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构建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背景,并从建设原则、总体架构、数据来源、平台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实践经验,针对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高校图书馆
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怀化学院图书馆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承担起建设区域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任务,推动区域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为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一、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背景
五溪,古属荆州,春秋属楚,战国属楚之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三国以后称武陵地域为五溪地区。历代文献对“五溪”确指多有争议,涉及属于“五溪”的有九溪之多,迄今尚无定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溪流域是指沅水中上游地区,以怀化为中心地带,包括湘黔渝鄂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1]。五溪流域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悠久、民族特色鲜明,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有过灿烂的史前文明,并孕育催生了中华南方文明。这里是侗、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世居之地,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较原始的社会生态,遗留下较完整的古建筑和古村寨。这里民俗风情浓郁、文化遗存丰富、名人名作辈出,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这些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绝大部分已经凝聚和沉淀在丰富多彩的地方文献中。
怀化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自古便称“五溪之地”,地处湘黔渝鄂桂五省市区中心地带,不仅地方文献储量丰富、种类多样,而且文献服务的覆盖面宽,具有区域辐射优势。怀化学院图书馆是怀化市的中心图书馆,为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妥善保存、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五溪流域地方文献,促进区域内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怀化学院图书馆于2013年申请成立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致力于五溪流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建成一个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并行发展的五溪流域地方文献收藏中心、研究中心和区域共享中心的建设目标。中心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建設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设想,以期系统并完整地呈现五溪流域的一次文献,开发并收录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2015年底,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正式启动。
二、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思路
1.数据库的建设原则。在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地方文献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灵活多样,在收录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图像、音频、视频等文献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收录书信、手稿、字画、照片、碑刻、谱牒等具有保存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相关资料与实物。(2)特色化原则。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要结合五溪流域的历史文化发展,充分反映本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重点收集地方特色资源,如五溪文化、地方名人等。(3)系统性原则。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收录的信息要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覆盖性,整合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发展变化信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4)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务必遵循国际、国内的通用标准,包括数据著录标准、数据标引标准、规范控制标准及各种协议等。
2.数据库的总体架构。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主要包括五个子库:地方文献、五溪文化、民族药用植物、地方名人、和平文化。五个子库又按不同的一级类目进行划分,如地方文献按行政区域划分、五溪文化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划分、地方名人按所属学科领域划分等。在总体架构指导下,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积极稳妥的原则,先进行地方文献子库的建设,再逐步实施其它子库的建设。
3.数据库的信息来源。信息收集是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的基础和前提,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取:(1)充分利用已经购买的各种电子资源,从中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存储到数据库中;(2)通过搜索引擎、权威网站或者借助自动抓取软件,从网络资源中获取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下载并补充到数据库中;(3)挖掘整理馆藏文献中与五溪流域相关的特色资源,选取其中的稀缺资源,优先进行数字化;(4)与区域内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史志办及相关信息机构开展信息交流,通过购买、交换、复印、赠送等方式征集需要的文献及目录;面向社会大众公开征集各种相关资料和实物,这部分资源虽然数量有限,但经过数字化处理录入数据库后,却最能体现地方性和特色化。
4.数据库的平台搭建。中心现有技术力量无法承担数据库建设繁重而复杂的技术要求,不能自主开发管理软件平台,引进商业系统是正确而现实的选择。经过一定程度的调研、考察和比对,选用了超星特色专题文献库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内部管理、发布检索、用户认证、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子系统或模块,部分功能模块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分配使用;采用都柏林核心元素集对元数据进行规范,支持字段的任意扩展,所有数据格式统一,能够实现统一检索、统一显示;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支持标准的应用接口,满足后续信息整合的需要。
三、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体会
历经三年多的建设与发展,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之地方文献专题子库现已初具规模,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应采取下列措施促进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单靠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区域内其它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史志办及相关信息机构开展长期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各系统、各机构、各单位在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开发和利用区域内地方文献资源。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设置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明确各方任务分工,减少重复建设,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建立一个协调互助平台,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及时开展信息交流与资源互换,从而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地方文献共建共享体系。 2.构建全面的文献征集网络。