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dou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不断关注使得人们对于建筑设计有了新的要求,随着生态建筑观念的不断深入城市绿色建筑设计发生了较大的改观。本文通过对生态建筑观念的概述,对新时期生态观念下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简单概述。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带来的是日益突出的生存发展与环境矛盾,要实现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建立生态而和谐的发展环境,通过科学而有效的发展方式和体制实现了和谐共赢的发展,促进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双赢。通过对建筑设计中的各项技术的研制和实践应用,更新了人们的居住生活和建筑设计理念,通过更为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技术的使用,实现了生态建筑设计观念的有效贯彻和应用。通过对建筑设计的各方面进行考虑,实现了对传统建筑设计的突破和发展,从而设计出更为科学生态的建筑体系,为人们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生态建筑观念概述
  近年来,生态观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生态建筑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较,形成构建了更为便捷的建筑设计和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建筑设计,通过对建筑设计的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设计,实现了各种能源在建筑中的内部循环和利用,创造出低能耗、无污染、无排放的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的设计观念应从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都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并在其建设、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系统的整体,拥有自净能力和系统的调节能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
  二、生态建筑观念下的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创新
  1、树立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实现与自然和谐发展
  现代建筑设计要实现生态建筑观念的贯彻和实施必须树立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建筑模式。自然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到人们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相处模式的形成和构建。现代建筑设计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倡导的发展和理念,应在各行业和各范围内实现有效的发展和贯彻。
  树立生态的设计理念,不仅在建筑设计中,还应形成保护环境的习惯,通过尊重自然、减少生物圈破坏,从而能在建筑设计中实现对环境变化和发展的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
  2、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构建自然设计和发展的建筑模式
  生态的建筑环境建设应充分利用自然的生态资源,构建自然设计和发展的建筑设计模式。应通过充分空间资源构建高效的空间建筑体系,例如在地面空间上方建立巨构城市建筑,通过充分利用地面的空中资源;或是在地面上构建与周边环境相适宜的建筑模式,通过与环境相适应和协调的建筑设计和实施,构建舒适的建筑设计模式。在充分利用了地面空间资源后,还可通过对地下空间的扩展,实现了有效的地面空间的利用模式。
  通过各层次空间的合理设计,实现了地面、地上空间以及地下空间的三维发展模式,构建有机的建筑网络。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建筑设计建立能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建立建筑设计与生态平衡的发展模式。
  3、关注建筑设计的环境以及地域
  现代建筑设计以特定的建筑环境和地域为基础,从而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通过对相应建筑的构建环境的考虑和掌握,设计出更符合当地发展的建筑体系。通过对建筑设计当地的建筑整体风格以及个体特点的考虑,实现对建筑环境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包括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风俗文化以及各种能源分布等的了解和掌握,从而能在具体的工程项目建设中构建有益的建筑发展设计体系,从而实现建筑设计与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文化发展环境的整体的统一。
  三、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1、基于当地具体生态环境,构建充分利用资源的建筑设计体系生态的建筑设计能实现与本地地域和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实现自然的过渡和发展,从而建立舒适、合理的现代建筑。基于当地的具体生态环境的建筑设计体系则是通过自然本源的生态建筑,通过实现对传统建筑设计与自然对立、破坏和消耗等的突破和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建筑设计与自然发展的融合,建筑设计与相应的建筑发展领域能实现与自然的融合发展体系。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减少对建筑原生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通过可再生的建筑材料的利用实现生态化建筑设计。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建筑结构的创新,创造出能够自我调节的建筑设计的生态发展模式。如以绿色植栽代替分隔墙体,将空间分隔,营造绿色墙或选用活树木来代替墙壁、梁柱,实现建筑与景观一体化。
  2、新能源的利用实现建筑的生态设计
  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模式,通过各种新技术的实践和应用,实现了新技术对建筑设计的能源设计和发展,并且能构建良好的生态建筑发展体制。通过对建筑材料技术以及物理技术的研究,实现了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城市建筑中的应用,实现了各种新型技术、数字技术与新型能源的结合,构建了新型的现代生态建筑。太阳能是可利用的清洁、丰富的能源,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蓄电池组贮存太阳能电池受光照所发出的电能,并可以随时向用电设备供电,从而满足楼内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用电需求。太阳能电池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不消耗常规燃料,不受地域限制,维修简便,适合在建筑物上安装等特点,能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实现有效的利用。
  3、采用新型建设材料,创新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构建了建筑发展的体系,通过空间布局实现了能源消耗的节约,以小体量、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低能耗、低维护等设计标准和原则的设计实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可采用挤塑板、聚苯板或涂刷保温材料等,内保温可复合墙体等。在建筑的节水节能上,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小区可推广使用中水系统,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筑供暖系统开发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供热,建筑的供冷系统则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转化风能、水能等天然的清洁能源,修建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照明基础灯具,整流器,控光器、调光设备、先进的传感器等,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既净化了环境,又实现了能源的重新利用;构造节能,在建筑细部上采用百页窗、遮阳构架和传统的木板帘等手法,对于单体建筑出挑的阳台、有顶的、敞开的外廊都可以起到遮阳节能的作用。
  四、结语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等问题使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生存濒临的困境。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要充分融入生態策略,通过有效的建筑设计,实现节能减排的根本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必然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彩枫.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1,(05).
