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三)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学会在几件事中表现几个不同的人物。
  2.在叙事中关照到每个人物,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
  写几人几事记叙文比较复杂,人物多,事件多,头绪繁杂,不易把握。但只要抓住重点,理清头绪,就能杂而不乱,稳步推进。
  一、准确把握几个人的特点。人物不同,性格各异,只有心中对不同人物有了明确定位,写起来才不至于千人一面。即使是同一类的活泼型性格,也有细微差别,有善谈的,有好动的,有机敏的,有喜欢恶作剧的,等等。通过各人的言谈举止,准确表现各人的性格特征。
  二、处理好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同一个场合里活动的几个人物,他们的关系各不相同,有母子关系,有父女关系,有祖孙关系,有师生关系,有同学关系等。从思想感情上来说,有些关系更为微妙,例如爸爸让胖墩儿子减肥,儿子不愿意,他们成了对立关系;而妈妈既同意爸爸的意见,又心疼儿子;奶奶怒斥爸爸,袒护孙子。你看,这里面的人物关系在减肥的事件中变得多么微妙,写作时,就要注意表达这些微妙的关系。再如写“我和对手”,有人会把“对手”写成了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什么是对手?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才是。因此,文中的双方必须是相互竞争的“对头”。如果写成了“我和他的友谊”之类的内容,写他如何关心“我”,“我”如何回报他,这就不符合题意了。还有的把“对手”理解成“同桌”,写自己与同桌如何交往,如何闹纠纷等,很难体现出相互竞争的意思。在共同的事件中,谁起到什么作用,要因人而异。
  三、叙事时要照顾到每个人。共同参与的事件,有时对几个人物会顾此失彼,出现偏向某一方而忽略另一方的情况。再如写“我和对手”,主要人物应是“我”和“对手”两个人,是双方之间的故事,如果写成“我”如何认真学习,而把对手撇在了一边,甚至根本没有出现对手的影子;或者写成了记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之类的作文,没有“我”的参与,这两种写法都不符合题意,都算是“走题”。
  爸爸,加油!
  □王 晴
  我们全家都为爸爸抽烟的问题操心。
  “还抽烟,把烟给扔了!”你听,我妈又要和我爸开战了。
  “怎么回事,抽烟也不让抽,不抽烟还像个男人吗?”爸爸依旧理直气壮。
  “不抽烟就不像男人了?不抽烟的男人才是好男人!抽烟有害健康,你想一想你现在的肺有多黑呀,抽烟又污染空气,别人也跟着受害,再说了,你一个月不抽烟,我们家可以省多少钱啊……”我也帮妈妈说话,弟弟在一旁拍手。
  我们三面夹击,爸爸招架不住了:“好好好,我戒,我戒还不行吗?”
  为了防止爸爸再次抽烟,我和弟弟组成了一个监督小组,随时向“司令”妈妈报告情况。
  其实爸爸以前也戒过烟,可是烟的诱惑实在太大了,爸爸经不起诱惑,每次戒烟都是以失败告终。记得那次妈妈见爸爸抽烟,管不住,气得把家里的花盆都摔碎了。爸爸戒了几天烟,又旧病复发了。
  这一次不能再失败了,我们一定要帮爸爸成功戒烟!
  妈妈这次拿出了“终极武器”,停发了爸爸的“军饷”,切断了爸爸买烟的后路。爸爸开始并不在乎,照样偷偷地抽。妈妈装作没看见,仔细观察爸爸的情况。
  这天,爸爸的钱快花光了,想抽烟,又没钱买,在家里坐立不安。看那样子真可怜,他没办法,只能下决心戒烟了。
  爸爸买了好多冰糖,每天烟瘾上来了就吃冰糖,这可不行,哪能吃这么多糖啊。
  我和弟弟把情况报告给妈妈,妈妈根据“敌情”,立即吩咐弟弟上街买水果,让爸爸以水果代糖,烟瘾上来了就吃水果。
  这招果然奏效!不喜欢吃水果的爸爸,那几天吃了很多水果,不再想抽烟了。
  现在,爸爸还在我们的监控之中,不知爸爸能否坚持到最后。我们真为爸爸担心,万一他吃腻了水果怎么办?我们在心里默默地为爸爸鼓劲——
  爸爸,加油!
