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六特质:营造凝聚力
几位不同企业的老总谈起一个共同话题:凝聚力。其中一位的话像一道闪电引起注意:“我最重要的资源是我周边的人。正是深深意识到这一点,我每天都在努力与他们形成一种默契。这种有意识的努力,日久天长的休戚与共,先是很容易达到共识,进而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后来又有了一种心灵上的共融,最后在核心层达到一种共和状态。”
这位老总的凝聚力是人与人共事的必要条件。
每个人与别人都有潜在的默契。心理学称之为“契合”。契合是顺利沟通重要的因素,契合可以让你的心灵与他人的心灵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我们周边的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要想开发这些资源,就得借助契合。如果你能与他人之间建立契合,他们就是帮你更快且更容易达成你的目标的人。
因此,发掘和利用契合的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最重要才能之一。惟有借助契合能力,方能把他们凝聚在你的周围。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的感受和某一本书、某一部电影或某一件事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甚至于在言谈、举止、说话方式、背景和信念方面也都非常接近。
这种感受和反应就是你与别人的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使我们与别人建立一种共识,使我们更容易地进入别人的心灵世界,让对方感觉到你了解他。
我们都知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道理。人们之间相似的地方越多,彼此就越能欣赏和支持,也就越容易沟通和了解。
你可以随便找两个人,如果他们的关系很好,他们必然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也许对同一件事情他们会有不同的做法,但能够把他们拉在一起的是他们相近的性格。
你也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好朋友,你欣赏他们哪些个性呢?他们是不是有跟你相似之处?对比自己最讨厌的人,是不是他的看法跟你一样呢?也许你会认为他实在是不可理喻。
虽然大家都喜欢与自己个性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但人际之间部分的差异,更能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当我们说我们之间意见不同,其实是说我们在某件事上欠缺“相似”。如果你想和谐地与人相处,就不要只着眼于差异之处,更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别人。
在沟通中,我们如何建立契合呢?
首先,我们得找出双方的相似点,然后模仿他的兴趣、他的交友习惯或他的信念。如此模仿便很容易建立友谊和交情。
我们都知道,沟通是借助语言来交换双方的观点,以达成一致的最普通的方法。但是你可知道,根据调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内容及用词的好坏只占沟通顺畅的7%,另外的38%是语气。最后占55%的部分是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比如表情、手势、姿势等。一个人的举止动作在沟通时所代表的意义,往往远超过他口中所说的话。
既然如此,如果我们在沟通时只注意谈话的内容,却忽略那55%的沟通肢体语言,要想达成契合实在是不容易。所以要引起别人的共鸣,有一种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借助模仿以造成相同的神情举止。
著名的催眠学医师爱瑞克森博士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模仿别人的呼吸方式、举止、语气等,便在极短的时间内,与那个人达成完全的契合。原先这些被模仿的人对他并不认识,但在达成契合后,一下子对他无条件的信任起来。只用几句话便达成契合,那种力量会是多么伟大!
然而,语言毕竟是一种下意识的活动,生理状态才是无意识的活动。如果一个人直觉认为你跟他个性很近,因而信赖你,你想这种关系会有多好。既然这样,我们如何去模仿别人的举止神情?有哪些生理特征可供你模仿呢?