  [2]王楠.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建筑系统[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
  [3]卢圣伟. 建筑设计应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6).
  [4]陈剑峰. 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9).
  [5]柳发明.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其他文献
摘要:2014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对广西交通运输系统来讲,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本文简述了“八项规定”出台的原因,并根据此原因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交通运输系统作风的建设。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八项规定;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 A       1 “八项规定”出台的原因  近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
期刊
摘要:水的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战略。中国水资源现状,首先是总量不足,我国人均水资源占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时空分布不均 ;三是使用效率太低 ;四是污染严重。所以对于饮用水,有必要进行深度处理,本文主要阐述 了饮用水的深度净化的专业技术和防污对策。  关键词:饮用水;深度净化;臭氧;活性炭;膜技术  中图分类号: TV211 文献标识码: A  面对水源水质污染、水质标准提高、氯的消毒副产物
期刊
摘 要:对地铁隧道通风风速及压力分布情况进行测试,研究了该隧道的通风效果运行现状,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与相关理论吻合。  关键词:地铁隧道;射流通风;实测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壁龛式隧道射流通风是隧道射流通风技术的一种特殊应用。它是将一定长度的隧道断面扩大而形成“壁龛”,在其内部安装射流风机以满足隧道限界的要求[1]。1 测试内容  1.1 隧道断面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滹沱河北大堤吕汉险工段堤防加固方案比选的论述,得出了水泥土搅拌防渗墙为最经济适用的方案。水泥土搅拌防渗墙,具有不需要开槽,施工简便,墙体与周围土体胶结良好,防渗效果好,造价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水泥土搅拌防渗墙堤防加固施工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 TQ172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滹沱河是海河流域子牙河系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境内的泰戏山下桥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沈阳地铁2号线车载系统,分别介绍了信号车载系统的主要功能、组成部分,以及信号车载系统驾驶模式及驾驶模式之间的转换,从安全、高效、合理的角度综述了沈阳地铁2号线车载系统。  关键词:系统功能;车载系统组成;驾驶模式  中图分类号: U231+.3文章标识码:A  车载系统的关键设备就是安装在列车司机室机柜中的车载控制器(CC),该子系统包括一个安全的带数字式输入/输出控制器的三取二处理
期刊
河南华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21 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地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艺术形态要求也日益上升。仿生学作为一名独立的学科逐渐成熟,仿生学在土木建筑领域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生态仿生建筑设计中技术因素和人文因素,并详细阐述了声讨仿生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仿生;建筑设计;薄壳结构;形态仿生;材料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各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因建筑工程造成的污染与能源消耗尤为严重。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是现代建筑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就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建设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我国有关政府部门提出了
期刊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老城区的历史景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历史景观风貌正在消失。因此,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现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的课题。论文从国内外优秀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与保护入手,以“庞贝古城”、“上海外滩”为参考实例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沈阳中街历史景观的现状、保护与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景观设计 历史景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摘要:中街是一个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老街,是沈阳商业发展的源头,它地处沈阳古城区方城的中心地带,与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毗邻,区位十分敏感。近些年来由于房地产过热,导致中街地区的破环十分严重。本文针对现状分析,提出了保护与更新的具体方法。  1引言  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陵”之称,1986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方城是古城区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深圳地铁三号线布吉站结构、位置、客流特点及车站客流组织工作等情况,通过车站客流组织实例,解析了布吉站在应对大客流时采取的组织措施。  关键词:深圳地铁三号线布吉站大客流组织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1、车站位置及结构介绍  深圳地铁三号线布吉站地处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深惠路西侧,处于龙岗大道与罗岗路交汇处的西北角,在建设中的布吉火车站和布吉枢纽以东, 车站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