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动脉前锯肌支为蒂逆行背阔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胸背动脉前锯肌支为蒂的逆行背阔肌皮瓣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临床应用以前锯肌支为蒂的逆行背阔肌皮瓣修复肩胸部创面6例,男1例,女5例,年龄35~52岁,创面面积为7 cm×8 cm~12 cm×20 cm.结果 6例应用此皮瓣进行修复,均获得满意疗效,5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成活.随访3个月~1年,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接近,感觉有部分恢复.结论 逆行背阔肌皮瓣血供多源,胸背动脉前锯肌支恒定,交通支丰富,旋转蒂灵活,应用修复肩胸部创面效果好。

其他文献
自1966年杨东岳等首先报道应用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以来,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已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传统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仍然存在指腹颈部狭窄等外形缺陷,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心理健康,给患者带来工作和生活的不方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对再造拇、手指外观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改良,再造拇、手指的手术得到了长足进步,特别在再造拇指的外形上取得了一
期刊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移植皮瓣成活作用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8只,按月龄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2只.制作移植皮瓣模型.A、C组的大鼠多次多点每点注射bFGF 60 U(0.015 ml);B、D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于5 d、14 d观察皮瓣的存活率,分别取相同部位皮瓣组织块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免疫组化方法计算血管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及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上肢的不同部位常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及软组织脱套伤,当肢体受到碾压、撕扯时、皮肤连同皮下组织容易发生潜行脱套、撕脱,同时深部肌腱、肌肉、神经血管、骨关节常也同时受到损伤,特别是合并不同程度骨折时常使手术变得复杂,往往顾此失彼,多次反复手术,给患者带来巨大创伤及经济负担.为此,作者对本科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实施手术治疗的上肢皮肤及软组织脱套伤合并骨折患
期刊
在"2009广州创伤骨科周围神经损伤研讨会"上,针对大会主题所展开的8个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热点问题的研讨活动,受到了周围神经外科学组各位委员的欢迎和积极参与,并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有关观点已发表在2009年第6期<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期刊
患者男,44岁,因右手机器伤致右手指出血,疼痛3 h入院.检查:右拇指自远指间关节离断,右示指中指自近节指蹼处离断,右环指自中节中段离断,右小指自中节远段离断,所有离断指除环指外均以撕脱拉长的屈肌腱与近端相连,肌腱抽出约20 cm,远侧离断指创缘不整齐,均可见神经由近端抽出,创面可见大量白灰样异物,污染严重.入院后即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急诊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术。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皮瓣移植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性质部位、面积大小,分别采取骼腹股沟皮瓣、足背皮瓣、游离隐动脉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临床应用36例皮瓣,32例成活,1例游离隐动脉皮瓣发生血管危象探查后成活,3例出现皮缘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6例需二期皮瓣修薄.术后随访到28例,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均良好,手部功能康复后,优8例,良15例,可5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术中垂体柄辨认和保留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69例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学和影像学特点、肿瘤切除程度、术中垂体柄的辨认和保留情况、术后随访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50例(72.5%),次全切除13例(18.8%),部分切除6例(8.7%);术中能发现和辨认出垂体柄57例(82.6%),垂体柄完整保留41例(59.4%),部分保留9例(13.0
目的 探讨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 对19例颌面外伤和2例医源性因素所致面神经损伤的病例,经面部创口或耳屏切口行显微手术修复面神经损伤.其中采取神经端端吻合修复18例,采取耳大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3例.合并腮腺导管损伤6例和合并颌骨骨折4例同期行导管修复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3年,按H-B分级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21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
目的 探讨足跟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撕脱的足跟皮肤软组织清创、削薄后寄养在股前外侧区阔筋膜上预制足跟皮瓣,皮瓣面积:3 cm×5 cm~8 cm×15 cm.术后成活2周后,二期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回植原位5例.结果 5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血运丰富,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和感染,2例皮瓣小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11~36个月,患肢均恢复负重和行走能力.根据术后
自1984年徐达传等[1]和罗力生等[2]首先报道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该皮瓣具有血管蒂长、口径粗、为肢体的非主干血管、血管变异小、操作简便、无需改变体位、可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皮瓣的应用过程中,人们也发现其仍存在一些不足,并结合临床不断对其结构模式及切取技术等进行改进,出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