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收购全食 意在再造一个亚马逊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能够占据美国现有生鲜零售市场的10%,就是接近千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再造一个亚马逊。
  6月6日,亚马逊宣布斥资137亿美元收购生鲜杂货零售商Whole Foods Market(以下称“全食”)。这是亚马逊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案,斥资137亿美元。
  线上电商并购颠覆实体零售连锁大势所趋,但亚马逊收购全食有三个核心问题:生鲜电商对于亚马逊为什么这么重要?作为有机食品零售的龙头企业,全食为什么同意被收购?在众多零售企业中,亚马逊为什么会选择全食?
  看懂了这三个问题,才算是明白了这笔交易改变的是何种的当下和未来。

亚马逊的残酷当下


  亚马逊需要生鲜业务吗?非常需要,因为表面光鲜的亚马逊背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生鲜业务的引入是其应对挑戰的重要手段。
  衡量电商盈利能力的标准公式是:电商盈利 = 成交额×毛利率 = (用户数×客单价×购买频率) ×毛利率。对于亚马逊来说,生鲜业务可以在用户数、客单价、购买频率和毛利率四个方面全方位提升其盈利能力。
  亚马逊目前最大的挑战是用户数增长。美国是亚马逊最大的市场,为其贡献超过60%的收入。但这个市场已经开始面临需求的饱和。按照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针对亚马逊2016年财报的估算,其会员数(Prime member)全球大约有6500万。按照销售额的比例划分,美国市场应该有近4000万会员用户,可以估算为覆盖了4000万家庭。美国总人口3.2亿,按照一个普通家庭平均2.5个家庭成员计算,4000万家庭覆盖了1亿人口,接近美国总人口三分之一。
  考虑到Prime member每年99美元的年费,这意味着,美国绝大多数富裕家庭都已经成为了亚马逊的忠实用户,中高端客户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今年开始,亚马逊开始开拓中低收入客户市场。4月初,亚马逊推出线下充值服务Amazon Cash,方便没有银行账户和信用卡的低收入用户使用现金对自己的亚马逊账户进行充值。6月初亚马逊针对政府资助的低收入家庭提供Prime member年费打5折的优惠。所谓政府资助的低收入家庭,就是被列入美国“食品券”(SNAP)计划的家庭。年初亚马逊还参与了美国农业部SNAP在线项目,作为7家生鲜零售点企业之一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使用食品券的在线生鲜购买。
  降低中低客户使用门槛,亚马逊可谓不遗余力。而开拓中低收入客户群,生鲜是最重要的商品品类。因为中低收入客户可以不买图书、电子设备甚至服装,但生鲜杂货是刚需中的刚需。
  其次,提升客单价。生鲜零售是一个接近万亿级的零售市场。在这个零售市场上,培育出Kroger、Albertsons等收入达到500亿到1000亿美元级别的零售大鳄。亚马逊在2016财年的收入不过是1300亿美元,和美国最大的生鲜杂货零售商Kroger的1153亿美元收入相当。如果能够占据现有生鲜零售市场的10%,就是一个接近千亿的收入来源,相当于再造一个亚马逊。
  市场调研机构Statista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各个生鲜电商平均客单价都超过了60美元。其中的标杆企业Peapod的平均客单价达到了惊人的166.8美元。要知道,美国电商的平均客单价还不到80美元,亚马逊的免费递送的订单门槛值已经降到了25美元。在引入生鲜业务后,如果每个订单在包含一般商品的同时再加上生鲜商品,将大大提升亚马逊的客单价水平。
  


