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归化”是当代译坛讨论的热点问题。但是专门探讨归化的尺度的文章很少。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结合大量的翻译实例,对“归化”的尺度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归化”的概念及功能;第二部分介绍翻译中的归化及其优点;第三部分介绍翻译中的过度归化及其三个后果;第四部分简要介绍“归化”的不足;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
关键词 归化 尺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关于 “归化”(Domestication)的论文散布在国内各种外语类学术刊物中。每篇文章都提到文化的概念,可见,翻译中的“归化”与跨文化交际紧密相连。在作“归化”研究时,许多文章都谈到一个“适度”的问题。鉴于适度“归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1 对“归化”的解读
翻译的“归化”来源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于1813年宣读的论文。在文中,他提出“the translation which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Venuti, 2004:19-20)。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即后来的“异化”与“归化”。
所谓“归化”,即“A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which a transparent, fluent style is adopt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f the foreign text for TL reader”(Mark& Moira,2004: 44),亦可简单阐释为采用地道的译入语来交流,用符合讲译入语民族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来讲述译出语的故事或文化。
劳伦斯·韦努蒂(Laurence 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性》(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也提到归化的文化蒙蔽,即译入语文化“aggressively monolingual, unreceptive to the foreign”(Venuti,2004:15),因为归化的翻译往往“消解文化差异,抹煞源文本的异国情调,欺骗读者”(《外语教学》,2006(1):57)。
其实,只要在归化翻译中掌握一个“度”,就能使译文既贴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又不失源文本的文化。
2 翻译中的“归化”
早在20世纪30年代,梁实秋就提倡“译入语应融入现代汉语(即‘归化’),译文应该通顺流畅,符合中国人的话语习惯”(朱徽,21);钱钟书也强调翻译中的“归化”,他认为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钱钟书,1985:125)。
归化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将带有译出语风味的表达方式“意译”为带有译入语情调的表达方式,使译本读者感觉像在读本国作品一样自然。
3 翻译中的过度“归化”
在归化翻译中,要考虑其译入语的表达方式是否是译入语的文化限定词,倘若是还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归化,这就是“归化过度”(Excessive Domestication)。例如将“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归化译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太具中国色彩,一般外国人不易理解。因此,此处最好译为“人多智众”,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在外国作品中生拉硬扯进中国式的思维和表达。
以上所讨论的是过度归化产生的第一种后果,即使译文与原作格格不入。
第二种后果即“导致文化误导”。如:
Let me put one little kiss on those holmberry lips.
译:让我吻一吻你那小红樱桃嘴唇儿。
译者用“樱桃小嘴”来译“holmberry lips”(冬青莓一样的嘴唇),即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来覆盖19世纪末英国农村的审美观,对读者有一定的文化误导。
过度归化的第三种后果即为“改变原意”。
例: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很多译者,甚至包括教材(张培基,喻云根等,1980:162)都将其译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句出自Earl A. Linderman于1954年写的文章“Two Boys That Run Away”,意为“一个孩子做一件事时往往注意力很集中,两个孩子时就有些三心二意了,如果是三个孩子,前两个索性可能放弃自己手中做的事而去做别的好玩而不太有用的事了”。而“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与原意相去甚远。
4 归化的不足
劳伦斯·韦努蒂(Laurence 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性》(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归化“accustomed to fluent translations that invisibly inscribe foreign texts with (target language) values and provide readers with the narcissistic experience of recognizing their own culture in a cultural other”(Venuti,2004:15)
郭建中也指出“用目标文化的文化标记来包装来自出发文化的语义内容。很显然,这样的翻译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文失去其原有的文化身份”(郭建中,2000:208)。
对此,廖七一也有相似的观点:归化的“通顺流畅牺牲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其他附载信息,把一种不为人熟知的文化差异的成分加工处理,成了人们熟知的文化”(廖七一等,2001:380)。
5 结语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必须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归化中的“度”:适当的归化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观点和思维方式,促进译出语文化的传播,而过度的归化则使译文“不土不洋”、“不忠不信”。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 廖七一等编.当代英国翻译理论[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4] 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A].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5] 杨蒙.语境顺应与文化翻译[J].外语教学,2006(3).
