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时代,我们有非常多的产品,但这些产品真的非常乏味。乏!味!”Anne Chapelle说这话时还翻了一下白眼。
Anne Chapelle最为人所熟悉的身份是比利时设计师品牌Ann Demeulemeester的持有人。2013年11月,Ann Demeulemeester宣布她将离开自己的同名设计师品牌。这意味着,“安特卫普六君子”创立的品牌里又少了一个亲自主理设计的创始人。
1986年,毕业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的Ann Demeulemeester和她的另外五名同学,把一辆租来的卡车停在了伦敦时装周会场的旁边,举办了一场自己的发布会。Ann Demeulemeester的灵感来自朋克音乐。她的设计仅有黑白两色,带着浓重的反叛意味。那次莽撞的尝试对于当天的六位年轻设计师来说都是人生的转折点─媒体为这六名年轻设计师冠以“安特卫普六君子”的称号。
2013年香港设计营商周,Anne Chapelle作为受邀嘉宾出现在的演讲台上,她那场的主题是“如何发掘和培养新设计师”。
一起出现在营商周的还有An Vandevorst和Filip Arickx夫妇。前者在17岁时因为电视机上播放的一段专题片,第一次真正了解到“安特卫普六君子”。这促使她后来报考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并和她后来的丈夫Filip Arickx于1997年一起成立了他们的个人品牌A.F Vandevorst。
2000年,美国版VOGUE挑选了14名21世纪初的设计师新星,其中便有Filip和An。VOGUE为这14人拍摄了一张合影,不过13年后,照片中仍然坚持独立发展个人品牌的,仅剩下Filip和An。
12月4日的晚上,已经步入冬天的香港尚不算冷。在中环太子大厦25层拥有巨大露台的SEVVA餐厅里,穿着卡其色连身裤配中帮靴的Filip以及一身黑裙装扮的An,要在这里为他们设计的一双镶满钻石的靴子举办一场小型的展示会。所有跟随这对夫妇从比利时来到中国香港的工作人员,无论是负责公关还是维持秩序,他们的造型和衣饰全部由Filip和An亲自设计挑选。你很难想象,除了品牌的创始人,还有谁能够做到如此在意每一个细节。
对越来越多的新服装设计师来说,创立自有品牌并不是一个在业界立足的好选择。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商业没有足够了解─销售和财务问题往往都不是独立设计师们的强项,他们需要就这些问题求助于第三方。在Ann Demeulemeester的品牌成立的最初,只有她和她的摄影师丈夫两人管理。因为一些财务上的难题,Ann Demeulemeester开始向她的童年玩伴Anne Chapelle讨教。
更重要的是,眼下对时装和潮流下定义的权力把握在奢侈品集团和零售商手中。在过去,这些品牌扮演的角色是“制造经典”,它们的标准是让自己的产品可以代代相传。而现在,因为来自新兴市场的旺盛需求和新兴品牌的压力,奢侈品集团开始制造那种“不这么做就跟不上潮流了”的紧张气氛。它们和所有时尚行业的参与者一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陈出新,源源不断的新设计就像走过场一样轮流出现在流光溢彩的奢侈品门店里。
不过这样的密集场面倒是形成了一个悖论:尽管设计的总量在不断增多,但敢于大胆表达自我的人却越来越少。很多设计为了更趋近于市场而维持在一个安全的尺度里,另一方面,真正的创新也很难商业化。
Ann Demeulemeester和A.F Vandevorst每年都只推出春夏和秋冬两季服装,至于奢侈品集团们热衷的度假系列之类的,它们从不参与。
Ann Demeulemeester也从不做广告,甚至不喜欢通过出借衣服给名人制造名人效应。Anne Chapelle解释这么做的原因,是她宁愿把钱都放到高质量的产品上去,并相信热爱时装的人会因为口口相传而到Ann Demeulemeester的店里来。
