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是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镇,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雕梁画栋、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艺精湛,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令人叹为观止。青岩古镇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大旅行家徐霞客路过青岩,在游记中写道:“青岩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街市,是貴省南部要害。”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至今保存着大量明清时代的青瓦木屋、古街石巷。古镇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城和外城,均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垛口、炮台。气势宏伟的定广门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
定广门
沿着镇外石牌坊脚下的古驿道从田间穿过,拾级而上便到了青岩古镇的南门——定广门。伫立在已经修复的定广门城墙上,依稀可见古城墙的遗址残迹,使人联想起当年古镇作为军事要塞重兵屯集驻守的雄姿。站在城墙上往里瞧,一座“赵理伦百岁坊”与城墙仅几步之遥,它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石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分别有石鼓护柱和石狮护柱,牌坊正方镌刻着清朝道光皇帝钦赐的“升平人瑞”四字。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青岩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幸存下来的只有3座,一座是贞节牌坊,两座是百岁坊。令人惊奇的是,三牌坊都没有基槽,靠4个长方形柱基直接立在地面上,且一立就是100多年,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穿过石牌坊,顺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漫步古镇街上,可以看到街道两旁的老房旧居都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木雕窗花和隔扇框门。挂满招牌的古董店、咖啡屋、茶道馆等古色古香的店铺,让这个沉睡数百年的古镇也透出浓浓的商业气息。青岩古镇在著名的“茶马古道”上,“茶马古道”凝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已成为当今中外游人观光旅行的兴致所在。古街到处挂着各式各样“茶道”字样的招牌或小彩旗,人们走累了,随便走进一家茶馆,店主人便会热情地上前招呼,然后端上一壶好茶。坐在这里悠闲地品茶论道,对于习惯于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情愫的悄然释放或是心绪的愉悦放飞……
背街
顺着南街北行,不知不觉便来到一条名为“背街”的小巷,被绿荫掩映着的青石板路及青石板墙,仿佛把游客带入了一条远古时空隧道。身处深幽小巷,时光仿佛在此停滞不前了,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古镇靠北面的正街人群熙来攘往,恰似乡下集市。走进北街一家没有招牌的餐馆坐下,点上青岩卤猪脚、青岩豆腐等几样正宗的特色小菜,一边品尝,一边看街上游人缓缓走过,一边闻着满街飘逸的玫瑰糖芳香,觉得这点热闹这份喧哗并没有让古镇失却什么,反而渲染出这乡间村镇独有的自然与实在。下午时分,离别绿色掩映的青岩古镇,绕镇而过的潺潺溪流边,只见孩童们尽情地嬉戏欢闹,岸边马儿牛群正在悠闲地啃着田草,犹如一幅纯美恬静的山水田园画。
万寿宫
万寿宫位于西街3号,毗邻慈云寺,于清康熙年间建造,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最早并不是一座道观,而是江西会馆,为南来北往的商贾之所,后来改造为道观。整座宫院由正殿、配殿、西厢、戏楼和生活区组成,坐东向西,占地1000多平方米,但建筑大都在“文革”中被毁,现在的多是后来重建的。宫内最有看头的便是戏楼,其中的木雕精美绝伦。在戏楼右侧的木质横梁上,一组高浮雕人物图案最为著名,内容为“鸿门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很有军旅文化特色。
迎祥寺
迎祥寺坐落在南街西侧的小山脚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有“黔山祖庙”之美称,是贵阳市的著名古刹之一,至今仍然香火旺盛。该寺有殿宇三重,前为天王殿,殿正中塑有弥勒佛像,殿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像。穿过前殿,便是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两旁供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后殿下层供观音菩萨,观音两旁立有善财童子与龙女。令人诧异的是,楼上供奉的居然是道教的神仙“斗姆”,一问当地人才知,这里早先叫作“斗姆阁”,本是供奉斗姆的道观,后来才变为寺庙,人们便将斗姆像移置于此,一起供奉起来。
名人故居
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张公馆原为蒋介石的侍从张尚钦及其兄弟张尚全的住宅,为民国年间修建,是青岩的典型民居。该建筑地块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修复后的张公馆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公馆文化,成为贵州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表演及非遗文化产品、手工技艺展示的窗口和基地。
状元府
