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词库是心理语言学领域和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热点之一,其相关的研究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词是如何在大脑中被组织以及如何被提取的。本文试图从心理词库的角度去思考词汇教学,把心理词库的理论应用于二语词汇教学,以便有效的促进二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心理词库;词汇教学;激活扩散模型;分层网络模型
在外语教学或学习过程中,词汇的学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Lewis(1993)认为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最中心的任务,听、说、读、写、译都是以词汇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对心理词库理论的理解,能更好地掌握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
一、心理词库
1.概述
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也被称为内部词库或词典,它是储存在语言学习者心中的随时可以激活的词汇集。一般来说,心理词汇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词汇量上来说,学习者心理词汇容量大,不仅包括比书本词典多的语言学知识,还包括了各种百科知识的内容,包括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验。二是从词汇提取的速度来看,心理词库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速度非常的快捷。一般人说话的正常语速是125-180个词汇(Liberman,1979),就是说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每秒提取的词汇是2-3个,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根据上下文来选择合适的词汇,这说明学习者心理词汇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其在使用过程的流利性和正确性。三是心理词库不仅建立在语音或字母拼写的基础上,词义也是大脑词库组织的一个重要基础,层次极其复杂。
2.分层网络模型与激活扩散模型
关于心理词库中词汇的组织和提取模式,Collins等人提出了分层网络模型(Collins & Quillian,1969)和激活扩散模型(Collins & Quillian,1970)。这两个模型分别把语义概念和词汇在大脑中的存储视为“节点(nodes)”,强调节点之间的连接及其连接而构成的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激活及抑制。
分层网络模型是Collins & Quillian(1969)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型提出的一个语义记忆和表征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基本单元是概念,表示为“节点(nodes)”。每个概念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覆盖性最强的概念处于模型的顶部,同级别的概念处于该网络的同一层面上,在模型的底部则为具体的下层的概念。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有节点连接起来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分层网络。
激活扩散模型是Collins和Quillian(1970)提出的另一个语义表征的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词的概念表示为节点,节点间通过词的语义关系相互连接。概念(节点)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其连线的长度(距离)来表示,连线越短,表示两个概念之间联系越紧密。激活是从某一个节点向周围其它节点扩散的过程,即:一个概念被激活,其效应就会扩散到与之相连接的其它概念,激活的能量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大(或范围的扩大)而衰减。
Bock&Levelt(1994)提出的激活扩散模型对此进行了补充。该模型认为,人们的词汇知识分为三个层次:概念层,词目层(lemma)和词位层(lexeme)。概念层的内容和组织与Collins&Loftus(1975)的模型相似,词目层是词汇句法方面的知识,词位层是词汇语音方面的知识。
3.词汇提取
词汇提取就是从心理词库中激活某一词项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主要涉及词汇的识别和输出过程。影响心理词库激活水平的因素很多,除了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特点以外,包括以下的语言学习和词汇特点的因素。
(1)词频效应因素(frequency effect)。词频效应是指学习者对高频词的反应快于对低频词的反应。Foster和Chanbers(1973)的试验发现,学习者对高频词的提取速度比低频词在交际中快了71毫秒。在阅读的过程中,Rayner(1986)在试验中测算出学习者在低频词上的眼睛固视时间比在高频词上要多80毫秒。
(2)词汇歧义因素。词汇歧义就是指一个词有一个以上的意思。学习者会在不同的词义之间进行选择,这就直接影响到心理词库的激活速度。Foss(1970)的试验表明,学习者在有歧义的词汇听力反应时间明显比在没有歧义的词汇上的时间要长,这是因为学习者要提取更多的认知资源,在具体语境的基础上,去选择一个合适的意思,有时还要根据歧义词汇后面的内容来确定该词的意思,所以就影响了反应的速度。
(3)词素结构的因素(morphological complexity)。对于含有多个语素的词汇来讲,测试者的反应速度也不同。对于测试者来说,其对unbelievable的反应就明显慢于对believe的反应。这就说明测试者可能对单词的前缀和后缀分别反应,在进行的分析后作出了决定,对只含有词根的词是直接提取的,所以激活的时间就比较短。这就可以看出,高频词一般是整词记忆、直接被激活的,而低频词是分割储蓄和分别激活的(Carroll,2000)。
(4)词汇性(lexicality)因素。词汇的正确与否影响了测试者的反应时间。对于不合法的词汇,测试者会在不同的反应时间内加以确认。比如,拒绝一个不像词的非词比拒绝一个像词的非词时间要短。在阅读中,拒绝左边不合法非词(bdaf)比拒绝右边不合法非词(badf)时间要短。
