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逗”孩子在家庭日常中并不鲜见。
很多人爱孩子,却不懂得如何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与他们进行良性互动,便用一种自以为幽默的方式表达“爱”。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成年人用“逗弄”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你的眼睛好漂亮,摘下来送给我吧”“你是你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我带你去找妈妈吧”“你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你跟我回家吧”……这会让自以为和孩子相处良好的成年人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却很可能会让孩子痛苦、受伤。不以了解和尊重生命为前提的“爱”并不能称之为爱,而是一种无知的伤害。一定程度上,“逗”孩子牺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换得了成人的哈哈一笑。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人格养成与心理健康,开始有意识地规避和阻止可能伤害孩子的言行,其中包括“逗弄”孩子。
但要避免孩子被“开玩笑”后心灵受伤并不容易。芭学园的幼儿家长会谈中,当园长问家长,春节回家最在意孩子哪些方面的问题时,近八成家长提到孩子会被逗弄。实际上,孩子被逗弄的集中爆发期是节假日、团圆时、聚会上,逗弄方往往是亲戚或朋友。很多家长感到为难: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被守护,但亲友关系同样不能损伤,到底该怎么办呢?
对此,家长需要更加巧善的方式,保证在“既不伤孩子也不伤亲友”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第一步:及时、智慧地“制止”逗弄
看到亲戚逗孩子,家长要立即加入他们,修正对方言语中的错漏,从而间接制止对方的戏弄。如当亲戚对孩子说“你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时,妈妈可以立即对孩子说:“怎么会?妈妈最爱你了,你知道的,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是你的弟弟,他非常期待见到你,因为听说你是个很好的哥哥。”
这样的言论既可以让妈妈借此和孩子约定,绝不会因为有了弟弟就不要他了,弟弟也是他的亲人;也可以展现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瞬间将孩子从难过、伤心的情绪中“解救”出来;更可以让孩子知道,他不仅在爸爸妈妈心目中很重要,就连未出生的弟弟也想要尽快见到他,因为他很好、很棒。这样的细节能够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使得将来遇到任何不被认可或不被理解的情况,都能够坚信自己是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价值的人,从而坚持自己的选择。
有些父母遇到这类事情会选择直接向亲戚发火,生硬地将孩子带走。这看似“保护”了孩子,实则属于没有处理好自己情绪的做法,不仅将亲戚置于尴尬处境、损伤亲戚关系,还将不良处事方法教给了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孩子是成人的一面镜子,会下意识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将来,当孩子们遇到不喜欢的人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很可能会不顾他人的感受,采取“简单粗暴”的对抗行为。
在制止的过程中,家长的重点要放在与孩子交流上,而不是制止大人的行为。世界很大、很复杂,人们往往不能、也无法改变所有不适合自己的环境或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但可以选择掌控自己的心与意志。因此,家长在这种时候与其教育或反驳亲戚朋友,不如向孩子袒露你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既可以开启与孩子良性沟通的大门,也可以给孩子示范真实表达内心的方式。
我们相信,大部分逗弄孩子的成年人看到孩子的家长这样做、听到家长这样说,会立即意识到家长的意图,进而停止对孩子的逗弄。
第二步:转移注意力,带孩子转换情境
家长插入亲友和孩子的对话中,并向孩子袒露真实想法后,下一步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刚才发现一个地方有很多好吃的冰激凌(或者其他孩子感兴趣的玩具等),我们去看看吧。和爷爷说再见。”紧接着,家长要当着孩子的面礼貌地向对方暂时告别,然后把孩子带离当下情境。
环境和情境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人格与心理。因此,当孩子陷入一种对他极其不利的情境中,父母要尽可能将孩子带离。如孩子被大人“逗”后,将孩子带离逗弄人和被逗弄的情境,可以让孩子避免反复回忆被“逗”的话语和被“逗”时的消极情绪。
此外,由于孩子的认知与心智不够成熟,无法区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当他们置身于某种情境中,不论情境中的信息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是好的还是坏的,孩子都会照单全收。当孩子们被大人逗弄,他们也无法分辨大人们的话是玩笑还是真实的,只会一味吸收其中的信息,给之后的沟通带来困难。因此,将孩子带离当下情境,进入新环境,更加方便家长采取下一步措施。