  此外,亚马逊从2014年起就把建设物流平台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以降低不断增长的物流成本。从干线物流到终端配送,亚马逊全都没有放过。亚马逊的终端配送已经在美国12个大城市展开,除了自有商品以外,还提供第三方送餐服务。增加客户购买频率和建设自有配送能力是相辅相成并互相促进的两个手段。没有高频购买,配送网络无用武之地。没有配送网络,高频购买又无法保证服务质量。所以通过生鲜电商快速增加购买频率是发展物流配送网络并摊薄物流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
  第三,显著增加购买频率。一般商品如书籍、电子产品、服装用品乃至卫生清洁等快速消费品等,采购频率都是以月为单位的。而生鲜商品作为采购频率最高的商品,在美国的平均采购次数是1.6次/周,是普通商品的10倍-15倍。可以预计亚马逊引入生鲜商品后,客户访问网店的频率将从每月1次-2次迅速提升到每周1次-2次。这种采购频率的快速提升一方面增加了大量交叉销售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获得海量的客户购买习惯数据和互联网广告的机会。亚马逊未来的业务发展重点之一就是数字化广告,而客户访问频率的增加将是亚马逊数字化广告业务增长的最大推动力。这样一石多鸟的业务提升机会,相信Jeff Bezos(亚马逊CEO)一定不会放过。
  亚马逊还有一个核心诉求——提升毛利率。生鲜商品是零售中最具有特殊性的品类,因为其有商品个体的差异(如水果大小和新鲜程度),特殊的温度控制要求(冷冻冷藏),非常短的保质期(以天为单位),额外的食品安全监管要求(食品安全法和农药残留标准等),甚至在客户下单前无法估算订单的准确金额(如称重商品的选购)。
  但是,在严格控制损耗率和高效的物流周转管理下,生鲜商品的毛利率又可能达到一般商品无法达到的高度。在一般电商企业中,商品毛利率能够达到20%就已经是非常高了。但对于生鲜商品来说,进货价和零售价相差1倍-2倍都是非常正常的。对于部分高损耗生鲜商品如季节性水果蔬菜,批零差价可以达到4倍-10倍。如果具有准确的订货和销售预测、短距高效的物流周转、科学的损耗管理手段,生鲜商品可以极大地提升订单的毛利率。当然,摊薄物流成本也是提升整体毛利率的重要手段。
  如此看来,生鲜业务对于亚马逊来说几乎是必须要拿下的下一个战略高地。   生鲜业务是未来电商领域争夺的制高点,亚马逊看到了,也开始在这个领域发力。从2013年开始,半死不活的Amazon Fresh(亚马逊生鲜)突然发力,进军美国西海岸的经济核心洛杉矶和旧金山,2014年进军纽约,2016年扩展到波士顿和伦敦。2015年时,这一业务已经占到全美在线食品饮料市场的22%,位居第一。
  竞争对手也看到生鲜电商的潜力。老牌的线下零售商沃尔玛在以33亿美元收购互联网新锐Jet.com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和亚马逊同一规模的生鲜电商业务。2017年5月,Jet.com在纽约开设了第一家线下体验店—生鲜杂货概念店,其剑指生鲜电商的目的毫不掩饰。
  沃尔玛同时和Kroger积极发展生鲜电商,它们传统的线下生鲜零售又通过O2O(线上线下协作)的方式对亚马逊单纯的线上生鲜业务形成巨大威胁。另一方面,亚马逊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生鲜业务,始终要解决生鲜商品的属地化供应特性。而依靠现有的Amazon Fresh的扩展速度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发展。另外,生鲜电商已经接近市场增长的爆发期,如何在市场爆发前做好从品类选择优化、供应链完善、销售能力强化到配送范围扩展的全面提升,回答只有一个:收购合适的市场玩家。
  于是,全食进入了亚马逊的视野。

全食寻找新出路


  全食是美国市场上有机食品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从1980年创立企业开始,一直把有机、天然、无污染作为自己的最大卖点,也是美国政府认证的第一家有机生鲜杂货零售商,它还是美国政府《1990有机食品生产法案》的核心起草者之一。
  201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接受有机食品的概念,并愿意购买更多的有机食品。市场大了,客户多了,但这一市场的开拓者全食的生意反而开始下滑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主流竞争对手来了,全食的定价策略遭遇了严重挑战。
  在2010年以前,有机天然食品是小众概念,主流生鲜杂货零售商没有兴趣覆盖,全食几乎是独家供应商,所以采用的是面向高收入小众群体的高定价策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食是价格昂贵的代名词,并被戏称为Whole paycheck,意思是整个工资单交出去才消费得起。
  2010年后,主流零售商快速跟进有机食品市场,并推出了平价的自有品牌有机食品。美国最大的生鲜杂货零售商Kroger在两年内就把自有品牌的有机食品simple truth的销售额从零做到10亿美元。2015财年Kroger的有机食品销售额达到了110亿美元,占其总销售收入的10%。同年另一巨头Costco的有机食品销售额为40亿美元。沃尔玛的有机食品销售额比这两家更高,而当时全食的年销售收入也不过才为153亿美元。
  可见,定价策略的问题加上巨头参与竞争导致大量有机食品的销售被分流。
  如果说主流生鲜杂货零售商是在蚕食全食的原有客户,另一家同样以有机食品为卖点的连锁零售企业Trade Joe’s则是在鲸吞全食的市场份额。
  


