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自由捆绑的陷阱
截至2012年6月,我国网民数达5.38亿,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微博用户达2.74亿,是2010年的三倍,亦为世界第一(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
以上数字验证着一件事:互联网在加速扩张。这扩张,得益于“扁平世界”的魅力——网络打破了种族、国家、文化等隔阂,让人类同处一片天空下,让机遇、资源自由流动,让个人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多么理想的世界。然而在繁华丰茂、自由张扬的背后,却有些东西,侵蚀着人们的幸福感,比如网络暴力。
一场场舌尖上的争斗中,人肉搜索、道德绑架事件……参与者一面实现着言论的自由意志,一面,不免被卷入无形的漩涡,任由命运操控,看着事态向无法掌控的方向,飞奔。
这片充满恐惧、焦躁、暴戾的漩涡,其能量却来源于每个个体。法国哲学家萨特,在剧本《禁闭》中写道:他人即地狱。这话形象地描述了人际间不可避免的冲突。而在网络上,失去种种束缚,有意无意中,人人都在为这堆冲突之火鼓风添柴。
无数失控的自由之力,挖掘出了一处大大的陷阱。每个人都可能陷足其中,身体、物质上因此受损,还会引发心理恐慌——社会容忍度下降,人们竭尽全力去批判,让他人沦为舌尖上的牺牲品,也让自己的心蒙上阴影。
但如果换种思维呢?
怀疑、不满被传递到我们面前时,不急着将它抛出。那么,就能安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为何愤怒、焦虑;能换位体谅一下别人的处境;能期盼做一位建设者,想想“面对现状,我能担负什么社会责任”……那么,我们分享的将不再是痛苦焦躁,而是安宁释然。那是人类可以相互给予的、最好的礼物。2013的到来,也将因此意味着一个新的开端。
社会新角色成型过程中,行为边界模糊
2012年9月3日,雷先生在餐馆吃火锅,放在椅子上的苹果手机遭人顺手牵羊。他翻拍了监控视频中的嫌疑人图像,发在微博上求人肉搜索。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不少网友痛斥小偷可恶,但也有人提出,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发布嫌疑人的个人信息和肖像,涉嫌侵犯名誉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
为何在现实中,人们很少触碰的警戒线,在网络上却不怕做得过火?
被“人肉”的当事人不堪压力,做出极端行为的事已不鲜见,但参与“人肉”的网民仍乐此不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其风险、危害没有清楚、感性的认识。
虽然网民不算新出现的群体,但作为一类社会角色,它还在成熟成长期。作为网民,该以什么面目出现、该处于哪种合适位置……都是在摸索中渐渐清晰。
自身角色定位不清,加上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同步性、主体性等特征,使网民有更多控制权、选择权、表达权和参与权;网络高匿名性,使人们对言行负责的程度减轻,也会扩大自我意识,强化认知偏差。
比如,民众制造舆论压力,影响司法判决,甚至代替司法部门公布隐私等,都是身份界限的混淆。
另外,网络风险成本很低,可能就是随手转发,随意回复顶帖,随机浏览便为事件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让事态失控。
因此,塑造网络理性的根本,就是让民众建立身份界限,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超出责任的外沿,不再借着“宏观正义”的外衣,对别人进行伪正义的伤害。
攻击别人的恶,其实是不放过自己的“不完美”
2012年8月15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重庆的公交车上,一名白衣女孩面对抱小孩的妇女无动于衷。这位网友还贴出女孩的正面照,发动大家人肉搜索。该帖发出后,仅一天,点击量超过3万次,不少人在回帖中毫不留情地斥责、谩骂白衣女孩。
比“做错事”更可怕的是不原谅,不理解。
每个人都由“善”“恶”两部分组成。一个自认为完美无缺的人,不是因为真的没有缺点,而是他不能接受自己有缺点的事实。唯有自己是对的,他自然会对周围人非常挑剔,用自己的标尺衡量他人,并把对方当成敌人来攻击。因此最大的恶就是追求绝对的善。
绝对的恶人,绝对的圣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存在。不承认自己的恶,便看不到对方的善。且恶意揣度的背后,常常是偏执的心态。因一个小污点,就遮蔽了他人善良的一面,更不要提站在对方立场,去猜测他是不是有难言之隐。
