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页”,是由母系或父系血亲集团组成的大家庭,大“底页”之下又有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称之为“底各”。因此,由若干个“底页”组成的村寨,是形成拉祜族社会的基本单位20世纪50所代初,勐海县偏僻山区的拉祜族,一家数代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形成“底页”这种独特的、典型的民居形制,7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拉祜族的“底页”逐渐解体,“底页”成员共居的大房也随之逐渐消失。个体家庭居住的草顶竹楼已成为拉祜人居住的主要形式。
我们要去的贺开山村庄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混镇。青青的水稻田里,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贺开人正在忙着劳作。远处乌云翻滚,酝酿着雨意,远山如黛,路上的水牛不住地回头看我们。
一夜大雨,使得去贺开山村的路更加难走,越野车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摇摇晃晃地往前挪,终于摇晃进了山村。
拉祜族村落富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点和乡土气息。来到拉祜族山寨,犹如进入一个世外仙境。拉祜人的村落建筑风格的确令人着迷:依山傍水的拉祜村落,竹楼幢幢,鳞次栉比,在密林中时隐时现一条条古道曲径,像彩带飘向远方,将座座村寨如同珍珠般连在一起,时时传来马帮的驼铃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一道道深箐溪涧把拉祜人村与村、户与户分开。缕缕青烟在村寨上空飘拂,不时传来鸡鸣犬吠,使拉祜人居住环境更给人以美的感受。
寨子里鳞次栉比、高低错落、随山坡地形分布着一些被称为“掌楼”的竹木建筑以及一些竹叶房。掌楼,为竹结构的草顶干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屋顶呈“人”字形,坡度较陡,不易漏雨。最大的可容纳几十人。竹叶房,是一种适应刀耕火种不断迁移的房屋,靠近坝区经济条件较好者,全为土墙,木柱,人字形豪式屋架,两坡水瓦顶,二层楼,下面住人楼上贮物。
一个脸如满月的大眼睛姑娘正在寨口笑着迎候我们,这就是娜约,贺开山村25岁的村委会副主任。娜约家跟寨子里其他人家一样,典型的拉祜族民居。
20世纪50所代初,勐海县偏僻山区的拉祜族,沿有母系氏族或母系、父系共存的氏族社会形态,具体反映在由母系氏族或母系、父系共存的氏族大家庭“底页”大房子的居住生活上。一家数代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典型的民居形制。
“底页”,是由母系或父系血亲集团组成的大家庭。这种大家庭制度的特点是以女性为中心。按血缘姻亲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成员包括在始祖母领导下的,包括女儿、孙女、曾孙女及他们的丈夫和子女,拉祜人称之为“底页”。
“底页”的家庭内部又分为若干小家庭,拉祜人称为“底谷”。“底谷”的数目不一,一般六七个,多达20多个:人口从10人以下到100人以上不等。
娜约家,以娜约的公公婆婆为中心,包括他们已婚的女儿、儿子及其子女共101人组成一个“底页”的大家庭。全家共同居住在干栏式的公共楼房内,上下两层,长23公尺,宽10公尺。房内分9格,在房中设置9个火塘。这就清楚说明在这幢大房子的一个“底页”(氏族大家庭),是以9个火塘为单位的小家庭(“底谷”)组成的母系、父系共存的一个氏族大家庭。
与这种大家庭制度相适应的居室结构是长房或称大房子。
大房子,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以栗木为柱,圆木为房梁,苦竹做椽,茅草盖顶,竹笆隔墙。大房子呈长方形,高七八米,面积几十平方米或百余平方米不等。人丁兴旺的“底页”,大房子显得很长,人少的“底页”,大房子的面积相对较小。
