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测定芫荽子挥发油中芳樟醇含量对比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芫荽子中所含的芳樟醇有抗病毒、抗菌以及镇静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GC内标法测定芫荽子挥发油中所含的芳樟醇含量的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芫荽子;挥发油;芳樟醇;含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58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66-01芫荽子是伞形植物芫荽成熟之后的果实,具有开胃、透疹的药用价值。芫荽子的挥发油中含有莰烯、α-蒎烯以及芳樟醇等成分。其中的芳樟醇在抗病毒、抗菌以及镇静方面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因此在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本文采用GC内标法对芫荽子挥发油中所含的芳樟醇含量进行测定。1实验准备
  1.1实验使用的仪器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共有三种,分别为OPGU-1500SHYDROGEN GENERATOR的氢发生器、SHIMADZU GC-8A的气相色谱仪以及FID检测器。
  1.2实验使用的试剂和材料实验所用的芫荽子由陕西省药材公司购得,芳樟醇和乙酸龙脑酯由广州中华医药大学中药院提供,AR、无水乙醇由广州化学试剂二厂出厂。
  1.3气相色谱仪条件色谱仪的气化温度与检测温度均为250℃;色譜柱信息为2米×2毫米SS5%OV-17;柱温:90℃保留1分钟,10摄氏度/分升至210摄氏度保留5分钟;气流量:氮气为60毫升/分,空气为500毫升/分,氢气为50毫升/分;进样量为2μL。2实验步骤
  2.1制备对照溶液称取0.2543克芳樟醇到25毫升的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直到量瓶刻度线处,混合均匀。然后取2μL制成的溶液到色谱仪中,在归一化法的计算下,其纯度为99.47%,测定过程以此作为换算标准。
  2.2制备内标溶液称取0.0200克乙酸龙脑酯到25毫升的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直到量瓶刻度线处,混合均匀。为了测定出矫正因子,需要同时量取2毫升的对照溶液和内标溶液并将其混合均匀,在色谱条件下加入2μL混合样品(n=3),通过对照溶液和内标溶液峰面积的比值计算得到校正因子为7.1124。
  2.3考察线性关系分别取0.5毫升、1.0毫升、1.5毫升、2.0毫升、3.0毫升的对照液置于5毫升的量瓶中,然后向其中加入1.0毫升的内标溶液,最后加无水乙醇直到刻度线处。在色谱条件下取2μL试液进样(n=3),计算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6.8576+0.6703,r=0.9994,说明在2.0236ug到12.1417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4测定芫荽子样品中的芳樟醇含量
  2.4.1首先确定芫荽子中的挥发油含量精确称取150克芫荽子药材,按照2000版《中国药典》中介绍的甲法来提取芫荽子药材中的挥发油并计算其含量。
  2.4.2测定挥发油中的芳樟醇含量准确量取0.10毫升挥发油置于10毫升的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直到刻度线处。从量瓶中量取2毫升试液,将其与2毫升的内标溶液混合均匀,在色谱条件下将2μL混合后的溶液加入到色谱仪中,测定挥发油中的芳樟醇含量。
  测定结束以后得到的测定结果为:不同产地的芫荽子药材中所含挥发油含量稍有差距,其中广东与安徽两地所产的芫荽子药材中挥发油的含量比较高,前者为0.41毫升/克,后者为0.42毫升/克,同时挥发油中所含的芳樟醇含量也比较高,前者为0.8216克/毫升,后者为0.803克/毫升。其它地区的具体结果如下:陕西出产的芫荽子药材中,挥发油含量为0.37毫升/克,挥发油中的芳樟醇含量为0.7754克/毫升;陕西出产的芫荽子药材中,挥发油含量为0.37毫升/克,挥发油中的芳樟醇含量为0.7754克/毫升;北京出产的芫荽子药材中,挥发油含量为0.28毫升/克,挥发油中的芳樟醇含量为0.6361克/毫升;郑州出产的芫荽子药材中,挥发油含量为0.38毫升/克,挥发油中的芳樟醇含量为0.6566克/毫升。
  2.4.3重现性实验在以上测定完成以后,为了确保实验的有效性还需要进行重现性实验,具体步骤如下:将同一样品溶液重复进行九次实验,每次的进样还是2μL,见表1。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无肝素透析;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7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79-02  在临床工作中,对有出血倾向或出血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或出血加重,而无肝素透析最主要并发症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的效果,又造成患者失血。为了使无肝素透析顺利进
期刊
自20世纪50年代末,椎弓根螺钉被应用于脊柱后路内固定以来,经椎弓根固定技术已成为脊柱外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内固定技术之一[1].椎弓根是三柱理论中较强的固定点,经椎弓根螺
【摘要】目的建立注射用硫普罗宁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体积为20μl。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高效液相法检测主峰与杂质峰有较好的分离度,且重复性,线性,专属性、强制降解前后的物质平衡、定量限均较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注
期刊
[关键词] 新生儿;背部;温度测量;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7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79-01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体温波动较大,产热少,散热较多,自身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差,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所以,每天定时测量新生儿体温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目前,临床多采用腋窝、直肠部位的温度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7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