  Trades Joe’s的定价比全食要低,商店面积远小于全食,商品品类更为精选,生鲜的本地供应链能力也比全食要强,背后的母公司更是曾在德国打败价格杀手沃尔玛的零售巨头Aldi。2015财年,Trader Joe’s的销售额为130亿美元,已经非常接近全食的153亿美元销售额。
  如果说面对主流生鲜杂货零售商全食还有可能错位竞争的话,面对业态与品类几乎重合的Trades Joe’s,全食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从2014年开始,全食的年利润持续下降。根据各个季度的财报统计,从2015年四季度开始,全食的销售额同店比就在不断下降,持续超过了六个季度。
  面对可怕的竞争对手打不过怎么办?那就模仿它,抄袭它,以毒攻毒。
  2016年5月底,全食开设了自己的子品牌有机食品超市365 store。这个子品牌从营业面积、商品选择到价格定位都与Trades Joe’s极为相似。全食希望通过子品牌相似的市场定位与Trades Joe’s展开正面竞争,但一年过去了超市开了不到十家,前景并不为市场看好。
  面对下滑的趋势,全食的股东们开始考虑为公司寻找一个更好的出路。毕竟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全食的品牌还是非常响亮的,并且坪效(零售行业的核心绩效指标) 每平方英尺能够达到近1000美元,在生鲜杂货零售行业里是最高的。目前企业的现金流也非常充裕,没有任何债务。换句话说,现在是全食财务最健康,也是最有卖价的时候。
  郎情妾意
  亚马逊最终选择全食,是因为其业务模式和资源优势与自身最为契合。它们客户群高度重合,覆盖能力匹配,物流能力互补。
  全食拥有3000万注册客户,其中每周到店购物的有800万。这是一个具有高收入、高生活品质和愿意为增值服务额外付费的客户群,和亚马逊的Prime member的客户群在规模和价值取向上都高度相似。
  NPD Group的报告也显示,亚马逊20%的客户在最近的12个月内曾经光顾过全食。可以说,亚马逊收购了全食相当于把属于Prime member客户的生鲜零售生意顺理成章地纳入到自己的业务版图中,而不是接收一批全新的客户。重合的客户群一方面对纯电商企业接手完全陌生的线下业务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O2O(线上线下协同)协作创造先天的契合优势。
  全食目前在美国拥有436家分店,网店遍布全国。尽管分店数量和沃尔玛的4700家相比只有十分之一,但两者的覆盖区域是非常接近的。实际上,如果从企业规模和分店布局来说,亚马逊考虑收购覆盖全国的生鲜杂货连锁店,全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最近十年以来,随着生鲜杂货零售行业的整合,覆盖全美的生鲜杂货零售企业动辄都是上千家分店,而分店数量较少的往往又是区域性的企业,无法覆盖全国。所以兼顾全国覆盖和收购规模两个方向的选择几乎只有全食。當然,客户群高度重合的结果也使全食的商店布局和亚马逊的期望高度一致。
  亚马逊近两年大力建设自有物流平台,也不断扩展Amazon Fresh的配送网络,但离构建覆盖全国的生鲜供应链网络还有很大差距。支撑生鲜商品的物流网络需要全程冷链,从仓储、干线到支线都需要特殊设备。全食目前在美国拥有11个物流中心、3个海鲜处理中心、4个面包中央烘烤房和1个咖啡烘焙中心/仓库,冷链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全食同时拥有完整高效的田间地头采购到最终商品上架的供应链系统,这些对于亚马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业务运营平台。
  在终端配送方面,全食以前是和第三方电商采购服务商Instacart合作开展自己的电商零售业务。被亚马逊收购后,Amazon Fresh的终端配送网络正好可以为全食提供服务,两者的物流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互补性。
  