当然,将孩子带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礼貌。即便家长认为对方刚才对孩子的玩笑让人不舒服,但作為成年人也应理性处理、礼貌地结束对话。这不只是尊重对方,也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原因同样是孩子对家长的超强模仿能力,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就需要在孩子面前做有礼貌的事、说有礼貌的话。
第三步:与孩子沟通
制止了逗弄,并把孩子带离逗弄环境,并不能实质性地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步——与孩子沟通。如果说前两个步骤是为了解决问题本身的话,那么最后的环节就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获取将来独自应对类似事件的能力。毕竟孩子被开玩笑的情况很常见,可能发生在家长面前,也可能发生在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种“建构主义理论”,将学习定义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家长可以借助这类事件和实际情境,通过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理解这类事件,明白成人世界的“玩笑、语言、心态”,进而学会合理应对类似事件。这个过程有助于孩子心智的成长。当孩子具备区分玩笑与真实的能力时,此类事件将不再成为孩子心灵健康的障碍。
将孩子带离被“逗”的情境后,家长可以找一个不会被打扰的地方坐下来跟孩子沟通——
表达。以诸如“刚才听爷爷那样说,你感觉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情绪。语言是人类沟通情感、抒发内心的工具,对于孩子来说,越早练习敞开心扉、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就越早获得一条心理“排毒”的渠道。
倾听。这里的“倾听”指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即使他们受语言掌握情况和情感受创的影响,表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家长也应学会耐心倾听,这是关爱、尊重孩子的表现。人们总是愿意将自己的心声吐露给愿意倾听他们的人,哪怕对方不一定能给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案,但倾听的力量足以治愈一个人久未愈合的内心创伤。如果父母能够倾听孩子,他们就会变成孩子内心和情绪的保护网。
共情。如果孩子对家长说他的心里很不舒服,家长请务必对孩子说:“如果有人对我这样说,我想我也会跟你一样难过的。”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地将自认为“完美”的方案“扔”给孩子,因为这可能并不是孩子最需要的或对他的发展最有利的。而共情,能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理解的,会拉近亲子关系,从而使孩子更好地接受家长的建议。
建议。家长应以平等的姿态向孩子讲述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让孩子走进成人的世界,并给出建议。如“大人们往往会说一些他们认为有趣的笑话,只是他们不知道孩子不喜欢听。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你,他们可能太爱你了,但不知道怎样和你一起玩罢了”“如果你不想这样玩,你可以说,‘我不想玩这样的游戏,我要离开了,再见’”等。
父母无法时时刻刻守护在孩子身边,但可以将自我保护的能力教给孩子。借助生活中具体的事情帮助孩子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系跃儿学堂联合创始人、李跃儿芭学园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孙雨萱
很多人爱孩子,却不懂得如何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与他们进行良性互动,便用一种自以为幽默的方式表达“爱”。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成年人用“逗弄”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你的眼睛好漂亮,摘下来送给我吧”“你是你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我带你去找妈妈吧”“你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你跟我回家吧”……这会让自以为和孩子相处良好的成年人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却很可能会让孩子痛苦、受伤。不以了解和尊重生命为前提的“爱”并不能称之为爱,而是一种无知的伤害。一定程度上,“逗”孩子牺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换得了成人的哈哈一笑。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人格养成与心理健康,开始有意识地规避和阻止可能伤害孩子的言行,其中包括“逗弄”孩子。
但要避免孩子被“开玩笑”后心灵受伤并不容易。芭学园的幼儿家长会谈中,当园长问家长,春节回家最在意孩子哪些方面的问题时,近八成家长提到孩子会被逗弄。实际上,孩子被逗弄的集中爆发期是节假日、团圆时、聚会上,逗弄方往往是亲戚或朋友。很多家长感到为难: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被守护,但亲友关系同样不能损伤,到底该怎么办呢?