首先从讲话开始。要模仿他人说话时的抑扬顿挫和用字遣词。
其次,要注意他人比较明显的神情举止和呼吸方式,这是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能够模仿的。
一开始这么做,你自己都会觉得幼稚。但是当你能够模仿得惟妙惟肖时,你知道会发生什么结果吗?那位被模仿的人会觉得他找到了密友,是一位对他深知、能看穿他心思且跟他很像的人。不过,开始的时候你不必什么都模仿,只要能先做好语气和神情的模仿,就能达成令人难以置信的契合。
我有许多这样的亲身经历。不久前,我到上海出差。紧张的商务谈判后,我到浦东的世贸街心花园放松一下。我在花园的长椅上坐了没多久,注意到坐在对面的一位先生,并开始模仿起他的动作。要知道,一旦你养成了模仿的习惯,你就会常常这么做。
我模仿他的坐姿,他的呼吸方式。他的脚怎么放,我的脚也搁在那儿。他的头摆一下,我也摆一下头。他仰视天空,我也仰视天空。他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没一会儿,他站起身朝我走来。无疑的,我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他觉得我很像他。
我们开始攀谈起来。于是,我又开始模仿他的语气和遣词用字。没过多久,他道:“看得出来,你是个聪明人。”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他觉得我实在跟他很像,他觉得对我的了解远超过交往了25年的朋友。在我们分手之前,他已经答应参加我的培训班了。
模仿是建立契合的自然过程。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契合,以使自己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进而取得想要的结果。同时,模仿别人也能让我们体验到别人的感受。如果你能用心去模仿,你就会跟他有相同的感受。
你在模仿他人时,并不是要你失去自我,而是要以最大的弹性,把我们人类共有的相似生理状态呈现出来。每当我在进行模仿时,我都能从被模仿的人那里获益良多,那种感觉、体验、想法是那么的美好,使我和人们能共同体验这个世界。
当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人的沟通类型。
“视觉型”的人说话像机关枪,呼吸短促,音调偏高,经常耸肩伸颈。他们喜欢用眼睛去了解和判断事物,得出结论。
“听觉型”的人说话不疾不徐,音调平和,呼吸匀称,喜欢侧耳垂肩。他们喜欢用耳朵去了解和判断事物。
“触觉型”的人说话温吞吞地,声音低沉,停顿时间长,身体动作多。顾名思义,他们喜欢用亲历亲为的“做”、“尝试”了解和判断事物。
为了把这三种储忆的差异说的更清楚些,我用住家的环境来描述。
有一幢坐落于一条静谧的街道上是房子,住在这幢房子里的你,随时都可以到户外散步,聆听鸟鸣,不会有他人的打搅。当晨曦初现,你可以徜徉在林园之中,四周鸟声啼啭,不时有清风拂过枝头,绕过前廊,房前的风铃余音,久久不散。
另外有一幢造型极美的房子,你看一眼便会深深地爱上它。白色的长廊配以桃木的矮板墙。从清晨到黄昏,各种不同的光线,可以从四面的窗户穿入房中,形成不同的气氛。房内的各式摆设,从螺旋的楼梯到雕刻精细的橡木门,可以让你消磨闲暇时光,流连于每个角落。
第三幢房子很难描述,除非你自己去体会。它的结构坚固稳定,每个房间都透着难以言述的温馨,深深地触及你的内心。你坐在房间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感觉到房子里弥漫着令你内心恬适的气氛,因而倍感安详。
以上三幢房子其实都是对同一幢房子的描述,只不过第一幢是从听觉的观点;第二幢是从视觉的观点;第三幢是从触觉的观点。如果你能够针对不同的人描述不同的感受,你的收获一定很大。
这三种沟通类型还有许多独特的迹不过因人而异,所以仔细地观察是有绝对的必要。以听觉型的人为例,如果你想说服他去做某件事,用飞快的说话速度跟他描述那件事,恐怕收效不大。相反地,你得语气平和地说清楚,他才能听得真切。否则你说得再好,他有听,却没“懂”,也不想懂。
所有成功者都能灵活地运用视、听、触三种感官印象引起共鸣,吸引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别以为做这样的事得有天分,其实你只要能看、能听、能想,仔细找出别人的特色,尽量自然且无懈的模仿他人的神情、举止、语气,便能达成和他的契合。
从现在开始,训练自己如何建立契合的技巧。你可以在等飞机时模仿别人,建立契合;你可以在工作中或家庭里,建立契合;如果你在面谈应聘工作时,借助模仿的技巧,相信主考者必能很快地喜欢上佩在你的工作中运用契合,你可以和客户建立密切的关系。
如果你想成为一流的沟通者,你只要学习如何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而现在你已经拥有了应有的知识。
最终我们要达到的是,通过契合,建立自我的凝聚力。
第七特质;富有感染力
这个特质是七种心理特质的主旨。不论是对外界,还是对自己的内心,传送的讯息会主宰我们一生的好坏。成功的人把乐观的情绪及逆境中求胜的经验传送给自己和自己周边的人。同样,失败的人传递的是失意、不幸及自我设限。