大房子的楼室距地约1.5米左右,四周围有栅栏,用于关猪、鸡,堆杂物、柴禾。楼门有开在长房两端的,有开在长房向阳一侧正中间的,门前搭架着可供两人并排上下的宽木梯。楼室内不开窗户,有的是中间设一条走廊,两侧是用竹篱隔成小间的居室,居室门口是火塘。有的大房的楼室分为左右两半,一侧是居室,一侧是火塘。大房子的两端各搭有一个宽大的阳台。
大房子内的居室按对偶小家庭“底谷”分配,一个一夫一妻小家庭居住一间,占有一个木框中填土铺成的火塘,火塘上安有三块锅桩石,摆有一只土锅(砂锅)。每个称为“底谷”的小家庭,都自己生火做饭,分户用餐。
大房子附近或村寨边沿,建有一供“底页”大家庭共同的仓库,装有共同劳动收获的粮食。仓内粮食,有按户分格保管的,有不分格保管的,由家族长“页协帕”按需要分配的。另有收入的小家庭,往往还另建有自己的小仓库。
娜约告诉我们,寨子一直保持着盖房相帮的好传统:寨子里如有人家盖房子,全寨男女都会出动,男人竖柱上椽,女人上山割草,当日动工,当日建成。夜里即设宴举行贺新房仪式,全寨男女边饮酒。边跳芦笙以示祝贺。
按习俗,拉祜人盖房时,房梁的根部要对着太阳出的方向,门要开在正中央,视野要开阔,不能对着丫口、山箐等。屋内结构也有规定,火塘、卧室、堆放杂物等都有专门方向和地方。即便像居住在深山老林中过着“以叶构棚,无定居”生活的拉祜西(苦聪人),其简陋的居室仍沿袭传承下来的民俗习惯。其房屋的形状呈人字形,最高处不过三米,最低处仅一米。建筑材料用树枝、竹子、竹叶和芭蕉叶等。虽然房屋建筑十分简陋,但其内部结构都严格遵循传统民俗规范。火塘设在室内,分三种类型,各有其用。一种是专供煮饭用的灶塘,一种是父母老人使用的火塘:一种是子女或招待客人用的火塘。家庭成员按辈份和结婚与否,分别有其相规定的居住位置。
新中国的成立,拉祜人同其他各族人民群众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居室文化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许多拉祜人不仅告别了“以叶为棚”的原始状况,而且其传统木竹结构的房屋,也逐步被砖瓦甚至现代钢混结构建筑所取代,从而揭开了拉祜人居室文化史新的一页。
“我们以前的房子比较原始简陋,结构简易,建造粗放,不砌石脚,不砌墙,只在地上栽几棵木桩叉,叉上放梁,梁上放椽子,上铺茅草,四周用竹笆或板子围栅而成,不用一颗钉子。现在建造住房,不仅考虑它的实用功能,而且越来越讲究舒适,美观的作用。你们现在看到的房子,建筑的式样,内部的装饰比以前的精美多了。”娜约很是自豪。
一个民族居室文化的发展状况,将折射出该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程度。这一点,我们从拉祜族传统居室的特点及其历史演变中可以清楚看到。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只要从一个地区,一个村庄,一个农户的居室状态中,就可以得出该地区,村庄和农户的经济状态和生活状况如何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说,拉祜人什么时候完全实现了其居室的现代化,那么也就表明其社会也达到了现代化。
离开娜约家,迎面碰上一群背着书包放学归来的孩子,寂静的山村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的笑声在密林间回荡。我想起娜约告诉我的好消息:如今,不仅村子里有小学,勐混的镇子里也建起了一个专门对口贺开山区的中学,贺开人可以到镇子里接受“普九”教育,不用再因为上不起学而失学了。贺开人的下一个梦想是修路,等到再访娜约,希望会有一条宽阔平坦的路带我到那个充满了希望的美丽小山村去,相信那个时候拉祜人的居室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彩,拉祜族社会将更加繁荣。
链接
拉祜族简介
拉祜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于猎虎而著称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现有人口304,000余人。他们自称“拉枯”,即猎虎烤虎肉吃的意思几千年来,拉枯族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与猛兽的拼搏中,锤炼出英勇、刚强、热情而豪爽的民族性格。