二、心理词库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词汇提取的频度效应对词汇教学的启示。词汇提取的效应规律告诉我们,频率越高的词汇在心理词库中越容易被激活,提取的速度也就越快。高频率的词汇就是我们学习者接触次数较多的词汇。Nation(1990)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要想真正掌握一个词汇,就要接触该词汇5-16次。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习者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词汇。
2.语境的词汇学习作用。在具体的语境中间接学习词汇有很多的好处,比如有利于学习词汇的语法形式、搭配关系和语义群等。但对于不同的学习对象语境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董燕萍等(2004)的试验表明,简单易理解的语境比单词表更有利于记忆单词,不管是短期记忆还是长期记忆。但是对于单词拼写方面的记忆,语境没有明显的作用。就是说,语境对于词汇的意义记忆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单词词形的记忆,还是要使用重复的直接记忆更为有效。
3.扩散激活模型的启示。词汇并非孤立地存储于记忆之中,而是通过各种关系,把节点所表示的词汇知识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多层面的、复杂而又系统的网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词与词是有联系的,而且不同词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是有差别的。基于这样的网络体系理论,我们可知新近学习的词汇要进入长时记忆被储存起来,就要找到相应的位置——在网络体系中与其它词建立适当联系的空间。新词需要寻找到并顺利进入网络体系中合适的位置,才可以成功地与其相邻的词汇建立各种联系,成为该网络体系中有机的一员而被存储于该网络中。这就告诉我们,在词汇教学中,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对所教学的词汇进行归类,并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段使它们与已有词汇建立联系,即将词汇置于联想网络之中。一方面可以加速词汇寻得在储存网络中的位置,以便尽早进入长时记忆;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以后激活(提取)词汇知识提供便利条件。
建立联想网络方式很多,可按构词法将词汇归入相应类别。也可根据复合词归类和根据词形、发音相同或相近而容易混淆的特征进行归类;此外,还有反义词联想、同义词联想、词汇专题归类等。运用这些方式,可以将孤立的词置于一个与其它词汇相互关联的位置,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4.从词汇的概念知识、语音知识和句法知识三方面关注词汇教学,指导词汇教学。
激活扩散模型的改进版对心理词汇语义表征的描述和解释已突破了概念的层面。它包括了概念层,词目层和词位层。既考虑了词汇概念也考虑了词汇句法、语音方面的知识。这告诉我们词汇的激活与提取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果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词汇具备完整的概念层面、句法层面和语音层面的知识信息,则该词可以分别从概念(意义)、语音和句法等方面予以激活。
从传统外语词汇教学和许多外语学习者学习词汇的情况来看,词汇的概念层面毫无例外受到重视,而语音层面或句法层面被忽略。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记忆了大量词汇,但其外语运用能力仍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词汇教学中,一般说来概念知识层面不会被忽视,而比较容易置语音层面或句法层面的知识于不顾。
所以词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读音相似的词组进行科学的归类,指导学生将词首相似的短词进行归类,将词尾相似的长词进行归类,此外还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单词弱音和中间音节的记忆,注意在单词记忆时要求学生进行拼读,以加强对单词语音的熟悉,加强音形义的结合。
另外,习得的词汇如果没有句法知识,那就是死的词汇,是仅仅能识别其意义的消极词汇。要提高话语产出能力、口语和写作两项语言输出能力,就得设法把孤立消极词汇变成活的、高能产性的积极词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得在词汇教学中重视词汇句法知识的传授与学习。
三、结语
二语学习是无止境的,二语词汇学习也一样。如何有效的学习二语词汇,进而成功的学习二语,这是很多语言学习者和学者都很关注的问题。心理词库无疑给二语词汇的教学提供了许多借鉴理论,使二语词汇的教学与学习更加科学化,效率也越来越高,对它的研究也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David,W.Carroll.(2000).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Psychology of Language.
[2]Vivian Cook.(1997).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3]D.W.卡罗尔著,缪小春等译(200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语言心理学.
[4]桂诗春(2000).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新编心理语言学.
[5]董燕萍(200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51-52.
[6]董燕萍,桂诗春(2002).关于双语心理词库的表征结构.外国语,4.
[7]胡开宝(2005).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双语心理词库.外语研究,5.
[8]朱晓琴(2003).内部词汇与词汇习得.渝西学院学报,6.
[9]陈士法(2008).英汉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理论初探.集美大学学报,7.
[10]贾海鹰,周严(2007).语法习得中的心理语言学.时代文学,3.