能够分享和传递自己想法和判断的人,是乐于影响别人的人,具有领袖或导师的潜质。他们具备传送见解、需求和快乐的能力。沟通可以消除歧见。
成功其实不难。首先,你得确定你所追求的。其次,你愿意付出代价使其实现。最后,真正地去做。如果你想拥有成功的心理模式,你不但要知道,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多数的空谈者”是以为自己知道了,而不付出行动的人。
几位不同企业的老总谈起一个共同话题:凝聚力。其中一位的话像一道闪电引起注意:“我最重要的资源是我周边的人。正是深深意识到这一点,我每天都在努力与他们形成一种默契。这种有意识的努力,日久天长的休戚与共,先是很容易达到共识,进而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后来又有了一种心灵上的共融,最后在核心层达到一种共和状态。”
这位老总的凝聚力是人与人共事的必要条件。
每个人与别人都有潜在的默契。心理学称之为“契合”。契合是顺利沟通重要的因素,契合可以让你的心灵与他人的心灵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我们周边的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要想开发这些资源,就得借助契合。如果你能与他人之间建立契合,他们就是帮你更快且更容易达成你的目标的人。
因此,发掘和利用契合的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最重要才能之一。惟有借助契合能力,方能把他们凝聚在你的周围。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的感受和某一本书、某一部电影或某一件事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甚至于在言谈、举止、说话方式、背景和信念方面也都非常接近。
这种感受和反应就是你与别人的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使我们与别人建立一种共识,使我们更容易地进入别人的心灵世界,让对方感觉到你了解他。
我们都知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道理。人们之间相似的地方越多,彼此就越能欣赏和支持,也就越容易沟通和了解。
你可以随便找两个人,如果他们的关系很好,他们必然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也许对同一件事情他们会有不同的做法,但能够把他们拉在一起的是他们相近的性格。
你也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好朋友,你欣赏他们哪些个性呢?他们是不是有跟你相似之处?对比自己最讨厌的人,是不是他的看法跟你一样呢?也许你会认为他实在是不可理喻。
虽然大家都喜欢与自己个性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但人际之间部分的差异,更能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当我们说我们之间意见不同,其实是说我们在某件事上欠缺“相似”。如果你想和谐地与人相处,就不要只着眼于差异之处,更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别人。
在沟通中,我们如何建立契合呢?
首先,我们得找出双方的相似点,然后模仿他的兴趣、他的交友习惯或他的信念。如此模仿便很容易建立友谊和交情。
我们都知道,沟通是借助语言来交换双方的观点,以达成一致的最普通的方法。但是你可知道,根据调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内容及用词的好坏只占沟通顺畅的7%,另外的38%是语气。最后占55%的部分是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比如表情、手势、姿势等。一个人的举止动作在沟通时所代表的意义,往往远超过他口中所说的话。
既然如此,如果我们在沟通时只注意谈话的内容,却忽略那55%的沟通肢体语言,要想达成契合实在是不容易。所以要引起别人的共鸣,有一种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借助模仿以造成相同的神情举止。
著名的催眠学医师爱瑞克森博士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模仿别人的呼吸方式、举止、语气等,便在极短的时间内,与那个人达成完全的契合。原先这些被模仿的人对他并不认识,但在达成契合后,一下子对他无条件的信任起来。只用几句话便达成契合,那种力量会是多么伟大!
然而,语言毕竟是一种下意识的活动,生理状态才是无意识的活动。如果一个人直觉认为你跟他个性很近,因而信赖你,你想这种关系会有多好。既然这样,我们如何去模仿别人的举止神情?有哪些生理特征可供你模仿呢?
