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村镇的供水工程建设是国家政府历来关注的工作重点,为此国家财政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村镇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后有必要通过健全合理的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来保障其长期可持续使用。要形成权责明确、职责清晰的管理体制,管理责任要落实到人,确保每一项管理工作任务目标能真正的实现。此外尽管水价制定和有效收取是满足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折旧费用和保障工程长期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对其进行价格水平的制定以及收取时,也要注意根据自身区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科学的调整,提升维护技术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长期可续良好运行,顺利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可持续。
关键词:水资源;村镇供水;可持续;科学高效;管理体制
0 引 言
供水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供水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因此做好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加强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构建起完善的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村镇供水工程可续行运行管理体制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论述。
1 水户参与的管理体制
要想真正地实现对于村镇供水工程的可持续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水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这样很好地强化管理决策者对于工程的实时监测。通常情况下供水工程在村镇地区进行建设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触及某些人员的利益而受到阻碍,严重地阻滞供水工程的运行以及维护效率。推动水户成为管理的参与者,借助这一平台能够帮助我们的最高决策者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资料,了解供水工程对于村镇以及相关人员的影响,能够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的反馈到供水工程的管理者手中,便于及早的制定解决应对之策,从而使得供水工程能够顺利的按计划进行。除此之外,水户参与管理体制有助于推动管理体制的可持续性建设,鼓励每一位水户自觉主动地进行供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以此来充分提高村镇供水设施的维护效率,有效节约维护管理资源,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2 集中化管理模式
一些村镇地区的水厂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设备的技术水平上都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水平,生产效率低下,出厂水质卫生安全较差,小而分散,不利于水务管理部门以及卫生部门的监管,所以有的地区已经走在了改制的前列。对区域内的水厂尤其是规模小的水厂进行科学整合,有效的调配水资源管理力量,统一划归自来水公司进行管理,无论是在水价的制定以及水质的检测都能够实现统一的标准,进而使得水质、水压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问题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3 村镇居民集体自我管理模式
村镇居民集体进行供水工程的管理也是实现管理工作可持续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方式更加严格,对于关键性的水价制定以及收取上,实行的是民主管理模式。村镇居民选举水价管理小组进行工程管理以及水费的收取工程的维护管理费用来自收取的水费。这种自我集体管理模式使得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如果涉及的区域比较大,还可以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在乡镇一级建立起自来水公司负责工程管护、水质监测和设备维修,人员工程部分来自水费,部分从镇财政中支出。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确保村镇居民饮用水的安全,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地方财政资源,通过民主形式实现基层供水工程的自我管理与维护,保障了供水工程良好运行以及管理的可持续性。
4 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实现村镇供水工程的可持续管理,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体制。依据村镇的发展实际,出台必要的规范管理制度,约束各方的行为,规范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保障供水系统运行维护的正常有序。一些地区甚至出台、制定了地方性的法律法规,进而从法律层面使得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责任更加清晰、权责更加明确,有效地提升了运行管理效率。完善了区域集中式饮用水工程、单村分散式饮用水工程等,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只有在工作任务以及职责明确的情况下,真正的可持续管理模式才能够实现。有的地区开始设立起专门的管理机构,这样的管理模式很好的提升了村镇供水工程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这种管理体制下,管理责任划分更加明确,管理效率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升。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行业管理部门,卫生部门负责水质监测,发改局负责项目审批,物价部门负责水价核定和监管,环保部门负责水源地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农村供水安全负总责。
5 保障管理资金的稳定
资金是任何一项工作要想顺利开展都无法离开和忽视的物质基础。管理工作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就必须具备稳定的资金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管理计划,能够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资金的来源一方面需要各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资金管理体制,促进有关部门供水工程财政资金使用结构的优化升级,切实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将节省资金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建设中去。
6 快捷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科学技术发展也为供水工程实现科学可持续的管理体制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建立起信息检测以及数据汇总系统,能够帮助我们的管理者及时的获取到来自供水工程一线的各方面运行信息。一些供水工程重点区域监测系统的安装,成功实现了管理维护工作的全天候,有效降低了天气等自然因素对于供水工程管理工作连续性的影响。通过各方汇总的工程运行情况反映数据,有关管理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对供水工程最为有效的问题处置,进而真正保障了村镇供水工程管理工作可持续性,及时发现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将问题的危害性降至最低点。
7加强用水管理
供水站应优先保证工程设计范围内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需要。在水资源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扩大供水范围。供水站应对用水户逐户登记造册,与用水户签订供用水合同,并发放用水户手册。用户改建、扩建或拆迁用水设施,须经供水站批准,由专业人员实施。新增用水户要向供水站提交书面用水申请,办理上户手续。积极推广和使用节水技术、产品和设备,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缺水地区要实行用水定额管理。
五、合理确定水价,强化水费计收和管理
集中供水工程都要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价格。集中供水工程的水价由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由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当实际供水价格达不到成本水价时,不足部分要通过申请财政补贴、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划拨"养站田"或"养站林"等办法解决。水费由供水站或其委托的单位、个人计收。计收水费要使用水费专用票据。供水站要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要推行水费民主决策制度,以保证水费的合理、高效利用。供水站要实行公示制度,定期对水价、水量、水费收支特别是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监督。
7 结 论
综上所述,农村饮用水安全稳定是供水工程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如何切实地完善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方便村镇居民便捷、安全的饮水,是当今供水管理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中央一号文件曾阐述了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本文对我们国家的村镇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吴晓静. 浅谈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J]. 海峡科学,2007(5):72.
