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职业教育之比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llwu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图书馆学等信息管理专业为例,选取国内外在该专业有影响的院校,通过对这些院校的研究,比较国内与国外高校职业教育模式的差异,主要分析职业教育在各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渗入情况的异同,并结合国内外高校职业教育指导模式的比较,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职业教育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信息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杨洪美(1985-),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邱均平(1947-),男,湖南涟源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情报学。(湖北 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以图书档案与信管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08005)的研究成果。
  
  大学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专门机构,最终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各种专业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大家黄炎培认为,从广义上讲,“凡教育都含有职业的意味。盖教育云着,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图书馆学等信息管理专业是应用型的综合性学科,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从事科研还是具体工作,都需要在学习中打好基础。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接受社会的检验,在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在相应的岗位上才能发挥作用。这必然要求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将职业教育纳入到培养体系中,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融入职业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完善职业指导工作。本文即选取国内外较有影响的信息管理学院,分析职业教育在国内外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渗入情况的异同以及职业指导模式的差异,试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职业教育在中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体现
  1.职业教育在美国高校信息管理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体现
  (1)专业介绍与职业相联系。专业与职业是不同的概念,专业是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的学业门类,职业是指个人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二者具有相关性,但并不是所有职业与专业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高校在招生信息中就需要对该专业的职业前景做相应的介绍,使学生对于该专业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将专业与职业联系起来,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于专业的理性认识,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参考,使学生在申请进入该学院学习时就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了解。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就业前景,激励学生朝着这些方向努力。在美国高校信息管理学院的专业介绍中,对该学院各专业的学科性质、学习内容及学院在该专业领域的实力都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尤其是对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也给予了详细的介绍。北卡罗来纳大学列举了图馆学及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如下:工程管理者、社会媒体管理者、网站设计者、知识管理分析师、信息管理分析师、软件质量工程师、风险管理者、研究助手、继续攻读研究生及其他。另外还列举了往届学生现在的工作单位,比如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美国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部等等。该学院还引用权威部门对于该专业在未来几十年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测,给予该专业学生充分的信心。对于硕士和博士在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做了相应的介绍。
  (2)贯穿于培养计划的职业教育。
  1)“制定你的项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目标存在差异,尤其是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就更需要因人而异,为学生量身定做个人发展方案。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大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寻找适合的发展道路,学院提供机会并给予指导。学院在一个专业内有开设多个方向的“专题项目”,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选择某一个项目的课程。如果这些项目都不符合学生的学术或职业兴趣,那么在学生认为最贴近自己兴趣的方向上,学院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在选择这些课程的时候,有专门的导师提供指导,保证学生在不影响该专业学位课程的基础上来合理安排适合个人发展道路的课程。学生的培养计划即是个人职业或学术发展兴趣与专业要求的结合,或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深入研究,或是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层面上的拓展。[1]在获得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前提下,以职业向往和学术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明确的发展导向指引下进行的学习将取得更好的效果,为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密歇根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信息科学学位之下设立了9个“专题”,以其中的一个项目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LIS)Specialization即“图书馆和信息服务专题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中,一方面学生参与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对该专业领域获得更深入的了解,懂得该学科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实施该项目,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获得在相关信息服务活动的实践经验,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拓展了在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企业等单位的就业机会。在提供各种专题项目的基础上,学院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兴趣,开设“制定你的项目”,给学生灵活选择的空间。符合本专业已修学分要求的学生可以申请“制定你的项目”,在提交申请时需要陈述自己的学术或职业兴趣,列举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课程以及你期望学习的课程。申请成功后,每一学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向学院负责管理该项目的项目组提交附有导师证明的已修课程清单,确保学生个人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实施。[2]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又将学生的兴趣与职业意愿相结合,引导学生的职业发展。
