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回顾“十二五”时期的扶贫开发历程,西吉县取得哪些成就?
武维东:“十二五”时期,我们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把扶贫开发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惠民政策的关键之举,扎实推进整村扶贫开发工程,全县整合资金26.3亿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66个;建成县内生态移民安置区(点)40个,完成县外生态移民10075户4.9万人、县内移民4399户2.1万人,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恶劣村庄7万人生存发展大计,贫困地区农民居住环境、生产条件、饮水、用电、交通、教育、医疗等事业得到了显著改善。全县贫困人口由2010年年底的18.8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3.4万人,贫困面由38%下降到26%,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3458.7元增长到2014年的6222元,净增2763.3元。
记者:“十三五”时期,西吉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武维东:“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六个精准”的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深化拓展自治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和扶贫开发工作“1269”的总体部署,围绕“4155”战略部署,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县工作大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战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城乡一体化与精准扶贫相融合、区域开发与到村到户扶持相结合,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精准发力,推动扶贫资金向贫困村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我们已精准确立脱贫攻坚发展目标,到2018年全面实现13.4万贫困人口脱贫。通过扶持产业发展一批:6.45万人;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1.92万人;通过转移就业发展一批:1.9万人;通过政策兜底一批:3.13万人。到2018年21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其中2015年脱贫销号贫困村44个,2016年44个,2017年64个,2018年64个。年度脱贫销号村人均纯收入达到县内平均水平的80%以上,建档立卡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县内平均水平60%以上;到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46元。到2019年全县实现整体脱贫的巩固提升;到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记者:扶贫开发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西吉县有哪些发展措施?
武维东:“十三五”时期,我们要精准确立发展措施。
一是严格责任落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当作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来做,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以扶贫工作统揽工作全局,做到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安排部署、扶贫成效四个到位。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县、乡逐级签订扶贫目标责任书。实行县级领导抓好联系乡镇扶贫工作的同时,包抓1个年内计划整体脱贫的贫困村,使年度计划脱贫村实现县、乡领导包抓全覆盖。按照“县上统筹、乡镇负责、部门配合、村抓落实、户户实施”的原则,明晰乡镇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将脱贫成效与考核挂钩,形成齐抓共管、全力攻坚的大扶贫机制。调整充实区、市、县扶贫开发驻村工作队,贫困村实现全覆盖。明确工作队职责和工作任务,强化考核管理,切实摸清底数,合理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扶贫措施。
二是扩大金融扶贫。创新“财政+金融+产业”的金融扶贫联动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注入财政发展贷款担保基金,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基金、贫困户贷款贴息基金,放大金融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推行产业扶持资金、互助资金、双到资金、妇女小额贷款和农户自筹资金捆绑融资发展模式,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发放。从2016年起,县级财政将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0%以上作为风险担保基金撬动放大信贷资金,对全县37372户贫困户进行信贷扶持,每年新增19个金融扶贫示范村。到2018年实现贫困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全覆盖。
三是壮大特色产业。紧紧围绕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五百工程”建设。马铃薯产业:高标准建设“3个1”工程,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单产稳定在200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草畜产业:按照“1232”发展思路,大力推广“托管代养”“全赠半返”等养殖模式,到2020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8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50万只(黑山羊50万只),禽饲养量达到300万只(珍珠鸡100万只)。农村居民人均草畜业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蔬菜产业:到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单产稳定在5.5吨/亩,总产稳定到110万吨以上,力争农民人均蔬菜产业可支配达到2033元以上。小杂粮产业:到2020年,小杂粮生产基地稳定在80万亩,总产达到25万吨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小杂粮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劳务产业:积极鼓励能人带动务工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鼓励创业能人、务工人员向县城、集镇、产业带聚集,每年输出劳动力10万人以上,年创收8亿多元,人均劳务产业收入达2333元。围绕转移就业,着眼贫困人口转岗就业,培养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技能,力争到2018年实现全县农民人均劳务产业收入5500 元,2020年3.3万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是促进工业经济。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贫困农户稳定增收提供产业支撑。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增强和带动贫困户参与标准化生产的能力,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组织化程度。以“一园五区”为平台,不断深化“闽宁协作模式”“华林模式”,引进培育整合一批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加工、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带动贫困村马铃薯、芹菜、胡麻油、小杂粮、黑山羊、珍珠鸡以及清真牛羊肉等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到2020年,发展一批上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2个产业合作组织,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加入1个合作组织。 