状元府是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故居,坐落在小镇状元街1号。状元街与北街交接,靠南边那一截叫“下院街”。状元府大院门前有一副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均为一正两厢,风格是歇山式,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左右。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的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有一派书香风范。
责编/江南
定广门
沿着镇外石牌坊脚下的古驿道从田间穿过,拾级而上便到了青岩古镇的南门——定广门。伫立在已经修复的定广门城墙上,依稀可见古城墙的遗址残迹,使人联想起当年古镇作为军事要塞重兵屯集驻守的雄姿。站在城墙上往里瞧,一座“赵理伦百岁坊”与城墙仅几步之遥,它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石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分别有石鼓护柱和石狮护柱,牌坊正方镌刻着清朝道光皇帝钦赐的“升平人瑞”四字。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青岩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幸存下来的只有3座,一座是贞节牌坊,两座是百岁坊。令人惊奇的是,三牌坊都没有基槽,靠4个长方形柱基直接立在地面上,且一立就是100多年,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穿过石牌坊,顺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漫步古镇街上,可以看到街道两旁的老房旧居都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木雕窗花和隔扇框门。挂满招牌的古董店、咖啡屋、茶道馆等古色古香的店铺,让这个沉睡数百年的古镇也透出浓浓的商业气息。青岩古镇在著名的“茶马古道”上,“茶马古道”凝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已成为当今中外游人观光旅行的兴致所在。古街到处挂着各式各样“茶道”字样的招牌或小彩旗,人们走累了,随便走进一家茶馆,店主人便会热情地上前招呼,然后端上一壶好茶。坐在这里悠闲地品茶论道,对于习惯于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情愫的悄然释放或是心绪的愉悦放飞……
背街
顺着南街北行,不知不觉便来到一条名为“背街”的小巷,被绿荫掩映着的青石板路及青石板墙,仿佛把游客带入了一条远古时空隧道。身处深幽小巷,时光仿佛在此停滞不前了,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古镇靠北面的正街人群熙来攘往,恰似乡下集市。走进北街一家没有招牌的餐馆坐下,点上青岩卤猪脚、青岩豆腐等几样正宗的特色小菜,一边品尝,一边看街上游人缓缓走过,一边闻着满街飘逸的玫瑰糖芳香,觉得这点热闹这份喧哗并没有让古镇失却什么,反而渲染出这乡间村镇独有的自然与实在。下午时分,离别绿色掩映的青岩古镇,绕镇而过的潺潺溪流边,只见孩童们尽情地嬉戏欢闹,岸边马儿牛群正在悠闲地啃着田草,犹如一幅纯美恬静的山水田园画。
万寿宫
万寿宫位于西街3号,毗邻慈云寺,于清康熙年间建造,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最早并不是一座道观,而是江西会馆,为南来北往的商贾之所,后来改造为道观。整座宫院由正殿、配殿、西厢、戏楼和生活区组成,坐东向西,占地1000多平方米,但建筑大都在“文革”中被毁,现在的多是后来重建的。宫内最有看头的便是戏楼,其中的木雕精美绝伦。在戏楼右侧的木质横梁上,一组高浮雕人物图案最为著名,内容为“鸿门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很有军旅文化特色。
迎祥寺
迎祥寺坐落在南街西侧的小山脚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有“黔山祖庙”之美称,是贵阳市的著名古刹之一,至今仍然香火旺盛。该寺有殿宇三重,前为天王殿,殿正中塑有弥勒佛像,殿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像。穿过前殿,便是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两旁供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后殿下层供观音菩萨,观音两旁立有善财童子与龙女。令人诧异的是,楼上供奉的居然是道教的神仙“斗姆”,一问当地人才知,这里早先叫作“斗姆阁”,本是供奉斗姆的道观,后来才变为寺庙,人们便将斗姆像移置于此,一起供奉起来。
名人故居
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张公馆原为蒋介石的侍从张尚钦及其兄弟张尚全的住宅,为民国年间修建,是青岩的典型民居。该建筑地块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修复后的张公馆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公馆文化,成为贵州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表演及非遗文化产品、手工技艺展示的窗口和基地。
状元府
状元府是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故居,坐落在小镇状元街1号。状元街与北街交接,靠南边那一截叫“下院街”。状元府大院门前有一副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均为一正两厢,风格是歇山式,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左右。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的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有一派书香风范。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