批判也许是对道德标准的坚持,但可能我们只看到了局部事实。为标榜道德,一些人只关心自己的表达,不惜忽视、漠视当事人的感受和真相。可以说,白衣女子受到的惩罚,远大于她应该付出的代价。
不能违背多数人的“正义”,使个体如履薄冰
2012年4月,一则“男子虐猫被人肉搜索后,伤人毁车进行报复”的新闻出现在各网站首页:王某的孟加拉猫吃了邻居李某家的鸡,李某为泄愤让自家的狗将猫咬死。王某要求赔偿,但被拒绝,于是将此事发到网上,引起包括明星等众多网民的关注。
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公布了李某的个人信息。二十余名自称爱猫协会的人来到李家,辱骂殴打他。事后李某情绪激动,将王某打伤,并砸坏两辆私家车。
李某虐猫自然不道德,而人肉搜索、辱骂殴打他也算不上道德。為什么网友会积极评价后者?是因为后者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
这是很可怕的倾向,它在假借一个伟大名义——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并得出结论:凡跟多数人的正义相违背,就是邪恶。
以暴制暴似乎解气,却制造了新的伤害,远离了正义。如果以集体名义,剥夺个体的基本权利合理,那么每一个人都将如履薄冰。
一种行为是否正义,不仅要符合多数人的宏观正义,比如为了国家和人民,而且要考量微观正义,即是否尊重个体的生命、尊严。以暴制暴侵犯了个体生命和尊严,其宏观层面的正义便是个谎言。在巨著《狂热分子》中,美国政治学家埃里克·霍弗说:“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可鄙的,他就会狂热地去攀附一些宏大的东西,那样就可以不去面对可鄙的自我了。” 因为他错在先,为了纠正他,即便做点不道德的事,也很正义——这种“负负得正”的逻辑相当荒唐,其实是一种合理化幻觉。其实质,是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赋予自己可以指责对方的资格,让自己的破坏行为师出有名。
迅速对别人产生一个评价,缘于刻板的心态
2012年8月10日下午,南京国际广场五楼一处电梯下部发生火灾。次日有媒体报道称,七楼某寿司店员工将卷帘门拉下,要求客人先买单再撤离。报道在微博传播后,网友纷纷批评商家“唯利是图”,表示要抵制这家寿司店。
事后消防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调查结果:店铺装的是消防卷帘,收到火警后自动放下,不存在店员私自拉门行为。“被要求先买单”的客人,也澄清说事实不是报道中写的那样。然而,这一切似乎来得有些晚,这家连锁店已陷入集体质疑之中。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刻板印象”,就是人们会对某些群体、事件,根据其所属类型,在短时间内产生判断。其积极作用,是简化认知过程,按固定看法直接得出结论,可节省大量时间、精力。它也有消极影响,在有限、肤浅的资料基础上做结论,会使人们忽视个体差异,导致判断错误。
对于上述事件,网民有个直接推断过程,就是“着火后一定是店员怕客人趁机跑单,故意拉下卷闸门”。这样推测也有原因,之前天津蓟县大火,就有人爆料,说是商场经理怕顾客不付钱跑掉,让保安把大门锁上,才导致多人葬身火海。同样是火灾,同样门被关上,很容易让人产生类似想法。
但为何我们总从恶意的角度,揣度别人的动机?总会形成别人“不怀好意”这样的印象?
也许是我们的经历,塑造了看待别人的方式——我们的好意总是被曲解,我们的行为总被冠以自私,我们生存的社会总危机四伏,让我们不得不保持警惕。
也许是我们的教育,塑造了思考模式——从小便被教导,每道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听从老师、家长给的答案就好了,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请善良、开放地看待别人,没有了定论、戒备、攻击,便不会产生“别人都是不可信任”的刻板印象。
被私心杂念推着向前跑的“沉默螺旋”
2012年10月17日,北京5岁男孩帅帅去世,一篇名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捐骨髓救我?》的网文点燃了舆论的怒火。之前,帅帅被确诊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才可能康复。其父母都能移植,首选为父亲。
2012年5月,帅帅的母亲公开指责丈夫拒绝在“最佳移植期”给儿子捐骨髓,并拒付医疗费,帅帅父亲的信息被人肉搜索,不少网民指责他是禽兽。10月21日晚,一直沉默的父亲突然开设微博,发帖反驳:“是她一意孤行,在电视节目中隐瞒孩子前后错过两次‘最佳移植期’,却把最危险的时机称为‘最佳时期’,误导媒体和爱心网友!”
