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检察机关在保障食品安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以“毒胶囊”、“地沟油”、“毒奶粉”等犯罪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领域内的犯罪,对我国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和积极探索社会管理职能新突破的检察机关,怎样在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攻坚战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必要从食品犯罪的含义、危害、检察机关保障食品安全的依据、方式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检察机关;保障食品安全;作用
  “毒胶囊”、“地沟油”、“毒奶粉”等事件经曝光后,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悍然大波,成为威胁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事件一经曝光,检察机关就迅速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取证,第一时间掌握侦查情况,对涉嫌犯罪的人员依法进行逮捕,并快速审查,为打击食品领域犯罪、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食品安全犯罪的含义及危害
  食品安全犯罪是指:在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违反国家的强制标准和要求,存在损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行为。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犯罪,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危害:
  (一)影响公众的身体健康
  由于大量有毒有害食品使用了化学添加剂,人体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各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大量有毒有害食品在市場长期的流入,必然会对公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对整个中华名族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构成了巨大威胁。
  (二)有损政府的公信力
  大量有毒、有害食品长期流入市场,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必然会引起公众对政府是否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产生怀疑,也会致使公众对政府保障民生能力的质疑,这便会使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有所降低,从而反过来制约政府在今后工作中各项职能的履行。
  (三)制约相关食品产业的正常发展
  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社会公德败坏、唯利是图,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不仅导致了公众对于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失去信心,同时还波及同类食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前途。由于食品产业是关系到国民人身健康的核心产业,若因有毒、有害食品的泛滥使公众对于本国生产的食品失去信心,而效仿“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大肆购买外国奶粉,而大肆购买外国食品,则将对我国的食品产业产生巨大冲击。
  二、检察机关保障食品安全的依据
  (一)职能依据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具有对于直接受理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侦查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并对侦查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的职能。食品全领域内的犯罪活动以及此类犯罪所牵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食品安全领域相关职权过程中实施的犯罪活动,均属于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权的范畴。
  (二)法律依据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对公众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一种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镇压一切叛国的、分裂国家的和其他反革命活动,打击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之规定,检察机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内的犯罪行为是有据可查,有法可依的。
  (三)理论依据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检察机关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其中的“为民”就是指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民生,坚决打击和惩处各类危害人民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食品安全领域内的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检察机关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检察机关应当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三、检察机关保障食品安全的方式
  (一)依法惩处食品安全领域内的犯罪行为
  对于食品安全领域内的犯罪,针对侦查机关不立案侦查的行为,检察机关可以以立案监督的形式要求公安机关予以立案侦查;对于侦查机关已经立案侦查的,检察机关可以提前派员介入,指导相关证据的搜集工作;对于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将作出逮捕决定;对于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检察机关经依法审查后将会把案件移送法院起诉,并派员出庭支持公诉。从而使得食品安全领域内的犯罪行为得到打击和严惩。
  (二)依法对食品领域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检察机关可以通过依法行使检察权,对食品领域内相关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依法监督。对于相关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轻微违法、违规等行为,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向相关部门发送检察建议的形式,建议相关部门予以纠正。对于相关执法人员的严重渎职、违法犯罪行为,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将予以立案侦查。通过上述方式对食品安全领域相关执法部门的监督,有利于相关部门严格执法,保障食品安全。
  (三)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宣传和教育
  检察机关可以开展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普法宣传,通过法规教育和典型案例宣讲等形式,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食品生产企业能够严格依照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进行食品生产,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四、检察机关在保障食品安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惩治和预防犯罪的作用
  检察机关依照《刑法》、《刑诉法》等规定,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犯罪行为及因此牵出的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任人的渎职、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不仅能够使犯罪的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也能够对其他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监管部门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从而促使食品生产企业能够守法经营,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的食品,也能够督促食品监管部门能严格依法对食品安全领域进行监管,杜绝在监管过程中产生渎职行为。
