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阐述了群众文化的内涵、当前群眾文化健康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群众文化;健康发展;特点;建议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
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要素。群众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是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二、当前群众文化健康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狭窄
一是活动经费来源渠道不广。目前县级以上大型节庆文化活动主要采取企业冠名、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经费来源渠道不广。二是文体设施建设不足。目前全县三馆一站设施相对滞后,人员配备不齐,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
(二)文化产品有待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文化建设需要经过长期积淀、创新、发展,并经过接受主体长期的认可与参与,它需要根据不同层次文化需求,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努力营造适合人们成长的良好人文环境,并且源源不断地施加社会主流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吴中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尚且处于由“积淀期”向“创新期”过渡的阶段,长期以来形成的文艺创作模式有固态化的趋向,文艺从业人员仍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近年来文化事业发展尽管硕果累累,但大部分文化产品内容都来自于已被过度消费的标志性文化符号,缺乏对新文化品牌的挖掘热情。
(三)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缺乏
一是文化专业人才缺乏,尤其体现在舞蹈、剧本创作、导演、舞台美术设计、音乐设计等方面。二是乡镇文化站人员不足,免费开放存在困难。三是民间艺人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多种传统艺术样式面临失传。
三、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要确立群众文化工作既是事业,又是产业的新观念
事业与产业的性质问题一直是困扰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难题,群众文化馆站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要确立事业产业一体化同步抓的新观念,不要人为地去划分事业、产业的界限,要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分析事业与产业的内在关系,摆正位置,获得双赢,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事业与产业是不矛盾的,是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同步发展的。
(二)加大群众文化领导力度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其要义之一,也是把文化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追求和参与的基点上。作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将始终不渝的面向广大群众,积极探索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的文化民主,尊重和维护他们的文化权益。一方面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环境,尽早实现全社会公共文化成果共享。另一方面是,转变观念、转换职能,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文艺院团向面向全社会转变,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发挥自身爱好和特长,广泛参与活动,锻炼自我、表现自我,向多样化、多方面、方向加快发展。
(三)是提高群众文化服务质量
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逐步改善文化体育社会群体现有条件。譬如,建立奖励基金制度,积极组织各类赛事活动,以奖代扶,专业团体多余服装乐器等相关物品也将逐步赠予有发展潜力的群众艺术团体。市群众艺术馆,各级文化馆、文化站坚持常年开展各类培训班、辅导班,积极构建各艺术门类辅导站,选派优秀专业老师,加强业务指导,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我们还将积极向上争取,为群众艺术团体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让群众文化爱好者充分感受文化部门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温馨家园。
(四)努力推进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构建和谐港城注入亟需的精、气、神
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过程,就是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提神鼓劲、化解情绪、沟通感情、增进融会、激发干劲的过程。必须要从建设和谐港城的时代高度,不断打开群众文化新视野,开拓群众文化新境界,与时俱进,推动群众文化事业不断前进。必须要从和谐港城建设的需要出发,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拓宽群众文化的领域,积极与科技、教育、体育、旅游、信息等相关行业相交融互动,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从和谐港城的发展要求出发,加强对现有群众文化的体制、内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产业的开发、艺术生产的机制等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使群众文化与和谐港城建设的步伐同步。
(五)加大资金投入,做到经费有保障
坚持区、场两级投入为主,积极争取社会投入的原则,逐步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文体投入保障机制。一是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的相关政策,确保文体事业投入的增长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要求各办事处按区级财政投入的比例对本级文体建设的经费列入办事处财政预算,保证文体建设的投入和经费来源的稳定。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文体建设项目资金,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启动并建设一批文化体育项目。三是加大考核力度,明确考核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力争将文体事业的发展列入对办事处年终的考核目标,并逐步提高该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的权重。
(六)群众文化创新发展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衬托
社会环境会给群众文化的创作提供一个大的背景,任何文化作品的创作、文化活动的演绎都是与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环境密切相联系的,脱离了社会的大环境制约,任何形势的文化活动都是很苍白的。社会环境包括了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这给群众文化提供了许多创作的空间与主题。社会因素对群众文化的推动很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存在于日常的群众演出中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才能现象出来,就像北京奥运会带来的推动,可能是前期宣传过程中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奥运举办期间的庆祝活动,更多的可能是在奥运后,当体育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去后,会更多地推动群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四、结语
总之,保障多种文化社会群体健康发展,对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极为重要。我们将抓住有力的契机,用我们的真诚服务,努力工作,让从事业余群众文化艺术团体的同仁充满希望,增强信心,为共同丰富和活跃人民的文化生活作出积极努力和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俊因;关于促进屏南县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几点现实思考[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2】杨媛媛;浅析辽宁地区社区文化艺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高华;关于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的理论探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健康发展;特点;建议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