[2]游雪现,曾瑞胜 . 浙江省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调查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2):
关键词:水资源;村镇供水;可持续;科学高效;管理体制
0 引 言
供水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供水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因此做好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加强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构建起完善的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村镇供水工程可续行运行管理体制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论述。
1 水户参与的管理体制
要想真正地实现对于村镇供水工程的可持续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水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这样很好地强化管理决策者对于工程的实时监测。通常情况下供水工程在村镇地区进行建设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触及某些人员的利益而受到阻碍,严重地阻滞供水工程的运行以及维护效率。推动水户成为管理的参与者,借助这一平台能够帮助我们的最高决策者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资料,了解供水工程对于村镇以及相关人员的影响,能够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的反馈到供水工程的管理者手中,便于及早的制定解决应对之策,从而使得供水工程能够顺利的按计划进行。除此之外,水户参与管理体制有助于推动管理体制的可持续性建设,鼓励每一位水户自觉主动地进行供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以此来充分提高村镇供水设施的维护效率,有效节约维护管理资源,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2 集中化管理模式
一些村镇地区的水厂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设备的技术水平上都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水平,生产效率低下,出厂水质卫生安全较差,小而分散,不利于水务管理部门以及卫生部门的监管,所以有的地区已经走在了改制的前列。对区域内的水厂尤其是规模小的水厂进行科学整合,有效的调配水资源管理力量,统一划归自来水公司进行管理,无论是在水价的制定以及水质的检测都能够实现统一的标准,进而使得水质、水压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问题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3 村镇居民集体自我管理模式
村镇居民集体进行供水工程的管理也是实现管理工作可持续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方式更加严格,对于关键性的水价制定以及收取上,实行的是民主管理模式。村镇居民选举水价管理小组进行工程管理以及水费的收取工程的维护管理费用来自收取的水费。这种自我集体管理模式使得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如果涉及的区域比较大,还可以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在乡镇一级建立起自来水公司负责工程管护、水质监测和设备维修,人员工程部分来自水费,部分从镇财政中支出。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确保村镇居民饮用水的安全,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地方财政资源,通过民主形式实现基层供水工程的自我管理与维护,保障了供水工程良好运行以及管理的可持续性。
4 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实现村镇供水工程的可持续管理,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体制。依据村镇的发展实际,出台必要的规范管理制度,约束各方的行为,规范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保障供水系统运行维护的正常有序。一些地区甚至出台、制定了地方性的法律法规,进而从法律层面使得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责任更加清晰、权责更加明确,有效地提升了运行管理效率。完善了区域集中式饮用水工程、单村分散式饮用水工程等,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只有在工作任务以及职责明确的情况下,真正的可持续管理模式才能够实现。有的地区开始设立起专门的管理机构,这样的管理模式很好的提升了村镇供水工程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这种管理体制下,管理责任划分更加明确,管理效率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升。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行业管理部门,卫生部门负责水质监测,发改局负责项目审批,物价部门负责水价核定和监管,环保部门负责水源地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农村供水安全负总责。
5 保障管理资金的稳定
资金是任何一项工作要想顺利开展都无法离开和忽视的物质基础。管理工作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就必须具备稳定的资金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管理计划,能够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资金的来源一方面需要各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资金管理体制,促进有关部门供水工程财政资金使用结构的优化升级,切实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将节省资金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建设中去。
6 快捷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科学技术发展也为供水工程实现科学可持续的管理体制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建立起信息检测以及数据汇总系统,能够帮助我们的管理者及时的获取到来自供水工程一线的各方面运行信息。一些供水工程重点区域监测系统的安装,成功实现了管理维护工作的全天候,有效降低了天气等自然因素对于供水工程管理工作连续性的影响。通过各方汇总的工程运行情况反映数据,有关管理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对供水工程最为有效的问题处置,进而真正保障了村镇供水工程管理工作可持续性,及时发现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将问题的危害性降至最低点。
7加强用水管理
供水站应优先保证工程设计范围内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需要。在水资源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扩大供水范围。供水站应对用水户逐户登记造册,与用水户签订供用水合同,并发放用水户手册。用户改建、扩建或拆迁用水设施,须经供水站批准,由专业人员实施。新增用水户要向供水站提交书面用水申请,办理上户手续。积极推广和使用节水技术、产品和设备,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缺水地区要实行用水定额管理。
五、合理确定水价,强化水费计收和管理
集中供水工程都要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价格。集中供水工程的水价由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由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当实际供水价格达不到成本水价时,不足部分要通过申请财政补贴、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划拨"养站田"或"养站林"等办法解决。水费由供水站或其委托的单位、个人计收。计收水费要使用水费专用票据。供水站要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要推行水费民主决策制度,以保证水费的合理、高效利用。供水站要实行公示制度,定期对水价、水量、水费收支特别是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监督。
7 结 论
综上所述,农村饮用水安全稳定是供水工程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如何切实地完善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方便村镇居民便捷、安全的饮水,是当今供水管理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中央一号文件曾阐述了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本文对我们国家的村镇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吴晓静. 浅谈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J]. 海峡科学,2007(5):72.
[2]游雪现,曾瑞胜 . 浙江省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调查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