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或将改变
会议召开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等政府研究机构均建议,将2014年的经济预期增速下调为7%,以便为经济转型、结构调整预留更多空间;也有不少专家、学者预测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或7.8%。然而,会议并没有给出明确预期目标,而是提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这是为什么?在会议召开前对经济增长预测的专家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结果”的?
对于这个“结果”,有专家坚定地认为,“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明确提及增长目标,并不意味着中央将在全国层面上淡化对GDP的考核。2014年的经济增长还是会与2013年保持一致。”也有专家对《经济》记者说:“虽然目标没明确,但政府能够容忍的经济增长底线应该在7.2%附近。”他表示,7.2%这个数字是根据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工会第16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提到,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特别提到2013年新增大学毕业生699万)、需要7.2%的经济增长而来。
专家指出,这次会议的结果本身就表现了“改革创新”这一核心方向。这表示,政府不再简单地强调GDP了,而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如果2014年经济受到比较大的外在冲击,政策将不会不顾“后遗症”来刺激短期需求,非得把增长维持在7.5%的上方。
站在中国经济转折的关键时刻,纠结于2014的目标是7.5%还是7.2%抑或7%并不是核心问题。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更为迫切的需求在于,怎么“改革”?如何在去产能过剩时,不点燃债务问题?如何在维持当前经济不出现断崖式增长的情况下,在制度与运行两个层面有效对债务雷区进行“拆雷”工作,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数年的改革重点。
多举措深化改革
改革是艰巨而重大的任务,改革意味着要彻底的刮骨疗伤。会议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随着会议的闭幕,各部委都抓紧传达会议精神,落实改革政策。
作为指导中国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会议闭幕的第二天,在京召开了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迅速传达了会议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作了题为《坚持稳中求进 锐意改革创新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报告。他强调,发展改革系统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改革为统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工作方面,必须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改革系统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规划实施。抓紧修改完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争取尽快发布实施。二是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三是编制配套规划。组织编制实施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地因地制宜地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四是开展试点示范。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粮食安全首次被排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在组织学习会议精神时强调,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2014年要突出抓好6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通过完善制度安排保护耕地,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三是突出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要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基层监管体系建设,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加强农业标准制修订,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四是以种业、农机化和信息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五是加强引导规范和试点示范,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重点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六是通过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周生贤强调,要全面把握和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环境保护重点任务。落实会议精神,决不以牺牲结构和环境换速度。他指出,在深化改革方面,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抓紧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相关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加快环境保护税立法,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标准。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恶化趋势。
关于财税改革。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现阶段,深化税制改革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节社会财富分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二是坚持税费联动、有增有减,保持宏观税负相对稳定。既要考虑保障国家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适当集中财力,也要考虑有关方面特别是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三是有利于培育地方主体税种,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四是尽可能不开征新税种,适当简并现有税种与税率,税制设计尽可能简单透明,减少自由裁量权,降低征管成本。五是加快税收立法步伐,推进依法治税。
如何做好2014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同时,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会议召开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等政府研究机构均建议,将2014年的经济预期增速下调为7%,以便为经济转型、结构调整预留更多空间;也有不少专家、学者预测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或7.8%。然而,会议并没有给出明确预期目标,而是提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这是为什么?在会议召开前对经济增长预测的专家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结果”的?
对于这个“结果”,有专家坚定地认为,“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明确提及增长目标,并不意味着中央将在全国层面上淡化对GDP的考核。2014年的经济增长还是会与2013年保持一致。”也有专家对《经济》记者说:“虽然目标没明确,但政府能够容忍的经济增长底线应该在7.2%附近。”他表示,7.2%这个数字是根据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工会第16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提到,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特别提到2013年新增大学毕业生699万)、需要7.2%的经济增长而来。
专家指出,这次会议的结果本身就表现了“改革创新”这一核心方向。这表示,政府不再简单地强调GDP了,而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如果2014年经济受到比较大的外在冲击,政策将不会不顾“后遗症”来刺激短期需求,非得把增长维持在7.5%的上方。
站在中国经济转折的关键时刻,纠结于2014的目标是7.5%还是7.2%抑或7%并不是核心问题。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更为迫切的需求在于,怎么“改革”?如何在去产能过剩时,不点燃债务问题?如何在维持当前经济不出现断崖式增长的情况下,在制度与运行两个层面有效对债务雷区进行“拆雷”工作,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数年的改革重点。
多举措深化改革
改革是艰巨而重大的任务,改革意味着要彻底的刮骨疗伤。会议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随着会议的闭幕,各部委都抓紧传达会议精神,落实改革政策。
作为指导中国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会议闭幕的第二天,在京召开了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迅速传达了会议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作了题为《坚持稳中求进 锐意改革创新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报告。他强调,发展改革系统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改革为统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工作方面,必须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改革系统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规划实施。抓紧修改完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争取尽快发布实施。二是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三是编制配套规划。组织编制实施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地因地制宜地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四是开展试点示范。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粮食安全首次被排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在组织学习会议精神时强调,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2014年要突出抓好6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通过完善制度安排保护耕地,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三是突出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要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基层监管体系建设,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加强农业标准制修订,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四是以种业、农机化和信息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五是加强引导规范和试点示范,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重点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六是通过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周生贤强调,要全面把握和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环境保护重点任务。落实会议精神,决不以牺牲结构和环境换速度。他指出,在深化改革方面,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抓紧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相关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加快环境保护税立法,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标准。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恶化趋势。
关于财税改革。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现阶段,深化税制改革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节社会财富分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二是坚持税费联动、有增有减,保持宏观税负相对稳定。既要考虑保障国家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适当集中财力,也要考虑有关方面特别是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三是有利于培育地方主体税种,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四是尽可能不开征新税种,适当简并现有税种与税率,税制设计尽可能简单透明,减少自由裁量权,降低征管成本。五是加快税收立法步伐,推进依法治税。
如何做好2014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同时,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