  2)见习与实习。实习作为连接课堂学习与实践工作的桥梁,各个院校都给予相当重视,提供各种形式的见习和实习机会。实习是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院校都给定相应的学分,计入总学分,如果没有实习所得的学分就不符合毕业的要求。学生的实习是在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站点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就业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确定的。个人对于实习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获得经验有完全的自主选择权利。在实习开始之前,每个人必须清楚自己的专业发展需求,然后寻找一份相应的能给自己未来发展带来最适合的工作经验的实习机会。在一些院校的网站上列举了提供实习机会的各个单位的链接。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每份实习工作,结合自己的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实习工作,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有的院校还为学生提供助研岗位,学生在这些岗位上获得的学术或职业的熏陶将有助于明确其个人发展方向。学院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见习机会,例如伊利洛依大学开设了Alternative Spring Break即“替代春假项目”,这是一个没有学分的职业规划项目。该项目鼓励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各个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参与实际工作,与专家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经历对学生发掘科研兴趣和形成合理的职业预期提供了参考作用。[3]
  3)双学位。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迎接就业的挑战,着眼于职业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信息管理院校与其他学院或单位合作,设置双学位供学生选择。设置双学位的目的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两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学校开设的双学位一般而言是与本院专业有相关性的,尤其在一些交叉性的学科上给予较多的关注。[4]北卡罗来纳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开设的可供本院学生选择的双学位课程有档案学、美术史、工商管理、政府学、健康政策与管理、法律、医学和护理学等。信息管理学院与公共历史学院合作培养具有公共历史学和档案学专业知识的学生,目的是使有志于档案工作的学生既具备了历史学的知识又有高级的信息管理技能,足以轻松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历史文献描述、网站建设、电子文献保存等对于两个专业知识能力都有相当要求的工作,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就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发展优势。该学院开设的双学位都是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求,并且与本专业结合较紧密的方向上设置的,给学生在职业方向上以启示,为职业道路提供更多的选择。[5]
  4)主辅修制。主辅修制是针对本科生开设的、旨在为学生提供主修专业领域以外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制度。各学院开设相关专业的辅修课程,符合要求的学生都可以选择。信息管理学院则开设相关信息学科的辅修课程供其他学院的学生选修。信息管理学院的学生根据个人的发展兴趣和方向选择适合的辅修课程。如锡拉丘兹大学信息学院开设了全球企业科技辅修课程系列和信息管理技术课程;信息管理学院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职业兴趣选择本院或其他学院的辅修课程。[6]
  2.职业教育在国内信息管理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体现
  学生在入学前获得的有关本专业的最权威最准确的信息应该来源于相关院校的网站,学院的网站理应是宣传本专业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了解该专业的主要渠道。然而在国内各高校信管学院的网站上,对于该院系的介绍侧重于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和学术成果,对各专业的职业前景少有涉及,只有极少数院校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院长致辞中阐述了信息管理科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高级人才和信息职业领导者”的目标,[7]这使得本该作为学生了解该专业职业方向和就业前景的重要渠道的院系介绍没有发挥其应有功效,学生对于该专业及其职业目标的了解仅限于媒体信息和口耳相传,这些信息极其有限甚至失真,学生无从形成明确的职业定位。
  从目前国内高校信息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来看,国内信息管理学院的学生都是在本校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的,必须在满足学校或学院要求的各类型课程的学分要求后,学生才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学术或职业兴趣的课程。但是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修满要求的课程和学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院为学生提供的选择范围较小,一般而言一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是选择同样的课程,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意愿制定符合个人兴趣的“特别计划”缺乏政策基础和现实条件。
  实习见习也是国内高校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管理学院的培养计划一般都包含实习这一项内容,并给定相应学分数量纳入总学分。目前国内高校在对待实习上表现出几种倾向:一种情况是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学生缺少选择的空间,学校将学生安排到与其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实习,实习单位一旦确定一般来说不能更改;在实习过程中导师给予的指导也极其有限。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寻找到了合适的实习单位,由于超出学校给定的实习单位范围,那么在实习过程中学校老师给予的专业的或职业的指导得不到保障。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学生结合个人的职业发展兴趣获得充分的实习指导的可能性都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的职业道路发展。