“用事实还原真相”是媒体追求的理想,遗憾的是,这追求有时会歪了方向。
大众多半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容易理解的叙述来了解一件复杂事件,为满足这种心态,媒体典型的叙事模式是这样的:一个弱势身份的受害者,与一个无恶不作的人;或一个“跟我们一样的底层人”,与一个占有特权社会资源的家伙;或是一个求告无门的“受欺凌者”,与一个强势的机关部门——很容易唤起民众的同情,引发强烈情绪。
正如上述例子中,前期报道里,极品奇葩的父亲、善良懂事的孩子的对比,令群情激愤。而后续采访,才揭示出之前存在大量失实内容。这些内容直到事件开始回归平静,才被报道,很大原因是民众需要将对“禽兽父亲”的愤怒先发泄出来。
传播学中有个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看到赞成的观点被广泛认同,就会积极参与表达,这类观点会得到更广泛传播;如果某一观点少有人理会,人们即使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导致强势一方的意见影响越来越强,使言论向极端倾斜。
很多时候,网络舆情的气氛过于热烈时,很可能,背后就有看不见的手在推波助澜,比如某些媒体想“吸引眼球”的企图,比如某些人出于私人情绪的宣泄……当每个人都正义凛然地讨伐被贴上“坏人”标签的人时,传递的也许不是正气,而是戾气与偏见。
内在焦虑,让人们总看见扰动情绪的信息
2012年8月22日,一篇題为《欠费12万,医院扣留双胞胎》的报道出现在网络上。报道称在深圳市,梁先生夫妇无力结清双胞胎孩子近两个月的治疗费,医院方以欠费为由扣留了孩子。
消息一出,舆论四起,把涉事的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推向风口浪尖。但实际情况是这对早产的婴儿健康尚未达到出院标准,如强行出院不继续治疗,将有生命危险。
个体焦虑是心理问题,群体焦虑则是社会问题。
上述事件细加分析,能从中发现社会病灶,比如仇官仇富、医患冲突。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集体创伤、集体幻灭。而我们需警惕的,是这类矛盾、冲突频发,造成的社会性焦虑。
当下大环境中,民众普遍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稳定生活缺乏信心。这种不安弥漫于所有阶层——贫困家庭担心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中产阶级忧虑生活状态难以持久,权贵阶层担心被仇官仇富,弱势群体心理泛化觉得处处受欺辱……人们的社会认同感降低,成员之间关系紧张。
网络提供的信息,本身很具主观性,而人们倾向于“我信什么,就会有意识地看见符合这些信念的言论,忽略跟信念相反的信息”。因此网络暴力的实质,是借机发泄无意识中的负面情绪。它反映着我们对当下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期,对人们的影响漫长、深远,深刻。
网络上的“拼爹、炫富、破格提拔”只是表象。每个人似乎都有不同焦虑,而这背后,有着焦虑的共源——贫富差距加大,资源分配不公,社会阶层流动板结……所有人因此产生了身份焦虑、生存焦虑、发展焦虑。
缓解社会性焦虑,是国家和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保障社会的基本公平正义,维护权力在合法轨道上运行,维持生活成本在合理范围稳定增长,维护社会阶层流动渠道顺畅,则民众的情绪必然会有效缓解。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完美世界”的监牢里削薄自己
韩松落
研究明星久了,发现一个现象,老一代的明星,都比新生代明星显得有个性,比年轻明星坦荡敢言。北野武、高仓健、黄秋生……在任何场合,都敢于批评影视界不良现象。
这种疙里疙瘩的做派,在公众人物身上,越来越少了。固然因为,这些疙里疙瘩老男人的地位难以撼动,更因为,他们在网络出现之前便成就了自己,和那些与网络共生的新一代明星截然不同。
网络时代,貌似给了人更大的自由,那自由却捆绑着陷阱。因为,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别人拥有同样的自由,自身的自由于是被淹没,被别人的自由限制。你尽可以大鸣大放,但后果完全无法预料,任何微小如蝴蝶扇动翅膀的表达,或许都引发失控局面。“暴力从未消失,只是改变了面貌”,正可以概括发生在网络上的这场“残留的战争”。
