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行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通过实施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战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机制得到了不断完善与创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以“电梯行业人才培养政行校企协作联盟平台”为依托,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试点,积极探索“多学段、多循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对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电梯行业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巨大。
  本文主要介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多年来如何通过不断深化“政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电梯企业等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何通过电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试点,来积极推进“多学段、多循环、多层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
  二、完善平台建设实现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通过与“两府”“两院”“两会”“两企”的合作,构建了“电梯行业人才培养政行校企协作联盟平台”,政行校企协作成立了理事会形式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2016 年,学院进一步与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分院、中山市南区办事处、广东省不止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产学研混合所有制股份企业——中山南区电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实现了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奠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坚实基础,深化了“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构建多元投资体制、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的决策管理机制,形成专业镇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办学的“多元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总部 基地”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与中山市政府、南区办事处的合作,推动“两府”出台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在校企合作中充分发挥“红娘”角色,恰当、有效地介入高等职业教育活动。与中国建筑科学院机械化研究分院、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的合作,充分发挥“两院”的人力和技术优势,完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围绕电梯产业转型升级和电梯技术进步,大力开展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联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研究工作。通过与中国电梯协会、中山市电梯行业协会的合作,充分发挥“两会”在地方政府、电梯企业中的影响力和权威作用,推动校企合作顺利进行,促进电梯专业建设与发展。通过与电梯生产制造和电梯安装维保两类企业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两企”的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共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培养、课程资源共同开发、技术服务共同参与、毕业生就业共同引导、人才培养质量共同评价。
  三、探索试点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在顶层设计上,创新“政校企行”合作育人机制,延伸“一镇一品一专业”建设模式,实施“镇校企”人才共育、專业共建、师资共培、实习就业校企共推、共同创新、资源共享的“六共”育人机制,形成了校本部、专业镇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之间协同创新发展的办学格局。在示范性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向,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根据中山镇区经济特点,实行“一镇一品一专业” ,专业的设置紧贴地方经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尝试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我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电梯专业通过自主招生的形式,分别与珠海信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等电梯企业签订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协议书,共同出资,共投设备,共建“校中厂”“厂中校”,以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组建师资队伍,按照现代学徒制理念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完善实训实习项目等,从而建立了以现代学徒理念为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工学结合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解决了电梯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
  电梯学院在以现代学徒制教学试点过程实践当中逐步完善体系建设,政、校、企、行多方合作探索电梯课程体系创建并完成教学实施全过程。通过五对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培养服务于电梯生产制造、安装维保、使用管理、监督检测等工作一线的高素质技能性(型)人才。
  1.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2010年,中山市南区电梯产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确立为广东省唯一一家国家火炬计划电梯特色产业基地,该基地集聚了蒂森电梯、菱电电梯、中山广日等30多家电梯生产与安装维保企业,形成了以蒂森电梯和菱电电梯为龙头的电梯产业链,产业链覆盖了电梯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安装维保、人员培训等环节,形成了中山电梯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强力需求。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就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为电梯行业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分析电梯从业人员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按照从事电梯行业的安装维修保养、使用管理、检测岗位人员的职业特点,设置基本素质课程和专业能力课程,制订课程教学项目与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开发。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引进2家以上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在10家以上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5家以上企业建立核心合作伙伴关系。至2015年,电梯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达到85%以上,“双师型”比例达到90%,在企业聘请20多名高技能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企业教师(师傅)队伍,开展学徒制教学活动。   4.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完善“双证书”制度,电梯专业学生除了毕业证还要求获得从业资格证,毕业前应获取特种作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把职业资格证书直接与相关专业课程相对接,将资格证书应知应会等考核形式与课程考核有机融合,保证合格毕业生“双证书”率达100%。
  5.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推进电梯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共同推进实训设施、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等资源建设,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互通互融,建立终生教育的职业教育理念,逐步建立和完善电梯专业教育教学多元化体系。
