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课题基于安徽烟草商业系统企业成长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抬高标杆、争创行优”的工作方针,以蚌埠烟草商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积极探索以客户价值为出发点、符合成长型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融合功效系数与线性比例方法得到量化的成长指数,构建出 “三档四区”的评价模型,形成可视化的信息平台,实现精益、精准、精细营销,带动企业全面成长。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 评价指标体系 成长指数 三档四区
本文为课题:《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成长指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编号:20140551013
一、研究背景
烟草行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遭遇快速增长的瓶颈期,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行业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依靠“政策红利”、“制度红利”、“市场红利”的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释放“管理红利”的内涵式发展。
安徽烟草商业系统在深化改革新时期,认真梳理总结成长历程,坚持以企业成长理论为指引,以建设成长型企业战略为载体,加快向企业成长新目标迈进。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作为烟草行业“母子”三级公司体制中的基层单位,安徽省烟草公司蚌埠市公司作为安徽烟草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组织成长历程与安徽烟草成长周期基本相似。通过开展企业成长指数模型构建和应用研究,来进一步推进省局(公司)提出的“试点先行、总结经验、系统推广”企业成长实践思路,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助力支撑企业成长理论在企业内部落地生根。
二、研究现状
近年来,企业成长问题一直是国内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对企业成长规律给出不同的解释,由于企业成长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特点,单一的理论难以有效解释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对于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主要从创新、企业制度、组织管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角度切入。
2007年来,安徽烟草商业系统经过七年探索实践,以五层架构为核心的烟草企业成长理论初步形成,初步回答了“什么是成长、如何实现成长”这一基本命题,在行业内,企业成长第一次以理论体系方式予以呈现和解读,初步实现了成长理论与行业实际相结合。企业成长理论的初步形成是建设成长型企业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是对企业转型与成长战略的理论化、体系化。五层架构的成长理论体系有助于具体化成长认识和理解成长理论。
三、研究意义
基于安徽烟草商业系统企业成长理论体系,以“抬高标杆、争创行优”为指导方针,构建地市级局(公司)成长指标库,形成以客户价值为出发点,符合地市级烟草商业成长型企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实现成长指数定期可视、可控、可测,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在企业成长指数评价方面,设“三档四区”成长指标评价,三档:第一档是挑战值,第二档是目标值,第三档是不允许值,将成长指标结果划分为“红、黄、绿、蓝”四区间。借助色彩标识可视化方式,定期展现企业管理状态。在实现企业成长指数定期可视、可控、可测的基础上,开展季度分析评价,查找实际与成长目标之间的差距,推动各责任部门找寻指标数据背后的管理差距,从变革的角度将成长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导入进去,融合对标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管理方法,找准着力点,提出成长点,以结果导向带动问题导向,助力加速企业成长实践。
四、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
从整体上,本课题研究的成长指数模型由三层级指标构建而成。第一层级即企业成长指数,第二层级为影响成长指数的主成分因素,第三层级为具体经营管理指标。通过赋予第三层级经营管理指标权重,计算其相应的评价分数,加权汇总,最终获得第一层级企业成长指数。具体,从指标属性上分为定量指标(基础指标)和定性指标(修正指标),从维度上分为年度指标和季度指标。
定量指标包括二级指标(年度)7个,分别为:1.发展环境及行业成长指数;2.企业经济运行指数;3.企业市场管理服务能力指数;4.企业基础管理能力指数;5.企业人力资源能力指数;6.企业创新能力指数;7.企业综合评价指数;二级指标(季度)6个,分别为:1.发展环境及行业成长指数;2.企业经济运行指数;3.企业市场管理服务能力指数;4.企业基础管理能力指数;5.企业人力资源能力指数;6.企业创新能力指数。
定性指标作为修正指标,主要是否决项决定的扣分。定性指标中包含9个指标,分别为:8.1信访舆情事件评价;8.2省局(公司)免检单位评价;8.3行政执法败诉起数(起);8.4劳动纠纷败诉起数(起);8.5干部员工违纪违规案件评价;8.6干部员工违反效能建设的行为评价;8.7政风行风评议评价;8.8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损失评价;8.9重大审计问题评价。
五、蚌埠市烟草实证
蚌埠烟草高度重视本课题,邀请层次分析建模专家,多次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综合选取评价指标,获得比较判断矩阵。对于每一个比较判断矩阵[A],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就是对应的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MATLAB计算:
同样,依次计算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的权重。按照标杆管理的理论,确定指标的不允许值、目标值和挑战值,带入量化指标的评价分数公式,计算各指标的评价分数,最后根据模型,加权权重,在平台计算得2015年上半年,蚌埠市局(公司)企业成长指数为70.91分(百分制),表明2015年上半年,蚌埠市局(公司)处于运行态势良好的“绿牌区”的弱势阶段,在部分指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六、推广应用
一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采用“边探索、边应用、边研究、边完善”的研究工作思路,在初步构建企业成长指标库基础上,开展企业成长指数分析评价,并根据实际,持续完善指标体系。
二是以“结果导向”带动“问题导向”,助力企业成长实践。在实现企业成长指数定期可视、可控、可测的基础上,按季度开展分析评价,查找实际值与成长目标之间的差距,推动各责任部门找寻指标数据背后的管理差距,从变革的角度将成长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导入进去,融合对标、目标和绩效考核等管理方法,找准薄弱点、聚焦着力点,提升成长点。
三是形成信息应用平台。借助信息力量和研发技术,开发一个企业成长指数可视化应用平台,更加清晰、直观、明了,便于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池仁勇,陈洁.中小企业成长指数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8-121
[2]范家福,李生斌,梁中.烟草商业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3(22):74-80