“我们的压力比那些大品牌要小很多,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自己的产品,我们不为别人设计。我们可以提供给时尚产业的,是真实的情感。”Filip端着一杯香槟,靠在SEVVA的沙发上对《第一财经周刊》 说。
毕业于医学院护士课程的Anne Chapelle原本和时尚行业没有任何关系,那时她经营着一家发展势头很不错的制药公司,也不太理解Ann Demeulemeester的设计。断断续续和Ann Demeulemeester交流了2年之后,Anne Chapelle于1994年才决定加入。
“那时的我,很喜欢香奈儿式的打扮,所以在决定加入之后,我花了几年时间去学习Ann的时尚概念,重新去上有关时尚的课程。”Anne Chapell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因为有了Anne Chapelle负责日常经营,Ann Demeulemeester得以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创造中。期间他们共同面对过很多困难,包括Demeulemeester这个姓实在太难读了,这对海外顾客认识这个品牌带来障碍。
A.F Vandevorst夫妇就没有那样的幸运,能够拥有一位工于财务的密友。
由于早期二人对引入合作者的态度过于谨慎,A.F Vandevorst曾经连一位账簿管理人都没有。直到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让他们失去大部分的美国顾客,公司经营陷入了入不敷出,他们才改变做法,请来一位内部账簿管理人。2004年,A.F Vandevorst又接受了法国私募基金Mode et Finance的投资,把31%的股权卖给了对方。 “最开始,生意和商业化对我们来说都是很负面的词汇。但是当挑战到来,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我们被迫去向懂得更多商业知识的人讨教,也逐渐明白了有些步骤你必须去走,有些外部投资者你必须去接受。最后你会发现,如果这能够让我们的品牌更健康,更有向前发展的可能性,那为什么不呢?”在今年10月The Business of Fashion的一个采访中,Filip回忆道。
独立设计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对品牌的控制权,因为设计师品牌创始人的离开,缘由总是离不开品牌被收购、和创作理念不合这样的故事,另一位比利时设计师Martin Margiela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2002年,Maison Martin Margiela被Diesel收购后,便一直有消息传出,称Diesel要Margiela按照要求进行设计,这种指手画脚让Margiela很不舒服,并最终导致了他在2009年的离开。
但不管Ann Demeulemeester和A.F Vandevorst如何能在设计理念上于时尚界独树一帜,从销售数字上看,这两个品牌仍然在以一个较小的规模发展着。此前外界估计,Ann Demeulemeester的年销售额大约在500万美元左右。Filip则向英国时尚媒体The Business of Fashion透露,2012年A.F Vandevorst的总销售额是510万美元。而可以做出对比的是,先后易主于Prada集团和日本时装集团Onward Holdings的Jil Sander去年的年销售额约为1.5亿美元。
由于缺乏大集团的财力支持,这些设计师品牌的市场扩张速度也十分有限。Ann Demeulemeester只在安特卫普、东京和中国香港开有三家独立门店,A.F Vandevorst则只在比利时有四家独立门店。不过,如果算上引入品牌在店内出售的零售商的话则远远不止这些数字,比如,香港精品买手店Joyce也是A.F Vandevorst其中一个销售渠道。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没有了创始设计师的品牌还能否保持它的风格,或者顾客能否把对设计师和对品牌的情感区分开来?