每逢节日或过年,家家都要赕佛和敬祖。在各种祭祀,届时要洗澡、换衣,在专人指挥“三鸣炮”仪式献祭品后把祭品分到各户,以保证各家各户都能得到“福分”。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下的肉,人均一份。
若有客至,都要敬酒献茶、献茶时,一般第一碗主人喝,第二碗敬客人,以表示真诚,茶水中无毒,让客人放心。男女客人,即使是夫妇,借宿时也不能同住一室。
我们要去的贺开山村庄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混镇。青青的水稻田里,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贺开人正在忙着劳作。远处乌云翻滚,酝酿着雨意,远山如黛,路上的水牛不住地回头看我们。
一夜大雨,使得去贺开山村的路更加难走,越野车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摇摇晃晃地往前挪,终于摇晃进了山村。
拉祜族村落富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点和乡土气息。来到拉祜族山寨,犹如进入一个世外仙境。拉祜人的村落建筑风格的确令人着迷:依山傍水的拉祜村落,竹楼幢幢,鳞次栉比,在密林中时隐时现一条条古道曲径,像彩带飘向远方,将座座村寨如同珍珠般连在一起,时时传来马帮的驼铃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一道道深箐溪涧把拉祜人村与村、户与户分开。缕缕青烟在村寨上空飘拂,不时传来鸡鸣犬吠,使拉祜人居住环境更给人以美的感受。
寨子里鳞次栉比、高低错落、随山坡地形分布着一些被称为“掌楼”的竹木建筑以及一些竹叶房。掌楼,为竹结构的草顶干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屋顶呈“人”字形,坡度较陡,不易漏雨。最大的可容纳几十人。竹叶房,是一种适应刀耕火种不断迁移的房屋,靠近坝区经济条件较好者,全为土墙,木柱,人字形豪式屋架,两坡水瓦顶,二层楼,下面住人楼上贮物。
一个脸如满月的大眼睛姑娘正在寨口笑着迎候我们,这就是娜约,贺开山村25岁的村委会副主任。娜约家跟寨子里其他人家一样,典型的拉祜族民居。
20世纪50所代初,勐海县偏僻山区的拉祜族,沿有母系氏族或母系、父系共存的氏族社会形态,具体反映在由母系氏族或母系、父系共存的氏族大家庭“底页”大房子的居住生活上。一家数代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典型的民居形制。
“底页”,是由母系或父系血亲集团组成的大家庭。这种大家庭制度的特点是以女性为中心。按血缘姻亲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成员包括在始祖母领导下的,包括女儿、孙女、曾孙女及他们的丈夫和子女,拉祜人称之为“底页”。
“底页”的家庭内部又分为若干小家庭,拉祜人称为“底谷”。“底谷”的数目不一,一般六七个,多达20多个:人口从10人以下到100人以上不等。
娜约家,以娜约的公公婆婆为中心,包括他们已婚的女儿、儿子及其子女共101人组成一个“底页”的大家庭。全家共同居住在干栏式的公共楼房内,上下两层,长23公尺,宽10公尺。房内分9格,在房中设置9个火塘。这就清楚说明在这幢大房子的一个“底页”(氏族大家庭),是以9个火塘为单位的小家庭(“底谷”)组成的母系、父系共存的一个氏族大家庭。
与这种大家庭制度相适应的居室结构是长房或称大房子。
大房子,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以栗木为柱,圆木为房梁,苦竹做椽,茅草盖顶,竹笆隔墙。大房子呈长方形,高七八米,面积几十平方米或百余平方米不等。人丁兴旺的“底页”,大房子显得很长,人少的“底页”,大房子的面积相对较小。
大房子的楼室距地约1.5米左右,四周围有栅栏,用于关猪、鸡,堆杂物、柴禾。楼门有开在长房两端的,有开在长房向阳一侧正中间的,门前搭架着可供两人并排上下的宽木梯。楼室内不开窗户,有的是中间设一条走廊,两侧是用竹篱隔成小间的居室,居室门口是火塘。有的大房的楼室分为左右两半,一侧是居室,一侧是火塘。大房子的两端各搭有一个宽大的阳台。
大房子内的居室按对偶小家庭“底谷”分配,一个一夫一妻小家庭居住一间,占有一个木框中填土铺成的火塘,火塘上安有三块锅桩石,摆有一只土锅(砂锅)。每个称为“底谷”的小家庭,都自己生火做饭,分户用餐。
