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处理好扩大城市规模与强化产业支撑的关系、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关键词:城镇化;健康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4—0061—03
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任务,是进一步落实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了以牺牲农业和农村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人为地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推行非城镇化的工业化。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又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策略来发展乡镇企业,造成城镇化和非农化的严重脱节。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保持一定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实现现代化都是非常必要的,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必经的历史阶段。
城镇化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为党和政府制定城镇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都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都希望通过加快城镇化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样的动机和本意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地方的做法却是欠妥当的。比如: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有的地方把拉大城镇框架、扩大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目标,大肆圈占土地,滥占耕地,盲目拆迁,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有的地方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城镇建设混为一谈,认为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就是城镇建设的过程,简单地用城建工作来代替经济社会发展,替代城镇化;有的地方滥征耕地搞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以工业区、科技园区、创业新区等名义大肆征占土地,实际上“开而不发”,导致大量土地长期闲置,撂荒浪费严重;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常常不顾本地经济实力的限制,盲目照抄照搬发达地区的一些做法,建大广场、大草坪、超宽马路等来展示其城市形象;有的贫困地区甚至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把有限的财力全都用于在城镇高标准建设方面,贪大求洋,劳民伤财;有的地方甚至采用突击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城市管辖面积等做法,来达到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目的;有些地方的问题更为严重,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惜动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不准农民翻建住宅,新住宅必须建在城镇上等。这样做的结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反而带来了消极效应,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提高城镇化水平不可一蹴而就。城镇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健康的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城镇化。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不能违背经济发展实际人为地拔高城镇化水平。尤其是对一些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农民人口数量多、农业比重大、工业化水平较低,加快城镇化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如果一味地追求过高的城镇化水平或速度,不仅不能促进当地发展,而且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产生一系列风险,带来城市就业、治安、交通、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必须注重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必须合理把握城镇化发展速度,使城镇化进程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增加以及环境容量等因素协调平衡,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处理好扩大城市规模与强化产业支撑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的过程往往也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城市规模总体上还不够大,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拉大城市框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可以说,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城镇化。城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口的聚集,实质上是产业的聚集,人口聚集往往是通过产业的聚集来带动和实现的。产业是立城之本,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发动机和推进器。一个没有强大产业支撑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没有发展动力和发展前景的城市。因此,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决不能单纯地靠城市规模和框架的快速膨胀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必然导致城镇发展缺乏产业和经济支撑,发展动力和后劲严重不足。扩大城市规模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前提,要着重通过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使扩大城市规模与加强产业支撑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强化产业支撑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明确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紧密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区位交通等,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壮大比较优势产业,促使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培育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比如,就河南来说,大城市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等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的装备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一些靠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可以在严格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考虑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市可以与大城市发展需要相呼应,大力发展为城市配套服务的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众多的县市可以立足于本地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势,推动资源转化和深加工,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应围绕主导产业,走专业规模、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有优势的地方可以走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等。
三、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
规划是城镇化的龙头和灵魂,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到本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以战略的思维、高标准的规划,合理引导城镇化节奏,谋划城市的未来。科学的城镇规划既要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决定城市的规模,又要合理设计城市的功能分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决不能为了过于追求现代物质文明而割裂与历史的联系。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缺乏科学规划意识,忽视城镇规划的严肃性,由主要领导决定城镇规划和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以为城镇规划和建设就是盖房修路,就是修大道、建广场,搞标志性建筑,这才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因而,为了加快城镇发展,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目标,或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重开发,轻保护,盲目去旧建新,搞破坏性建设,不注意保护当地原有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致使许多承载着历史沧桑和延续着商埠文化的老街老房被推倒,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老建筑被铲平,城市深厚的历史积淀随着开发的浪潮而流失,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损毁。这样既破坏了城市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导致城镇建设千城一面,大同小异,缺乏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品位,削弱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座城市不在于它的奢华气派,而在于它是否有历史文化底蕴,在于它是否能够与历史和谐为一体,在于它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健康的城镇化要求在城镇建设中必须保护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突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魅力。现代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现代城市是以文化论输赢的。每一个成功的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文化特色,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河南来说,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较长的建制历史,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这为我们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完全可以规划建设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历史魅力,避免千城一面。