五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立足“原始生态、丹霞震湖、红色圣地、回乡风情、民俗文化”优势,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着力推进火石寨、震湖、将台堡等重点景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加快投资30亿元20万亩百公里油用牡丹产业带建设,全力打造西部吉祥地、天香国色城。大力推广吉强龙王坝乡村旅游扶贫模式,鼓励引导扶持农户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深度融合一、三产业,着力增加群众收入、提升致富能力。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机遇,加快贫困乡村宽带网络建设步伐, 2015年整体脱贫的44个贫困村每村开办农村网店1家以上;到2017年全县70%以上的贫困村实现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到2020年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开办网店1家以上。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2016年物流、快递服务覆盖所有乡镇,2017年基本覆盖贫困村。
六是实施项目带动。以解决“水、路、绿”瓶颈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建成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及配水工程,加快实施一批中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提高水质达标率和自来水入户率,争取实施引黄(黄河)入西调水工程, 2016年,所有农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全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使贫困群众都能喝上更加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实施行政村通畅工程与乡村连通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等级和密度。2017年,争取实施172个贫困村村组砂化道路400公里以上;到2020年,贫困村村组道路通达率达80%以上,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停靠点”的城乡一体化农村客运网络全覆盖。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天然林资源保护、月亮山水源涵养生态修复、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低效林改造等生态工程。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88%以上;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8%,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四改”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把危房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整村推进相结合,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到户相结合,加快推进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有效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2016年至2017年,全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897户,到2018年消除全县农村贫困户危房,基本解决农村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
七是实施移民搬迁。对没有生存条件和发展前景的贫困户,继续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统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型城镇化试点等项目,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城镇安置等多种方式,力争到2018年对符合搬迁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1.31万贫困人口实施搬迁安置,通过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基础设施配套等多种措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八是深化教育扶贫。全面实施教育扶贫攻坚工程,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贫困乡村学前教育,2016年新(改扩)建贫困村幼儿园10所,2017年新(改扩)建10所,全县实现所有村级完全小学附设“校中园”或学前班,在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标准化幼儿园,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65%。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7年贫困乡村学校教室、桌椅、图书、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基本满足生活需要,2018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务。积极争取国家助学资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实施政府贴息优先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本科、高职(专科)阶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认真实施“雨露计划”,帮助贫困家庭大学、中高职在校学生完成学业。到2017年,贫困大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九是低保政策兜底。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推行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农村低保一类对象补助水平由每人每月115元提高到200元,即由每人每年1380元提高到2400元。全面落实农村特殊群体养老保险全覆盖,对城乡居民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五保户等缴费特困群体和计划生育“两女户”“独生子女户”“少生快富户”家庭,由县政府按最低缴费标准代缴养老保险费;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校舍等场所,建设一批互助老人幸福院,到2018年3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1个,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因照顾老年人影响生产和外出务工等问题。扩大医疗救助和服务覆盖面,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和救助对象范围,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力度,切实发挥医疗救助保障对减贫的重要作用。
十是强化社会扶贫。加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营造浓厚的社会扶贫氛围,鼓励、调动和吸引社会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加大与国家和区、市对口帮扶单位的衔接、沟通,力争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多方面争取更大支持。深入开展扶贫企业的认定工作,总结、推广企业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引导、支持企业进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探索贫困户通过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分红等方式,与扶贫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参与全产业链利益分成,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2016年至2018年,组织和引导县内外企业与172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