“这个品牌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定位和传统,没有我后也能很好地成长。”在一封手书的告别函上,Ann Demeulemeester写道。
“我想可以,我们整个设计团队已经一起工作了20年,这20年里Ann把她的DNA还有工作方法都留给了团队里的其他成员,Ann现在仍然监督着品牌的设计工作,都得是她首肯的设计我们才会通过。而且,Ann现在还活着,还可以在年轻一代设计师需要帮助的时候搭把手,这总比死后才找人来接手要容易得多。”Anne Chapelle说。
前人的冒险精神可能已经很难在新一代的年轻设计师中找到。创立自己的设计师品牌需要极高的成本,如果没有耐心慢慢地成长,被大型奢侈品集团进行早期投资是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可以觅得的一条捷径。
今年年初,Ker i n g集团收购了英国设计师Christopher Kane的个人品牌,成为品牌大股东。之后的9月,同样来自英国的Jonathan Anderson把个人品牌J.W.Anderson的小部分股权卖给了LVMH,并出任LVMH旗下Loewe品牌的创意总监。
独立发展还是依附而生,两种选择之间本没有对错之分。正如Anne Chapelle所说的那样,能够掌管大型时装屋,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但也许在将来,留给时尚行业的会是更多的销售驱动,更少的个人化的表 达。
Anne Chapelle最为人所熟悉的身份是比利时设计师品牌Ann Demeulemeester的持有人。2013年11月,Ann Demeulemeester宣布她将离开自己的同名设计师品牌。这意味着,“安特卫普六君子”创立的品牌里又少了一个亲自主理设计的创始人。
1986年,毕业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的Ann Demeulemeester和她的另外五名同学,把一辆租来的卡车停在了伦敦时装周会场的旁边,举办了一场自己的发布会。Ann Demeulemeester的灵感来自朋克音乐。她的设计仅有黑白两色,带着浓重的反叛意味。那次莽撞的尝试对于当天的六位年轻设计师来说都是人生的转折点─媒体为这六名年轻设计师冠以“安特卫普六君子”的称号。
2013年香港设计营商周,Anne Chapelle作为受邀嘉宾出现在的演讲台上,她那场的主题是“如何发掘和培养新设计师”。
一起出现在营商周的还有An Vandevorst和Filip Arickx夫妇。前者在17岁时因为电视机上播放的一段专题片,第一次真正了解到“安特卫普六君子”。这促使她后来报考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并和她后来的丈夫Filip Arickx于1997年一起成立了他们的个人品牌A.F Vandevorst。
2000年,美国版VOGUE挑选了14名21世纪初的设计师新星,其中便有Filip和An。VOGUE为这14人拍摄了一张合影,不过13年后,照片中仍然坚持独立发展个人品牌的,仅剩下Filip和An。
12月4日的晚上,已经步入冬天的香港尚不算冷。在中环太子大厦25层拥有巨大露台的SEVVA餐厅里,穿着卡其色连身裤配中帮靴的Filip以及一身黑裙装扮的An,要在这里为他们设计的一双镶满钻石的靴子举办一场小型的展示会。所有跟随这对夫妇从比利时来到中国香港的工作人员,无论是负责公关还是维持秩序,他们的造型和衣饰全部由Filip和An亲自设计挑选。你很难想象,除了品牌的创始人,还有谁能够做到如此在意每一个细节。
对越来越多的新服装设计师来说,创立自有品牌并不是一个在业界立足的好选择。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商业没有足够了解─销售和财务问题往往都不是独立设计师们的强项,他们需要就这些问题求助于第三方。在Ann Demeulemeester的品牌成立的最初,只有她和她的摄影师丈夫两人管理。因为一些财务上的难题,Ann Demeulemeester开始向她的童年玩伴Anne Chapelle讨教。
更重要的是,眼下对时装和潮流下定义的权力把握在奢侈品集团和零售商手中。在过去,这些品牌扮演的角色是“制造经典”,它们的标准是让自己的产品可以代代相传。而现在,因为来自新兴市场的旺盛需求和新兴品牌的压力,奢侈品集团开始制造那种“不这么做就跟不上潮流了”的紧张气氛。它们和所有时尚行业的参与者一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陈出新,源源不断的新设计就像走过场一样轮流出现在流光溢彩的奢侈品门店里。
不过这样的密集场面倒是形成了一个悖论:尽管设计的总量在不断增多,但敢于大胆表达自我的人却越来越少。很多设计为了更趋近于市场而维持在一个安全的尺度里,另一方面,真正的创新也很难商业化。
Ann Demeulemeester和A.F Vandevorst每年都只推出春夏和秋冬两季服装,至于奢侈品集团们热衷的度假系列之类的,它们从不参与。
Ann Demeulemeester也从不做广告,甚至不喜欢通过出借衣服给名人制造名人效应。Anne Chapelle解释这么做的原因,是她宁愿把钱都放到高质量的产品上去,并相信热爱时装的人会因为口口相传而到Ann Demeulemeester的店里来。
“我们的压力比那些大品牌要小很多,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自己的产品,我们不为别人设计。我们可以提供给时尚产业的,是真实的情感。”Filip端着一杯香槟,靠在SEVVA的沙发上对《第一财经周刊》 说。