人的个性于是被摧毁,每个人的生活都在摇晃。公众人物尤其如此,他们得学习做“平均人”——不能说喜欢红,因为粉丝中肯定有人喜欢蓝;不能只说喜欢猫,因为喜欢狗的粉丝恐怕大有人在;得散发正面能量,得喜欢小孩,得第一时间为天灾人祸点蜡烛,不能恐同,不能歧视女性,得像政客一样,让各个群体满意,以便争取最大限度的喜爱。
即便这样周全,也难免失手。刘翔摔倒那天,赵薇在微博上发自拍而不是慰问,引发网民围攻。黄秋生在微博上说句“罗志祥是谁”,一场粉丝骂战拉开大幕。春节联欢晚会的看点之一,竟然是“想骂谁就直接@到脸上”。
就算远离网络,也可能被人发布偷拍照和录音,被动地拖进网络,接受雷轰电击。网络是个更宽广的世界,却也是个更大的监牢,人们都得在这个完美世界里,被磨平、粉碎,做个“没个性的人”。
于是,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削薄个性。就连李开复在微博上发起抵制《非你莫属》的活动,也要留条后路。他辛辛苦苦搜集了骂他的微博——“共177位水军,骂1250条(77条多次使用)”,并做成长微博,原因竟是“公开证据,这样以后有什么我的负面,大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还语重心长地总结了“被網民公愤群攻的六条建议”,比如,“不适合口水战,以一对多必败无疑”
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正变得模糊不明,虚拟世界,已成为我们行动的驱动力,甚至放大器。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就常常在他的电影里,讨论这种境况。他1997年的电影《滑稽游戏》里,杀人狂在行凶的中途,突然停下动作,扭头向镜头,问:“还要不要继续?”他在征求观众的意见。继续观看,就等于同意他的杀戮,剧中人就会因为我们的观看而死去。他作为剧中人,或许也是为了拥有被观看的价值,而实施杀戮的。
网络的世界里,存在一个死循环,那就是所有的受害者,往往也是加害者。我们得试着让这个循环在自己这里终止,让那些充满戾气的批评、那些貌似无心的围观、那些高潮迭起的转发,就到此为止吧。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
截至2012年6月,我国网民数达5.38亿,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微博用户达2.74亿,是2010年的三倍,亦为世界第一(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
以上数字验证着一件事:互联网在加速扩张。这扩张,得益于“扁平世界”的魅力——网络打破了种族、国家、文化等隔阂,让人类同处一片天空下,让机遇、资源自由流动,让个人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多么理想的世界。然而在繁华丰茂、自由张扬的背后,却有些东西,侵蚀着人们的幸福感,比如网络暴力。
一场场舌尖上的争斗中,人肉搜索、道德绑架事件……参与者一面实现着言论的自由意志,一面,不免被卷入无形的漩涡,任由命运操控,看着事态向无法掌控的方向,飞奔。
这片充满恐惧、焦躁、暴戾的漩涡,其能量却来源于每个个体。法国哲学家萨特,在剧本《禁闭》中写道:他人即地狱。这话形象地描述了人际间不可避免的冲突。而在网络上,失去种种束缚,有意无意中,人人都在为这堆冲突之火鼓风添柴。
无数失控的自由之力,挖掘出了一处大大的陷阱。每个人都可能陷足其中,身体、物质上因此受损,还会引发心理恐慌——社会容忍度下降,人们竭尽全力去批判,让他人沦为舌尖上的牺牲品,也让自己的心蒙上阴影。
但如果换种思维呢?
怀疑、不满被传递到我们面前时,不急着将它抛出。那么,就能安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为何愤怒、焦虑;能换位体谅一下别人的处境;能期盼做一位建设者,想想“面对现状,我能担负什么社会责任”……那么,我们分享的将不再是痛苦焦躁,而是安宁释然。那是人类可以相互给予的、最好的礼物。2013的到来,也将因此意味着一个新的开端。
社会新角色成型过程中,行为边界模糊
2012年9月3日,雷先生在餐馆吃火锅,放在椅子上的苹果手机遭人顺手牵羊。他翻拍了监控视频中的嫌疑人图像,发在微博上求人肉搜索。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不少网友痛斥小偷可恶,但也有人提出,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发布嫌疑人的个人信息和肖像,涉嫌侵犯名誉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
为何在现实中,人们很少触碰的警戒线,在网络上却不怕做得过火?