  国内部分高校也实施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学校根据各个学院的实力开设相应的双学位课程或辅修课程。一般而言,这些双学位都是由学校统一开设的,而不是各个学院根据本院的学生发展需要,以院与院合作的方式培养的。学生在选择第二学位时缺少指导和监督机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二、中美高校职业指导模式的比较
  1.美国高校的职业指导模式
  高校培养的学生要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岗位,个人才能才会得以充分发挥。为实现这一目的,学院不仅将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和职业培养贯穿于整个培养计划,而且在毕业生的就业上给予极大的重视,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部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为大学生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实现双赢。
  在美国高校信息管理学院的网站上,“职业”是一个重要的版块,几乎所有的院校都会设置,而且内容丰富翔实。本专业就业去向、最新就业信息、用人单位信息等是“职业”板块必备的信息。北卡罗来纳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职业”板块就包含了“学生”、“用人单位”、“本校就业机会”等内容。就业信息论坛是该院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论坛中,学院及时发布各种就业信息,还包括实习、见习、志愿者等与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的信息;师生可以在论坛上相互交流,有任何疑问可以发送邮件与负责老师交流。在就业信息链接中,列举了常用的高校学校就业网,还建立了专门的图书信管专业的工作信息链接,为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就业信息链接。就业指导中心还专门编写针对本院学生的就业指南,提供了关于薪水和如何选择工作城市等方面的参考信息,还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具体的服务比如帮助学生制作简历等。就业指导中心在每年春季学生即将面临就业问题时开设一项专门的活动,请“就业导师”来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或就业问题答疑,“就业导师”可以是学校的教授也可以是初入职场的学长,他们的见解和经历将对学生的择业提供帮助。在“用人单位”板块,学校为用人单位提供发布信息的平台,同时将各个单位的信息链接到该网站,使学生在对这些单位有较多了解的情况下理性地选择工作。另外还设有“本校就业机会”发布本校的用人需求,鼓励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参与竞争。[8]有的院校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来为学生提供就业通道,如密歇根大学图书信管学院。在该学院网站的就业板块上,列举了各种就业方向并具体到各种性质的工作单位,提供在该单位学生可以获得的就业机会。[9]同时还列举了学生希望到某单位工作需要达到的包括课程、科研、见习及实习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照这些要求制订个人的学习计划。
  2.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
  国内高校对于学生就业的指导也给予重视,设立了从学院到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或办公室来开展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然而在国内高校,具体到学院层次的就业指导实施的范围通常较窄,一般来说仅限于发布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以及组织招聘会,对于具体的指导工作如职业目标、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则更加有限。在国内信息管理学院的网站上一般都只列举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南”、“就业信息”等几个方面的信息,有的学院甚至没有开辟就业信息而是将这一内容直接链接到学校的招生就业网站。各个学院对于其学生的职业教育及就业关怀处于较缺失的状态。
  三、思考与启示
  职业教育应该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更要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渗入职业教育的因素。从国内外高校信息管理学院在培养计划和职业指导上的比较来看,二者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缺乏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并没有渗入到培养计划之中,如何在保证学科专业素养的前提下提高其职业素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在招生宣传和入学教育中引入职业教育信息。高校通常不是根据社会职业而是围绕学科和专业来建设的,而专业与职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联系显得很薄弱,在招生信息和入学教育中涉及也较少。但是现实是学生在高考时往往是根据专业名称来判断将来从事的社会职业。在生活经验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社会职业而不是专业,他们通过社会职业来判断专业也是自然的。[10]高校在院校介绍中将专业与职业相联系,对该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状况以及毕业生发展情况等作比较全面的介绍,使学生在进入该专业学习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前景预期。
  (2)在人才培养计划渗入职业教育元素,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道路。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保证学生获得基本专业素养的前提下,尽量多地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掘学生的职业兴趣,并在培养政策上提供条件。结合本院的专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双学位和辅修课程,合理规划专业发展道路。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计划应该为学生个人的专业发展预留更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挖掘自身的学术和职业兴趣,制定灵活的培养方案。
  (3)强化就业指导机构的中介功能。学校职业指导机构应该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和咨询,为学生提供就业帮助,解决学生求职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建立与就业市场有密切联系的信息沟通平台,创造条件吸引优质的用人单位来校宣传和招聘,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向学生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动员各种力量、从各个渠道为实现学生的成功求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Schoolof Information Scienc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OL].2010-5-1.http://www.ischool.pitt.edu/.
