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衰退,政治、经济的发展收到了严重的影响,常年的战乱使得人民饱受苦难。正所谓“哀怨起骚人”, 正是这种特殊的国情,促使了骚体文学的繁荣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作品,且已形成中唐骚体独特的风格,对后世骚体文学的發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中唐;骚体文学;兴盛原因;影响
唐代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极大繁荣的时代,唐朝建立不久就呈现出一幅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景象。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鼎盛。玄宗末年,唐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不断,却又连连战败。8年的“安史之乱”,使辉煌的“盛唐气象”一去不复返。政治上:藩镇割据使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只能维持表面上的统一。节度使常常公开与中央对立,截留中央财务,自比为独立的封国,使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
经济上:安史之乱对唐朝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首先由于常年的战乱,使得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失去了发展农业的劳动力和土壤。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其次水利设施破坏严重,使交通运输不畅,。运河是唐朝时期南北交通的主要枢纽,战争时期,运河无法正常通航。使得南北物资流通不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使得民不聊生。
总之常年的战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饱受苦难。正所谓“哀怨起骚人”,正是因为这种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使中唐骚体文学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尽管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了衰败,但正是这种特殊的国情,促使了骚体文学的繁荣发展。
一、中唐骚体文学兴盛的原因
“安史之乱”后,士人们目睹此时国家纷乱的局面痛定思痛,中国文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始对盛世的衰落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找到变革的方法,实现国家中兴。如组织永贞革新和古文运动等。
此时期骚体文学较之唐代前期兴盛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首先唐代前期文人们对于骚体的态度褒贬不一,但中唐特殊的历史时期,此时的文人们对于骚体作品持有很高的评价。其次以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的“文以载道、不平则鸣”为主张古文运动,推崇古文,但古文家们又排斥用骈律体,使得古体的另一种体式骚体,成为文人们创作时的宠儿,而且骚体善发哀怨、愤懑之情的特质,也符合此时文人们的心境。这些原因都直接促进了骚体文学在中唐的繁荣。
二、中唐骚体文学的地位及影响
中唐骚体文学是有唐以来骚体创作的巅峰时期,出现了大量卓有成就的作家及可流传后世的作品。深得楚骚神韵,又有创新之处,树立了骚体创作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这一时期的骚体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很高。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唐时期的文人们大部分都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报国无门,比如韩愈,自幼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贞观八年进士及第,但直到贞元十八年才出任四门博士,不久又因《谏迎佛骨表》被贬到潮州;柳宗元、刘禹锡也因“永贞革新”的失败,被贬到荒野之地,被迫退出政治舞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被彻底击碎。这个时期的文人们大部分都怀有哀伤、愁苦、怨愤的情感,此时不平则鸣的文学创作主张也正顺应了文人们的这种强烈需要,它鼓励文人们把心中的愤懑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而骚体自产生之初就有书写怨愤、愁苦情绪的传统,所以此时的文人们也大都使用骚体,于是中唐出现了骚体文学创作的繁荣。如晁补之《变离骚》和《续楚辞》中就选用了许多的中唐作品,收录的作家有柳宗元、韩愈、刘禹锡、权德舆、李观等等,其中光是柳宗元一人就有9篇,他是中唐骚体创作的旗帜性人物。①
《石林诗话》谓:“柳州诸赋,更不蹈屈宋一句,似与昌黎皆在严忌、王褒以上。真知言哉!赋学自词苑窳败,遂寡问津;然有韵之文,亦治文者不可以讲。发源于屈宋,取范于柳州,斯得矣。……柳州京力峭,每于短句见长技,用字为人人意中所有,用意乃为人人笔下所无,昌黎则长短皆宜。……子厚集中骚体,直追宋玉。”林纾《柳文研究法》中说“柳州之骚学,当与宋玉抗席,幽思苦语言,悠悠然若傍章花密菁而飞,每读之,几不知身何境也”②从中可以看出,柳宗元的骚体创作可及屈宋、自成一家了。
中唐骚体文学既体现了对原初骚体的继承,同时又受到了时代文化的影响和文人们的努力,而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作品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议论化倾向;句式上也更加灵活多变:出现了七字句的句式,骚散结合;受到了唐传奇写法的影响等等,这些新变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骚体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注释:
①参李大明《晁补之<重编楚辞>三种目录论考,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第43-49页
②林纾《柳文研究法》,见吴文治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柳宗元卷》,中华书局,1964年,第575页
参考文献:
[1]蒋之翘.七十二家评楚辞[M].明天启六年刻本.
[2]谢无量.楚词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六年五月四版.
[3]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孙梅.四六丛话[M].清光绪十年刊本.