  点评
  本文叙述的是家庭中几个人物的日常小事——爸爸几次戒烟的故事,过去戒过烟,没成功,眼前因抽烟被数落,后来下决心戒,不知结果如何。人物一共出现了四个:爸爸、妈妈、“我”、弟弟,都因爸爸戒烟而凝聚在了一起。爸爸的不坚定,妈妈的狠心,“我”和弟弟的热心,都表现得富有个性。虽然我们没有看到爸爸戒烟的成功结果,但我们从一家人对爸爸的真挚情感中可以猜想,爸爸的戒烟定会成功。选材生活化,语言也生活化,有真情实感。
  以“总有离别的时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最少出现两个人物,至少写出两件事;②运用各种手法,写出人物的不同特点。
  思路点拨:内容上,可以写自己与别人离别的故事,从离别前写到离别时,也可以从离别时回忆起离别前的相关事情。
  注意题目中的“总有”,说明尽管大家不想离别,但最终还是想通了,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坦荡胸怀。
  多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上进行细致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情感。
其他文献
【文题展示】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听着这些熟悉的旋律,听到“朋友”这个词,总会让我们感慨万千。  朋友,是我们平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我们在开心或难过时相互陪伴的人。  请以“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写作前,我们要确定好要写的朋友是谁?他(她)具备什么品质?要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他(她
期刊
《含蓄深沉的散文诗》  1.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由“寂寞”联想到“蛇”,比喻新鲜而奇妙。“蛇”属物,“寂寞”属人,且属于人的抽象情思,两者所建构的关系其性质差距较大,给读者带来极为强烈的新鲜感和感染力。 2.“她”指代的是雪魂。为了生动地描述出雪之魂,作者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描述了一位已有人的灵性的雪精灵。作者对她的描述很精彩,“静静地等待灵魂的升华、命运的结束,冰凉的泪水诠释着她的不舍,
期刊
时光不经意从指间溜走,我已经好久没见到它了。谢谢它曾经陪伴我,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  它是一只俊介犬,因为它长得呆萌萌的,所以取名为萌萌。萌萌是在四个月前送来的,当时它还不会站立,喜欢玩球,天天在它的摇篮里玩球。我把萌萌的球拿到手中,它用很凶的眼神看着我;我把萌萌从摇篮里抱到地上,它探起头来向我要球;我把球放在萌萌跟前,然后又迅速拿起,萌萌的身子“蠢蠢欲动”;我把球定在了萌萌的头顶,就在那一瞬间,
期刊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对于以农业为传统的封建社会来说,其重要意义显得更为突出。“立春”往往被人们看作标志一年农耕开始的节日,而它也不可避免会附带着一系列的祭祀礼仪活动。每到腊月,各个地方就会用泥土塑成一头春牛,内装五谷。而到立春前一日,地方官身着朝服至先农坛祭祀春牛与芒神,而后迎春队伍则将春牛及芒神抬至县府仪门外安放。至立春这一天,众官吏绕牛三圈,将春牛抽破,肚里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等纷纷落地,意
期刊
牛汉先生《我的第一本书》中写到两个人物:“二黄毛”和“弄不成”。“二黄毛”是作者一个小学同学的绰号,从“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手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这句可推测这同学由于营养不良等原因,头上生着黄头发。这绰号揭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虽然有些不尊重人的意味,但是令人印象深刻。“弄不成”是作者村里老师的绰号,作者这样介绍他:“老师‘弄不成’(本名冯百成,因为他干什么事都办不成,村里给他取了这个外号)
期刊
儿时去河里游水,累了,躺在沙滩上歇息。河滩上灰黑的细沙上能让我消磨许多时光。  可以把沙子捏成团,作为跟伙伴“打仗”的武器;或者用手指在沙上划出纵横交错的道道,成个小小的运河网,让水在河道里流淌。最有趣的是掏起一巴掌带水的细沙,让它由指缝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一落地,水渗去了,只留下一滴沙,像这样一滴一滴的沙可以随意构成各种形状,譬如一座山,一座城堡……  这样的山或是城堡,在别人看来是很不像样的,
期刊
【佳作示例一】  夜刚刚降临,我家的厨房里便传来一阵欢快的“锅铲交响曲”。当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桌时,我家的“新闻记者”便开始播报新闻了。记者来我家?别惊讶,这“记者”是我的奶奶。每天她挎着猪草篮子在村里转悠一圈,便能帶回一篮子的新闻。当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时,“新闻联播”就开播了:  “今天,咱们村里冯红家的大饭店开业了,那场面真热闹,门前摆满了花篮,鞭炮响了老半天……”  奶奶的话还没有说完,妈
期刊
妙词佳句往往能使一篇文章锦上添花。赏析句子应从两方面入手:先赏析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等;再分析作用,如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下面我们结合季羡林的《我的童年》,说说如何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一般情况下,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我一直到今天对日
期刊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
期刊
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