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经济人”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我国无偿献血现状与主要问题入手,通过个人、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对无偿献血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经济人;无偿献血;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3.039
无偿献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事关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献血法规定实行公民无偿献血,禁止血液买卖。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有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稳定来源就能够保证可靠充分的安全血液供应,这类群体中血液传染病率最低。
1 现代经济学“经济人”思想简述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经济学奠基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人”思想并将其作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斯密认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都是从自己个人利益出发,即“利己心”支配着人的活动,而且人们会尽可能地谋划使自己的获益最大化。随着社会发展,今天“经济人”分析框架已经拓展到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当然,人们所关心的个人利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当初的物质利益还包括了精神利益。
2 我国无偿献血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临床用血需求也快速增长。一方面用血量以大约每年10%-15%的幅度增加;另一方面献血人数增幅相对缓慢,加上区域间人口献血率不平衡导致“血荒”现象时有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理论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大约有20/千人口的人献血就可以实现用血需求的满足。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140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率为10.5/千人口。卫生部门希望到2020年我国献血率可以提高到15/千人口。
为了保障我国公民临床急救用血需求,献血法允许在无偿献血的前提下,可以动员亲友和社会力量进行互助献血。由于互助献血能够起到迅速动员献血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血压力,但是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衍生出的非法卖血交易,严重扰乱了无偿献血工作的正常开展,进一步加剧了临床血液供需失衡。更为严峻的是有偿性质的互助献血血液质量难以保证。研究认为当献血者不是自发自愿的无偿献血,而是以获取经济利益献血时就会设法隐瞒自身各种不利信息。数据显示从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南宁市血站检测出的不合格血液当中有68.2%的标本来自互助献血人群。这就极大地增加如乙肝、艾滋病等通过临床输血方式传播扩散的风险。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2018年3月底我国全面停止了互助献血。北京是全国医疗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血液需求量相对较大。在开始停止互助献血以后,北京各主要医院的血小板供应一度紧缺。经媒体报道以后无偿献血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简而言之,无偿献血人数相对不足是我国临床用血窘境频出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健全“经济人”无偿献血激励机制
(1)个人层面:鼓励“经济人”奉献爱心的同时,强调“无偿献血既利他人又利自己”。当前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利用保险等经济手段防范人身风险的意识也日渐增强。从现代经济学角度来看,个人无偿献血就如同献血者为自己购买了一份特殊的人身保险。目前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无偿献血者享受医疗用血的优待政策。例如湖南省就规定:献血量累计在900毫升以上的,献血者本人报销终身无限量临床用血的费用;献血量累计在600毫升以上不满900毫升的,报销献血量三倍临床用血的费用;献血量累计在600毫升以下的,报销献血量二倍临床用血的费用;此外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还可共计报销献血量等量临床用血的费用。这样献血者在救助他人的同时也获得了自己未来的一份保障,而且多献血多受益“一人献血,全家有保障”。
(2)政府层面:以精神鼓励和物质补偿相结合,倡导“经济人”无偿献血。一方面以“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评选为契机,完善各级地方政府的无偿献血表彰制度。让先进个人典型在全社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公眾积极支持和参与无偿献血工作。鼓励各级单位、企业组织将无偿献血情况与个人评优创先、年度绩效考评等相结合,不断巩固和壮大献血者队伍。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献血者个人精力、时间和成本付出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度的物质补偿。例如捐献全血与捐献血小板相比,全血的采集要求相对简单,一般仅需5-10分钟;而血小板的采集要求高、环节多、耗时较长,通常需要约1-2小时。资料显示全国少数几个从未推行过互助献血的城市,其大比例的血液、血小板都来自于定期捐献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志愿者团队,背后所依靠的就是不断完善补偿制度以有效保护献血者的个人利益。
(3)社会层面:提高献血者社会礼遇,激发“经济人”献血积极性。“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是国家表彰无偿献血最高奖,主要以颁发荣誉证书的方式对获奖者进行精神层面的鼓励并无其它特定待遇。浙江省就进一步出台了奖励细则,让国家级获奖者申报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证书,以提高获奖者的社会礼遇。规定凭荣誉证书就可以在浙江省范围内享受“三免待遇”: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免交门诊诊查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可以将礼遇范围逐步拓宽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享有免排队等候、优先通行等待遇。通过此类措施,一方面进一步巩固献血者坚持无偿献血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对全社会公众起到良好的宣传与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吴斌.北京等多地取消互助献血,该点赞还是担心?南方都市报[EB/OL].(2018-02-14)/[2018-09-18]http://www.sohu.com/a/222654702_161795.