[6]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蔡靖泉.楚文学史[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8]许结,郭维森.中国辞赋发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郭建勋.楚辞与中国古代韵文[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1]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中唐;骚体文学;兴盛原因;影响
唐代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极大繁荣的时代,唐朝建立不久就呈现出一幅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景象。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鼎盛。玄宗末年,唐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不断,却又连连战败。8年的“安史之乱”,使辉煌的“盛唐气象”一去不复返。政治上:藩镇割据使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只能维持表面上的统一。节度使常常公开与中央对立,截留中央财务,自比为独立的封国,使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
经济上:安史之乱对唐朝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首先由于常年的战乱,使得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失去了发展农业的劳动力和土壤。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其次水利设施破坏严重,使交通运输不畅,。运河是唐朝时期南北交通的主要枢纽,战争时期,运河无法正常通航。使得南北物资流通不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使得民不聊生。
总之常年的战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饱受苦难。正所谓“哀怨起骚人”,正是因为这种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使中唐骚体文学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尽管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了衰败,但正是这种特殊的国情,促使了骚体文学的繁荣发展。
一、中唐骚体文学兴盛的原因
“安史之乱”后,士人们目睹此时国家纷乱的局面痛定思痛,中国文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始对盛世的衰落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找到变革的方法,实现国家中兴。如组织永贞革新和古文运动等。
此时期骚体文学较之唐代前期兴盛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首先唐代前期文人们对于骚体的态度褒贬不一,但中唐特殊的历史时期,此时的文人们对于骚体作品持有很高的评价。其次以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的“文以载道、不平则鸣”为主张古文运动,推崇古文,但古文家们又排斥用骈律体,使得古体的另一种体式骚体,成为文人们创作时的宠儿,而且骚体善发哀怨、愤懑之情的特质,也符合此时文人们的心境。这些原因都直接促进了骚体文学在中唐的繁荣。
二、中唐骚体文学的地位及影响
中唐骚体文学是有唐以来骚体创作的巅峰时期,出现了大量卓有成就的作家及可流传后世的作品。深得楚骚神韵,又有创新之处,树立了骚体创作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这一时期的骚体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很高。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唐时期的文人们大部分都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报国无门,比如韩愈,自幼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贞观八年进士及第,但直到贞元十八年才出任四门博士,不久又因《谏迎佛骨表》被贬到潮州;柳宗元、刘禹锡也因“永贞革新”的失败,被贬到荒野之地,被迫退出政治舞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被彻底击碎。这个时期的文人们大部分都怀有哀伤、愁苦、怨愤的情感,此时不平则鸣的文学创作主张也正顺应了文人们的这种强烈需要,它鼓励文人们把心中的愤懑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而骚体自产生之初就有书写怨愤、愁苦情绪的传统,所以此时的文人们也大都使用骚体,于是中唐出现了骚体文学创作的繁荣。如晁补之《变离骚》和《续楚辞》中就选用了许多的中唐作品,收录的作家有柳宗元、韩愈、刘禹锡、权德舆、李观等等,其中光是柳宗元一人就有9篇,他是中唐骚体创作的旗帜性人物。①
《石林诗话》谓:“柳州诸赋,更不蹈屈宋一句,似与昌黎皆在严忌、王褒以上。真知言哉!赋学自词苑窳败,遂寡问津;然有韵之文,亦治文者不可以讲。发源于屈宋,取范于柳州,斯得矣。……柳州京力峭,每于短句见长技,用字为人人意中所有,用意乃为人人笔下所无,昌黎则长短皆宜。……子厚集中骚体,直追宋玉。”林纾《柳文研究法》中说“柳州之骚学,当与宋玉抗席,幽思苦语言,悠悠然若傍章花密菁而飞,每读之,几不知身何境也”②从中可以看出,柳宗元的骚体创作可及屈宋、自成一家了。
中唐骚体文学既体现了对原初骚体的继承,同时又受到了时代文化的影响和文人们的努力,而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作品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议论化倾向;句式上也更加灵活多变:出现了七字句的句式,骚散结合;受到了唐传奇写法的影响等等,这些新变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骚体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注释:
①参李大明《晁补之<重编楚辞>三种目录论考,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第43-49页
②林纾《柳文研究法》,见吴文治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柳宗元卷》,中华书局,1964年,第575页
参考文献:
[1]蒋之翘.七十二家评楚辞[M].明天启六年刻本.
[2]谢无量.楚词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六年五月四版.
[3]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孙梅.四六丛话[M].清光绪十年刊本.
[6]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蔡靖泉.楚文学史[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8]许结,郭维森.中国辞赋发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郭建勋.楚辞与中国古代韵文[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1]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