[11]柯葳,董燕萍(2001).上下文在二语词汇直接学习中的效果研究.现代外语,4.
关键词:心理词库;词汇教学;激活扩散模型;分层网络模型
在外语教学或学习过程中,词汇的学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Lewis(1993)认为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最中心的任务,听、说、读、写、译都是以词汇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对心理词库理论的理解,能更好地掌握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
一、心理词库
1.概述
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也被称为内部词库或词典,它是储存在语言学习者心中的随时可以激活的词汇集。一般来说,心理词汇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词汇量上来说,学习者心理词汇容量大,不仅包括比书本词典多的语言学知识,还包括了各种百科知识的内容,包括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验。二是从词汇提取的速度来看,心理词库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速度非常的快捷。一般人说话的正常语速是125-180个词汇(Liberman,1979),就是说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每秒提取的词汇是2-3个,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根据上下文来选择合适的词汇,这说明学习者心理词汇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其在使用过程的流利性和正确性。三是心理词库不仅建立在语音或字母拼写的基础上,词义也是大脑词库组织的一个重要基础,层次极其复杂。
2.分层网络模型与激活扩散模型
关于心理词库中词汇的组织和提取模式,Collins等人提出了分层网络模型(Collins & Quillian,1969)和激活扩散模型(Collins & Quillian,1970)。这两个模型分别把语义概念和词汇在大脑中的存储视为“节点(nodes)”,强调节点之间的连接及其连接而构成的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激活及抑制。
分层网络模型是Collins & Quillian(1969)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型提出的一个语义记忆和表征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基本单元是概念,表示为“节点(nodes)”。每个概念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覆盖性最强的概念处于模型的顶部,同级别的概念处于该网络的同一层面上,在模型的底部则为具体的下层的概念。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有节点连接起来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分层网络。
激活扩散模型是Collins和Quillian(1970)提出的另一个语义表征的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词的概念表示为节点,节点间通过词的语义关系相互连接。概念(节点)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其连线的长度(距离)来表示,连线越短,表示两个概念之间联系越紧密。激活是从某一个节点向周围其它节点扩散的过程,即:一个概念被激活,其效应就会扩散到与之相连接的其它概念,激活的能量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大(或范围的扩大)而衰减。
Bock&Levelt(1994)提出的激活扩散模型对此进行了补充。该模型认为,人们的词汇知识分为三个层次:概念层,词目层(lemma)和词位层(lexeme)。概念层的内容和组织与Collins&Loftus(1975)的模型相似,词目层是词汇句法方面的知识,词位层是词汇语音方面的知识。
3.词汇提取
词汇提取就是从心理词库中激活某一词项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主要涉及词汇的识别和输出过程。影响心理词库激活水平的因素很多,除了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特点以外,包括以下的语言学习和词汇特点的因素。
(1)词频效应因素(frequency effect)。词频效应是指学习者对高频词的反应快于对低频词的反应。Foster和Chanbers(1973)的试验发现,学习者对高频词的提取速度比低频词在交际中快了71毫秒。在阅读的过程中,Rayner(1986)在试验中测算出学习者在低频词上的眼睛固视时间比在高频词上要多80毫秒。
(2)词汇歧义因素。词汇歧义就是指一个词有一个以上的意思。学习者会在不同的词义之间进行选择,这就直接影响到心理词库的激活速度。Foss(1970)的试验表明,学习者在有歧义的词汇听力反应时间明显比在没有歧义的词汇上的时间要长,这是因为学习者要提取更多的认知资源,在具体语境的基础上,去选择一个合适的意思,有时还要根据歧义词汇后面的内容来确定该词的意思,所以就影响了反应的速度。
(3)词素结构的因素(morphological complexity)。对于含有多个语素的词汇来讲,测试者的反应速度也不同。对于测试者来说,其对unbelievable的反应就明显慢于对believe的反应。这就说明测试者可能对单词的前缀和后缀分别反应,在进行的分析后作出了决定,对只含有词根的词是直接提取的,所以激活的时间就比较短。这就可以看出,高频词一般是整词记忆、直接被激活的,而低频词是分割储蓄和分别激活的(Carroll,2000)。
(4)词汇性(lexicality)因素。词汇的正确与否影响了测试者的反应时间。对于不合法的词汇,测试者会在不同的反应时间内加以确认。比如,拒绝一个不像词的非词比拒绝一个像词的非词时间要短。在阅读中,拒绝左边不合法非词(bdaf)比拒绝右边不合法非词(badf)时间要短。