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要素。群众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是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二、当前群众文化健康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狭窄
一是活动经费来源渠道不广。目前县级以上大型节庆文化活动主要采取企业冠名、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经费来源渠道不广。二是文体设施建设不足。目前全县三馆一站设施相对滞后,人员配备不齐,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
(二)文化产品有待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文化建设需要经过长期积淀、创新、发展,并经过接受主体长期的认可与参与,它需要根据不同层次文化需求,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努力营造适合人们成长的良好人文环境,并且源源不断地施加社会主流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吴中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尚且处于由“积淀期”向“创新期”过渡的阶段,长期以来形成的文艺创作模式有固态化的趋向,文艺从业人员仍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近年来文化事业发展尽管硕果累累,但大部分文化产品内容都来自于已被过度消费的标志性文化符号,缺乏对新文化品牌的挖掘热情。
(三)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缺乏
一是文化专业人才缺乏,尤其体现在舞蹈、剧本创作、导演、舞台美术设计、音乐设计等方面。二是乡镇文化站人员不足,免费开放存在困难。三是民间艺人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多种传统艺术样式面临失传。
三、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要确立群众文化工作既是事业,又是产业的新观念
事业与产业的性质问题一直是困扰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难题,群众文化馆站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要确立事业产业一体化同步抓的新观念,不要人为地去划分事业、产业的界限,要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分析事业与产业的内在关系,摆正位置,获得双赢,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事业与产业是不矛盾的,是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同步发展的。
(二)加大群众文化领导力度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其要义之一,也是把文化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追求和参与的基点上。作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将始终不渝的面向广大群众,积极探索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的文化民主,尊重和维护他们的文化权益。一方面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环境,尽早实现全社会公共文化成果共享。另一方面是,转变观念、转换职能,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文艺院团向面向全社会转变,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发挥自身爱好和特长,广泛参与活动,锻炼自我、表现自我,向多样化、多方面、方向加快发展。
(三)是提高群众文化服务质量
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逐步改善文化体育社会群体现有条件。譬如,建立奖励基金制度,积极组织各类赛事活动,以奖代扶,专业团体多余服装乐器等相关物品也将逐步赠予有发展潜力的群众艺术团体。市群众艺术馆,各级文化馆、文化站坚持常年开展各类培训班、辅导班,积极构建各艺术门类辅导站,选派优秀专业老师,加强业务指导,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我们还将积极向上争取,为群众艺术团体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让群众文化爱好者充分感受文化部门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温馨家园。
(四)努力推进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构建和谐港城注入亟需的精、气、神
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过程,就是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提神鼓劲、化解情绪、沟通感情、增进融会、激发干劲的过程。必须要从建设和谐港城的时代高度,不断打开群众文化新视野,开拓群众文化新境界,与时俱进,推动群众文化事业不断前进。必须要从和谐港城建设的需要出发,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拓宽群众文化的领域,积极与科技、教育、体育、旅游、信息等相关行业相交融互动,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从和谐港城的发展要求出发,加强对现有群众文化的体制、内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产业的开发、艺术生产的机制等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使群众文化与和谐港城建设的步伐同步。
(五)加大资金投入,做到经费有保障
坚持区、场两级投入为主,积极争取社会投入的原则,逐步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文体投入保障机制。一是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的相关政策,确保文体事业投入的增长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要求各办事处按区级财政投入的比例对本级文体建设的经费列入办事处财政预算,保证文体建设的投入和经费来源的稳定。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文体建设项目资金,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启动并建设一批文化体育项目。三是加大考核力度,明确考核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力争将文体事业的发展列入对办事处年终的考核目标,并逐步提高该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的权重。
(六)群众文化创新发展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衬托
社会环境会给群众文化的创作提供一个大的背景,任何文化作品的创作、文化活动的演绎都是与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环境密切相联系的,脱离了社会的大环境制约,任何形势的文化活动都是很苍白的。社会环境包括了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这给群众文化提供了许多创作的空间与主题。社会因素对群众文化的推动很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存在于日常的群众演出中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才能现象出来,就像北京奥运会带来的推动,可能是前期宣传过程中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奥运举办期间的庆祝活动,更多的可能是在奥运后,当体育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去后,会更多地推动群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四、结语
总之,保障多种文化社会群体健康发展,对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极为重要。我们将抓住有力的契机,用我们的真诚服务,努力工作,让从事业余群众文化艺术团体的同仁充满希望,增强信心,为共同丰富和活跃人民的文化生活作出积极努力和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俊因;关于促进屏南县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几点现实思考[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2】杨媛媛;浅析辽宁地区社区文化艺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高华;关于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的理论探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