首先从讲话开始。要模仿他人说话时的抑扬顿挫和用字遣词。
其次,要注意他人比较明显的神情举止和呼吸方式,这是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能够模仿的。
一开始这么做,你自己都会觉得幼稚。但是当你能够模仿得惟妙惟肖时,你知道会发生什么结果吗?那位被模仿的人会觉得他找到了密友,是一位对他深知、能看穿他心思且跟他很像的人。不过,开始的时候你不必什么都模仿,只要能先做好语气和神情的模仿,就能达成令人难以置信的契合。
我有许多这样的亲身经历。不久前,我到上海出差。紧张的商务谈判后,我到浦东的世贸街心花园放松一下。我在花园的长椅上坐了没多久,注意到坐在对面的一位先生,并开始模仿起他的动作。要知道,一旦你养成了模仿的习惯,你就会常常这么做。
我模仿他的坐姿,他的呼吸方式。他的脚怎么放,我的脚也搁在那儿。他的头摆一下,我也摆一下头。他仰视天空,我也仰视天空。他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没一会儿,他站起身朝我走来。无疑的,我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他觉得我很像他。
我们开始攀谈起来。于是,我又开始模仿他的语气和遣词用字。没过多久,他道:“看得出来,你是个聪明人。”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他觉得我实在跟他很像,他觉得对我的了解远超过交往了25年的朋友。在我们分手之前,他已经答应参加我的培训班了。
模仿是建立契合的自然过程。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契合,以使自己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进而取得想要的结果。同时,模仿别人也能让我们体验到别人的感受。如果你能用心去模仿,你就会跟他有相同的感受。
你在模仿他人时,并不是要你失去自我,而是要以最大的弹性,把我们人类共有的相似生理状态呈现出来。每当我在进行模仿时,我都能从被模仿的人那里获益良多,那种感觉、体验、想法是那么的美好,使我和人们能共同体验这个世界。
当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人的沟通类型。
“视觉型”的人说话像机关枪,呼吸短促,音调偏高,经常耸肩伸颈。他们喜欢用眼睛去了解和判断事物,得出结论。
“听觉型”的人说话不疾不徐,音调平和,呼吸匀称,喜欢侧耳垂肩。他们喜欢用耳朵去了解和判断事物。
“触觉型”的人说话温吞吞地,声音低沉,停顿时间长,身体动作多。顾名思义,他们喜欢用亲历亲为的“做”、“尝试”了解和判断事物。
为了把这三种储忆的差异说的更清楚些,我用住家的环境来描述。
有一幢坐落于一条静谧的街道上是房子,住在这幢房子里的你,随时都可以到户外散步,聆听鸟鸣,不会有他人的打搅。当晨曦初现,你可以徜徉在林园之中,四周鸟声啼啭,不时有清风拂过枝头,绕过前廊,房前的风铃余音,久久不散。
另外有一幢造型极美的房子,你看一眼便会深深地爱上它。白色的长廊配以桃木的矮板墙。从清晨到黄昏,各种不同的光线,可以从四面的窗户穿入房中,形成不同的气氛。房内的各式摆设,从螺旋的楼梯到雕刻精细的橡木门,可以让你消磨闲暇时光,流连于每个角落。
第三幢房子很难描述,除非你自己去体会。它的结构坚固稳定,每个房间都透着难以言述的温馨,深深地触及你的内心。你坐在房间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感觉到房子里弥漫着令你内心恬适的气氛,因而倍感安详。
以上三幢房子其实都是对同一幢房子的描述,只不过第一幢是从听觉的观点;第二幢是从视觉的观点;第三幢是从触觉的观点。如果你能够针对不同的人描述不同的感受,你的收获一定很大。
这三种沟通类型还有许多独特的迹不过因人而异,所以仔细地观察是有绝对的必要。以听觉型的人为例,如果你想说服他去做某件事,用飞快的说话速度跟他描述那件事,恐怕收效不大。相反地,你得语气平和地说清楚,他才能听得真切。否则你说得再好,他有听,却没“懂”,也不想懂。
所有成功者都能灵活地运用视、听、触三种感官印象引起共鸣,吸引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别以为做这样的事得有天分,其实你只要能看、能听、能想,仔细找出别人的特色,尽量自然且无懈的模仿他人的神情、举止、语气,便能达成和他的契合。
从现在开始,训练自己如何建立契合的技巧。你可以在等飞机时模仿别人,建立契合;你可以在工作中或家庭里,建立契合;如果你在面谈应聘工作时,借助模仿的技巧,相信主考者必能很快地喜欢上佩在你的工作中运用契合,你可以和客户建立密切的关系。
如果你想成为一流的沟通者,你只要学习如何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而现在你已经拥有了应有的知识。
最终我们要达到的是,通过契合,建立自我的凝聚力。
第七特质;富有感染力
这个特质是七种心理特质的主旨。不论是对外界,还是对自己的内心,传送的讯息会主宰我们一生的好坏。成功的人把乐观的情绪及逆境中求胜的经验传送给自己和自己周边的人。同样,失败的人传递的是失意、不幸及自我设限。
能够分享和传递自己想法和判断的人,是乐于影响别人的人,具有领袖或导师的潜质。他们具备传送见解、需求和快乐的能力。沟通可以消除歧见。
成功其实不难。首先,你得确定你所追求的。其次,你愿意付出代价使其实现。最后,真正地去做。如果你想拥有成功的心理模式,你不但要知道,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多数的空谈者”是以为自己知道了,而不付出行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