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本科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应用技术本科发展的相互需求和高度耦合,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是问题解决的最佳方式,但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属于两种不同的学校类型,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矛盾,需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治理主体、师资结构和评价方式五个层面推进转型发展。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本科;现实困境;破解策略
作者简介:张斌,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职业教育发展与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8-0005-05
当前,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困境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的缺位成为了影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破解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困境,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应用技术本科成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要将600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淡化学科、强化专业,要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来对接。”基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相互需求和高度耦合,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应当是破解难题的最佳方法。
一、互需耦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价值诉求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困境需要转型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缺位需要完善两者相互需求、高度耦合,成为了新建地方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价值诉求点。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困境需转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在创办之初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但是由于受精英化教育培养思维和单一的评价标准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求大求全”,以追求学术型和综合型为自己的办学目标,使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两难困境:一方面,与985和211等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短,优质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经费短缺,在追逐以研究型、综合型为主的老牌本科院校发展的道路上缺乏优势,造成办学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在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满足招生需求,耻于发展为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应用技术本科。两难困境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发展缺乏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办学质量不高又会对学生就业状况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落实率为71.9%。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落实率最低,仅为44.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状况令人堪忧。[1]而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存在“技工荒”现象,难以找到企业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而深层次原因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调,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短缺。破解大学生结构型失业,满足企业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功能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突破现实困境、转型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层次缺位需完善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之所以缺乏社会吸引力,重要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教育缺位,完整的、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残缺,这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了“断头教育”,职校学生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技术密集型、服务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又会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变化,对技术应用、开发创新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发展应用技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社会经济对高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同时,也逐渐引起了政府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目前,学术界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完善现代职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关注点已经由“是否发展”转变为“如何发展”。基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基本有三种路径:新办、升格和转型。其中新办应用技术本科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升本存在利大于弊问题,原因是我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办出大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同时,高等职业技术专科由于办学时间短、条件差,目前还不具备升本的条件,所以基于“目标”“成本”“效益”的综合考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发展应用技术本科的最佳选择。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能够促进高等教育整体的生态平衡,完善高等教育结构类型体系。[2]
二、现实矛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问题表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属于不同类型的两种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治理主体、教师结构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
图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的转型矛盾
(一)培养目标:研究型、教学型与高技术型、技能型的矛盾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先决性质的核心概念,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3],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学校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由于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其产生之初就存在“先天畸形”问题,即办学定位模糊,培养目标混乱。在艰难的发展中,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追逐部属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的步伐,形成了一种研究型、教学型或者研究教学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术型、理论型人才,轻视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造成“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过剩。而应用技术本科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属于同层次但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属于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应用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决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 (二)专业设置:学科体系与职业体系的矛盾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的过于刚性的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如国家设立专门机关对专业进行管理,按照学科体系设置11种学科门类,对学校专业设置的类型进行三级审批等。这就造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层面上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设置,并且有数量和类型的限制。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了自身实现“综合型”大学的梦想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对市场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考察,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为了抢夺生源,多开设一些热门专业,而这些专业大多是按照学科体系标准建立的。据相关调查显示,近三年,在本科院校招生中,半数以上新建本科院校集中在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和汉语言文学等7个专业招生[4],造成专业设置趋同,缺乏新意。而应用技术本科强调专业设置的职业体系,即根据市场供需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行业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满足市场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各个行业职业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二者在专业设置上的矛盾决定了专业设置的转型是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重点与难点。
(三)治理主体:一元管理与多元治理的矛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之初由于缺乏行业企业背景,加之,我国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体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级管理,地方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区域化行政管理体制。尽管政府“集权”的管理体制在逐步走向“放权”,但高等教育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改革明显弱于经济、社会其他方面的改革。[5]单一的行政管理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封闭的运行机制,表现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受限,学校外部企业、科研机构、社区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缺失。这种相对封闭的运行机制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体制僵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受限,企业、科研机构等组织参与校企合作缺乏激励与保障机制。而应用技术本科由于其职业性和开放性特征,则要求校企研等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参与、多元治理,尤其是要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共同培育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二者在治理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要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必然要求由一元管理走向多元治理。