  亚马逊需要收购一个线下的生鲜杂货零售商以便快速扩展自己的生鲜电商业务,全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靠山支撑自己重新寻找合适的市场定位,两者业务互补的优势又高度契合,最终促成了亚马逊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案。
  虽然是强强联手,但一切都还只是开始。无论是零售业的“价格杀手”沃尔玛还是生鲜杂货类的“沃尔玛杀手”Aldi和Lidl,都在生鲜零售行业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并积极向电商领域转型。亚马逊能否整合全食的现有资源,在生鲜电商领域重新构建自己的优势,目前还是未定之事。
  (编辑:谢丽容)
其他文献
银行理财要打破“刚兑”,向真正的资产管理转型,发展净值型产品和实行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是方向,同时需要从大资管的顶层设计上理清思路,创造条件。  近十年来,尽管全球监管趋严,全球资管规模除了2008年比2007年下降了16%,其他年份资产规模仍在上升,发展之势不减。中国百舸争流的“大资管时代”到来,近年资管规模增速在全球领先,以不同于传统银行的方式满足了投融资双方的需求,但风险也随之而来。大资管中规
期刊
未来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少数大城市和都市圈之间的竞争,科技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当前中国经济出现趋势性的下滑,根本原因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持续下滑。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行政力量配置的资源被导向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人口流出地,而由经济集聚效应驱动的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却遇到公共服务、住房和基础设施的短缺,从而出现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困境。  为了迎接未来全球都市圈引领的竞争
期刊
中国养老金体系建设应发挥政府推动与市场创新双动力,充分借鉴海外养老金体系的发展经验,少走弯路。在政策设计上,应当采取诸如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并应引入托管制度安排。  当下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严重依赖第一支柱,难以对全体国民提供足够有效的养老保障。发展第三支柱,鼓励个人自主养老已迫在眉睫。  养老金制度是维系现代社会运转的基本制度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提出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基
期刊
亚马逊是如何从一家网上书店,变成一家集电商、云计算、人工智能、线下实体店于一体的消费和科技巨头的。  2017年6月2日,亚马逊(NYSE:AMAZON)股价首次越过1000美元,截至6月22日收市,其市值高达4786亿美元,超越脸书,在美国科技巨头中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  巴菲特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举办的2017年股东大会上表示,“我太蠢了以至于没有预料到亚马逊发展得这么好,没有觉得它会像现在
期刊
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是从人工智能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  2017年业已过半,我们似乎有这样一种感觉,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看到了更丰富多彩的技术进步,却发现经济效率反而下滑,越发担忧现有的增长难以为继。  受困于停滞的经济增长和萎缩的劳动力,发达国家日益滑入地缘政治的窠臼;发展中国家则在“中等收入陷阱”面前踌躇不前,尚未跨出变革性的步伐。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来,资本和劳动力作为两大传统生产要
期刊
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手段违规举债,既不受预算约束,也不受PPP项目占预算支出比例10%的限制,走到了政策监管的“中间地带”,可能造成不透明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继不久前财政部等部门发文禁止地方借PPP、政府投资基金等名义违规举债融资,财政部近日再度发文严责假借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举债融资行为,意味着中央层面对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各类违法违规融资方式全面叫停,一些变相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工具在近期被严厉规范
期刊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本质上讲是一种财政行为,增加了政府支配资源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铸币税,类似财政赤字货币化情形。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应对和反思涉及货币、财政、金融监管和结构性改革,但总体来讲主要还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比如非常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金融自由化大趋势下形成的基本政策框架并没有改变。但金融科技进步可能从下到上带来变革性的影响,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尤其值得关注,将改变金融的结构,并重塑货币
期刊
如果在“友谊”、“战略”之类旗号下百依百顺,单纯迁就东道国的要求主张,在这样的东道国,项目可能最终将陷入危机。中国企业、中国资本要“走出去”,绝不是要“送出去”。  潛在金融风险及其化解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的重大问题之一,而作为多年来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外贸大国和快速成长的新兴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作为2016年世界第二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作为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当前中国的潜在金融风
期刊
翁牛特旗的污染事件正在敲响警钟,在生猪饲养量占世界总量一半的中国,污染或将随着南猪北迁而转移至环境脆弱地带,各种奖惩机制需及时落地。  一根暗色皮管,在一望无际的蓝天下,蜿蜒穿行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海金山牧场,皮管有时被沙土掩盖,有时上边直立一个洒水喷头,向四周喷洒着浑浊的水,污水所到之处,草已枯死,空气中弥漫着污水散发出的恶臭。  顺着这根皮管,会走到中粮家佳康(赤峰)有限公司(下称中粮赤峰公
期刊
数字化就是用二进位制重新定义企业的操作系统。企业的数字化战略是为了解决企业运营当中存在的两大痛点:客户体验和运营效能。  马云在2008年的时候讲过一句话:“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事实证明这不是一句大话,阿里发布的2016年全民支付账单透露,支付宝已经拥有4.5亿实名用户,2016年“剁手”5.16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占比71%,移动支付占比最高的不是北上广,居然是西藏达90%,90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