  [2]SI MSI Degree:tailor your own[OL].2010-5-1.http://www.si.umich.edu/msi/tailor.htm.
  [3]internships[OL].2010-5-1.http://www.lis.illinois.edu/academics/practicum/internships.
  [4][5]UNC LILS[OL].2010-5-1.http://sils.unc.edu/programs/dual_degrees/index.html.
  [6]Minor in Global Enterprise[OL].2010-5-1.http://ischool.syr.edu/academics/undergraduate/getminor/index.aspx.
  [7]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院概况[OL].2010-5-1.http://sim.whu.edu.cn/introduce/index.php.
  [8]Careers[OL],2010-5-1.http://www.lis.illinois.edu/careers.
  [9]SI MSI Degree:Pathways to Success with an MSI[OL].2010-5-1.http://www.si.umich.edu/pathways/path.htm?PathID=6.
  [10]郝晓玲.大学生职业教育应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态度是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观念的总和,关系到职业发展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对职教师范生职业态度的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内容包括专业态度、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倾向等方面,旨在了解职教师范生职业态度的现状,并思考相应的对策,对于改革师范教育模式、引导师范生乐于从教、善于从教的职业态度以及提高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稳定职教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范生;职业
期刊
摘要:教会大学是指西方教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华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民国时期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达到鼎盛,并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民国时期;教会大学;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黄馨馨(1982-),女,辽宁大连人,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文化;罗克文(1983-),男,湖北黄石人,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指出在培训体系中实施业务部门、人事部门和培训部门三方联动的机制。通过对培训现状的剖析揭示了三方联动的必要性和意义,从三方联动机制的基本要素、核心内涵、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明了三方联动机制,为在培训体系中进一步研究和运用三方联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培训体系;三方联动机制;特征描述  作者简介:丘佛田(1955-),男,广东惠东人,广东电
期刊
摘要:“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电机学教学经验,在对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学习吸收的基础上,介绍了我们进行“电机学”课程建设的一些探索。首先阐述了我们的课程观——以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面向实际的应用问题为对象,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手段,由师生共同形成对学科的认知与理解;其次介绍了引导式电机学教学的教学总体设计等方面的一些观点与做法,以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等教育心理学“认知结构”和“学习迁移”的概念及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在大学物理教学工作中,通过分析研究并调节影响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从而优化了学生在实际大学物理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最终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这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物理”的教学工作,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认知结构;正迁移;大学物理  作者简介:李阳(1969-),男,辽宁鞍山人,五
期刊
摘要:“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启发性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很有成效的。  关键词:麦克斯韦方程;静态场;MATLAB  作者简介:杨红军(1980-),男,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技
期刊
摘要:特色专业的建设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任务。为建设金属材料工程的特色专业,新的培养方案从学科定位、课程体系优化、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打造特色课程群的思路出发提出学科建设的具体目标,来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特色专业;学科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胡建文(1964-),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钢的热处理、材料表面
期刊
摘要:在电力生产中存在一个危险点的概念。危险点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在生产上有效地控制危险点,对于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把不按有关制度、规定、程序办事,可能导致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行为作为廉洁风险点,提出了党风廉洁风险预警管理的理念,并逐步构建起了廉洁风险防范控制体系,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经过数年实践,证明这种思路是积极的、有效的。  
期刊
摘要:主要介绍阜阳供电公司输电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该系统与国网公司PMS系统紧密结合,实现输电线路现场作业的组织、作业流程、现场监督、缺陷管理等方面作业现场检修质量与风险控制的管理创新。目前该系统已在阜阳供电公司7条输电线路检修工作现场使用,应用情况良好,为供电企业实现现场标准化作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输电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系统;开发;应用;功能  作者简介:徐云峰(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考试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用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可大大缩短考试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考试成本,增强考试的客观性。本文从实际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ASP技术的校园网络考试系统,实现了考试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关键词:网络考试系统;ASP技术;系统设计  作者简介:袁斌(1981-),男,云南曲靖人,曲靖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讲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