有文化历史的城市才有个性,才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建设现代化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处理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类聚集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健康的城镇化不能是建筑和道路堆积起来的“水泥化”,而应该是人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生态化”。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全面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健康需求,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不可否认,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落后、物质匮乏,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好服务、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而是一味地架桥修路建广场,着眼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脸面工程”,只见物、不见人,城市建设得很漂亮,但社会事业发展严重落后,居民的住房、就业、上学、就医、出行、环保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却得不到根本改变,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如有的城市商业网点缺乏,日常生活不便;有的城市房价高涨,住房紧张;有的城市交通堵塞严重,出行不畅;还有的地方强行拆迁,低贱补偿,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尤其是在个别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得豪华气派,而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众素质的提高,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镇化过程中,比物质建设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要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处处为群众着想、努力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宗旨,在搞好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快教育、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科技文化馆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健康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身体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就业、医疗、出行、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使城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五、处理好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建设好新农村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不是简单的城镇建设问题,也不是一个与农村发展毫不相干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我们已经到了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但是,正像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是否定建设新农村一样,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是要忽视城镇化或要放慢城镇化步伐,而是为了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决不能简单地把二者相互对立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靠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这“两条腿”走路。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居住在农村的农民规模也仍然会相当庞大。因此,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适度转移农村人口,缓解农村日益明显的资源环境压力,而且也必须把农村建设好。新农村建设搞好了,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也有助于解决城镇化的基本矛盾,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可以说,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从城市层面来考虑,也需要从农村层面来考虑。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搞好新农村建设,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村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里的重点,是要树立城乡联动发展的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统筹城乡规划,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构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与农村发展格局,促进城乡联动发展。并通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城乡联动发展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格芳,王成新.走出对城镇化的认识误区[N].学习时报,2006—01—09.
[2]卢丹.“破坏性建设”: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失衡[N],中国建设报,2006—12—15.
[3]任意,李治国.城市建设,以人为本[N].经济日报,2010—01—10,(4).
责任编辑:伊 人
关键词:城镇化;健康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4—0061—03
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任务,是进一步落实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了以牺牲农业和农村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人为地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推行非城镇化的工业化。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又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策略来发展乡镇企业,造成城镇化和非农化的严重脱节。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保持一定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实现现代化都是非常必要的,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必经的历史阶段。
城镇化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为党和政府制定城镇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都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都希望通过加快城镇化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样的动机和本意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地方的做法却是欠妥当的。比如: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有的地方把拉大城镇框架、扩大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目标,大肆圈占土地,滥占耕地,盲目拆迁,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有的地方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城镇建设混为一谈,认为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就是城镇建设的过程,简单地用城建工作来代替经济社会发展,替代城镇化;有的地方滥征耕地搞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以工业区、科技园区、创业新区等名义大肆征占土地,实际上“开而不发”,导致大量土地长期闲置,撂荒浪费严重;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常常不顾本地经济实力的限制,盲目照抄照搬发达地区的一些做法,建大广场、大草坪、超宽马路等来展示其城市形象;有的贫困地区甚至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把有限的财力全都用于在城镇高标准建设方面,贪大求洋,劳民伤财;有的地方甚至采用突击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城市管辖面积等做法,来达到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目的;有些地方的问题更为严重,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惜动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不准农民翻建住宅,新住宅必须建在城镇上等。这样做的结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反而带来了消极效应,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提高城镇化水平不可一蹴而就。城镇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健康的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城镇化。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不能违背经济发展实际人为地拔高城镇化水平。尤其是对一些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农民人口数量多、农业比重大、工业化水平较低,加快城镇化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如果一味地追求过高的城镇化水平或速度,不仅不能促进当地发展,而且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产生一系列风险,带来城市就业、治安、交通、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必须注重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必须合理把握城镇化发展速度,使城镇化进程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增加以及环境容量等因素协调平衡,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处理好扩大城市规模与强化产业支撑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的过程往往也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城市规模总体上还不够大,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拉大城市框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可以说,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城镇化。城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口的聚集,实质上是产业的聚集,人口聚集往往是通过产业的聚集来带动和实现的。产业是立城之本,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发动机和推进器。一个没有强大产业支撑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没有发展动力和发展前景的城市。