(四)师资队伍:理论型与双师型的矛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研究教学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体系主导的专业设置,导致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表现在人才引进方面,以高学历为导向招聘学科教师,使得许多青年教师出了校门又进校门,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在教师进修和培训方面,也主要是进行学科理论方面的辅导,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师资队伍的结构基本上是以理论型为主,具有行业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比例较低。以唐山学院为例,具备行业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7.3%。[5]企业、社会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较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仍以理论讲授为主,与专业实践之间普遍脱节。而应用技术本科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职业资格,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行动教学转变,既要熟悉行业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又要具备职业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在师资队伍结构上的差异,要求在转型过程中要实现师资结构以理论型为主向双师型为主转变。
(五)评价标准:学术标准与服务标准的矛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多借鉴老牌本科院校的标准,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学术标准为主的评价模式。从评价主体来看,主要包括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校外评价包括教育部门的评估和社会评价。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外评价主要为教育部门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这种评价是以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等为主的学术标准的评价方式,社会评价和校内评价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评价过程中多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社会评价方面,缺乏企业行业、第三方组织等参与新建本科院校的评估,导致评价主体单一。同时,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评价过程中的导向地位不突出,致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社会功能方面发挥作用不高。而应用技术本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这就必须要坚持以服务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即坚持教学质量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标准的评价方式则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样性。二者在评价标准上的矛盾决定了在转型过程中要实现以学术标准向服务标准的转变。
三、破解之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路径选择
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在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现实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转型发展。
(一)明晰人才培养定位,推进人才培养转型
人才培养定位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是高校发展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等内容。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研究型教学型本科层次的人才向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转型。(1)要在转型过程中体现“应用”和“本科”两个特色,相对于老牌本科院校,要体现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应用人才;相对于高职专科院校,要体现既注重理论应用又注重实践创新的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而不是照搬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2)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本科层次高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定位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要根据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建设和教学计划编制、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重新修订和优化,使培养目标不只是“目标”,而是要具体落实到办学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进人才培养的转型。 (二)对接地方产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转型
学科专业建设转型是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本科转变的关节点,直接决定着转型的成败。要实现应用技术本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就必须要实现学科专业设置以学科体系为导向向以产业、职业、就业为导向转型。在转型过程中,首先,地方政府和学校要通力合作,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区域内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专业人才需求、就业等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数据收集,建立区域内的学科专业数据库和信息更新、交流、发布平台,实现区域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其次,建立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各界专家学者组成的学科建设转型委员会,统筹指导转型期的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以“改造传统专业,强化优势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发展应用专业”为宗旨,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进行重新考核和布控,剔除落后专业,强化主导专业,培育新型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实现专业设置的更新换代。再次,要根据地方主导产业结构,建设一区一品的特色专业群,形成专业集群效应,实现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对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术人才。
(三)构建校企研多元参与机制,推进参与主体转型
构建校企研多元参与机制,实现参与主体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着力点,也是应用技术本科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必然要求。要实现参与主体转型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要完善校校互动合作机制。继续推进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建设,扩大参与联盟的学校数量,使更多的致力于转型发展的新建地方院校参与进来,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学术研究和信息经验交流,同时,开展学校间联合培养、教学资源共享等深层次的合作交流。(2)完善校企研合作机制。校企研合作深度是衡量应用技术本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要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要地方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构建区域内的校企研合作和保障机制,如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企业参与应用技术本科的专业建设,建立企校人才互培交流机制,共建校企研共同参与的区域科技产业园区,等等,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高职专业院校,应用技术本科要不断的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树立科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增强科研转化为应用的能力。
(四)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推进师资队伍转型
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根本保障,也是一项基础性和紧迫型的任务。要实现以“理论型”为主导的师资队伍向以“双师型”为主导的师资队伍结构转型,培养应用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新建地方院校必须在转型过程中做到三个方面:(1)要制定长期的有步骤的师资转型计划,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长效机制。师资的培养和结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锻炼,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转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学校教师培养和提升的计划和方案,同时,地方政府要在政策指导、经费投入和质量监管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建立师资培养和结构转型的长效机制。学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教师机制,通过引企入校、移教入企、进企实践、人员互聘等多种合作方式,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要加大对优秀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引进力度,推进师资队伍的转型。(2)要推进应用技术本科“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对应用技术本科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师德师风等方面的给予明确的标准,引领和带动应用技术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要建立和完善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制度,对不同教师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提高师资队伍转型的积极性。
(五)优化多元考核评价机制,推进评价标准转型
多元考核评价是改变过去单一的学校主导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考核评价主体多元、考核评价内容多维、考核评价方式多样的一种评价方式。要实现评价标准由单一的学术标准考核体系向服务体系转型,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推进评价标准的转型。具体措施如下:(1)重新规划和设计学校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坚持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服务性等原则,在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指标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加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等指标的权重,以引导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2)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有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企业代表和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学校发展评价指导委员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教学质量、社会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的形成性综合评价,尤其要注重行业企业对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设置、科研实践等方面的评价,形成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3)要实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改革教师以科研教学为主、学生以学科考试为主的现行评价方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照应、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科学化。
综上所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趋势,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治理主体、教师结构和评价机制等层面的差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这就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加强对转型策略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型规划,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求真务实,为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R].光明网,2014-01-28.
[2]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2(3):18-23.