大房子附近或村寨边沿,建有一供“底页”大家庭共同的仓库,装有共同劳动收获的粮食。仓内粮食,有按户分格保管的,有不分格保管的,由家族长“页协帕”按需要分配的。另有收入的小家庭,往往还另建有自己的小仓库。
娜约告诉我们,寨子一直保持着盖房相帮的好传统:寨子里如有人家盖房子,全寨男女都会出动,男人竖柱上椽,女人上山割草,当日动工,当日建成。夜里即设宴举行贺新房仪式,全寨男女边饮酒。边跳芦笙以示祝贺。
按习俗,拉祜人盖房时,房梁的根部要对着太阳出的方向,门要开在正中央,视野要开阔,不能对着丫口、山箐等。屋内结构也有规定,火塘、卧室、堆放杂物等都有专门方向和地方。即便像居住在深山老林中过着“以叶构棚,无定居”生活的拉祜西(苦聪人),其简陋的居室仍沿袭传承下来的民俗习惯。其房屋的形状呈人字形,最高处不过三米,最低处仅一米。建筑材料用树枝、竹子、竹叶和芭蕉叶等。虽然房屋建筑十分简陋,但其内部结构都严格遵循传统民俗规范。火塘设在室内,分三种类型,各有其用。一种是专供煮饭用的灶塘,一种是父母老人使用的火塘:一种是子女或招待客人用的火塘。家庭成员按辈份和结婚与否,分别有其相规定的居住位置。
新中国的成立,拉祜人同其他各族人民群众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居室文化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许多拉祜人不仅告别了“以叶为棚”的原始状况,而且其传统木竹结构的房屋,也逐步被砖瓦甚至现代钢混结构建筑所取代,从而揭开了拉祜人居室文化史新的一页。
“我们以前的房子比较原始简陋,结构简易,建造粗放,不砌石脚,不砌墙,只在地上栽几棵木桩叉,叉上放梁,梁上放椽子,上铺茅草,四周用竹笆或板子围栅而成,不用一颗钉子。现在建造住房,不仅考虑它的实用功能,而且越来越讲究舒适,美观的作用。你们现在看到的房子,建筑的式样,内部的装饰比以前的精美多了。”娜约很是自豪。
一个民族居室文化的发展状况,将折射出该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程度。这一点,我们从拉祜族传统居室的特点及其历史演变中可以清楚看到。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只要从一个地区,一个村庄,一个农户的居室状态中,就可以得出该地区,村庄和农户的经济状态和生活状况如何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说,拉祜人什么时候完全实现了其居室的现代化,那么也就表明其社会也达到了现代化。
离开娜约家,迎面碰上一群背着书包放学归来的孩子,寂静的山村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的笑声在密林间回荡。我想起娜约告诉我的好消息:如今,不仅村子里有小学,勐混的镇子里也建起了一个专门对口贺开山区的中学,贺开人可以到镇子里接受“普九”教育,不用再因为上不起学而失学了。贺开人的下一个梦想是修路,等到再访娜约,希望会有一条宽阔平坦的路带我到那个充满了希望的美丽小山村去,相信那个时候拉祜人的居室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彩,拉祜族社会将更加繁荣。
链接
拉祜族简介
拉祜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于猎虎而著称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现有人口304,000余人。他们自称“拉枯”,即猎虎烤虎肉吃的意思几千年来,拉枯族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与猛兽的拼搏中,锤炼出英勇、刚强、热情而豪爽的民族性格。
每逢节日或过年,家家都要赕佛和敬祖。在各种祭祀,届时要洗澡、换衣,在专人指挥“三鸣炮”仪式献祭品后把祭品分到各户,以保证各家各户都能得到“福分”。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下的肉,人均一份。
若有客至,都要敬酒献茶、献茶时,一般第一碗主人喝,第二碗敬客人,以表示真诚,茶水中无毒,让客人放心。男女客人,即使是夫妇,借宿时也不能同住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