因此,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决不能单纯地靠城市规模和框架的快速膨胀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必然导致城镇发展缺乏产业和经济支撑,发展动力和后劲严重不足。扩大城市规模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前提,要着重通过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使扩大城市规模与加强产业支撑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强化产业支撑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明确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紧密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区位交通等,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壮大比较优势产业,促使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培育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比如,就河南来说,大城市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等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的装备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一些靠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可以在严格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考虑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市可以与大城市发展需要相呼应,大力发展为城市配套服务的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众多的县市可以立足于本地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势,推动资源转化和深加工,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应围绕主导产业,走专业规模、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有优势的地方可以走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等。
三、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
规划是城镇化的龙头和灵魂,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到本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以战略的思维、高标准的规划,合理引导城镇化节奏,谋划城市的未来。科学的城镇规划既要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决定城市的规模,又要合理设计城市的功能分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决不能为了过于追求现代物质文明而割裂与历史的联系。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缺乏科学规划意识,忽视城镇规划的严肃性,由主要领导决定城镇规划和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以为城镇规划和建设就是盖房修路,就是修大道、建广场,搞标志性建筑,这才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因而,为了加快城镇发展,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目标,或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重开发,轻保护,盲目去旧建新,搞破坏性建设,不注意保护当地原有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致使许多承载着历史沧桑和延续着商埠文化的老街老房被推倒,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老建筑被铲平,城市深厚的历史积淀随着开发的浪潮而流失,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损毁。这样既破坏了城市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导致城镇建设千城一面,大同小异,缺乏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品位,削弱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座城市不在于它的奢华气派,而在于它是否有历史文化底蕴,在于它是否能够与历史和谐为一体,在于它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健康的城镇化要求在城镇建设中必须保护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突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魅力。现代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现代城市是以文化论输赢的。每一个成功的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文化特色,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河南来说,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较长的建制历史,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这为我们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完全可以规划建设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历史魅力,避免千城一面。有文化历史的城市才有个性,才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建设现代化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处理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类聚集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健康的城镇化不能是建筑和道路堆积起来的“水泥化”,而应该是人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生态化”。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全面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健康需求,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不可否认,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落后、物质匮乏,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好服务、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而是一味地架桥修路建广场,着眼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脸面工程”,只见物、不见人,城市建设得很漂亮,但社会事业发展严重落后,居民的住房、就业、上学、就医、出行、环保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却得不到根本改变,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如有的城市商业网点缺乏,日常生活不便;有的城市房价高涨,住房紧张;有的城市交通堵塞严重,出行不畅;还有的地方强行拆迁,低贱补偿,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尤其是在个别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得豪华气派,而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众素质的提高,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镇化过程中,比物质建设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要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处处为群众着想、努力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宗旨,在搞好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快教育、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科技文化馆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健康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身体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就业、医疗、出行、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使城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五、处理好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建设好新农村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不是简单的城镇建设问题,也不是一个与农村发展毫不相干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我们已经到了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但是,正像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是否定建设新农村一样,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是要忽视城镇化或要放慢城镇化步伐,而是为了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决不能简单地把二者相互对立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靠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这“两条腿”走路。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居住在农村的农民规模也仍然会相当庞大。因此,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适度转移农村人口,缓解农村日益明显的资源环境压力,而且也必须把农村建设好。新农村建设搞好了,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也有助于解决城镇化的基本矛盾,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可以说,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从城市层面来考虑,也需要从农村层面来考虑。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搞好新农村建设,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村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里的重点,是要树立城乡联动发展的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统筹城乡规划,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构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与农村发展格局,促进城乡联动发展。并通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城乡联动发展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格芳,王成新.走出对城镇化的认识误区[N].学习时报,2006—01—09.
[2]卢丹.“破坏性建设”: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失衡[N],中国建设报,2006—12—15.
[3]任意,李治国.城市建设,以人为本[N].经济日报,2010—01—10,(4).
责任编辑:伊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