[3]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4]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08-13.
[5]张晓燕.河北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4):78-82.
[责任编辑 曹 稳]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本科;现实困境;破解策略
作者简介:张斌,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职业教育发展与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8-0005-05
当前,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困境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的缺位成为了影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破解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困境,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应用技术本科成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要将600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淡化学科、强化专业,要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来对接。”基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相互需求和高度耦合,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应当是破解难题的最佳方法。
一、互需耦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价值诉求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困境需要转型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缺位需要完善两者相互需求、高度耦合,成为了新建地方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价值诉求点。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困境需转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在创办之初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但是由于受精英化教育培养思维和单一的评价标准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求大求全”,以追求学术型和综合型为自己的办学目标,使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两难困境:一方面,与985和211等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短,优质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经费短缺,在追逐以研究型、综合型为主的老牌本科院校发展的道路上缺乏优势,造成办学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在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满足招生需求,耻于发展为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应用技术本科。两难困境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发展缺乏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办学质量不高又会对学生就业状况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落实率为71.9%。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落实率最低,仅为44.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状况令人堪忧。[1]而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存在“技工荒”现象,难以找到企业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而深层次原因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调,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短缺。破解大学生结构型失业,满足企业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功能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突破现实困境、转型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层次缺位需完善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之所以缺乏社会吸引力,重要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教育缺位,完整的、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残缺,这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了“断头教育”,职校学生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技术密集型、服务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又会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变化,对技术应用、开发创新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发展应用技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社会经济对高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同时,也逐渐引起了政府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目前,学术界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完善现代职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关注点已经由“是否发展”转变为“如何发展”。基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基本有三种路径:新办、升格和转型。其中新办应用技术本科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升本存在利大于弊问题,原因是我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办出大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同时,高等职业技术专科由于办学时间短、条件差,目前还不具备升本的条件,所以基于“目标”“成本”“效益”的综合考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发展应用技术本科的最佳选择。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能够促进高等教育整体的生态平衡,完善高等教育结构类型体系。[2]
二、现实矛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问题表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属于不同类型的两种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治理主体、教师结构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
图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的转型矛盾
(一)培养目标:研究型、教学型与高技术型、技能型的矛盾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先决性质的核心概念,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3],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学校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由于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其产生之初就存在“先天畸形”问题,即办学定位模糊,培养目标混乱。在艰难的发展中,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追逐部属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的步伐,形成了一种研究型、教学型或者研究教学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术型、理论型人才,轻视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造成“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过剩。而应用技术本科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属于同层次但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属于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应用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决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 (二)专业设置:学科体系与职业体系的矛盾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的过于刚性的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如国家设立专门机关对专业进行管理,按照学科体系设置11种学科门类,对学校专业设置的类型进行三级审批等。这就造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层面上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设置,并且有数量和类型的限制。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了自身实现“综合型”大学的梦想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对市场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考察,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为了抢夺生源,多开设一些热门专业,而这些专业大多是按照学科体系标准建立的。据相关调查显示,近三年,在本科院校招生中,半数以上新建本科院校集中在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和汉语言文学等7个专业招生[4],造成专业设置趋同,缺乏新意。而应用技术本科强调专业设置的职业体系,即根据市场供需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行业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满足市场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各个行业职业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二者在专业设置上的矛盾决定了专业设置的转型是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重点与难点。
(三)治理主体:一元管理与多元治理的矛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之初由于缺乏行业企业背景,加之,我国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体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级管理,地方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区域化行政管理体制。尽管政府“集权”的管理体制在逐步走向“放权”,但高等教育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改革明显弱于经济、社会其他方面的改革。[5]单一的行政管理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封闭的运行机制,表现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受限,学校外部企业、科研机构、社区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缺失。这种相对封闭的运行机制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体制僵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受限,企业、科研机构等组织参与校企合作缺乏激励与保障机制。而应用技术本科由于其职业性和开放性特征,则要求校企研等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参与、多元治理,尤其是要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共同培育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二者在治理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要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必然要求由一元管理走向多元治理。