武维东:“十二五”时期,我们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把扶贫开发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惠民政策的关键之举,扎实推进整村扶贫开发工程,全县整合资金26.3亿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66个;建成县内生态移民安置区(点)40个,完成县外生态移民10075户4.9万人、县内移民4399户2.1万人,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恶劣村庄7万人生存发展大计,贫困地区农民居住环境、生产条件、饮水、用电、交通、教育、医疗等事业得到了显著改善。全县贫困人口由2010年年底的18.8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3.4万人,贫困面由38%下降到26%,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3458.7元增长到2014年的6222元,净增2763.3元。
记者:“十三五”时期,西吉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武维东:“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六个精准”的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深化拓展自治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和扶贫开发工作“1269”的总体部署,围绕“4155”战略部署,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县工作大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战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城乡一体化与精准扶贫相融合、区域开发与到村到户扶持相结合,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精准发力,推动扶贫资金向贫困村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我们已精准确立脱贫攻坚发展目标,到2018年全面实现13.4万贫困人口脱贫。通过扶持产业发展一批:6.45万人;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1.92万人;通过转移就业发展一批:1.9万人;通过政策兜底一批:3.13万人。到2018年21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其中2015年脱贫销号贫困村44个,2016年44个,2017年64个,2018年64个。年度脱贫销号村人均纯收入达到县内平均水平的80%以上,建档立卡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县内平均水平60%以上;到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46元。到2019年全县实现整体脱贫的巩固提升;到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记者:扶贫开发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西吉县有哪些发展措施?
武维东:“十三五”时期,我们要精准确立发展措施。
一是严格责任落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当作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来做,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以扶贫工作统揽工作全局,做到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安排部署、扶贫成效四个到位。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县、乡逐级签订扶贫目标责任书。实行县级领导抓好联系乡镇扶贫工作的同时,包抓1个年内计划整体脱贫的贫困村,使年度计划脱贫村实现县、乡领导包抓全覆盖。按照“县上统筹、乡镇负责、部门配合、村抓落实、户户实施”的原则,明晰乡镇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将脱贫成效与考核挂钩,形成齐抓共管、全力攻坚的大扶贫机制。调整充实区、市、县扶贫开发驻村工作队,贫困村实现全覆盖。明确工作队职责和工作任务,强化考核管理,切实摸清底数,合理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扶贫措施。
二是扩大金融扶贫。创新“财政+金融+产业”的金融扶贫联动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注入财政发展贷款担保基金,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基金、贫困户贷款贴息基金,放大金融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推行产业扶持资金、互助资金、双到资金、妇女小额贷款和农户自筹资金捆绑融资发展模式,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发放。从2016年起,县级财政将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0%以上作为风险担保基金撬动放大信贷资金,对全县37372户贫困户进行信贷扶持,每年新增19个金融扶贫示范村。到2018年实现贫困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全覆盖。
三是壮大特色产业。紧紧围绕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五百工程”建设。马铃薯产业:高标准建设“3个1”工程,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单产稳定在200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草畜产业:按照“1232”发展思路,大力推广“托管代养”“全赠半返”等养殖模式,到2020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8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50万只(黑山羊50万只),禽饲养量达到300万只(珍珠鸡100万只)。农村居民人均草畜业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蔬菜产业:到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单产稳定在5.5吨/亩,总产稳定到110万吨以上,力争农民人均蔬菜产业可支配达到2033元以上。小杂粮产业:到2020年,小杂粮生产基地稳定在80万亩,总产达到25万吨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小杂粮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劳务产业:积极鼓励能人带动务工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鼓励创业能人、务工人员向县城、集镇、产业带聚集,每年输出劳动力10万人以上,年创收8亿多元,人均劳务产业收入达2333元。围绕转移就业,着眼贫困人口转岗就业,培养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技能,力争到2018年实现全县农民人均劳务产业收入5500 元,2020年3.3万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是促进工业经济。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贫困农户稳定增收提供产业支撑。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增强和带动贫困户参与标准化生产的能力,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组织化程度。以“一园五区”为平台,不断深化“闽宁协作模式”“华林模式”,引进培育整合一批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加工、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带动贫困村马铃薯、芹菜、胡麻油、小杂粮、黑山羊、珍珠鸡以及清真牛羊肉等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到2020年,发展一批上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2个产业合作组织,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加入1个合作组织。 