关键词:经济人;无偿献血;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3.039
无偿献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事关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献血法规定实行公民无偿献血,禁止血液买卖。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有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稳定来源就能够保证可靠充分的安全血液供应,这类群体中血液传染病率最低。
1 现代经济学“经济人”思想简述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经济学奠基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人”思想并将其作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斯密认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都是从自己个人利益出发,即“利己心”支配着人的活动,而且人们会尽可能地谋划使自己的获益最大化。随着社会发展,今天“经济人”分析框架已经拓展到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当然,人们所关心的个人利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当初的物质利益还包括了精神利益。
2 我国无偿献血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临床用血需求也快速增长。一方面用血量以大约每年10%-15%的幅度增加;另一方面献血人数增幅相对缓慢,加上区域间人口献血率不平衡导致“血荒”现象时有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理论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大约有20/千人口的人献血就可以实现用血需求的满足。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140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率为10.5/千人口。卫生部门希望到2020年我国献血率可以提高到15/千人口。
为了保障我国公民临床急救用血需求,献血法允许在无偿献血的前提下,可以动员亲友和社会力量进行互助献血。由于互助献血能够起到迅速动员献血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血压力,但是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衍生出的非法卖血交易,严重扰乱了无偿献血工作的正常开展,进一步加剧了临床血液供需失衡。更为严峻的是有偿性质的互助献血血液质量难以保证。研究认为当献血者不是自发自愿的无偿献血,而是以获取经济利益献血时就会设法隐瞒自身各种不利信息。数据显示从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南宁市血站检测出的不合格血液当中有68.2%的标本来自互助献血人群。这就极大地增加如乙肝、艾滋病等通过临床输血方式传播扩散的风险。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2018年3月底我国全面停止了互助献血。北京是全国医疗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血液需求量相对较大。在开始停止互助献血以后,北京各主要医院的血小板供应一度紧缺。经媒体报道以后无偿献血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简而言之,无偿献血人数相对不足是我国临床用血窘境频出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健全“经济人”无偿献血激励机制
(1)个人层面:鼓励“经济人”奉献爱心的同时,强调“无偿献血既利他人又利自己”。当前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利用保险等经济手段防范人身风险的意识也日渐增强。从现代经济学角度来看,个人无偿献血就如同献血者为自己购买了一份特殊的人身保险。目前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无偿献血者享受医疗用血的优待政策。例如湖南省就规定:献血量累计在900毫升以上的,献血者本人报销终身无限量临床用血的费用;献血量累计在600毫升以上不满900毫升的,报销献血量三倍临床用血的费用;献血量累计在600毫升以下的,报销献血量二倍临床用血的费用;此外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还可共计报销献血量等量临床用血的费用。这样献血者在救助他人的同时也获得了自己未来的一份保障,而且多献血多受益“一人献血,全家有保障”。
(2)政府层面:以精神鼓励和物质补偿相结合,倡导“经济人”无偿献血。一方面以“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评选为契机,完善各级地方政府的无偿献血表彰制度。让先进个人典型在全社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公眾积极支持和参与无偿献血工作。鼓励各级单位、企业组织将无偿献血情况与个人评优创先、年度绩效考评等相结合,不断巩固和壮大献血者队伍。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献血者个人精力、时间和成本付出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度的物质补偿。例如捐献全血与捐献血小板相比,全血的采集要求相对简单,一般仅需5-10分钟;而血小板的采集要求高、环节多、耗时较长,通常需要约1-2小时。资料显示全国少数几个从未推行过互助献血的城市,其大比例的血液、血小板都来自于定期捐献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志愿者团队,背后所依靠的就是不断完善补偿制度以有效保护献血者的个人利益。
(3)社会层面:提高献血者社会礼遇,激发“经济人”献血积极性。“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是国家表彰无偿献血最高奖,主要以颁发荣誉证书的方式对获奖者进行精神层面的鼓励并无其它特定待遇。浙江省就进一步出台了奖励细则,让国家级获奖者申报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证书,以提高获奖者的社会礼遇。规定凭荣誉证书就可以在浙江省范围内享受“三免待遇”: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免交门诊诊查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可以将礼遇范围逐步拓宽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享有免排队等候、优先通行等待遇。通过此类措施,一方面进一步巩固献血者坚持无偿献血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对全社会公众起到良好的宣传与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吴斌.北京等多地取消互助献血,该点赞还是担心?南方都市报[EB/OL].(2018-02-14)/[2018-09-18]http://www.sohu.com/a/222654702_16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