  四、实施完善“多学段、多循环、多层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电梯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结合职业岗位及其工作任务、内容,按照现代学徒制理念,校企合作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课程等,在此基础上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业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企业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 核心课程 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实训环节,为校企共同培养学徒提供理论依据、制度支撑。
  通过“电梯行业人才培養政、行、校、企协作联盟平台”建设,通过一体化教室、“校中厂”“厂中校”建设,使之成为“多学段、多循环、多层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石。
  1.建立学习过程“多学段”机制
  实施“秋期 春期 小学期”学习机制,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多学段。在大一学年春季学期划出2周时间,作为一个A小学期,组织学生到电梯整梯、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进行职场认知实习;在大二学年春季学期划出4周时间,作为一个B小学期,组织学生到电梯安装、维保企业,进行专项生产实习;将大三学年春季学期的大部分时间,作为一个C学期,组织学生到电梯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电梯安装、维保企业,进行顶岗综合实习,从而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多学段”机制。
  2.建立工学结合“多循环”机制
  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师傅主导,沿着“一体化教室→校中厂→厂中校→一体化教室”路径不断交替,即三个学年中每一个学年,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然后再在“校中厂”按照“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方法进行项目化学习,最后到“厂中校”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岗位实习,下一学年回到学校再按照上述方式和步骤进行学习,如此不断循环,从而建立起工学结合的“多循环”机制。
  3.建立能力素质“多层次”递进机制
  以“厂中校”为依托,以电梯企业师傅为主力,以学校导师为补充,按照“职场认知→专项实习→顶岗实习”的循序渐进规律,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逐步递进的多层次。
  五、结束语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通过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电梯行业人才培养政、行、校、企协作联盟平台”,进而探索“多学段、多循环、多层次”双主体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产业”“专业与企业”“教学与生产”“教室与车间”“课堂与岗位”“教师与师傅”的零距离对接。本文通过对这一办学实践、探索的总结,一是坚持服务性,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解决专业和产业对接难的问题。二是突出开放性,以产业学院为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大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契合度,促进了学校、社会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高职特点、区域特征的校企合作和具有地方性、行业性、应用性特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7.
  [2]肖伟平,潘斌,张继涛.政校企行协同育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职业,2016(01).
  [3]潘斌,张继涛.现代学徒制理念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广东教育,2014(09).
  [4]林宙,肖文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5]刘建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02).
  [6]桂文龙.高职院校“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02).
  [7]陈伟芝.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制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6(02).
  [8]李国志.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在校企文化融合的专业文化建设理念下, 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与专业文化相互融合,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专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融入专业文化建设元素,引入企业文化因子,从而营造职场化的专业文化氛围, 实现文化视野下的专业人才培养。  一、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
2015年11月14-28日,笔者参加了“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培养对象赴台培训”。期间在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接受培训,聆听了“技术职业院校学生服务学习、劳作教育经验分享”等10多个专题讲座;还参访了台湾健行科技大学、台湾南开科技大学等5所技职院校。台湾地区大多技职教育学校非常重视“劳作教育”,认为“劳作教育”是很好的教育手段。笔者基于对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教育思想的若干问题
摘 要:新课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目前中职德育教师普遍采用 “三段式”(课前、课中、课后)探究教学,但有的样式只流于形式,或效果甚微。本文主要探讨新的“三段式探究”教学,通过“前置探究——课中释疑——现实对照”三个环节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高效学习。  关键词:中职;德育;三段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摘要: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本文通过将工作课程系统化理论应用于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分析入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做中学和学中做,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大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  关键词:中职;工作过
大会概况: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发展  7月15—16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广州召开。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長、党委书记汤贞敏,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位知名专家学者、大学校长,兄弟省(区、市)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任教中职英语十多年来,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比较困难,在语言活动中比较被动,他们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如何处理或
一、前言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很多国家主动选择与中国进行商业往来、文化交流,中国会定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推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起着连接中外的纽带作用。要把中
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在推进中的全面二孩。国家“全面二孩”生育证策的实施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国家人口政策,解决过往生育政策所带来的问题。以广州市白云区各家庭中不同年龄阶段生育二孩意愿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综合研究分析,讨论适宜生育人群所面临的问题、公共服务及公共设施所面临的困境,并以相关理论及其需求为视角,参考其他地区的经验,提出正确引导“全面二孩”政策下育龄群众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3月1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在回答“职业教育下一步应该怎样发展来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
一、引言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一门具体课程各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的编制与具体内容的确定,对于制订课程实施方案,编制课程项目设计参考方案,规范课程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课程标准也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定、考核评价方式的选择的依据。  《直升机构造基础》课程是本校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的一门的专业课,对培养通用航空器专业学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