五溪流域地方文献储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在收集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各种文化部门、社会团体因为沟通渠道不畅,拥有的大量有价值的地方文献难以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尤其是许多个人藏品,不详细走访无法获取私人收藏情况。因此,一方面,要制定地方文献征集计划,指定专人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区域内地方文献出版发行部门和私人收藏者的联系,通过正常采购、捐赠交换等方式征集社会分散的有重要价值的地方文献;还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出台具有法规性质的呈缴本制度,建立校、市(地)、县(市)三级地方文献征集网络,保证地方文献收藏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提供完备的检索系统与互动平台。目前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服务功能较为简单,仅提供单条件的简单检索,不能实现逻辑关系组配的多条件高级检索,且页面信息量较少,仅按资源的行政区域、出版形式、学科体系进行归类,缺乏与用户交流的互动平台,用户信息需求难以保障。因此,必须不断增强数据库检索系统功能,支持逻辑运算工具,方便用户检索使用,同时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提供在线互动交流,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增加个性化的服务功能。
4.组建多学科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阶段从事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开发的人员主要是怀化学院图书馆的员工,他們虽然具有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但是缺乏研究地方文献的专家学者、精通外语及民族语言的专门人才以及从事数据库运营管理的专业人员。人才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深入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多学科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专业团队,并通过聘请专家顾问、开展专题讲座、加强继续教育、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5.制订完善的管理维护制度。数据库的管理维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对错误的、不完整的数据进行修正和完善,不断搜索、整理、更新最新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是自建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资源更新与维护滞后,需要加强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并安排专人定期对数据进行更新维护,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述裕.试论五溪文化与武陵山片区文化高地建设[J].民族论坛,2013(1):10-17.
[2]王思根,李亚青.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以商洛学院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9):50-52.
[3]祖 央,李芬林,刘 瑛.珠海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3,33(5):77-79,138.
[4]尹洪英.关于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几点建议[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S1):94-96.
[5]张惠茹.试论宁夏地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以石嘴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5):10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五溪流域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研究”(项目编号:15C1109)和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民国以来怀化地方文献信息研究”(项目编号:13C723)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郭锋,男,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服务;熊燕,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
关键词: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高校图书馆
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怀化学院图书馆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承担起建设区域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任务,推动区域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为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一、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背景
五溪,古属荆州,春秋属楚,战国属楚之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三国以后称武陵地域为五溪地区。历代文献对“五溪”确指多有争议,涉及属于“五溪”的有九溪之多,迄今尚无定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溪流域是指沅水中上游地区,以怀化为中心地带,包括湘黔渝鄂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1]。五溪流域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悠久、民族特色鲜明,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有过灿烂的史前文明,并孕育催生了中华南方文明。这里是侗、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世居之地,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较原始的社会生态,遗留下较完整的古建筑和古村寨。这里民俗风情浓郁、文化遗存丰富、名人名作辈出,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这些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绝大部分已经凝聚和沉淀在丰富多彩的地方文献中。
怀化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自古便称“五溪之地”,地处湘黔渝鄂桂五省市区中心地带,不仅地方文献储量丰富、种类多样,而且文献服务的覆盖面宽,具有区域辐射优势。怀化学院图书馆是怀化市的中心图书馆,为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妥善保存、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五溪流域地方文献,促进区域内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怀化学院图书馆于2013年申请成立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致力于五溪流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建成一个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并行发展的五溪流域地方文献收藏中心、研究中心和区域共享中心的建设目标。中心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建設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设想,以期系统并完整地呈现五溪流域的一次文献,开发并收录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2015年底,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正式启动。
二、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思路
1.数据库的建设原则。在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地方文献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灵活多样,在收录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图像、音频、视频等文献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收录书信、手稿、字画、照片、碑刻、谱牒等具有保存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相关资料与实物。(2)特色化原则。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要结合五溪流域的历史文化发展,充分反映本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重点收集地方特色资源,如五溪文化、地方名人等。(3)系统性原则。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收录的信息要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覆盖性,整合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发展变化信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4)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务必遵循国际、国内的通用标准,包括数据著录标准、数据标引标准、规范控制标准及各种协议等。