  (二)保障民生的作用
  检察机关贯彻“执法为民”的理念,通过依法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的犯罪行为。一方面使得侵犯公民人身健康权益的犯罪行为得到了惩处,人民人身权益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食品安全领域内犯罪的持续性打击,有利于促使食品生产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做到守法经营,从而为人民群众能够长期购买、食用安全、卫生、放心的食品提供有力的保障。作为民生领域内重要组成部分的食品安全得到了保障,从也体现检察机关依法保障民生的作用。
  (三)维护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检察机关通过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内的犯罪,保障民生的行为,有利于消除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有利于增强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有利于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秩序。同时,通过打击食品生产领域内的犯罪行为,也有利于改善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检察机关秉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依法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为,必然能够起到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必然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必然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秀英.完善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立法的思考.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2]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
  [3]韩轶,刑罚目的的建构与实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通讯地址: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检察院,浙江 诸暨 311800)
其他文献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高某,男, 1956年7月27日出生,顺义区某度假村副总经理。被害人刘某,24岁,度假村前厅经理.案发当日,高某通知前厅经理刘某(女,24岁)一起陪客人吃饭。13时许,高某、刘某陪客人吃完饭,席间二人均饮用白酒。刘某因饮酒过量,通知前台开一房间休息。刘某到房间后,将衣服脱掉在床上休息。犯罪嫌疑人高某送走客人后也回到自己的宿舍休息。14时许,高某睡醒想起刘某喝多酒一事,从前
期刊
一、理念冲突  1.与沉默权的冲突  沉默权是指被告人有权对被指控的事实不予回答。随着我国1998年对《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的签署,沉默权在我国确立指日可待。但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沉默权对被告人而言却成了一把“双刃剑”。[1]众所周知,民事诉讼采取优势证据原则,如果被告人沉默意味着对原告主张的民事权利予以承认,民事方面可能会败诉。如果被告人不沉默则会造成其刑事诉讼方面的不利,这是对刑事部分
期刊
摘 要: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简称房贷)逐渐成为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我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模式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差异,贷款运作机制的成熟性和市场化程度都远远不及部分发达国家,种种因素导致贷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的合同违约风险是贷款人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本文从我国房贷市场的违约现象入手,
期刊
强劲的社会需求使内含于法律监督的一些理念发生转变,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行申诉案件被纳入检察监督程序,民行检察的制度功能也得以扩张,从而呈现出以抗诉为核心的多元化监督模式。以保障民行检察工作质量为初衷的案件评查工作,应当与民行检察工作所具有的开放性特征相适应,在评查标准、评查重点和评查程序上进行科学的界定,才能实现与民行检察工作的良性互动。  一、评查标准  案件评查工作是指评查主体对民行检察办案质量和
期刊
加强对民事案件的执行,是人民法院的重要工任职责。近年来,民事执行案件的数量一直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执行难”、“执行乱”成了这一问题的形象化表述,不但严重困挠着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也不断引发公众舆论对类似问题的热烈讨论。判决生效却无法执行,如同打了“法律白条”,既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也损害了司法公正以及司法的公信力。  一、当前法院执行工作现状  从近几年各
期刊
一、刑诉法修正案“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出台的背景  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生效前,我国涉及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主要体现为《国家安全法》第十条、《人民警察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其中在《人民警察法》第16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国家安全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侦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
期刊
摘 要:中国历史沉稳厚重,思想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涌现出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如儒、道、法、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家有各家所支持的社会管理思想。  关键词:管理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  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思想呈现一片繁花似锦的现象,各
期刊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末公布了《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全国各级法院自2012年1月1日起以该体系规定的31项指标作为评估法院案件质量的依据,但在涉人身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该体系规定的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与社会矛盾化解的司法目的相冲突,故在涉人身损害赔偿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应以矛盾化解作为审理案件的最终目的,在司法管理系统中应将现行的正常审限自动加三个月作为刑事附
期刊
摘 要:刑事案件证人的拒证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作证资格的特定范围的证人,因其具备特定的身份关系而依法享有的拒绝向司法机关作证的权利,或免除其作证义务的权利。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了特定范围的近亲属一定的拒证权,这是我国在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设立拒证权制度的首次尝试,反映了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相兼顾的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刑事司法制度的民主化。因此,如何立足我国国情
期刊
摘 要:由于地位不明确、职能不全面、保障不到位等因素的制约,乡镇检察室的建设仍然处在探索阶段。乡镇检察室的建设应当在职能、机构、人员、设置方面做出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才能稳步推进,取得成效。  关键词:乡镇检察室;实践;定位  乡镇检察室作为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创新检力下沉工作机制的实践,必须不断探索乡镇检察室建设的新思路,使得检察工作和法律监督的触角进一步向乡镇和农村延伸,从而取得良好的法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