央广场上,一边庆祝他们取得的成就,一边把对这些成就的自豪、对未来的预言写
期刊
亨利·穆奥,1826年5月15日诞生在法国杜省蒙贝利亚尔,这是一个靠近瑞士边境的小省。他的父亲是路易斯·菲利普国王手下的一名官员,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受当地人尊敬的老师,因此穆奥的父母很重视他和他兄弟的学习,给了他们良好的教育。  1856年,穆奥和他的弟弟移居英国,穆奥认识了英格兰探险家蒙戈·帕克的孙女并结成夫妻。在英国,穆奥继续研究自然科学,尤其专注于鸟类和贝类的研究。这段时间他被一本书所吸引—
期刊
身体在努力自疗中“自杀了”?  2017年11月26日,美国凤凰城,20岁的阿兰妮·穆列塔开始感到不舒服,早早地离开了工作单位。正如她的家人和朋友向媒体描述的那样,她以前没有疾病,但是她的健康状况却急转直下。第二天,她去了一个紧急护理诊所,在那里她被诊断为患有流感,医生为她开了抗病毒药物———达菲。然而,到了周二早上,她开始呼吸困难,伴有吐血。家人带她到医院,X光片显示她患有肺炎,这种肺部炎症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