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们感知、理解、思考、鉴赏语文的过程,教师在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支持学生带着思辨性去阅读,改变以往“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就语文老师如何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推动教师个人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促进深度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阅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它能够全方面改善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但是,当前教学体制之下学生们受到“唯分数论”的局限,在阅读过程中功利性太强,不能很好的进行深度阅读,很难与课文形成共鸣。对此,教师应当反思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将深度学习的理念融入到阅读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方面出发,丰富教学模式,形成个性化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深度阅读的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一)注重语言文字感悟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语文阅读应当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这一感悟主要包括品味语言并能够产生思考和感悟,了解语言特色,深刻挖掘语言的魅力;教师需要引导知识水平较浅的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文本进行解读,体会语言的妙处;将知识的灌输与训练相结合,构建实践环境,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1]。
(二)注重思维发展阅读
思维的发展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点,它能够使知识不再浮于表面,深入到学生的思维中,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在逻辑,在不断的深度阅读锻炼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
(三)注重对课文的深度审美
广义上的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但事实上还需要切实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度审美,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对课文的深度审美主要体现在在学生、教材文本、教师之间能够形成阅读对话,能够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感悟、赏析中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表达含义,从而对文本有着更深层次的把握;再者,能够完成知识迁移,将语文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实践中。
(四)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知识的获得途径多种多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灌输这一理念,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如搜集学习资料、寻求他人帮助、利用意义建构等主动获得知识,再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和原有知识来进行整合,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体验[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加强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让学生都能參与到深度阅读中来,与教师、同学、文本之间产生共鸣,增强阅读体验。
二、语文教师提升阅读素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小学语文老师阅读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作为学校应当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同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得教师能够潜心研究如何阅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之上。学校也可以举办读书活动,为教师构建沟通平台,通过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阅读基地,给予教师精神上的支持,最终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3]。
(二)提升教师阅读培育意识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在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以及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找到科学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阅读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具备阅读素养,与此同时,应当始终保持稳步提升的状态。作为教师应当具备坚定的阅读信念,了解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自我需求出发,寻找阅读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热爱阅读,亲近阅读,实现自我提升[4]。
(三)注重素材积累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有充足的阅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满足教学需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具备阅读生成能力,通过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阅读灵感的记录,最终形成阅读智慧,了解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语文教师的阅读生成能力较弱,不仅仅不利于课堂教学,也会阻碍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断学习,最终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注重深化阅读,这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对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深化阅读的开展,让学生养成深入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露芳.面向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J].华夏教师,2019(30):80-81.
[2]王强善.深度学习观照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11-13.
[3]陈晓霞.多元对话 和乐共进——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9):67-69.
[4]肖庆华.浅谈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的教学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19(01):3-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促进深度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阅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它能够全方面改善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但是,当前教学体制之下学生们受到“唯分数论”的局限,在阅读过程中功利性太强,不能很好的进行深度阅读,很难与课文形成共鸣。对此,教师应当反思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将深度学习的理念融入到阅读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方面出发,丰富教学模式,形成个性化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深度阅读的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一)注重语言文字感悟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语文阅读应当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这一感悟主要包括品味语言并能够产生思考和感悟,了解语言特色,深刻挖掘语言的魅力;教师需要引导知识水平较浅的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文本进行解读,体会语言的妙处;将知识的灌输与训练相结合,构建实践环境,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1]。
(二)注重思维发展阅读
思维的发展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点,它能够使知识不再浮于表面,深入到学生的思维中,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在逻辑,在不断的深度阅读锻炼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
(三)注重对课文的深度审美
广义上的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但事实上还需要切实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度审美,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对课文的深度审美主要体现在在学生、教材文本、教师之间能够形成阅读对话,能够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感悟、赏析中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表达含义,从而对文本有着更深层次的把握;再者,能够完成知识迁移,将语文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实践中。
(四)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知识的获得途径多种多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灌输这一理念,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如搜集学习资料、寻求他人帮助、利用意义建构等主动获得知识,再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和原有知识来进行整合,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体验[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加强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让学生都能參与到深度阅读中来,与教师、同学、文本之间产生共鸣,增强阅读体验。
二、语文教师提升阅读素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小学语文老师阅读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作为学校应当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同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得教师能够潜心研究如何阅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之上。学校也可以举办读书活动,为教师构建沟通平台,通过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阅读基地,给予教师精神上的支持,最终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3]。
(二)提升教师阅读培育意识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在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以及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找到科学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阅读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具备阅读素养,与此同时,应当始终保持稳步提升的状态。作为教师应当具备坚定的阅读信念,了解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自我需求出发,寻找阅读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热爱阅读,亲近阅读,实现自我提升[4]。
(三)注重素材积累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有充足的阅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满足教学需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具备阅读生成能力,通过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阅读灵感的记录,最终形成阅读智慧,了解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语文教师的阅读生成能力较弱,不仅仅不利于课堂教学,也会阻碍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断学习,最终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注重深化阅读,这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对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深化阅读的开展,让学生养成深入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露芳.面向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J].华夏教师,2019(30):80-81.
[2]王强善.深度学习观照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11-13.
[3]陈晓霞.多元对话 和乐共进——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9):67-69.
[4]肖庆华.浅谈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的教学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19(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