[6] 张培基,喻云根等编.英汉翻译教程[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7] 朱徽编.著名译家研究[Z].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
[8] 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9] Mark Shuttlewworth&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关键词 归化 尺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关于 “归化”(Domestication)的论文散布在国内各种外语类学术刊物中。每篇文章都提到文化的概念,可见,翻译中的“归化”与跨文化交际紧密相连。在作“归化”研究时,许多文章都谈到一个“适度”的问题。鉴于适度“归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1 对“归化”的解读
翻译的“归化”来源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于1813年宣读的论文。在文中,他提出“the translation which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Venuti, 2004:19-20)。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即后来的“异化”与“归化”。
所谓“归化”,即“A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which a transparent, fluent style is adopt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f the foreign text for TL reader”(Mark& Moira,2004: 44),亦可简单阐释为采用地道的译入语来交流,用符合讲译入语民族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来讲述译出语的故事或文化。
劳伦斯·韦努蒂(Laurence 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性》(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也提到归化的文化蒙蔽,即译入语文化“aggressively monolingual, unreceptive to the foreign”(Venuti,2004:15),因为归化的翻译往往“消解文化差异,抹煞源文本的异国情调,欺骗读者”(《外语教学》,2006(1):57)。
其实,只要在归化翻译中掌握一个“度”,就能使译文既贴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又不失源文本的文化。
2 翻译中的“归化”
早在20世纪30年代,梁实秋就提倡“译入语应融入现代汉语(即‘归化’),译文应该通顺流畅,符合中国人的话语习惯”(朱徽,21);钱钟书也强调翻译中的“归化”,他认为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钱钟书,1985:125)。
归化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将带有译出语风味的表达方式“意译”为带有译入语情调的表达方式,使译本读者感觉像在读本国作品一样自然。
3 翻译中的过度“归化”
在归化翻译中,要考虑其译入语的表达方式是否是译入语的文化限定词,倘若是还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归化,这就是“归化过度”(Excessive Domestication)。例如将“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归化译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太具中国色彩,一般外国人不易理解。因此,此处最好译为“人多智众”,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在外国作品中生拉硬扯进中国式的思维和表达。
以上所讨论的是过度归化产生的第一种后果,即使译文与原作格格不入。
第二种后果即“导致文化误导”。如:
Let me put one little kiss on those holmberry lips.
译:让我吻一吻你那小红樱桃嘴唇儿。
译者用“樱桃小嘴”来译“holmberry lips”(冬青莓一样的嘴唇),即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来覆盖19世纪末英国农村的审美观,对读者有一定的文化误导。
过度归化的第三种后果即为“改变原意”。
例: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很多译者,甚至包括教材(张培基,喻云根等,1980:162)都将其译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句出自Earl A. Linderman于1954年写的文章“Two Boys That Run Away”,意为“一个孩子做一件事时往往注意力很集中,两个孩子时就有些三心二意了,如果是三个孩子,前两个索性可能放弃自己手中做的事而去做别的好玩而不太有用的事了”。而“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与原意相去甚远。
4 归化的不足
劳伦斯·韦努蒂(Laurence 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性》(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归化“accustomed to fluent translations that invisibly inscribe foreign texts with (target language) values and provide readers with the narcissistic experience of recognizing their own culture in a cultural other”(Venuti,2004:15)
郭建中也指出“用目标文化的文化标记来包装来自出发文化的语义内容。很显然,这样的翻译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文失去其原有的文化身份”(郭建中,2000:208)。
对此,廖七一也有相似的观点:归化的“通顺流畅牺牲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其他附载信息,把一种不为人熟知的文化差异的成分加工处理,成了人们熟知的文化”(廖七一等,2001:380)。
5 结语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必须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归化中的“度”:适当的归化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观点和思维方式,促进译出语文化的传播,而过度的归化则使译文“不土不洋”、“不忠不信”。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 廖七一等编.当代英国翻译理论[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4] 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A].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5] 杨蒙.语境顺应与文化翻译[J].外语教学,2006(3).
[6] 张培基,喻云根等编.英汉翻译教程[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7] 朱徽编.著名译家研究[Z].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
[8] 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9] Mark Shuttlewworth&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