被“人肉”的当事人不堪压力,做出极端行为的事已不鲜见,但参与“人肉”的网民仍乐此不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其风险、危害没有清楚、感性的认识。
虽然网民不算新出现的群体,但作为一类社会角色,它还在成熟成长期。作为网民,该以什么面目出现、该处于哪种合适位置……都是在摸索中渐渐清晰。
自身角色定位不清,加上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同步性、主体性等特征,使网民有更多控制权、选择权、表达权和参与权;网络高匿名性,使人们对言行负责的程度减轻,也会扩大自我意识,强化认知偏差。
比如,民众制造舆论压力,影响司法判决,甚至代替司法部门公布隐私等,都是身份界限的混淆。
另外,网络风险成本很低,可能就是随手转发,随意回复顶帖,随机浏览便为事件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让事态失控。
因此,塑造网络理性的根本,就是让民众建立身份界限,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超出责任的外沿,不再借着“宏观正义”的外衣,对别人进行伪正义的伤害。
攻击别人的恶,其实是不放过自己的“不完美”
2012年8月15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重庆的公交车上,一名白衣女孩面对抱小孩的妇女无动于衷。这位网友还贴出女孩的正面照,发动大家人肉搜索。该帖发出后,仅一天,点击量超过3万次,不少人在回帖中毫不留情地斥责、谩骂白衣女孩。
比“做错事”更可怕的是不原谅,不理解。
每个人都由“善”“恶”两部分组成。一个自认为完美无缺的人,不是因为真的没有缺点,而是他不能接受自己有缺点的事实。唯有自己是对的,他自然会对周围人非常挑剔,用自己的标尺衡量他人,并把对方当成敌人来攻击。因此最大的恶就是追求绝对的善。
绝对的恶人,绝对的圣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存在。不承认自己的恶,便看不到对方的善。且恶意揣度的背后,常常是偏执的心态。因一个小污点,就遮蔽了他人善良的一面,更不要提站在对方立场,去猜测他是不是有难言之隐。
批判也许是对道德标准的坚持,但可能我们只看到了局部事实。为标榜道德,一些人只关心自己的表达,不惜忽视、漠视当事人的感受和真相。可以说,白衣女子受到的惩罚,远大于她应该付出的代价。
不能违背多数人的“正义”,使个体如履薄冰
2012年4月,一则“男子虐猫被人肉搜索后,伤人毁车进行报复”的新闻出现在各网站首页:王某的孟加拉猫吃了邻居李某家的鸡,李某为泄愤让自家的狗将猫咬死。王某要求赔偿,但被拒绝,于是将此事发到网上,引起包括明星等众多网民的关注。
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公布了李某的个人信息。二十余名自称爱猫协会的人来到李家,辱骂殴打他。事后李某情绪激动,将王某打伤,并砸坏两辆私家车。
李某虐猫自然不道德,而人肉搜索、辱骂殴打他也算不上道德。為什么网友会积极评价后者?是因为后者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
这是很可怕的倾向,它在假借一个伟大名义——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并得出结论:凡跟多数人的正义相违背,就是邪恶。
以暴制暴似乎解气,却制造了新的伤害,远离了正义。如果以集体名义,剥夺个体的基本权利合理,那么每一个人都将如履薄冰。
一种行为是否正义,不仅要符合多数人的宏观正义,比如为了国家和人民,而且要考量微观正义,即是否尊重个体的生命、尊严。以暴制暴侵犯了个体生命和尊严,其宏观层面的正义便是个谎言。在巨著《狂热分子》中,美国政治学家埃里克·霍弗说:“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可鄙的,他就会狂热地去攀附一些宏大的东西,那样就可以不去面对可鄙的自我了。” 因为他错在先,为了纠正他,即便做点不道德的事,也很正义——这种“负负得正”的逻辑相当荒唐,其实是一种合理化幻觉。其实质,是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赋予自己可以指责对方的资格,让自己的破坏行为师出有名。
迅速对别人产生一个评价,缘于刻板的心态
2012年8月10日下午,南京国际广场五楼一处电梯下部发生火灾。次日有媒体报道称,七楼某寿司店员工将卷帘门拉下,要求客人先买单再撤离。报道在微博传播后,网友纷纷批评商家“唯利是图”,表示要抵制这家寿司店。
事后消防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调查结果:店铺装的是消防卷帘,收到火警后自动放下,不存在店员私自拉门行为。“被要求先买单”的客人,也澄清说事实不是报道中写的那样。然而,这一切似乎来得有些晚,这家连锁店已陷入集体质疑之中。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刻板印象”,就是人们会对某些群体、事件,根据其所属类型,在短时间内产生判断。其积极作用,是简化认知过程,按固定看法直接得出结论,可节省大量时间、精力。它也有消极影响,在有限、肤浅的资料基础上做结论,会使人们忽视个体差异,导致判断错误。
对于上述事件,网民有个直接推断过程,就是“着火后一定是店员怕客人趁机跑单,故意拉下卷闸门”。这样推测也有原因,之前天津蓟县大火,就有人爆料,说是商场经理怕顾客不付钱跑掉,让保安把大门锁上,才导致多人葬身火海。同样是火灾,同样门被关上,很容易让人产生类似想法。
但为何我们总从恶意的角度,揣度别人的动机?总会形成别人“不怀好意”这样的印象?
