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探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gaow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通过实验课程可以弥补学生动手能力的不足,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实验课程的准备阶段、教学阶段和课后评价三方面提出操作中要注意的具体问题, 不仅针对教学提出建议, 而且就课程建设前期的教学软件采购、师资准备、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实验课程; 教学软件; 课后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因课程性质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 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的任务也会有所差异, 但就其共性而言有两大任务:其一, 培养学生具有将来所从业岗位必需的操作技能。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正规的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 并使这种训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来实现的。其二,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 而且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在实验课程的准备阶段和使用阶段必须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一目标来开展工作。
  一、准备阶段
  开设实验课程之前, 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准备不足会使实验课程夭折或流于形式。准备主要从教学软件、师资要求、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4个方面进行。
  (一) 教学软件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需要教学软件平台, 教学软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实验课程开设的成败。好的教学软件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先进性、全面性、综合性和定期更新。在实验软件的比较和采购阶段要注意: ( 1) 目前开发教学软件的公司很多, 教学软件良莠不齐, 需要高校在采购软件前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比较, 选出紧跟行业变化的软件、综合性强的软件。在这个阶段, 可以调查该软件开发公司的声誉, 参考其他高校的选择, 结合自己学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公司和教学软件。( 2) 在正式购买之前, 需要一个试用的过程。首先由相关教师和行业专业人员试用软件, 发现不足, 提出修改意见, 对软件进行修改。这个修改主要针对的是软件的知识有无错误、信息是否过时、操作流程是否合理等。其次, 组织一个班级的学生试用。这个试用主要针对软件的稳定性、错误操作情况下系统的反应等。( 3) 软件试用合格后, 就进入购买阶段。合同条款中要强调软件公司有义务根据专业知识更新、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修改软件, 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 师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课指导教师除了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 这些都会影响实验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1. 教师应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实验课程综合性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为例,该课程以国际贸易实务为基础,融入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外贸函电写作、国际物流、报关实务等知识。因此,实验课程要求教师知识体系完善。
  2. 教师应该有实践经验实验课程要紧跟社会、紧跟行业的变化,是传统课程和社会实际之间的桥梁,因而相关教师必须密切关注社会与行业的要求,使得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定标准能与社会需求、行业标高接轨。为了这个目标,教师必须不断地进修,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才能把先进的理论、经验传达给学生。
  (三)教材建设编写高质量的实验课教材,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操作性、综合性实验。教材是教学的参照物,是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其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不同高校的实验环境、学生基础和其他条件不尽相同,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并结合本校实验环境,编写自己的实验教材,既有知识点全面的基础实验,也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四)课程设置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有着密切联系,通过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验教学,而实验教学又验证和拓展了理论知识,二者是相互促进的,而不是闭锁、无联系的。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注意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教学比例,应根据专业的特点,灵活实际地分配好比例。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为例,理论课和实验课按3: 2的比例进行比较适宜。
  二、教学阶段
  (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主体性实验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的实践性活动是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主体性还体现在学生主动参与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强调: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主动努力获得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实验任务,给予学生时间思考采取什么方法、如何完成目标,然后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集思广益。
  1创造性通过实验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而言,所谓创造性,不在于发现什么未知领域,提出了什么新观念,而在于用他们已有的知识,主动认识一个新事物,获得一种新体验,掌握一项新本领。在实验课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有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不急于解答问题,把问题抛给全体学生,鼓励大家思考。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这门课程中,针对不同产品国内外价格差距不同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产品; 如果所经营的产品国内外价差较小应该如何解决;利润率水平如何确定等。
  2因材施教实验课程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贯彻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修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基础上,都可以修读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这门课程。但是两个专业学生的基础不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大多修读过外贸函电写作和国际结算,而国际物流的学生对国际货物运输和进出口货物报关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对这两类学生要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地帮他们补充所需的知识,以便他们能掌握实验所需的预前知识,能顺利操作实验。
  (二) 课程安排1. 系统性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不是理论课程的辅助部分,它应该是连接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工作之间的桥梁,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预演,是模拟实习。因此,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应该具有全面性,要将某一專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知识融合在一起,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应该是对某一社会经济工作岗位的全面模拟,应该能复制这个岗位的所有工作内容,使学生能通过模拟提前熟悉某一岗位。2. 课时化实验课程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含量,使之课时化。实验课程教学环节的课时化,可以保证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得到落实,有效地防止实验课程教学因各种原因造成随意性过大,课程目标落空的后果。3. 单项和综合相结合,以综合为主经济管理类教学实验软件一般都采用模块式的设计与组合,对学生进行模块训练后,再进行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模块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程中模块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验课程却必须以综合为主。在模块训练中,为了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模拟软件会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障碍排除掉,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开拓、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将训练当做一项作业来完成。因此,实验课程必须以综合实验为主。