对此,家长需要更加巧善的方式,保证在“既不伤孩子也不伤亲友”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第一步:及时、智慧地“制止”逗弄
看到亲戚逗孩子,家长要立即加入他们,修正对方言语中的错漏,从而间接制止对方的戏弄。如当亲戚对孩子说“你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时,妈妈可以立即对孩子说:“怎么会?妈妈最爱你了,你知道的,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是你的弟弟,他非常期待见到你,因为听说你是个很好的哥哥。”
这样的言论既可以让妈妈借此和孩子约定,绝不会因为有了弟弟就不要他了,弟弟也是他的亲人;也可以展现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瞬间将孩子从难过、伤心的情绪中“解救”出来;更可以让孩子知道,他不仅在爸爸妈妈心目中很重要,就连未出生的弟弟也想要尽快见到他,因为他很好、很棒。这样的细节能够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使得将来遇到任何不被认可或不被理解的情况,都能够坚信自己是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价值的人,从而坚持自己的选择。
有些父母遇到这类事情会选择直接向亲戚发火,生硬地将孩子带走。这看似“保护”了孩子,实则属于没有处理好自己情绪的做法,不仅将亲戚置于尴尬处境、损伤亲戚关系,还将不良处事方法教给了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孩子是成人的一面镜子,会下意识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将来,当孩子们遇到不喜欢的人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很可能会不顾他人的感受,采取“简单粗暴”的对抗行为。
在制止的过程中,家长的重点要放在与孩子交流上,而不是制止大人的行为。世界很大、很复杂,人们往往不能、也无法改变所有不适合自己的环境或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但可以选择掌控自己的心与意志。因此,家长在这种时候与其教育或反驳亲戚朋友,不如向孩子袒露你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既可以开启与孩子良性沟通的大门,也可以给孩子示范真实表达内心的方式。
我们相信,大部分逗弄孩子的成年人看到孩子的家长这样做、听到家长这样说,会立即意识到家长的意图,进而停止对孩子的逗弄。
第二步:转移注意力,带孩子转换情境
家长插入亲友和孩子的对话中,并向孩子袒露真实想法后,下一步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刚才发现一个地方有很多好吃的冰激凌(或者其他孩子感兴趣的玩具等),我们去看看吧。和爷爷说再见。”紧接着,家长要当着孩子的面礼貌地向对方暂时告别,然后把孩子带离当下情境。
环境和情境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人格与心理。因此,当孩子陷入一种对他极其不利的情境中,父母要尽可能将孩子带离。如孩子被大人“逗”后,将孩子带离逗弄人和被逗弄的情境,可以让孩子避免反复回忆被“逗”的话语和被“逗”时的消极情绪。
此外,由于孩子的认知与心智不够成熟,无法区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当他们置身于某种情境中,不论情境中的信息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是好的还是坏的,孩子都会照单全收。当孩子们被大人逗弄,他们也无法分辨大人们的话是玩笑还是真实的,只会一味吸收其中的信息,给之后的沟通带来困难。因此,将孩子带离当下情境,进入新环境,更加方便家长采取下一步措施。
当然,将孩子带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礼貌。即便家长认为对方刚才对孩子的玩笑让人不舒服,但作為成年人也应理性处理、礼貌地结束对话。这不只是尊重对方,也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原因同样是孩子对家长的超强模仿能力,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就需要在孩子面前做有礼貌的事、说有礼貌的话。
第三步:与孩子沟通
制止了逗弄,并把孩子带离逗弄环境,并不能实质性地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步——与孩子沟通。如果说前两个步骤是为了解决问题本身的话,那么最后的环节就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获取将来独自应对类似事件的能力。毕竟孩子被开玩笑的情况很常见,可能发生在家长面前,也可能发生在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种“建构主义理论”,将学习定义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家长可以借助这类事件和实际情境,通过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理解这类事件,明白成人世界的“玩笑、语言、心态”,进而学会合理应对类似事件。这个过程有助于孩子心智的成长。当孩子具备区分玩笑与真实的能力时,此类事件将不再成为孩子心灵健康的障碍。
将孩子带离被“逗”的情境后,家长可以找一个不会被打扰的地方坐下来跟孩子沟通——
表达。以诸如“刚才听爷爷那样说,你感觉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情绪。语言是人类沟通情感、抒发内心的工具,对于孩子来说,越早练习敞开心扉、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就越早获得一条心理“排毒”的渠道。
倾听。这里的“倾听”指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即使他们受语言掌握情况和情感受创的影响,表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家长也应学会耐心倾听,这是关爱、尊重孩子的表现。人们总是愿意将自己的心声吐露给愿意倾听他们的人,哪怕对方不一定能给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案,但倾听的力量足以治愈一个人久未愈合的内心创伤。如果父母能够倾听孩子,他们就会变成孩子内心和情绪的保护网。
共情。如果孩子对家长说他的心里很不舒服,家长请务必对孩子说:“如果有人对我这样说,我想我也会跟你一样难过的。”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地将自认为“完美”的方案“扔”给孩子,因为这可能并不是孩子最需要的或对他的发展最有利的。而共情,能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理解的,会拉近亲子关系,从而使孩子更好地接受家长的建议。
建议。家长应以平等的姿态向孩子讲述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让孩子走进成人的世界,并给出建议。如“大人们往往会说一些他们认为有趣的笑话,只是他们不知道孩子不喜欢听。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你,他们可能太爱你了,但不知道怎样和你一起玩罢了”“如果你不想这样玩,你可以说,‘我不想玩这样的游戏,我要离开了,再见’”等。
父母无法时时刻刻守护在孩子身边,但可以将自我保护的能力教给孩子。借助生活中具体的事情帮助孩子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系跃儿学堂联合创始人、李跃儿芭学园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孙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