也许是我们的经历,塑造了看待别人的方式——我们的好意总是被曲解,我们的行为总被冠以自私,我们生存的社会总危机四伏,让我们不得不保持警惕。
也许是我们的教育,塑造了思考模式——从小便被教导,每道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听从老师、家长给的答案就好了,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请善良、开放地看待别人,没有了定论、戒备、攻击,便不会产生“别人都是不可信任”的刻板印象。
被私心杂念推着向前跑的“沉默螺旋”
2012年10月17日,北京5岁男孩帅帅去世,一篇名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捐骨髓救我?》的网文点燃了舆论的怒火。之前,帅帅被确诊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才可能康复。其父母都能移植,首选为父亲。
2012年5月,帅帅的母亲公开指责丈夫拒绝在“最佳移植期”给儿子捐骨髓,并拒付医疗费,帅帅父亲的信息被人肉搜索,不少网民指责他是禽兽。10月21日晚,一直沉默的父亲突然开设微博,发帖反驳:“是她一意孤行,在电视节目中隐瞒孩子前后错过两次‘最佳移植期’,却把最危险的时机称为‘最佳时期’,误导媒体和爱心网友!”
“用事实还原真相”是媒体追求的理想,遗憾的是,这追求有时会歪了方向。
大众多半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容易理解的叙述来了解一件复杂事件,为满足这种心态,媒体典型的叙事模式是这样的:一个弱势身份的受害者,与一个无恶不作的人;或一个“跟我们一样的底层人”,与一个占有特权社会资源的家伙;或是一个求告无门的“受欺凌者”,与一个强势的机关部门——很容易唤起民众的同情,引发强烈情绪。
正如上述例子中,前期报道里,极品奇葩的父亲、善良懂事的孩子的对比,令群情激愤。而后续采访,才揭示出之前存在大量失实内容。这些内容直到事件开始回归平静,才被报道,很大原因是民众需要将对“禽兽父亲”的愤怒先发泄出来。
传播学中有个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看到赞成的观点被广泛认同,就会积极参与表达,这类观点会得到更广泛传播;如果某一观点少有人理会,人们即使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导致强势一方的意见影响越来越强,使言论向极端倾斜。
很多时候,网络舆情的气氛过于热烈时,很可能,背后就有看不见的手在推波助澜,比如某些媒体想“吸引眼球”的企图,比如某些人出于私人情绪的宣泄……当每个人都正义凛然地讨伐被贴上“坏人”标签的人时,传递的也许不是正气,而是戾气与偏见。
内在焦虑,让人们总看见扰动情绪的信息
2012年8月22日,一篇題为《欠费12万,医院扣留双胞胎》的报道出现在网络上。报道称在深圳市,梁先生夫妇无力结清双胞胎孩子近两个月的治疗费,医院方以欠费为由扣留了孩子。
消息一出,舆论四起,把涉事的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推向风口浪尖。但实际情况是这对早产的婴儿健康尚未达到出院标准,如强行出院不继续治疗,将有生命危险。
个体焦虑是心理问题,群体焦虑则是社会问题。
上述事件细加分析,能从中发现社会病灶,比如仇官仇富、医患冲突。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集体创伤、集体幻灭。而我们需警惕的,是这类矛盾、冲突频发,造成的社会性焦虑。
当下大环境中,民众普遍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稳定生活缺乏信心。这种不安弥漫于所有阶层——贫困家庭担心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中产阶级忧虑生活状态难以持久,权贵阶层担心被仇官仇富,弱势群体心理泛化觉得处处受欺辱……人们的社会认同感降低,成员之间关系紧张。