二、心理词库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词汇提取的频度效应对词汇教学的启示。词汇提取的效应规律告诉我们,频率越高的词汇在心理词库中越容易被激活,提取的速度也就越快。高频率的词汇就是我们学习者接触次数较多的词汇。Nation(1990)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要想真正掌握一个词汇,就要接触该词汇5-16次。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习者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词汇。
2.语境的词汇学习作用。在具体的语境中间接学习词汇有很多的好处,比如有利于学习词汇的语法形式、搭配关系和语义群等。但对于不同的学习对象语境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董燕萍等(2004)的试验表明,简单易理解的语境比单词表更有利于记忆单词,不管是短期记忆还是长期记忆。但是对于单词拼写方面的记忆,语境没有明显的作用。就是说,语境对于词汇的意义记忆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单词词形的记忆,还是要使用重复的直接记忆更为有效。
3.扩散激活模型的启示。词汇并非孤立地存储于记忆之中,而是通过各种关系,把节点所表示的词汇知识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多层面的、复杂而又系统的网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词与词是有联系的,而且不同词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是有差别的。基于这样的网络体系理论,我们可知新近学习的词汇要进入长时记忆被储存起来,就要找到相应的位置——在网络体系中与其它词建立适当联系的空间。新词需要寻找到并顺利进入网络体系中合适的位置,才可以成功地与其相邻的词汇建立各种联系,成为该网络体系中有机的一员而被存储于该网络中。这就告诉我们,在词汇教学中,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对所教学的词汇进行归类,并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段使它们与已有词汇建立联系,即将词汇置于联想网络之中。一方面可以加速词汇寻得在储存网络中的位置,以便尽早进入长时记忆;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以后激活(提取)词汇知识提供便利条件。
建立联想网络方式很多,可按构词法将词汇归入相应类别。也可根据复合词归类和根据词形、发音相同或相近而容易混淆的特征进行归类;此外,还有反义词联想、同义词联想、词汇专题归类等。运用这些方式,可以将孤立的词置于一个与其它词汇相互关联的位置,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4.从词汇的概念知识、语音知识和句法知识三方面关注词汇教学,指导词汇教学。
激活扩散模型的改进版对心理词汇语义表征的描述和解释已突破了概念的层面。它包括了概念层,词目层和词位层。既考虑了词汇概念也考虑了词汇句法、语音方面的知识。这告诉我们词汇的激活与提取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果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词汇具备完整的概念层面、句法层面和语音层面的知识信息,则该词可以分别从概念(意义)、语音和句法等方面予以激活。
从传统外语词汇教学和许多外语学习者学习词汇的情况来看,词汇的概念层面毫无例外受到重视,而语音层面或句法层面被忽略。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记忆了大量词汇,但其外语运用能力仍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词汇教学中,一般说来概念知识层面不会被忽视,而比较容易置语音层面或句法层面的知识于不顾。
所以词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读音相似的词组进行科学的归类,指导学生将词首相似的短词进行归类,将词尾相似的长词进行归类,此外还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单词弱音和中间音节的记忆,注意在单词记忆时要求学生进行拼读,以加强对单词语音的熟悉,加强音形义的结合。
另外,习得的词汇如果没有句法知识,那就是死的词汇,是仅仅能识别其意义的消极词汇。要提高话语产出能力、口语和写作两项语言输出能力,就得设法把孤立消极词汇变成活的、高能产性的积极词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得在词汇教学中重视词汇句法知识的传授与学习。
三、结语
二语学习是无止境的,二语词汇学习也一样。如何有效的学习二语词汇,进而成功的学习二语,这是很多语言学习者和学者都很关注的问题。心理词库无疑给二语词汇的教学提供了许多借鉴理论,使二语词汇的教学与学习更加科学化,效率也越来越高,对它的研究也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David,W.Carroll.(2000).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Psychology of Language.
[2]Vivian Cook.(1997).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3]D.W.卡罗尔著,缪小春等译(200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语言心理学.
[4]桂诗春(2000).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新编心理语言学.
[5]董燕萍(200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51-52.
[6]董燕萍,桂诗春(2002).关于双语心理词库的表征结构.外国语,4.
[7]胡开宝(2005).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双语心理词库.外语研究,5.
[8]朱晓琴(2003).内部词汇与词汇习得.渝西学院学报,6.
[9]陈士法(2008).英汉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理论初探.集美大学学报,7.
[10]贾海鹰,周严(2007).语法习得中的心理语言学.时代文学,3.
[11]柯葳,董燕萍(2001).上下文在二语词汇直接学习中的效果研究.现代外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