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脑脊液对治疗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释放脑脊液在治疗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CVS)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SAH组、治疗组和盐水对照组,各组分别于建模后1 d、3 d、5 d、7 d、10 d处死固定,取基底动脉。应用Le ica-Q550CW图像分析系统及软件测量基底动脉周长。数据结果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结果第3天,SAH组和治疗组的血管周长均小于盐水组,第5天治疗组的血管周长大于SAH组,并与盐水组无统计学差异。第7天治疗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兔脊髓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4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4只),对照组(20只),rHu
目的确认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是否促进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定向成骨分化,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重组鼠BMP9蛋白处理C3H10T1/2细胞。
目的探讨脑淋巴引流阻滞(CLB)及银杏内酯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组织含水率与血管内皮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采用枕大池内新鲜自体动脉血二次注入法建立
目的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Wister大鼠模型,检测在此模型大鼠的胃黏膜中再生基因I(RegI)的表达情况,以了解RegI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以2%的水杨酸钠、30%的乙醇的混合
对难选湿法冶炼铅银渣采用高温高酸浸铁,水洗浸出渣,浸出渣通过硫化,采用异步浮选流程,添加适宜的多元药剂,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在闭路实验中获得铅精矿铅品位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