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以及数学思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与劣势,将优势不断完善与发展,利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数学教学,保证幼儿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趣味性,为发展幼儿综合水平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趣味性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趣味教学;幼儿数学;运用
引言
趣味性是幼儿阶段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元素。幼儿因年龄较小,对抽象化、概念化的数学知识兴趣不足,进而导致学习不够透彻,理解不够深刻。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幼儿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环境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达到提升幼儿综合数学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趣味性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趣味性教学法是新型的教学方法之一,将趣味性教学法引入幼儿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探究。针对这种情况,若幼儿教学一味只关注对幼儿生活常识的教授而不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就会导致幼儿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对幼儿园小班孩子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课堂学习中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如果不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很难将教学过程顺利推进。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趣味性教学法,将幼儿教学和课堂小游戏结合起来,吸引幼儿注意力,寓教于乐。例如在开展幼儿剪纸教学时,可以带领幼儿参与“色彩辨识”小游戏,利用每位幼儿制作的不同形状的剪纸来填充正确颜色,通过课堂小游戏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和精神,提高幼儿教学效率。
(二)提高幼儿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趣味性教学法最大的作用就是对幼儿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当前的教育领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如果在幼儿教育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思维训练,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幼儿往往会将自身的思维禁锢起来,只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却没有意识进行课外探索和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说,趣味性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幼儿阶段的教学本身。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正处在一生中智力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应当加强对幼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在趣味性教学法中,幼儿手脑并用,为了取得好的游戏成绩而不断开动智力,发散思维,将教师所教授的常识和知识运用到游戏中,促进了知识形式的转化,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趣味性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情境创设教学方式
情境创设教学方式适合运用于多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然而因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科之间的差异等综合因素。在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的具体运用中,教师应当注重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更加适合幼儿且科学合理的情境,以此保证情境创设教学方式运用有效性。例如,在幼儿数学教学《比远近》的活动中,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幼儿理解远与近的含义,并学习利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与近。在此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深度理解远与近的具体概念。首先,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目测的方法观察远与近,继而利用工具进行测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书本、椅子、玩具等物品作为教具,分别置放于不同距离的位置,引导幼儿利用目测和工具测量的方式辨别远与近。在生活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运用中,幼儿的判断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被有效增强,同时与生活相关的教具对幼儿而言十分有趣,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有效改善,幼儿可以从中发展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是趣味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创设趣味性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氛围
趣味教学的元素不仅可以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中,同时可以体现在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环境布置等方式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与氛围中感受趣味性数学的学习,并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的特点。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内范围比较小的位置利用纸胶带粘贴“数字迷宫”引导幼儿边解决数学问题边走出迷宫。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活跃教学氛围,同时提升幼儿数学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墙面的优势,将各种颜色、各种图形的纸片粘贴双面胶,引导幼儿将其贴在墙上。在游戏玩耍的初期,幼儿只会随意粘贴。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后,幼儿可以利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图形拼贴出幼儿想象中的物品。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即可利用此方式,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用各种形状的纸张贴出小汽车、小房子、小动物等物品。另外,趣味教学环境的布置可以融合至更多位置,比如幼儿园的墙壁、地面、桌子、椅子等。幼儿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数学氛围,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相应图形的方式激发幼儿观察能力,使幼儿在园中、家庭中以及公众场所中均可寻觅到相应的图形。多样化的趣味教学环境的布置是促进幼儿数学教学活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三)看图说话课堂幼儿园趣味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幼儿阶段的幼儿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在启蒙开发的阶段,幼儿教师要能够营造趣味的学习环境,还要能够引导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知识学习。在日常的幼儿课堂中,幼儿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所以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来创设有趣的学习环节,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看图说话”这一内容时,幼儿教师既要能够展示趣味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氛围,还要能够提高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想象力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学习内容,那就是“看图说话”。请小朋友们看看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四幅图,你能够分别向大家介绍每一幅图所讲的内容吗?看一看哪位小朋友能够向大家介绍清楚图片的内容”。这样的话语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竞争意识,鼓励幼儿勇于思考、勇于发言和勇于表现的学习意识。有一名幼儿积极举手向全班幼儿以及幼儿教师说明自己对这四幅图的理解,也激发越来越多的幼儿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看图想象”的学习活动,如幼儿教师可以展示情境图片中的三幅图,第二幅图是空白,让幼儿根据三幅图片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说一说第二幅图片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的“看图想象”教学活动是对“看图说话”教学内容的创新应用,也是提高课堂学习趣味性的一种体现。
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当中,教师可以采取趣味性教学法开展幼儿教学,以游戏、折纸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教育的基本类型和方式,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幼儿教师要能够从多方面的学习活动中去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幼儿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锻炼,使得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家园合作培养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2):31.
[2]赵纬国.趣味学习,快乐成长——浅谈现阶段幼儿教育策略[C]//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8:3.
[3]杨馥菊.趣味性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才智,2016(6):56.
[4]李娜.基于幼儿艺术素养培养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6(1):3.