(四)师资队伍:理论型与双师型的矛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研究教学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体系主导的专业设置,导致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表现在人才引进方面,以高学历为导向招聘学科教师,使得许多青年教师出了校门又进校门,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在教师进修和培训方面,也主要是进行学科理论方面的辅导,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师资队伍的结构基本上是以理论型为主,具有行业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比例较低。以唐山学院为例,具备行业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7.3%。[5]企业、社会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较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仍以理论讲授为主,与专业实践之间普遍脱节。而应用技术本科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职业资格,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行动教学转变,既要熟悉行业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又要具备职业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在师资队伍结构上的差异,要求在转型过程中要实现师资结构以理论型为主向双师型为主转变。
(五)评价标准:学术标准与服务标准的矛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多借鉴老牌本科院校的标准,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学术标准为主的评价模式。从评价主体来看,主要包括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校外评价包括教育部门的评估和社会评价。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外评价主要为教育部门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这种评价是以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等为主的学术标准的评价方式,社会评价和校内评价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评价过程中多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社会评价方面,缺乏企业行业、第三方组织等参与新建本科院校的评估,导致评价主体单一。同时,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评价过程中的导向地位不突出,致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社会功能方面发挥作用不高。而应用技术本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这就必须要坚持以服务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即坚持教学质量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标准的评价方式则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样性。二者在评价标准上的矛盾决定了在转型过程中要实现以学术标准向服务标准的转变。
三、破解之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路径选择
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在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现实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转型发展。
(一)明晰人才培养定位,推进人才培养转型
人才培养定位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是高校发展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等内容。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研究型教学型本科层次的人才向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转型。(1)要在转型过程中体现“应用”和“本科”两个特色,相对于老牌本科院校,要体现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应用人才;相对于高职专科院校,要体现既注重理论应用又注重实践创新的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而不是照搬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2)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本科层次高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定位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要根据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建设和教学计划编制、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重新修订和优化,使培养目标不只是“目标”,而是要具体落实到办学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进人才培养的转型。 (二)对接地方产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转型
学科专业建设转型是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本科转变的关节点,直接决定着转型的成败。要实现应用技术本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就必须要实现学科专业设置以学科体系为导向向以产业、职业、就业为导向转型。在转型过程中,首先,地方政府和学校要通力合作,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区域内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专业人才需求、就业等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数据收集,建立区域内的学科专业数据库和信息更新、交流、发布平台,实现区域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其次,建立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各界专家学者组成的学科建设转型委员会,统筹指导转型期的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以“改造传统专业,强化优势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发展应用专业”为宗旨,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进行重新考核和布控,剔除落后专业,强化主导专业,培育新型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实现专业设置的更新换代。再次,要根据地方主导产业结构,建设一区一品的特色专业群,形成专业集群效应,实现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对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术人才。
(三)构建校企研多元参与机制,推进参与主体转型
构建校企研多元参与机制,实现参与主体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着力点,也是应用技术本科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必然要求。要实现参与主体转型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要完善校校互动合作机制。继续推进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建设,扩大参与联盟的学校数量,使更多的致力于转型发展的新建地方院校参与进来,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学术研究和信息经验交流,同时,开展学校间联合培养、教学资源共享等深层次的合作交流。(2)完善校企研合作机制。校企研合作深度是衡量应用技术本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要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要地方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构建区域内的校企研合作和保障机制,如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企业参与应用技术本科的专业建设,建立企校人才互培交流机制,共建校企研共同参与的区域科技产业园区,等等,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高职专业院校,应用技术本科要不断的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树立科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增强科研转化为应用的能力。
(四)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推进师资队伍转型
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的根本保障,也是一项基础性和紧迫型的任务。要实现以“理论型”为主导的师资队伍向以“双师型”为主导的师资队伍结构转型,培养应用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新建地方院校必须在转型过程中做到三个方面:(1)要制定长期的有步骤的师资转型计划,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长效机制。师资的培养和结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锻炼,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转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学校教师培养和提升的计划和方案,同时,地方政府要在政策指导、经费投入和质量监管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建立师资培养和结构转型的长效机制。学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教师机制,通过引企入校、移教入企、进企实践、人员互聘等多种合作方式,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要加大对优秀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引进力度,推进师资队伍的转型。(2)要推进应用技术本科“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对应用技术本科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师德师风等方面的给予明确的标准,引领和带动应用技术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要建立和完善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制度,对不同教师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提高师资队伍转型的积极性。
(五)优化多元考核评价机制,推进评价标准转型
多元考核评价是改变过去单一的学校主导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考核评价主体多元、考核评价内容多维、考核评价方式多样的一种评价方式。要实现评价标准由单一的学术标准考核体系向服务体系转型,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推进评价标准的转型。具体措施如下:(1)重新规划和设计学校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坚持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服务性等原则,在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指标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加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等指标的权重,以引导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2)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有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企业代表和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学校发展评价指导委员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教学质量、社会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的形成性综合评价,尤其要注重行业企业对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设置、科研实践等方面的评价,形成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3)要实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改革教师以科研教学为主、学生以学科考试为主的现行评价方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照应、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科学化。
综上所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趋势,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本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治理主体、教师结构和评价机制等层面的差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这就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加强对转型策略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型规划,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求真务实,为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R].光明网,2014-01-28.
[2]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2(3):18-23.
[3]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4]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08-13.
[5]张晓燕.河北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4):78-82.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