五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立足“原始生态、丹霞震湖、红色圣地、回乡风情、民俗文化”优势,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着力推进火石寨、震湖、将台堡等重点景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加快投资30亿元20万亩百公里油用牡丹产业带建设,全力打造西部吉祥地、天香国色城。大力推广吉强龙王坝乡村旅游扶贫模式,鼓励引导扶持农户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深度融合一、三产业,着力增加群众收入、提升致富能力。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机遇,加快贫困乡村宽带网络建设步伐, 2015年整体脱贫的44个贫困村每村开办农村网店1家以上;到2017年全县70%以上的贫困村实现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到2020年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开办网店1家以上。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2016年物流、快递服务覆盖所有乡镇,2017年基本覆盖贫困村。
六是实施项目带动。以解决“水、路、绿”瓶颈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建成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及配水工程,加快实施一批中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提高水质达标率和自来水入户率,争取实施引黄(黄河)入西调水工程, 2016年,所有农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全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使贫困群众都能喝上更加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实施行政村通畅工程与乡村连通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等级和密度。2017年,争取实施172个贫困村村组砂化道路400公里以上;到2020年,贫困村村组道路通达率达80%以上,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停靠点”的城乡一体化农村客运网络全覆盖。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天然林资源保护、月亮山水源涵养生态修复、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低效林改造等生态工程。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88%以上;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8%,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四改”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把危房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整村推进相结合,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到户相结合,加快推进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有效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2016年至2017年,全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897户,到2018年消除全县农村贫困户危房,基本解决农村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
七是实施移民搬迁。对没有生存条件和发展前景的贫困户,继续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统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型城镇化试点等项目,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城镇安置等多种方式,力争到2018年对符合搬迁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1.31万贫困人口实施搬迁安置,通过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基础设施配套等多种措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八是深化教育扶贫。全面实施教育扶贫攻坚工程,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贫困乡村学前教育,2016年新(改扩)建贫困村幼儿园10所,2017年新(改扩)建10所,全县实现所有村级完全小学附设“校中园”或学前班,在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标准化幼儿园,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65%。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7年贫困乡村学校教室、桌椅、图书、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基本满足生活需要,2018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务。积极争取国家助学资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实施政府贴息优先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本科、高职(专科)阶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认真实施“雨露计划”,帮助贫困家庭大学、中高职在校学生完成学业。到2017年,贫困大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九是低保政策兜底。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推行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农村低保一类对象补助水平由每人每月115元提高到200元,即由每人每年1380元提高到2400元。全面落实农村特殊群体养老保险全覆盖,对城乡居民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五保户等缴费特困群体和计划生育“两女户”“独生子女户”“少生快富户”家庭,由县政府按最低缴费标准代缴养老保险费;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校舍等场所,建设一批互助老人幸福院,到2018年3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1个,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因照顾老年人影响生产和外出务工等问题。扩大医疗救助和服务覆盖面,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和救助对象范围,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力度,切实发挥医疗救助保障对减贫的重要作用。
十是强化社会扶贫。加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营造浓厚的社会扶贫氛围,鼓励、调动和吸引社会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加大与国家和区、市对口帮扶单位的衔接、沟通,力争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多方面争取更大支持。深入开展扶贫企业的认定工作,总结、推广企业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引导、支持企业进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探索贫困户通过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分红等方式,与扶贫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参与全产业链利益分成,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2016年至2018年,组织和引导县内外企业与172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