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k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310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胰瘘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 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310例患者中13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胰瘘发生率为33.23%(103/310),胰瘘患者中合并其他并发症者4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术前TBil、胰管直径及术后Alb 4个因素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x2=4.543,6.087,6.265,5.31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Bil ≥34.2 μmol/L、胰管直径<3 mm及术后Alb< 28 g/L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06,1.936,1.780;95%可信区间:1.107 ~2.948,1.170 ~3.206,1.002~3.165,P<0.05).结论 术前显性黄疸(TBil≥34.2 μmol/L),胰管直径过小(<3 mm)和术后营养情况不良(Alb <28 g/L)预示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较高的胰瘘发生率。

其他文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是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死亡标准的死后器官捐献模式.该模式在我国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在伦理学上存在不少争议.坚持《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中的知情同意和无伤害原则,在工作流程过程中保证器官分配的公正、公平和公开,给予DCD捐献者适当补偿,进一步提高DCD利用率等措施将有助于促进我国遗体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工作的健康发展。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9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分别行腹部B超、CT、消化道钡剂造影、内镜及实验室检查.区域性小肠淋巴瘤行根治性切除,无法根治者行姑息治疗,术后根据Ann-Arbor分期法进行精确分期,并根据病情施行化疗.采用书信、电话与门诊复
胆石性肠梗阻是一种罕见且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胆石症并发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2005年3月至2012年9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了19例经手术或内镜检查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患者术前X线片、超声、CT、MRI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为0/10、0/5、19/19、9/9.CT检查可作为胆石性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典型的CT表现为Rigler三联征:肠腔异位结石、机械性肠梗阻及胆道积气.MR
自2008年Bucher成功施行了首例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以后,国内外关于结直肠手术实践的报道相继涌现[1-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7月我科72例行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单孔
目的 探讨回肠转位手术对猪血糖代谢的调节作用、肠激素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9只Yorkshire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回肠转位手术组(10只)及手术对照组(9只),分别实施回肠转位手术及对照手术.术前及术后1~4周,每周测定体质量;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静脉采血检测WBC、RBC、红细胞压积(HCT)、Hb等实验室生化指标;术前、术后第4周经十二指肠灌注行葡萄糖耐量实验(DGTT),记录各
目的 探讨动态经会阴超声(DTP-US)与动态MRI排粪造影(DMRD)检查诊断直肠前突的一致性,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测量直肠前突深度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8名女性直肠前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DTP-US与DMRD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并观察两种方法对盆底其他异常情况的检出率.DTP-US与DMRD检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论文在“第十三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多项殊荣。其中好作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好栏目奖2项。
期刊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针对肝癌的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欠佳、患者预后较差.近10余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肝癌的基因治疗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其中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自杀基因系统(ADV-tk)对肝癌的治疗研究开展得最早也最为广泛.其原理是把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通过腺病毒导入细胞内,利用其产生的酶将无毒的药物前体更昔洛韦(GCV)转变成细胞毒性产物,从而杀死肝癌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52岁.体格检查发现胰尾及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2d,无腹痛、腹胀、黄疸、消瘦等,于2008年10月2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未扪及包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墨菲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关键词: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
目的 探讨经耻骨联合上入路LC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72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结石54例,胆囊息肉18例.30例经耻骨联合上入路行LC(新方法组);42例行单孔LC(单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切口满意程度和美容效果.采用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