毕业于医学院护士课程的Anne Chapelle原本和时尚行业没有任何关系,那时她经营着一家发展势头很不错的制药公司,也不太理解Ann Demeulemeester的设计。断断续续和Ann Demeulemeester交流了2年之后,Anne Chapelle于1994年才决定加入。
“那时的我,很喜欢香奈儿式的打扮,所以在决定加入之后,我花了几年时间去学习Ann的时尚概念,重新去上有关时尚的课程。”Anne Chapell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因为有了Anne Chapelle负责日常经营,Ann Demeulemeester得以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创造中。期间他们共同面对过很多困难,包括Demeulemeester这个姓实在太难读了,这对海外顾客认识这个品牌带来障碍。
A.F Vandevorst夫妇就没有那样的幸运,能够拥有一位工于财务的密友。
由于早期二人对引入合作者的态度过于谨慎,A.F Vandevorst曾经连一位账簿管理人都没有。直到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让他们失去大部分的美国顾客,公司经营陷入了入不敷出,他们才改变做法,请来一位内部账簿管理人。2004年,A.F Vandevorst又接受了法国私募基金Mode et Finance的投资,把31%的股权卖给了对方。 “最开始,生意和商业化对我们来说都是很负面的词汇。但是当挑战到来,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我们被迫去向懂得更多商业知识的人讨教,也逐渐明白了有些步骤你必须去走,有些外部投资者你必须去接受。最后你会发现,如果这能够让我们的品牌更健康,更有向前发展的可能性,那为什么不呢?”在今年10月The Business of Fashion的一个采访中,Filip回忆道。
独立设计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对品牌的控制权,因为设计师品牌创始人的离开,缘由总是离不开品牌被收购、和创作理念不合这样的故事,另一位比利时设计师Martin Margiela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2002年,Maison Martin Margiela被Diesel收购后,便一直有消息传出,称Diesel要Margiela按照要求进行设计,这种指手画脚让Margiela很不舒服,并最终导致了他在2009年的离开。
但不管Ann Demeulemeester和A.F Vandevorst如何能在设计理念上于时尚界独树一帜,从销售数字上看,这两个品牌仍然在以一个较小的规模发展着。此前外界估计,Ann Demeulemeester的年销售额大约在500万美元左右。Filip则向英国时尚媒体The Business of Fashion透露,2012年A.F Vandevorst的总销售额是510万美元。而可以做出对比的是,先后易主于Prada集团和日本时装集团Onward Holdings的Jil Sander去年的年销售额约为1.5亿美元。
由于缺乏大集团的财力支持,这些设计师品牌的市场扩张速度也十分有限。Ann Demeulemeester只在安特卫普、东京和中国香港开有三家独立门店,A.F Vandevorst则只在比利时有四家独立门店。不过,如果算上引入品牌在店内出售的零售商的话则远远不止这些数字,比如,香港精品买手店Joyce也是A.F Vandevorst其中一个销售渠道。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没有了创始设计师的品牌还能否保持它的风格,或者顾客能否把对设计师和对品牌的情感区分开来?
“这个品牌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定位和传统,没有我后也能很好地成长。”在一封手书的告别函上,Ann Demeulemeester写道。
“我想可以,我们整个设计团队已经一起工作了20年,这20年里Ann把她的DNA还有工作方法都留给了团队里的其他成员,Ann现在仍然监督着品牌的设计工作,都得是她首肯的设计我们才会通过。而且,Ann现在还活着,还可以在年轻一代设计师需要帮助的时候搭把手,这总比死后才找人来接手要容易得多。”Anne Chapelle说。
前人的冒险精神可能已经很难在新一代的年轻设计师中找到。创立自己的设计师品牌需要极高的成本,如果没有耐心慢慢地成长,被大型奢侈品集团进行早期投资是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可以觅得的一条捷径。
今年年初,Ker i n g集团收购了英国设计师Christopher Kane的个人品牌,成为品牌大股东。之后的9月,同样来自英国的Jonathan Anderson把个人品牌J.W.Anderson的小部分股权卖给了LVMH,并出任LVMH旗下Loewe品牌的创意总监。
独立发展还是依附而生,两种选择之间本没有对错之分。正如Anne Chapelle所说的那样,能够掌管大型时装屋,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但也许在将来,留给时尚行业的会是更多的销售驱动,更少的个人化的表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