2.数据库的总体架构。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主要包括五个子库:地方文献、五溪文化、民族药用植物、地方名人、和平文化。五个子库又按不同的一级类目进行划分,如地方文献按行政区域划分、五溪文化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划分、地方名人按所属学科领域划分等。在总体架构指导下,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积极稳妥的原则,先进行地方文献子库的建设,再逐步实施其它子库的建设。
3.数据库的信息来源。信息收集是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的基础和前提,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取:(1)充分利用已经购买的各种电子资源,从中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存储到数据库中;(2)通过搜索引擎、权威网站或者借助自动抓取软件,从网络资源中获取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下载并补充到数据库中;(3)挖掘整理馆藏文献中与五溪流域相关的特色资源,选取其中的稀缺资源,优先进行数字化;(4)与区域内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史志办及相关信息机构开展信息交流,通过购买、交换、复印、赠送等方式征集需要的文献及目录;面向社会大众公开征集各种相关资料和实物,这部分资源虽然数量有限,但经过数字化处理录入数据库后,却最能体现地方性和特色化。
4.数据库的平台搭建。中心现有技术力量无法承担数据库建设繁重而复杂的技术要求,不能自主开发管理软件平台,引进商业系统是正确而现实的选择。经过一定程度的调研、考察和比对,选用了超星特色专题文献库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内部管理、发布检索、用户认证、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子系统或模块,部分功能模块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分配使用;采用都柏林核心元素集对元数据进行规范,支持字段的任意扩展,所有数据格式统一,能够实现统一检索、统一显示;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支持标准的应用接口,满足后续信息整合的需要。
三、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体会
历经三年多的建设与发展,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之地方文献专题子库现已初具规模,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应采取下列措施促进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单靠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区域内其它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史志办及相关信息机构开展长期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各系统、各机构、各单位在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开发和利用区域内地方文献资源。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设置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明确各方任务分工,减少重复建设,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建立一个协调互助平台,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及时开展信息交流与资源互换,从而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地方文献共建共享体系。 2.构建全面的文献征集网络。五溪流域地方文献储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在收集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各种文化部门、社会团体因为沟通渠道不畅,拥有的大量有价值的地方文献难以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尤其是许多个人藏品,不详细走访无法获取私人收藏情况。因此,一方面,要制定地方文献征集计划,指定专人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区域内地方文献出版发行部门和私人收藏者的联系,通过正常采购、捐赠交换等方式征集社会分散的有重要价值的地方文献;还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出台具有法规性质的呈缴本制度,建立校、市(地)、县(市)三级地方文献征集网络,保证地方文献收藏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提供完备的检索系统与互动平台。目前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服务功能较为简单,仅提供单条件的简单检索,不能实现逻辑关系组配的多条件高级检索,且页面信息量较少,仅按资源的行政区域、出版形式、学科体系进行归类,缺乏与用户交流的互动平台,用户信息需求难以保障。因此,必须不断增强数据库检索系统功能,支持逻辑运算工具,方便用户检索使用,同时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提供在线互动交流,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增加个性化的服务功能。
4.组建多学科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阶段从事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开发的人员主要是怀化学院图书馆的员工,他們虽然具有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但是缺乏研究地方文献的专家学者、精通外语及民族语言的专门人才以及从事数据库运营管理的专业人员。人才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深入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多学科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专业团队,并通过聘请专家顾问、开展专题讲座、加强继续教育、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5.制订完善的管理维护制度。数据库的管理维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对错误的、不完整的数据进行修正和完善,不断搜索、整理、更新最新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是自建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建设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资源更新与维护滞后,需要加强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并安排专人定期对数据进行更新维护,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五溪流域资源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述裕.试论五溪文化与武陵山片区文化高地建设[J].民族论坛,2013(1):10-17.
[2]王思根,李亚青.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以商洛学院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9):50-52.
[3]祖 央,李芬林,刘 瑛.珠海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3,33(5):77-79,138.
[4]尹洪英.关于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几点建议[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S1):94-96.
[5]张惠茹.试论宁夏地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以石嘴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5):10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五溪流域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研究”(项目编号:15C1109)和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民国以来怀化地方文献信息研究”(项目编号:13C723)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郭锋,男,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服务;熊燕,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