网络提供的信息,本身很具主观性,而人们倾向于“我信什么,就会有意识地看见符合这些信念的言论,忽略跟信念相反的信息”。因此网络暴力的实质,是借机发泄无意识中的负面情绪。它反映着我们对当下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期,对人们的影响漫长、深远,深刻。
网络上的“拼爹、炫富、破格提拔”只是表象。每个人似乎都有不同焦虑,而这背后,有着焦虑的共源——贫富差距加大,资源分配不公,社会阶层流动板结……所有人因此产生了身份焦虑、生存焦虑、发展焦虑。
缓解社会性焦虑,是国家和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保障社会的基本公平正义,维护权力在合法轨道上运行,维持生活成本在合理范围稳定增长,维护社会阶层流动渠道顺畅,则民众的情绪必然会有效缓解。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完美世界”的监牢里削薄自己
韩松落
研究明星久了,发现一个现象,老一代的明星,都比新生代明星显得有个性,比年轻明星坦荡敢言。北野武、高仓健、黄秋生……在任何场合,都敢于批评影视界不良现象。
这种疙里疙瘩的做派,在公众人物身上,越来越少了。固然因为,这些疙里疙瘩老男人的地位难以撼动,更因为,他们在网络出现之前便成就了自己,和那些与网络共生的新一代明星截然不同。
网络时代,貌似给了人更大的自由,那自由却捆绑着陷阱。因为,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别人拥有同样的自由,自身的自由于是被淹没,被别人的自由限制。你尽可以大鸣大放,但后果完全无法预料,任何微小如蝴蝶扇动翅膀的表达,或许都引发失控局面。“暴力从未消失,只是改变了面貌”,正可以概括发生在网络上的这场“残留的战争”。
人的个性于是被摧毁,每个人的生活都在摇晃。公众人物尤其如此,他们得学习做“平均人”——不能说喜欢红,因为粉丝中肯定有人喜欢蓝;不能只说喜欢猫,因为喜欢狗的粉丝恐怕大有人在;得散发正面能量,得喜欢小孩,得第一时间为天灾人祸点蜡烛,不能恐同,不能歧视女性,得像政客一样,让各个群体满意,以便争取最大限度的喜爱。
即便这样周全,也难免失手。刘翔摔倒那天,赵薇在微博上发自拍而不是慰问,引发网民围攻。黄秋生在微博上说句“罗志祥是谁”,一场粉丝骂战拉开大幕。春节联欢晚会的看点之一,竟然是“想骂谁就直接@到脸上”。
就算远离网络,也可能被人发布偷拍照和录音,被动地拖进网络,接受雷轰电击。网络是个更宽广的世界,却也是个更大的监牢,人们都得在这个完美世界里,被磨平、粉碎,做个“没个性的人”。
于是,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削薄个性。就连李开复在微博上发起抵制《非你莫属》的活动,也要留条后路。他辛辛苦苦搜集了骂他的微博——“共177位水军,骂1250条(77条多次使用)”,并做成长微博,原因竟是“公开证据,这样以后有什么我的负面,大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还语重心长地总结了“被網民公愤群攻的六条建议”,比如,“不适合口水战,以一对多必败无疑”
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正变得模糊不明,虚拟世界,已成为我们行动的驱动力,甚至放大器。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就常常在他的电影里,讨论这种境况。他1997年的电影《滑稽游戏》里,杀人狂在行凶的中途,突然停下动作,扭头向镜头,问:“还要不要继续?”他在征求观众的意见。继续观看,就等于同意他的杀戮,剧中人就会因为我们的观看而死去。他作为剧中人,或许也是为了拥有被观看的价值,而实施杀戮的。
网络的世界里,存在一个死循环,那就是所有的受害者,往往也是加害者。我们得试着让这个循环在自己这里终止,让那些充满戾气的批评、那些貌似无心的围观、那些高潮迭起的转发,就到此为止吧。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