[5]魏炜娜,高红.浅谈幼儿数学教育的趣味化[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1):26-27,72.
关键词:趣味教学;幼儿数学;运用
引言
趣味性是幼儿阶段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元素。幼儿因年龄较小,对抽象化、概念化的数学知识兴趣不足,进而导致学习不够透彻,理解不够深刻。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幼儿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环境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达到提升幼儿综合数学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趣味性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趣味性教学法是新型的教学方法之一,将趣味性教学法引入幼儿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探究。针对这种情况,若幼儿教学一味只关注对幼儿生活常识的教授而不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就会导致幼儿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对幼儿园小班孩子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课堂学习中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如果不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很难将教学过程顺利推进。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趣味性教学法,将幼儿教学和课堂小游戏结合起来,吸引幼儿注意力,寓教于乐。例如在开展幼儿剪纸教学时,可以带领幼儿参与“色彩辨识”小游戏,利用每位幼儿制作的不同形状的剪纸来填充正确颜色,通过课堂小游戏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和精神,提高幼儿教学效率。
(二)提高幼儿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趣味性教学法最大的作用就是对幼儿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当前的教育领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如果在幼儿教育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思维训练,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幼儿往往会将自身的思维禁锢起来,只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却没有意识进行课外探索和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说,趣味性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幼儿阶段的教学本身。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正处在一生中智力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应当加强对幼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在趣味性教学法中,幼儿手脑并用,为了取得好的游戏成绩而不断开动智力,发散思维,将教师所教授的常识和知识运用到游戏中,促进了知识形式的转化,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趣味性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情境创设教学方式
情境创设教学方式适合运用于多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然而因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科之间的差异等综合因素。在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的具体运用中,教师应当注重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更加适合幼儿且科学合理的情境,以此保证情境创设教学方式运用有效性。例如,在幼儿数学教学《比远近》的活动中,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幼儿理解远与近的含义,并学习利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与近。在此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深度理解远与近的具体概念。首先,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目测的方法观察远与近,继而利用工具进行测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书本、椅子、玩具等物品作为教具,分别置放于不同距离的位置,引导幼儿利用目测和工具测量的方式辨别远与近。在生活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运用中,幼儿的判断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被有效增强,同时与生活相关的教具对幼儿而言十分有趣,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有效改善,幼儿可以从中发展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是趣味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创设趣味性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氛围
趣味教学的元素不仅可以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中,同时可以体现在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环境布置等方式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与氛围中感受趣味性数学的学习,并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的特点。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内范围比较小的位置利用纸胶带粘贴“数字迷宫”引导幼儿边解决数学问题边走出迷宫。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活跃教学氛围,同时提升幼儿数学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墙面的优势,将各种颜色、各种图形的纸片粘贴双面胶,引导幼儿将其贴在墙上。在游戏玩耍的初期,幼儿只会随意粘贴。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后,幼儿可以利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图形拼贴出幼儿想象中的物品。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即可利用此方式,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用各种形状的纸张贴出小汽车、小房子、小动物等物品。另外,趣味教学环境的布置可以融合至更多位置,比如幼儿园的墙壁、地面、桌子、椅子等。幼儿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数学氛围,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相应图形的方式激发幼儿观察能力,使幼儿在园中、家庭中以及公众场所中均可寻觅到相应的图形。多样化的趣味教学环境的布置是促进幼儿数学教学活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三)看图说话课堂幼儿园趣味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幼儿阶段的幼儿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在启蒙开发的阶段,幼儿教师要能够营造趣味的学习环境,还要能够引导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知识学习。在日常的幼儿课堂中,幼儿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所以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来创设有趣的学习环节,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看图说话”这一内容时,幼儿教师既要能够展示趣味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氛围,还要能够提高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想象力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学习内容,那就是“看图说话”。请小朋友们看看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四幅图,你能够分别向大家介绍每一幅图所讲的内容吗?看一看哪位小朋友能够向大家介绍清楚图片的内容”。这样的话语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竞争意识,鼓励幼儿勇于思考、勇于发言和勇于表现的学习意识。有一名幼儿积极举手向全班幼儿以及幼儿教师说明自己对这四幅图的理解,也激发越来越多的幼儿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看图想象”的学习活动,如幼儿教师可以展示情境图片中的三幅图,第二幅图是空白,让幼儿根据三幅图片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说一说第二幅图片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的“看图想象”教学活动是对“看图说话”教学内容的创新应用,也是提高课堂学习趣味性的一种体现。
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当中,教师可以采取趣味性教学法开展幼儿教学,以游戏、折纸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教育的基本类型和方式,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幼儿教师要能够从多方面的学习活动中去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幼儿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锻炼,使得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家园合作培养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2):31.
[2]赵纬国.趣味学习,快乐成长——浅谈现阶段幼儿教育策略[C]//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8:3.
[3]杨馥菊.趣味性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才智,2016(6):56.
[4]李娜.基于幼儿艺术素养培养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6(1):3.
[5]魏炜娜,高红.浅谈幼儿数学教育的趣味化[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1):26-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