  三、课后评价
  (一)综合评价课后评价要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要侧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使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全面。以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为例,该教学软件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进出口业务,从最初的市场调研、产品选取、广告发布开始,经过业务洽谈、合同签定,到合同履行、违约处理等,包括了全部可能的进出口业务工作环节。该课程除了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比如外贸函电写作、外贸单证缮制等,还侧重考察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产品选取阶段,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应该如何选择。
  (二)考核的方式和内容多样化考核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要多样化,可以几种考核方式结合使用:第一利用教学实验平台记录下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评定平时的练习成绩;第二结合开放式的无纸化考试系统测试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第三针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目标,设计案例分析,以补充实验软件在考核学生理解分析问题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内容,不仅可以真实反应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量化考核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必须进行量化、标准化管理。落实实验课程教学,除要有一定课时数作保证外,在教学成绩的评定与考核上,也要实行量化管理。另外,实验课程教学成绩的评定标准、评定方法要统一,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在开课之前要明确告知学生成绩的评定标准、评定方法,做到教师有依据、学生有目标。
  四、结语
  目前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很多学校采购了教学实验软件,希望学生在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之前通过软件模拟能早些熟悉工作岗位的要求,掌握所需的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一方面和目前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软件差强人意有关,另一方面也和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笔者因为工作要求,不仅从事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而且参与了前期的软件比较、采购、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制等,在整个过程中借鉴参照了其他高校的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对其他高校的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建设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施工技术,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断桩问题的出现,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经济损失。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43.1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钻孔灌注桩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且质量相对比较稳定,对周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成本低廉,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施工工艺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台形筒体高耸建筑物结构平面逐层扩大或逐层缩小的特点,通过工程应用实践,阐述了利用附着升降脚手架解决架体在台形筒体高耸建筑物提升或下降过程中随着建筑物平面结构的逐渐变化而同步逐渐扩大或逐渐缩小的难点问题,具有安全、可靠、升降方便、提高工效的技术特点。  [关键词]:台形;高耸建筑物;附着升降脚手架;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台形筒体高耸建筑
期刊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崛起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房建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房建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以供借鉴。  关键词:房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浇筑体积较大,且水泥水化热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等诸多的原因,极易出现开裂,降低混凝土耐久性,从而影响
期刊
摘要:桩基础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  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文以大连长兴岛疏港高速公路某桥梁为例,从桩基钢护筒、钻机选型、成孔、泥浆、砼浇筑等方面对桩基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并分析了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办法。  一、桥梁桩基础施工方法  1、桥梁工程  岸上桩基(包括鱼塘与浅滩填筑部分的桩基)采用冲击钻按照常规方法施工;水中桩基采用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山市某桥梁公司对桥梁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为例。首先介绍了无线视频监控的概念,然后重点探讨了桥梁施工中无线视频监控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无线网络监控技术的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无线视频监控概述  无线监控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在基于嵌入式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又实现了视频信号传输的无线化,即整个系统不需要布线,各种数据信号都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
期刊
【摘要】: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项目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本文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 、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关键词】:高速公路 施工 质量 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近几年来,高速公路得到迅速发展 ,
期刊
摘要:胎压对路面的影响,主要有路面设计的影响;力学性能的影响;路面表的沉压的影响;胎压重载作用下的破坏。  关键字:胎压路面设计力学性能沉弯拉应力压应力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轮胎是直接作用在公路路面上的一种荷载。研究轮胎对路面的影响作用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和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1.轮胎对路面设计的影响  对路面结构的力学计算取决于轮胎载荷对路面
期刊
摘要:施工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的关键。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对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控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质量通病治理的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在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大规模灾害频繁发生,如何建立“安全都市”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尤其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北京,城市環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生活质量与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为目标以及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己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安全都市城市绿地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TU984.1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工程造价管理实际,针对项目建设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提出了进行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水平,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动态管理;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加入WTO对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工程造
期刊