[3]陈晓兰,刘建冰,毕晓霞.基于AHP法的山东省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3):39-42
[4]吕洪波.功效系数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运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5):69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 评价指标体系 成长指数 三档四区
本文为课题:《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成长指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编号:20140551013
一、研究背景
烟草行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遭遇快速增长的瓶颈期,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行业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依靠“政策红利”、“制度红利”、“市场红利”的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释放“管理红利”的内涵式发展。
安徽烟草商业系统在深化改革新时期,认真梳理总结成长历程,坚持以企业成长理论为指引,以建设成长型企业战略为载体,加快向企业成长新目标迈进。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作为烟草行业“母子”三级公司体制中的基层单位,安徽省烟草公司蚌埠市公司作为安徽烟草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组织成长历程与安徽烟草成长周期基本相似。通过开展企业成长指数模型构建和应用研究,来进一步推进省局(公司)提出的“试点先行、总结经验、系统推广”企业成长实践思路,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助力支撑企业成长理论在企业内部落地生根。
二、研究现状
近年来,企业成长问题一直是国内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对企业成长规律给出不同的解释,由于企业成长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特点,单一的理论难以有效解释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对于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主要从创新、企业制度、组织管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角度切入。
2007年来,安徽烟草商业系统经过七年探索实践,以五层架构为核心的烟草企业成长理论初步形成,初步回答了“什么是成长、如何实现成长”这一基本命题,在行业内,企业成长第一次以理论体系方式予以呈现和解读,初步实现了成长理论与行业实际相结合。企业成长理论的初步形成是建设成长型企业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是对企业转型与成长战略的理论化、体系化。五层架构的成长理论体系有助于具体化成长认识和理解成长理论。
三、研究意义
基于安徽烟草商业系统企业成长理论体系,以“抬高标杆、争创行优”为指导方针,构建地市级局(公司)成长指标库,形成以客户价值为出发点,符合地市级烟草商业成长型企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实现成长指数定期可视、可控、可测,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在企业成长指数评价方面,设“三档四区”成长指标评价,三档:第一档是挑战值,第二档是目标值,第三档是不允许值,将成长指标结果划分为“红、黄、绿、蓝”四区间。借助色彩标识可视化方式,定期展现企业管理状态。在实现企业成长指数定期可视、可控、可测的基础上,开展季度分析评价,查找实际与成长目标之间的差距,推动各责任部门找寻指标数据背后的管理差距,从变革的角度将成长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导入进去,融合对标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管理方法,找准着力点,提出成长点,以结果导向带动问题导向,助力加速企业成长实践。
四、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
从整体上,本课题研究的成长指数模型由三层级指标构建而成。第一层级即企业成长指数,第二层级为影响成长指数的主成分因素,第三层级为具体经营管理指标。通过赋予第三层级经营管理指标权重,计算其相应的评价分数,加权汇总,最终获得第一层级企业成长指数。具体,从指标属性上分为定量指标(基础指标)和定性指标(修正指标),从维度上分为年度指标和季度指标。
定量指标包括二级指标(年度)7个,分别为:1.发展环境及行业成长指数;2.企业经济运行指数;3.企业市场管理服务能力指数;4.企业基础管理能力指数;5.企业人力资源能力指数;6.企业创新能力指数;7.企业综合评价指数;二级指标(季度)6个,分别为:1.发展环境及行业成长指数;2.企业经济运行指数;3.企业市场管理服务能力指数;4.企业基础管理能力指数;5.企业人力资源能力指数;6.企业创新能力指数。
定性指标作为修正指标,主要是否决项决定的扣分。定性指标中包含9个指标,分别为:8.1信访舆情事件评价;8.2省局(公司)免检单位评价;8.3行政执法败诉起数(起);8.4劳动纠纷败诉起数(起);8.5干部员工违纪违规案件评价;8.6干部员工违反效能建设的行为评价;8.7政风行风评议评价;8.8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损失评价;8.9重大审计问题评价。
五、蚌埠市烟草实证
蚌埠烟草高度重视本课题,邀请层次分析建模专家,多次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综合选取评价指标,获得比较判断矩阵。对于每一个比较判断矩阵[A],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就是对应的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MATLAB计算:
同样,依次计算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的权重。按照标杆管理的理论,确定指标的不允许值、目标值和挑战值,带入量化指标的评价分数公式,计算各指标的评价分数,最后根据模型,加权权重,在平台计算得2015年上半年,蚌埠市局(公司)企业成长指数为70.91分(百分制),表明2015年上半年,蚌埠市局(公司)处于运行态势良好的“绿牌区”的弱势阶段,在部分指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六、推广应用
一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采用“边探索、边应用、边研究、边完善”的研究工作思路,在初步构建企业成长指标库基础上,开展企业成长指数分析评价,并根据实际,持续完善指标体系。
二是以“结果导向”带动“问题导向”,助力企业成长实践。在实现企业成长指数定期可视、可控、可测的基础上,按季度开展分析评价,查找实际值与成长目标之间的差距,推动各责任部门找寻指标数据背后的管理差距,从变革的角度将成长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导入进去,融合对标、目标和绩效考核等管理方法,找准薄弱点、聚焦着力点,提升成长点。
三是形成信息应用平台。借助信息力量和研发技术,开发一个企业成长指数可视化应用平台,更加清晰、直观、明了,便于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池仁勇,陈洁.中小企业成长指数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8-121
[2]范家福,李生斌,梁中.烟草商业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3(22):74-80
[3]陈晓兰,刘建冰,毕晓霞.基于AHP法的山东省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3):39-42
[4]吕洪波.功效系数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运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